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重庆的一张王牌
秦沣
从2011年开通以来,“渝新欧”已累计开行112趟班列。今年计划开行班列114趟,将超过前三年的总和。
前三年,“渝新欧”班列的货运对象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今年,随着公共班列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渝新欧”实现了向运送适合铁路运输的全行业产品的转变。
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德国杜伊斯堡港参观。三声锣响后,一列从中国重庆始发的列车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入。列车行驶的这条铁路,就是横亘欧亚大陆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渝新欧”全长11179公里,途经6国,一端连接德国杜伊斯堡—世界最大内河港和欧洲重要交通物流枢纽,一端连接中国西部的重庆。
经过3年的运营,“渝新欧”不仅将重庆这个中国内陆城市推向了开放前沿,还串起沿途各国流金淌银的商贸往来,为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赢得先机。
招商引资的产物
4月8日中午12点,“呜……”一声汽笛长鸣,首趟“渝新欧”公共班列从沙坪坝团结村出发驶往欧洲,2014年“中欧直通车”正式拉开帷幕。
公共班列的货源九成以上来自上海、江西、浙江、深圳等地企业,货物类别涉及电子产品、汽车用品、家具、服装等几大类产品。
此前,“渝新欧”已运行了112趟班列,但多为IT专列,非IT产品货物量少。随着非IT产品搭乘“渝新欧”出口欧洲的需求的逐渐增大,重庆市物流办和“渝新欧”公司决定,从今年4月8日起,开行“渝新欧”公共班列。
今年计划开行的114班班列中,包含俄罗斯班列和中亚班列。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回程班列从今年5月开行,全年共计开行12班。此前,只有一班回程列车。
回程班列的开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运费。
“渝新欧”的开通,初衷不过是为了引进以惠普为代表的IT外资企业,改变重庆的产业结构的一种创新之举。
2009年,闻讯惠普有意将每年5千万台电脑的产能放在上海,3千万台打印机及通信设备的产能放在深圳和江浙一带后,重庆方面就主动联系惠普,伸出橄榄枝,吸引惠普来渝投资。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是这样游说惠普高层的:2008年的时候,全球笔记本电脑年产量为1.6亿台,预计三年内,将增长到3亿台,重庆希望其中1亿台在重庆制造。与沿海比,重庆的优势是人力成本低,如果惠普想要保持高增长,继续做世界第一,增量部分就应该拿到重庆来生产。
2009年8月,惠普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年产2000万台外销笔记本电脑的落户协议。随后,宏碁、华硕也到重庆建立生产基地,富士康等6家台湾代工企业以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也落户重庆。至此,重庆终于形成了“3+6+300”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可是,生产出来的电脑,怎么运到欧洲?2011年,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就达到2500万台,主要销往国外,其中销往欧洲的占总量的一半左右。
航空运输是一个办法。为此,重庆专门将正在建的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从3200米加长到3600米,为747货机航班满载起飞提供了条件。此举让重庆有了意外收获,多家航空公司都在重庆开辟了货运航线,每星期40多架次国际运货航班在重庆起降。
空运只占外运的30%,大部分则通过海运,但海运存在的问题是,要走30多天,交货期长,到欧洲时产品的市场价格已大幅下降了。惠普等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找到更便捷的运输通道。
于是,重庆将眼光盯在了铁路上。就在惠普落户重庆一年后,黄奇帆带队赴北京,同行者中还包括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托尼·普罗菲特。重庆市正式向海关总署、铁道部提出开行重庆至欧洲铁路大通道五定班列的请求,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惠普看到了希望,主动联合德国铁路公司的子公司辛克物流公司,试图从线路的另一端,来推动这条路线的货物运输。
2010年8月30日,由德铁牵头在德国柏林召开了欧亚铁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重庆首次建立了与辛克、TEL(德铁和俄铁的合资企业)等机构的联系。其后,重庆方面又陆续建立起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公司及沿线国家政府部门的联系,并形成了“五国六方联席会议”的多边磋商机制。
由于问题太多、太复杂,进展并不顺利。在谈判处于胶着状态下,重庆决定先迈出实质性一步。
边谈判边运营
2011年1月28日,“渝新欧”将重庆力帆的摩托车配件及少量惠普和宏碁的电子产品,运到了俄罗斯的两处交货地点。这是“渝新欧”进行的首次境外运行测试。此前,重庆市政府与铁道部进行了“渝新欧”五定(定起点、定终点、定路线、定时间、定价格)班列的国内段试运行。
此时,重庆海关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海关的便捷通关协议已经签订。与首次测试不同,这次测试有两条线路:第一线路为“重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十月城—依列茨克—莫斯科”,全程8129公里,预计运行11天;第二线路为“重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十月城—阿斯特拉罕—切尔克斯克”,全程8340公里,预计运行11天。
测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气温,因为试运行特意挑选了最寒冷的日子,专列上安装了重庆自主研发的测试仪器,测试运输过程中电子产品、仪表设备等在高寒状态下的适应能力。
3月19日,一列满载惠普在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从重庆团结村始发,国内段经过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和阿拉山口,国际段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后到达目的地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全线开行,经过6个国家,行驶11179公里,耗时16天,较为圆满地实现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全线开行,也被喻为“渝新欧”的“毕业测试”。
