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

    殷利艳

    【摘 要】 人才是社会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配置和管理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当前,配置以及优化人力资源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科学地配置优化人力资源以及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进行讨论。将人力资源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对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开展了必要的分析,从事业单位效益出发,给出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关键词】 优化 人力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 经济效益

    一、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的意义

    在事业单位运营与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人才的配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事业单位的战略领导、战略措施的制定,到下属部门接受领导、履行计划,合格的人才是组织各部分运营都不可或缺的。为了满足单位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需要绝对匹配。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完整的人力资源配置流程。于是,在招聘、培训、实习和正式工作的各个阶段,事业单位领导都需要谨慎对待。

    针对其所在的行业类型,事业单位制定符合自身的计划和目标,整体配置人才,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双匹配,构建科学的配置人力资源模型。同时,科学分析、高效运用该配置模型,增强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事业单位根据配置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战略,及时考察匹配的状态是否达标。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的落实与实施,确保流程层面中人力资源配置得到有效实施。事业单位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而不是以经济利益和积累资产为自己的目标,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组织。

    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首要资源,人才资源也是事业单位唯一资源。单位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由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所决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又产生了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综合调查和分析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和外部背景,对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使组织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楚明确,事业单位的社会生命力更加活跃。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形中增加了人才管理的难度。然而得益于动态管理模式概念,使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自身人力资源信息,提高人员配置的效率,增强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1)对人岗之间的匹配重视程度不足。现如今的事业单位,在配置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职工能否胜任一项工作是许多单位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依照岗位对人员的配置进行分配,但是忽视了因人设岗的重要性,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员工的特长和专业素养。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一些人与岗位不匹配的现象。虽然这也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但一定程度上员工的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了,同时员工的个人潜能也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也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2)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在配置人力资源的工作过程中,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被忽视,这一方面拉低了单位的效益,也不利于员工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完善,另一方面,抑制了事业岗位调整的效率,进而使职工职务的正常调节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员工的晋升与发展,使单位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

    (3)职工流动调整机制的缺失。由于缺失职工流动调整机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会大打折扣。

    三、合理选择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在人力资源领域,人力资源的配置可被大体分为倒三角形、金字塔形和纺锤体型这三种类型。这三种配置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环境。其中,在含有大量基层人员的情况下,金字塔型是比较经常采用的形式,多使用于任务比较简单、重复性比较强的行业。倒三角模式主要是由主任副主任构成,主要对于事业单位的中层进行划分。我们以某博物馆为例,对人力资源配置在事业单位内部的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个博物馆中,上层领导期待在下面的几个地区中建成几个展览中心,意图通过这种方法迅速覆盖周围的乡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博物馆通过组织内部培训、提升中层人员的业务水平来扩展业务,并实现管理者配置人力资源的目标。然而在博物馆进行工作交接对接的过程中,员工却出现积极性较差的情况。为了使这种现象得到尽快解决,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了对于工作人员的访谈活动,针对工作人员工作懈怠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类。人力资源部门发现,懈怠的原因大都由于晋升的阻力太大,进而形成较大工作压力。这其实是配置人力资源的模型没有科学运用的原因。其实,在仔细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就可以发现该博物馆中晋升压力太大的问题。这就表明,除了对各类配置模型特点熟悉掌握之外,还要根据某一行业的自身特点,认真分析员工整体的状态。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员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核心人才的储备情况。唯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调查和分析,才可以帮助持续优化单位管理的层级、对人力资源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督,最终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水平和效益。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种方法

    1.人才开发选拔模式科学化。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人才的选拔、考核与培训过程都是不容小视的。为了实现人才的合理高效利用,结合实际需求,对不同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选拔、培训与考察。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中国人才的流动性比较大。于每一个工作者而言,自身价值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体现。同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也有利于考察新进人才。合理优化人才开发模式,在单位中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2.重视人才培训。在事业单位中,经过人力资源部门的选拔,组织挑选优秀的人才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如此,定期的培训事业单位也推动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与配置。培养事业单位人才,不僅提高他们的技能,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信念和水平,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使事业单位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应当建立评价机制,选拔优秀的经历过培训的员工,使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设立合理的竞争环境与上升渠道,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符合当前时代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符合社会发现总基调的管理机制。在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实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良。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应该树立创新的理念,对人才管理和配置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良与创新,针对繁重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化繁为简,简化层层设卡的项目,提高人力资源的工作水准与工作效率。

    4.人岗之间匹配要科学。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配置需要遵循人岗匹配的基本原理。这不仅要求该项工作岗位所属的内部员工可以被完全胜任,也要根据个人特质与能力进行合理的搭配,科学分配人员和岗位,杜绝人不胜岗的情况。确保职工素质尽可能完全体现。为了在事业单位科学进行人岗匹配原则,在职工配置工作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单位内部各个岗位,整体掌握员工的个人素质,帮助他们找到契合的工作。

    5.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在事业单位中,员工的快速成长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离不开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了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在事业单位岗位调节的过程中要做好职业规划的相关引导,保证个人潜能被充分激发,最终提升事业单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事业单位和职工的沟通和及时协商,实现事业单位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

    6.科学增强职工的双向流动。为了双向流动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的岗位调节要确保能上能下,职工可进可出,形成周期性职工岗位交换制度,使员工的新鲜感得到增强,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五、总结

    为了事业单位更好地向上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客观冷静分析,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总体把握人与岗位的关系,做好培训工作,指导员工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的流动机制。强化自身把握概念的学习与应用、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王文婷.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中外企业家,2016(21).

    [2] 姚洁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6(02).

    [3] 赵宏明.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子制作,2014(13).

    [4] 尤静波.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27):205.[2]陈光玉.基于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人力资源配置研讨[J].商,2016,(05):16.

    [5] 兰潇潇.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8.04.

    [6] 胡国栋.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瓶颈与优化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08.

    [7] 羅毅.机关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时代金融,2015.06.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