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聂东东
作为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政治模式,乡村协商民主在解决村民自治问题的现实困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基层民主的制度空间、村民的民主素养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始终受到村庄多元利益主体间矛盾与冲突的制约,为此,要全面落实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就要努力克服这一困难。本文从乡村协商民主存在的不足入手,针对性地给予科学解决方案,促进乡村治理的顺利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这一重要观点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发展给予全面展现,使我国民主形式得到极大丰富,使民主渠道得到拓宽。作为我国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一环,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协商民主,可以有效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树立文明乡风,拓展乡村富裕之路。
2、当前乡村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①主体间社会关联度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税的取消和新型城镇化等重要农村改革方案的落实,过去闭塞的乡村逐步迈向了现代化。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给予传统乡村社会以严重冲击,导致其走向分化。乡村社会的剧烈分化,推动人口不断多元流动。对于大部分村庄而言,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而常驻人口主要为留守老人和留守而言,甚至可以说部分村庄成了真正的“空心村”。这些村庄因为精英人口的外流,使得协商主体间呈现出越来越薄弱的社会关联度。
②村两委冲突难调和
村两委成员之间有着无法协调的对抗关系,比如《村组法》就仅就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与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做了规定,但怎样领导和支持及去如何界定领导的权限并没有规定。这一法律的规定通常会产生两种结果:其一,村党支部代表国家意志在村民自治中居民核心领导位置,村委会受村党支部领导,导致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难以伸张村民利益,有的则完全沦为村党支部的附庸。其二,村民自治中村委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村党支部的领导只是表面层次,就无法将其自身的核心领导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③体制外精英政治民主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大乡村“精英替代”现象比较常见,村庄内有着较强经济实力、灵活头脑和较多人脉的体制外精英逐步参与到村委会的竞选活动,使过去的体制内精英被逐步取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村民的利益观也带来极大的冲击,大部分村民意识到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才是好干部。选举村干部以经济利益的获得作为重要标准,而忽视了被选举这的德行、政治民主意识及能力高低,以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给村民自治甚至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消极作用。
④普通村民参与协商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普通村民缺乏存于协商的动力。由于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协商民主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很少,村民生活徘徊在贫困线上下,村民何以谈及内生动力对乡村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显然缺乏参与的原生动力。普通村民长时间在半封闭的状态中生活,难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就无法对乡村协商民主提供帮助。
3、重构乡村协商民主助推乡村振兴
①以制度明确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责
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基层党组织作用重大,而当前我们可以看出,在协商主体结构中突出表现的对抗就是村两委关系的体制性矛盾,只能以制度为切入点将这一体制性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为此要以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权限予以规定。现实乡村协商民主落实过程中,各地都在不断努力进行制度创新,山东章丘市委组织部为此专门制定了《村级组织工作十项制度》,并專门就上述四项权力予以界定,对其各自主体怎样进行权力应用等事项具体细化。
②完善体制内精英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整体而言,培育建设村党支部的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各地在发展、培养村级党员过程中,村党支部的建设中都做了诸多努力。村民自治的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村民委员会的培育建设,为此要着力做好人才与管理机制的引进工作,不断提升村治水平,进而使乡村协商民主获得顺利实施。事实证明,以大学生选派做村官到村任职的人才引进方式十分成功,很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将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挥洒在乡村发展的建设大局中,也给更多的村庄在迈向致富的现代化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提高了村庄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
③加强体制外精英培育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体制外精英培育的机制构建,需要由两部分构成,本身就在村中威望较高的乡贤,使其在村级组织和村务管理范畴内管理,比如建立“村务监事会”和“乡贤理事会”等,这些乡贤在平台的帮助下合理妥善处理村庄内的各种冲突。本身经济实力较好、影响力较大,但政治素养比较缺乏的体制外精英,需要重点围绕其民主意识和能力强化培养,借助组织政治文化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其政治素养,使其能够匹配自身在村庄的影响力,规避“精英替代”过程中出现的“混混当政”。借助培育体制外精英,能够将过去的体制内精英的“依附”逐步转变成“主动合作者”,使体制外精英的功能得到重塑。
④加强普通村民素质培育协商民主更智慧
对于普通村民的培育机制而言,要重点以如何在协商民主落实中吸引最广泛的村民主动参与。2011年,福建省在全省落实“农村户代表会议制度”,这种户代表会议可以认为是户籍户或家庭户作为单位,每户选举一名代表参与会议。户代表需要年满十八周岁,有着较强的办事能力,并且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热心参与。户代表会议的落实使得基层民主得到更深入的推进,对协商中保障普通村民的利益诉求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使乡村协商民主吸引了最广泛的普通村民参与。借助方式的创新,使普通村民的协商主体功能得到重塑,进而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和广泛参与,以协商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乡村协商民主中。
综上,理论层面与基层群众的实践创新共同推动了乡村协商民主的进一步落实。过去单一闭塞的乡村社会发展为更为开放多元的社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也给村民自治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现实困难。而借助对乡村各利益间复杂关系的辨识,使其得到科学重建,使得乡村协商民主得到顺利实施,进而帮助村民自治的现实难题得到妥善处理,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组织力量。
(作者单位:252300中共阳谷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