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黄光奎 魏赐开
摘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了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0-0042-01
1 发病情况
贵州省瓮安县雍阳街道办事处某养羊场共存栏山羊86只,2013年7月3日开始发病,有高热、咳嗽等症状。畜主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发病羊逐渐增多,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发病羊出现死亡,至7月17日共死亡11只。瓮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到发病羊场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经了解该场是刚刚新建的场,地处河道边地势较低处。该养殖户没有畜禽养殖经验,盲目从外地购进山羊饲养,加之到场饲养后适逢连续下雨,羊舍潮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经临床、剖检、实验室送检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通过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等措施后,疫病得到了稳定和控制。
2 临床症状
发病羊体温41~42℃,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发绀,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精神沉郁,目光呆滞,被毛松乱,有的呼吸困难、咳嗽,随后病情加重出现疼痛性干咳,鼻腔流出浆液或浓性鼻液,鼻液常黏附于鼻孔或上唇,口腔黏膜潮红,溃烂,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心音增强,能听到摩擦音,叩诊肺部有实音区,触压胸壁有敏感性疼痛。病程后期严重的病羊卧地不起,四肢僵直,窒息死亡。
3 病理剖检
气管和支气管有泡沫性分泌物,胸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暴露空气后有纤维蛋白样凝固。肺脏呈灰红色,表面有白色结节,肺脏边缘与胸壁有丝状黏连,胸腔壁增厚、粗糙、有纤维蛋白沉着,肺的尖叶、膈叶部分发生突变、萎缩,被覆纤维素薄膜和心包粘连,心包积液,胸腔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出血点。
4 实验室检验
细菌学检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羊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送贵州大学疫病研究室,将病料制成乳剂,直接接种于10%的马血清,pH为7.8~8.0的马丁平板上,经3~5 d培养,菌落呈微小的露珠状,显微镜观察可见表面不光滑、圆整的菌落。
5 诊断结果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6 防治措施
(1)发病羊群严格封锁、隔离饲养,及时清扫羊舍运动场地,圈舍内垫料、剩余饲草彻底清除焚烧,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处理,活动场地、过道、厩舍、用具用三氯异氰脲酸钠消毒,病死进行无害化处理。
(2)发病羊用长效土霉素和恩诺沙星针剂,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3)全场饲料中泰乐菌素10 g/50kg拌料,连续饲喂7d,控制继发感染。
(4)紧急免疫接种。假定健康羊群当天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5 mL,6月龄以下的羔羊,每只3 mL。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病羊护理,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病羊逐渐康复,未出现新的病例。
7 小结与讨论
(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羊巴氏杆菌病很相似。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既可以感染山羊也可感染绵羊,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表明本次疫情的病原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
(2)该病通过呼吸道分泌排菌传播,接触性和传染性很强,发现该病时,及时消毒,在治疗上选择用长效土霉素和恩诺沙星针剂,对厩舍、用具等环境进行消毒,有效地控制了本次疫情的发生。
(3)山羊有喜运动、食性广、爱清洁、喜干燥、怕潮湿等特点,该羊场建在地势低洼处,羊舍卫生条件差,易潮湿,通风不良,羊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当,天气突变,诱发山羊痘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4)山羊一般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好,但易感染腹泻、流感。引进山羊时应了解其在当地的基础免疫情况,在适应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并群后,及时做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三联四防和牛羊亚洲I型-O型口蹄疫二价疫苗的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