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聂静+沈菁
摘要:学术出版本质上是知识的营销,其数字化的转型应当是在仔细收集和努力挖掘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品及专业解决方案,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
关键词: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围绕目标用户的知识需求,在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通过提供信息、知识产品和解决方案,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出版业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知识服务,将加工、整理好的知识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流,实现知识的增值与传承。
一、学术出版读者知识需求分析
数字时代,学术出版机构如何有效地开展知识服务,首先应当清晰的界定读者的知识需求,其次针对读者需求特点对读者知识需求进行分层,根据每层需求特点采用不同的挖掘方法,使一些隐性的、模糊的需求显现化和确定化。
(一)知识更新需求
知识更新需求作为知识需求的最低层次,是指对纸质或电子知识资源获取的需求,读者在获取相关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储备的查缺补漏,与时俱进。这是学术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的基本要求,拓展更高层次知识服务的基础。
(二)知识管理需求
知识管理需求主要包括3层含义:第一,对已有知识进行组织管理;第二,在知识更新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第三,交叉借鉴,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知识创新。总体来说就是在实现显性知识序化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评估及补缺建构,最后交叉借鉴实现隐性知识融入贯穿成为有机的一体化的知识。数字时代,读者获取资源的成本和差别越来越小,泛知识源往往会使读者陷入知识过载的恐慌中,读者知识管理的需求比以往表现更为强烈。
(三)知识交流需求
知识交流的概念是指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平台( 或渠道) ,将学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达到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吸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目的。知识交流是双向沟通互动的过程,包括知识贡献和知识获取两个方面,目的在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者和接收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可能实现知识资源在他们之间的流转升值。
(四)知识评价需求
读者在知识共享和交流中,要实现对自身专业研究价值的肯定,建立对他人专业研究价值的尊重,需要科学、有效、合理的知识评价机制。读者的知识评价需求可细分为三个层次:1. 内部认同,即获得所在单位及团队范围内的内部认同。2. 同行认同,即读者通过参与知识管理过程,其整体的科研能力与素质获得来自行业专家的认同。3. 社会认同,即获得社会范围内更广泛的认同,形成更好的社会效益。
(五)知识创新需求
知识创新是最高阶的读者需求,Drucker曾将知识创新定义为:在参与者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某种动议或创意引导,通过群体成员大量的个人思维活动,伴随着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逐渐形成新的知识,达到新的知识状态。知识创新是知识流动、资源优化重组的动态过程,是异质资源扩散碰撞和整合,最终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二、以知识链为视角构建学术出版知识服务体系
在清晰界定读者知识需求层次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知识链的视角构建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模型,具体结构框架如图 1 所示。
(一)第一层,数据搜集层
数据搜集是学术出版开展知识服务的前提,可以通过数据抓取、搜索引擎、人工采集等技术获取,也可通过资源置换、资源购置等手段或方式大量获取外部数据资源。同时,学术出版机构还应注重积存自身已有资源。
学术出版机构应当注重培养和挖掘知识源搜集渠道,例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课题立项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专业出版社的品牌出版本专业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成果;与专业科研院所和“985”、“211”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把研究成果予以出版,达到“双赢”;还可设立学术基金,直接对有潜力的青年学者进行科研项目资助,这既可和青年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又可直接获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权。例如,英国Emeraid出版社针对11个主题领域设立了各种学术基金。
(二)第二层,基础功能层
作为整个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的核心层,其由“知识加工”、“知识存储”和“知识服务”三大功能模块构成。
1. 知识加工模块。本模块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结构化加工,将隐藏在各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及知识关系揭示出来。大数据时代,为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服务数据源,数据要转换成读者可用的、有价值的知识对象,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过滤、清洗、格式处理、知识元分解等加工处理。近年来,众多知名学术组织及出版机构如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爱思唯尔、自然出版集团、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等共同参与并推进了相关结构化技术在实践领域的不断应用。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在于:基础描述,增强对内容资源多模态信息的描述,如图片、表格、参考文献列表等;语义标引,增强对内容资源描述的语义标注,把分散于不同位置、不同载体的知识集中起来,实现对知识对象的语义关联索引和检索。例如,科技文献中对问题、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工具、模型和结论,网络信息中的人名、科学家和项目等进行标注。知识关联,着力揭示资源的内部知识网络结构和主题关系,提供所有参考文献的链接;并提供对相关实验统计数据的访问等。
