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李杰
摘 要: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相对不平衡,为突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资金和技术,很多高校在积极争取政府投资的同时,选择引入社会资金和企业参与合作共建,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建设模式和新的挑战。文章以四川某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合作共建下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合作共建;智猪博弈
0 引言
高等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管理者"和"出资者"。作为"管理者",对高校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干预;作为"出资者",对高校建设资金进行相应的分配。高校在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的同时,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建设,根据自身情况引入了社会资金和企业合作共建。社会资金的引入和企业参与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建设模式和新的挑战。
1 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相对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高教教育与政府间主要还是"主从关系",政府是高校的"管理者"和"出资者",但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政府与学校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政府如何正确行使相应职能,对高校的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地处经济落后的西部院校和地方高校尤为重要。
政府部门承担着决策者的角色,易出现"政绩性"投资模式,政府往往选择条件好的高校投资,使条件好的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得到大力发展而又无心去带动相对落后的其他高校,高校之间出现"智猪博弈"。
假设:政府拥有价值500万元的教育信息化资源,目前有两个资源配置方案,见下表1:单位:万元/每年
收益期望值函数U(X) = E[u(X)] = P1u(x1) + P2u(x2) + ... + Pnu(xn),计算A方案的期望值为200×0.8×5+(-45)×0.2×5=755;计算B方案的期望值为130×0.6×5+(-75)×0.4×5=240;从运算结果很明显的得出,最优决策方案就是将资源配置给A高校。
政府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智猪博弈"更为严重,扮演"小猪"角色的B高校只有选择等待。政府正确的做法是让"大猪"去选择触动按钮而带动"小猪"生存,而"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阻碍了政府的决策,造成"小猪"在选择等待时被活活饿死。B高校为了生存不得去另谋出路,在另谋出路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带动了社会资金和企业投资教育信息化建设。
2 高校内部缺乏协同工作,乱象重生
很多高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负责,相应部门分管和承建,但部门间缺乏协同工作,造成建设乱象重生,网络信息中心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主要分管部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在同意引进社会资金和企业时,缺乏相应责任和监督机制,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或越权。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院学生处主导了学生公寓(学生公寓归学生处管理)的网络,院校务办主导了学校的无线网络,院财务处主导了"一卡通"建设,院教务处主导了"教育平台"建设等,学校曾一度出现"三有线网络""三无线网络"的尴尬局面,学校师生都不知该如何选择。后期一旦出现运营问题,才会想起学校有个网络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存在,让该部门去维护处理,由于网络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对建设一概不知,何谈有效处理。高校内部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同样容易出现"资源重复""资源孤岛"的现象。
学院领导及部门人员缺乏实地考察,容易照搬其他高校的建设模式,忽略高校之间的差异性,缺乏"因地制宜"。师生利益作为高校内部最重要的利益群体,缺乏对该集体的需求分析,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过度牺牲了师生的利益。
3 学校内部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参与
学校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信息化建设对后期的维护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时能够及时处理运营问题。学院与企业签署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合作签约,让该公司全权负责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没有学校内部人员直接参与建设,随着建设的进行,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学校在更新服务上就没有自主权和主动权,虽减低了学校在管理和维护上的压力,但也失去了自身信息化队伍培养的机会,体现不出自身队伍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度依赖公司,易失去掌控权,后续一旦发现管理与服务上的问题,就得委托公司来处理,公司的服务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着直接影响。
下面以该院校实际问题例子来加以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学校是把整体信息化建设给予移动分公司,而移动公司选择了外包给IT服务商,IT服务商成为直接建设者。选择的IT服务商跟学校不形成关系,IT服务商的资质和建设能力怎么样是学校无法选择的,学校至始至终也没派专业人员参与。从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旦出现运营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现实的是这两个部门人员的基本无法处理问题,因为部门人员对具体建设基本是一概不知,出现"瞎子探路",耗时耗力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内部人员无法处理的时候,在联系中国移动分公司,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再去找IT服务商,IT服务商的支撑力度直接决定教育信息化的正常运营,一旦IT服务商与中国移动分公司出现合同纠纷,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学校。
4 缺乏激励机制和效益机制
合作的目的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实现 "双赢",致力于整体利益的优化。为了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高校应对内部人员实行激励机制,与企业合作时实行效益机制。内部实行激励机制体现了师生既是校园信息化的使用者同样也是建设者,让师生勇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建设。对从事管理维护的人员在工作绩效上予以补贴,避免出现周末或假期无人维护管理的局面,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让他们劳有所值。合作主体对合作有着预期的收益,避免出现收益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属于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博弈,高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在合作中,利用效用转移机制弥补主体双方收益严重不平衡的劣势。
5 学校对合作企业缺乏监管
高校信息化是为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以及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IT服务,是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整合自身资源为社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为自身服务的过程。高校不属于企业,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与企业有本质区别,两者的属性不同,避免在合作出现不必要的纷争,学校应对合作企业进行监管,同样可以借助第三方加以约束。
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不能过度牺牲师生利益,在建设过程应当注重师生利益,在企业追求利润的同时,学校应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企业进行约束,避免出现"捆绑消费""强行消费",对一些非正规进入的企业要规范管理,既保障了师生利益也是对合作企业的支持。
6 总结
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在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相对不平衡的情况下,很多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引入社会资金,从而出现不同的利益主体。高校正确认识自身在合作共建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从而让内部群体和其他利益主体更好地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41-45.
注释:智猪博弈即智猪博弈理论--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