随后,不断有五定班列从重庆开往欧洲。
与此同时,关于“渝新欧”的多边磋商机制仍在进行当中,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沿途各国共同签署“安智贸”协议,实现沿途海关监管互认,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捷通关模式;成立了由德铁、俄铁、哈铁、中铁和重庆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四国五方”“渝新欧”(重庆)物流公司,建立起了各国铁路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快速处理突发事故机制;“渝新欧”被六国铁路部门共同确定的五定班列,属于货运列车中等级最高的班列,相当于特快;解决了宽轨、准轨间的转换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沿线各国铁路部门的责权利;实现了全程统一运单,进一步节约了运行时间、简化了程序。
上述问题的解决,大大降低了铁路运费。
2011年,被各国铁道部商定的“渝新欧”班列成功开通了17趟。从一开始为满足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品出项物流打通的“渝新欧”,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已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的一条快捷、稳定和低成本的优质出口通道。重庆一跃成为南线欧亚大陆桥上西向开放的一个不能忽视的贸易、物流中心。
迎来首趟回程车
2013年3月18日,长安福特专列从德国的杜伊斯堡出发,经过17天的运行顺利抵达重庆。这是重庆市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两年多来的首趟回程试验班列。
本次专列装载了41箱40尺集装箱的长安福特汽车零部件,涉及长安福特汽车零部件386个品种,主要是温控器、传感器、散热器、连杆总成等关键零部件,总包方是民生物流有限公司。
此前的58趟班列均是单向度的,这次回程货运的突破性在于:探索了整列回程货源组织的可行性,经过认真遴选,在长安福特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将汽车零部件作为首趟回程专列的货源,实现了“渝新欧”非电子货源运输的突破;测试了跨国关务的便捷性;强化了沿线铁路部门的协调性,着力解决了回程班列的车板调用、运力协调、换轨吊装等问题;实现了货物在线运行的可知性,采用电子锁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整个班列运行过程的时速、温度、地点、运行里程等信息的全程监控。
重庆与福特合作的另一层意义是,如果合作成功,或许能改写汽车品牌厂商目前以水运为主的供应链结构,极大地促进欧洲汽车工业东进重庆的步伐。
为了组织回程货源,重庆市政府专门在欧洲设立了回程货组代表处和货物分拨中心,总联络点设在“渝新欧”终点德国杜伊斯堡。
可喜可贺的是,回程货运在今年有了实质性进展,今年5月到12月,将有12班回程班列。尽管不算多,但总算往常态化运行迈出了一步。
借助“渝新欧”的回程班列,重庆希望能做欧洲对华贸易的分拨中心。
抢夺起点的背后
今年“渝新欧”的另一个变化是冬季不再停运。
IT产品对低温有敏感性,一般对环境的温度要求不能低于-20℃,这让以IT产品为主要货源的“渝新欧”列车在冬季不得不停运。重庆自主研发的独立蓄热控温集装箱技术和欧洲的柴油发电蓄热控温集装箱技术两套方案,在今年1月份试验取得了成功,在环境温度低到-40℃的情况下,具有保温功能的集装箱内温度还能维持在-12℃左右。这个试验的成功,意味着“渝新欧”可以常年运行了。
在开通“渝新欧”时,重庆打的就是“新丝绸之路”牌。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通过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建议提出,充分发挥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
早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重庆就有位代表积极呼吁将“渝新欧”铁路上升到国家战略加以扶持。
其实,重庆“渝新欧”也面临来自周边省份的挑战。2012年10月24日,从武汉到捷克梅林克帕尔杜比采铁路开通;2013年4月,从成都通往波兰罗兹市的蓉欧快铁开通;同年7月,郑州通往德国汉堡的郑欧班列开通;11月份,西安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长安号”启动。
这促使重庆加快将“渝新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步伐。
“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动脉,符合了国家向西战略,不但可以推动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也可以面对中亚和阿拉伯世界,战略意义十分重大。”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解释说,“随着兰渝铁路的开通,重庆‘渝新欧大通道的运行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这样货物运输走‘渝新欧铁路,比海运节省的时间和费用将会进一步明显。”
对于有这么多的借助欧亚大陆桥通道的国际货运列车,李勇认为是一个好事情。“这样就把中西部资源集合了,不算是一个无序竞争的状态。不管有多少条线路,最终还是由市场来说话。”
目前“渝新欧”运量最大,占到借助这条通道出口货物总量的60%以上。“从整合资源的角度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很可能会被重庆吸引,将货物运送到重庆进行分拨,这不仅有利于重庆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影响力,还将对周边省市形成拉动。”李勇这样分析说。
李勇认为,上海作为国家第一个自贸区设立点处于沿海位置,出于内陆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考量,在重庆设立自贸区也显得很有必要。“重庆的优势在于两大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与“渝新欧”、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有很强的关联,同时,大量出口货物在西永、保税港区集结后,又通过团结村铁路中心站进入欧洲市场,而欧洲回程货物也是从这里流向“两区”,重庆的集结效应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