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明梅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和农村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成为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核心。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解决土地纷争、开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土地确权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确权的对策,为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改革坚定不移的目标。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确定是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本保障,也是放开土地管制、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前提。因此,研究和探索科学合理的土地确权方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
一、农村土地确权的概述及其主要意义
农村土地确权是指以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为依据,经过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查、登记注册一级颁发证书等步骤,来最终确定某一范围的土地所有、土地使用以及其他项目的权利和隶属关系的一项工作。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主要由土地确权机关和主管来执行,确权过程中必须遵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土地确权精神实质的原则,并且要保留相关的确权证据和依据。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无论是对农民利益还是对政府工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相关责任模糊不清,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的情况下,致使很多土地荒废地产、非农用途甚至非法用途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农村农业用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加强农村的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土地的各项权责,可以及时掌握土地的管理和利用状况,切实保护农民真正的合法权益。第二,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出以及农民的收益。土地确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农村土地的流转有效降低从事其他行业的农民的负担,同时流转给需要土地的农民还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土地的产能。第三,农村土地确权之后,农民在急需生产或消费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的手段来获得,从而解决融资不足的困难。第四,农村土地的确权不仅包括耕地的确权,还包括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农村宅基地的流通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还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城镇建设,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建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第五,农村土地确权有利于明确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构建权责清晰到位。自我决策和管理的农业经营体系,这样由于权责清晰,一些政府的原有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撤销或和兴以及职能的转换,从而有效改善政府职能重叠、管理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的现状,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降低农村管理成本,促进政府的简政放权。
二、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有效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已经在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农村土地确权的工作计划,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有几个方面。
(一)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人口选择去到大城市工作和寻找提高收入的机会,尤其是接受教育最多、思想较为前沿的年轻人的城市流动量最多。这样就导致留在农村的农民主要是文化程度偏低、整体学习能力较差、思想较为传统和保守的人员。大部分农民在了解农村土地确权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政府发放的补贴或占地后的补偿金额等眼前利益,而并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土地权证的作用和进行土地确权的真正意义。同时,由于没有对土地确权的正确认识,也就没有引起其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多数农民没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与政府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行支持与配合,这就为土地的确权工作的开展和顺利执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不仅不利于未来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也对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盲点
实行土地改革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并从制度层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先后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权利与隶属关系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然而仍然存在许多盲点和漏点。首先这些制度文件只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上,而并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描述,使得在土地确权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可依,缺乏依据,有些法律规定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使得执政人员在处理问题时束手无策。
(三)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缺乏人力、财力资源条件支持
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实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持。由于有效的土地确权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测量设备,这也就对用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往往缺乏既具备相关技术又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很多地方的土地确权工作是由临时抽派的部门行政人员组成,这就大大降低了土地确权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我国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各有差异,一些地区用于土地确权工作的资金较少,这也是导致土地确权准确度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有效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对策研究
(一)加大土地确权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
农民是土地确权工作的主体,也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益者。农民在土地改革中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以及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确权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土地确权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使农民从根本上认识到土地确权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广大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宣传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手段,也可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学习手册等方式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还可以组织相关法律学习讲座、举办文化活动等向农民讲解土地确权的相关内容。
(二)建立健全土地确权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有效开展土地确权工作的根本保障和执行依据。在政策层面,首先要避免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实际情况时过度死板的问题,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自由空间。其次,在保留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在土地确权进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盲点和矛盾问题。最后,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公开透明的土地确权工作环境也是完善土地确权相关政策法律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设立投诉热线、官方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加强信息的公开机制,提高广大农民对土地确权工作的监督效力。
(三)提高土地确权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高素质、强技能的人员队伍是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人员的队伍存在的问题,我国各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首先,组织就职人员熟悉土地确权工作相关流程、制度以及作业原则的岗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要积极引进具备相关技术的人才,并加强现有工作人员使用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培训;最后,注重土地确权工作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化解农民土地纠纷、与农民进行有效协商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我国虽然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部分成就,但是所暴露的问题仍然不能小觑。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这项错综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协同社会发展中的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促进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农村土地确权办法,早日完成土地改革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甘敏,张敏敏.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1).
[2]郑明贵,郑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价值工程,2014(13).
[3]张育飞.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2).
[4]刘照媛,冯双生,张文君,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5).
[5]张友占,张建,张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难点与对策[J].中国土地,2012(12).
[6]徐洁,段建南,龚汗青.新土地制度改革政策下的农村土地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
(作者单位: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