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在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

    任山

    摘 要: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之一。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中的山水风景作为主题的绘画形式。自魏晋时期开始萌芽,隋唐时期终于成为独立的画种,而在宋朝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宋代山水画美学思想受道家思想影响很大,通过对道家思想和宋代山水画的研究,写明道家思想在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体现。

    关键词:道家思想;宋代;山水画;美学;审美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宋太祖建朝伊始便确立了重文抑武的政策,社会中尊师重道之风盛兴,宋真宗时期又解除了许多民间贸易的限制,在统治者的决策影响下,宋朝时期文化与经济飞速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宋朝时期因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再加上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松动,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产生数量庞大的新兴市民阶级。宋朝时期汴京城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之最。除了北宋都城汴梁以外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还有洛阳、杭州、扬州、成都、广州、福州、应天府等。这些城市中市场经济发达,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儒家思想作为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正统思想,不仅在社会政治方面要求人们积极入世,科考为官,在文化艺术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中记载了孔子在看了周朝明堂上尧舜、桀纣之像各有善恶,认为墙上所绘的历史君王之像像明镜一样可以劝导人们戒恶行善。这说明在儒家思想中绘画的作用应该是“成教化,助人伦”,这一观念也是唐代张彦远在其所著《历代名画记》中认可的观念,是中国古代绘画重要的理论。“成教化,助人伦”强调了绘画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意义,认为绘画应该和六籍一样是教育人的工具。因此在唐代以前,以君臣神明、古圣先贤等为主题的人物画发展迅速,称霸中国画坛。

    魏晋时期,政局混乱,各地战争纷乱不断,政局更替频繁,传统儒家的入仕为官平天下的个人价值难以实现。于是这一时期重视个人价值的玄学思想开始兴起,摆脱了汉代以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以儒家思想为唯一正统思想的局面。玄学思想摆脱儒学所认为的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确定,开始寻找自我价值与人性自由,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一个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开始萌芽了。而在这其中,庄子思想在魏晋玄学中的复兴,对山水审美在这一时期突然间流行起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山水画虽然从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等有价值的山水画理论出现,但这时的山水画创作还没有脱去原始形态,尚不成熟。之后山水画虽不断发展,但仍多以人物画的背景存在,没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一直到盛唐时期的李思训等画家的出现,让山水画有了重大变化,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画种。盛唐时期人物画已发展到顶峰,而山水画才刚刚成为独立画种。但此后随着人们对绘画作品的审美意味更加重视,而绘画中的教育性则逐渐减弱,于是山水画日盛,而人物画日衰。后来,山水画取代人物画称雄画坛达一千多年之久。

    著名画论家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提道:“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爱。”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跟第一次出现“媚道”这一中国山水画美学的核心理论。宗炳是南朝宋时著名的隐士,自幼好老庄,后就慧远考寻文义,成为了佛教信徒,对儒释道三家均有精深的造诣。而作为中国山水画美学的开山鼻祖,他认为山水画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因此中国山水画美学自诞生起便也与老庄道学有了无法割舍的联系。

    一、“有”与“无”

    道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有与无”。老子把“有与无”看作“道”的本性,比如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认为“有”“无”均可为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之后的道学代表人物庄子更是说出了“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认为“有无”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呈现自身,才能称之为道。

    只有“有”才能显示出“无有”,也只有“无有”才能表现出“无有”。两者应该是相互依存的,缺一,则不成立。因此以道家思想为美学基础的宋代山水画,也十分注重有无之间的变化。

    宋代山水画讲究有无变化,虚实对比。通过虚实的对比,来实现“虚实相生”。不是以实为实,不以虚为虚,而是以实为虚、以虚为实,体现出画家对以水墨为表现媒介的传统中国画的传达能力之中的局限性有十分充分地理解,深諳笔墨精神之韵味的表达方式。山水画中的留白,就是将艺术媒介的信息量降到最低,极致的虚无但却不空洞,在虚无中充满意义,虽然是画面上的极虚,却是精神上的极实。宋代山水画中无处不存在着虚实对比。浓墨的黑与预留的白,是色彩上的虚实对比。疏可走马与密不透风是形状上的虚实对比。画家在创作时讲究因心造景,将个人的内心情感投于山水中,再将心中的山水绘于纸上,而不只是对自然中的山水景观的简单再现。