2. 知识存储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存储加工处理好的知识资源,为知识共享、利用与开发提供良好的保障,是直接影响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施普林格在2013年完成了电子书回溯数据库(SBA),其中囊括了1842年以来出版的12万种科学、技术和医学(STM)类电子图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完整的重要文献,检索和使用也非常便捷。
在进行存储之前,首先可以按照生命周期、价值性、存储及维护成本、在线与离线、使用频率、可重复性、安全性能等指标对知识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级别的不同,设置相对应的存储区:一是快速存储区,适用于访问频率高的知识。其区域的特点是容错性高、响应速度快、数据可靠性强;二是备份存储区,主要是离线存储,成本低、容量大、访问量少;三是中级存储区,适用于价值性、存储维护成本、使用频率、安全要求等指标处于中级水平知识资源;四是动态调整区,知识需求的变化、老化周期的发展要求知识存储系统必须具备知识迁移功能,动态实现各存储区域的存储平衡。
3. 知识服务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知识推送、知识咨询及解答等服务。学术出版机构作为知识的转化者,除了要为读者提供基础性知识服务,还应将读者提出的直接需求或挖掘出的潜在需求,进行有效传递。
知识推送服务,主要在于追踪读者的行为方式,根据读者查询、检索、浏览及收藏等表现出的不同需求特点,智能过滤、组织、挖掘,积累读者信息表征,发现读者需求,预测其研究趋向,并将相关知识和最新信息主动推送给读者,真正实现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
知识咨询服务,依赖 RSS 技术及知识发现系统,为读者提供其所需的知识片段、知识单元或是经过深度加工的知识产品。
知识导航服务,是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索引规则等将特定领域和读者主体的知识建立语义关联,以知识导航图和知识地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读者获取。
(三)第三层,创新服务层
该层主要用于满足读者的知识创新需求,通过“读者管理”、“跟踪和预警”、“网络课程”和“定制化服务”4 个模块实现。
“读者管理”模块主要管理和控制知识库访问权限。“跟踪与预警”出发点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读者可以对关注的信息设置不同的预警表达式,如某个领域的研究动态、知识产权状态等进行实时跟踪和预警,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网络课程”学术出版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集中拍摄、制作或与高校合作开发相关领域权威教授的网络课程,面向规模巨大的学生受众开放和提供服务,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人卫 MOOC联盟产品。
学术出版的“定制化服务”关键在于专业化内容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将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从不同的知识库中提取、集合,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满足不同程度的专业化需求。如施普林格的专业类期刊数据库根据专业细分共收录11个学科领域的期刊,为了保证提供精准的定制化服务还建立了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定制化服务目前主要有三种形态:
一是数字化决策工具。励德爱思唯尔首席战略官白可珊女士在2014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曾指出“专业出版的未来是开发数字决策工具”。所谓“数字化决策工具”就是指整合优质的数字化内容,通过技术进行分析,为专业人士提供解决方案和重要见解。目前,爱思维尔比较成熟的数字决策工具如科研绩效评价与决策工具SciVal,可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进行分析,并为学术机构的领导人提供决策服务;以及整合了大量的医疗研究和案例数据的ClinicalKey产品,可为医生快速提供最优治疗方案。
二是移动服务APP。依托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采取模糊匹配、语音回复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的知识解决方案,如法律出版社正在研发的手机律师产品。
三是小型私有在线课程 (SPOC)。此概念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MOOC负责人 Armando Fox 提出。作为对MOOC产品的改进和扬弃,SPOC限制课堂人数,并对课程活动做出明确规定,如在线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及格线等,有效提高了出版机构和目标读者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的现在与未来[M].海洋出版社,2013.
[2]杨瑞仙.知识交流内涵和类型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01).
[3]DruckerP.Post-Capitalist Society[M].Lond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3.
[4]渠竞帆.施普林格多措践行出版创新[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09-01.
[5]孙述学.中国数字出版如何立起来、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网/报,2013-08-29.
*本文系2014年度上海市出版传媒研究院招标课题(课题编号SAYB141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聂静系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员;沈菁系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