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出版业的三大问题
仝冠军
20世纪50年代,国有出版业由于短时间内仓促布点,并要夺取出版产业的主导权,因此大力扩张规模,导致在不少方面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是图书的质量问题。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图书评论》发表《谈当前的出版工作》一文指出:“书籍的校对工作,除了商务、中华、开明等少数书店比较认真,一般都太粗疏,误植的字和标点符号上的错误很多没校正。”1951年8月28日,胡乔木在第一届全国出版行政会议上做了《改进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专门谈到公营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质量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责无旁贷、不能推诿的。至少83%的书出得好不好,就是在座各位负责出版工作同志的责任……有大量的出版物粗制滥造,是不能容忍的,需要勇敢地把我们自己的出版物做一番检查。不然,被批评的私营出版社便会责备我们,说我们在消灭私营出版业,说我们‘大公无私。私营出版物很容易批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不会有多大困难。主要的问题是在我们自己。”当时的人民出版社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有许多丛书,实际上是没有经过编辑的,只是随便地把文章收集起来,就往印刷厂送。这样的出版物仍在用最神圣的名义——人民出版社出版”。范长江在向胡乔木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及,人民出版社从1951年8月27日到9月21日,对该社出版物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了大量错误;新闻总署、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印刷工会筹备委员会在《关于在新闻出版印刷工会中展开消灭错误运动的指示》中举例说:“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时事丛刊》《抗美援朝宣传丛刊》中的许多书是草率编成的,经他们自己检查,几乎每一本都有错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级中学本国地理课本》,经他们自己检查,错误不下50处。”甚至连《毛泽东选集》这样的读物也存在不少问题。田家英曾对文化部出版局局长王益说:“现在该社连家中有几本样本都不知道。五卷的排样,他们起先说还存18本,我向书记处汇报后,确定了分发名单,又说只有15本了,搞得很被动。三卷以后,出版的质量降低了,我还买过有白页的书。”从当时的材料看,出版社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编校制度,甚至许多出版社连编辑部都还没有设立,而公营出版社人才匮乏,对“旧出版业”从业人员的吸收也远远不够。
其次是图书的价格问题。总体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公营出版物的价格都要高于私营出版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本控制和发行的不到位。1950年6月7日,出版总署在一份材料中说:“书价之贵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许多学校学生买不起教科书,北京有些学校三四个学生合用一本书。当然,纸贵是书贵的主要原因,但发行工作做得不好,也是一个原因。教科书在大部分地方,不能及时供应。”
最后是人才的缺乏。在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的成立大会上,胡愈之说:“总处没有人,向各地新华书店要;各地新华书店没有人,向我们来要,这样要来要去,实在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我想,可以多吸收私营出版业的从业人员来加以改造,使他们参加我们的队伍,为人民服务。对长期做出版工作的人员,有计划地给予学习的机会,从政治上来改造他们,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许多私营的出版业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在收缩,有些仅能维持,大批人员将要闲起来。组织这些人力,让他们有参加工作的机会,这也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在一次讲话中也说,“‘干部荒在全国各地的出版单位普遍存在,‘数量既少,力量又弱”。1952年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干部普遍缺少,不但是我们出版工作部门的情形,也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情形。我们的领导同志还不习惯在工作中耐心培养干部,教育干部,提拔干部,而只是盼望从上级调干部来。”1957年的一份材料中指出:全国101家出版社,根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从业人员9690人,其中编辑干部3730人。平均每一家出版社有96人,其中编辑人员36人。应当说我们的编辑队伍还是薄弱的,严重的问题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一般来说,我们出版社编辑干部的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业务水平都不够高,他们差不多都担负着力所不能胜任的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一些大学开设了培训班和相关专业,以图尽快充实出版队伍。如中国人民大学就设立了新闻系出版专业、北京大学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黄洛峰还负责筹建了文化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