    同时“无”也体现了宋代山水画中的超物象意识。即宋代山水画家在一开始就并不是为了具体还原眼前所呈现山水形象,而是为了追求蕴含在山水外在性质之中的“道”。不求表现物象与描绘对象的形似而追求通过本心与思考将描绘对象进行多样化表现。即山水画家在创作前应该对对象进行多方位、多时间、多角度的观察,真正做到对描绘对象的形象特点了然于胸,之后还需要把自身情感注入所画山水之中。正如宗炳所提出的“澄怀味象”,就是说,通过观赏山水,引起无限的情思,目的也是为了让精神愉快。宗炳的“畅神”说,强调了画家在绘画时应该做到身心的自由,强调把握审美的主体意识的绝对意义,重视个体审美的自由及个体审美认识的价值。强调绘画应该摆脱“致用”与“比德”的束缚,创作山水画作用是为了“畅神”。即在创作山水画时应超越物质,更加深入地追求心灵上的需求。

    二、道与自然

    道家还讲究“道生万物”。也就是说,道家思想认为万物都是从道所生,万物都是遵循“道”而发展。但道家思想所说的“道”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种唯心的思想。“道法自然”说明“道”虽然是万物发生的源头,但“道”也是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存在。这里的“自然”指的是自身和本然的,是没有意志与理性的参与的。道的产生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想要追求“道”的思想境界,人就必须要摆脱自己作为社会中“人”的思想,回溯到远古时期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以“天人合一”的位置来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追寻着道家思想,宋代山水画也讲究要远离世俗喧嚣、回归山川野林,到不被“人”所摧残的天地之中寻求自己内心的归宿。

    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境界的极致。道家思想中,老庄认为“道”应该作为人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最高目标,对“道”之无限性的领会便成为了道家思想中的最高追求。这也让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将对道的追求融入到一切的生活活动之中。

    关于如何领会“道”老庄也提出了很多种办法。首先便是“逍遥游”,逍遥游讲究的并非是肉体行万里路,它的主题指的是心灵、精神,也就是说“逍遥游”的本质是“心游”。“逍遥游”虽然是一种精神的无限自由,但并非实实在在离世独立。“逍遥游”并不是让人完全超离世界,而是让人与俗世努力维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因此,中国历代文人大士夫多是通过寄情笔墨山水而不是追求来生来排解内心忧愁。山水画作为“逍遥游”的物质体现,使用的是散点透视,使观者犹如身在云端,俯瞰山水。观宋代山水画,需要人细细品味。品味天地之间空灵的心一无所执,泛乎若不系之舟。身未动,而心已入画,畅游山水。满足了宋代生活在熙熙攘攘人口众多的喧哗都市之中的文人们对于山水、自由的精神追求。满足“逍遥游”不离世而又能获得精神解脱的思想。

    山水无疑是天地之美的体现,因此当时的绘画除了张彦远所提出的“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以外,经济的富足、生活的安定,也让文人墨客们将绘画看做是怡情悦性、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风雅之事。绘画对于文人墨客们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于是文人墨客们可以开始从事创作满足自己内心精神诉求的山水画。就像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所写:“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神,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说明了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卧游”。山水画诞生初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卧游山水以达到与天地共生的精神需求。

    三、道家思想在画面表现上的影响

    道家思想除了在精神方面对宋代山水画美学有影响以外,在画面表现上也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认为创作应该是“雕琢复朴”,抛弃一切损害自然之美的技巧,追求“巧夺天工”,认为应以无巧之巧、无法之法表现物象,这样画面才能仿佛如自然生成、宛若造化之功。虽然追求如此,但宋代山水画并非是恣意而为,它们追求的实际上是在遵循自然之道的情况下的自然表达。

    同时,宋代山水画中的一大境界就是“静谧”,宋代山水画很少像西方绘画一样着力于捕捉自然界某个稍纵即逝的惊艳瞬间。宋代山水画美学要求画家在创作时能够做到摆脱外在一切束缚,只遵循“道”的自然法則,顺应本真挥毫泼墨。山水画讲究画家应先多角度多取材地去观察自然,而后将收集到的素材沉积于心,用一颗抛弃了名利事故的虚灵澄净的心来加工素材,绘于纸上的画作应该是蕴含了自然哲理在内的,可以表达出千古永恒经典画面的静谧的山水之景。

    因此在文人画家的眼里,绘画也是悟道的一种修行方法。山水画作为中国文人寻找这样一种追求道的途径, 无论其审美价值体系, 还是其创作理论都深刻有机地统一在这一文化功能上。从这一角度来观照, 山水画就高度地契合在中国文人对道学文化的理解和追求中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于安澜.画论丛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宗白华.艺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