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
付异墨+++谭向东
摘 要:扒村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北偏西25公里的浅井乡,在我国宋元时期是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民窑,也是宋元时期磁州窑类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因瓷土原料较为粗糙,工匠为了瓷器的美感创造了一系列的装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以其代表白地黑花瓷为例,分析其特有的美术元素。
关键词: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装饰;绘画;风格
一、扒村窑重要的产品种类和造型艺术
(一)器型种类
由于扒村窑是民窑,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生活器皿,比如盘、碗、盆、壶、枕头、大罐等。不似定窑般华丽,也不似钧窑的复古沉韵。出土的许多陈设器都带有形态各异的小捏塑,符合普通百姓的日常审美。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用瓷;第二类是陈设类用瓷;第三类是宗教类用瓷。
(二)造型艺术
一座民间瓷窑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甚至是良性发展,一味地生产简单乏味的产品是失败的。所以满足一定区域内中下层民众的不同需求是基础,工匠们还需要一种创新精神,要让想象力自由地发挥,同时降低成本。在金代,各地陶瓷烧制技术的提高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出现的。这也反映了宋金时期在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下,广大民众阶层对陶瓷用品实用功能要求与观赏性的追求发生了变化。
扒村窑工匠要适应北方民众的需求,在强化各类用品实用性的同时也需要在用品的外观美上努力探索,它们的造型与装饰都是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又有统一性。如扒村窑大宗产品之一的瓷枕,为了避免枕形的千篇一律,工匠们在枕的造型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曲线、直线及软、硬线条的组合,构成了长方、伏虎、卧婴、鸡心等形状,[1]使得造型平面与立面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二、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装饰技法
白地黑花是指磁州窑系的主要装饰技法,有着变化巧妙、朴实无华的特点,因烧成后与铁锈的颜色相近,也被称为是“铁锈花”“白地酱花”。将绘画颜料调至浓淡不等,再借鉴绘画、书法等内容装饰,将中国传统的书画技法熟练地运用在陶瓷装饰上。再罩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因颜料与烧成气氛的影响,呈现白地黑花的特点,釉面洁白晶莹,颜料浓厚,对比强烈。
三、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装饰内容和分类
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装饰是扒村窑陶瓷装饰中的主流,内容可分为书法、动物、花草、人物、山水风景五大类。
(一)书法文字类
扒村窑的一个重要风格特征就是书法文字,仅次于花卉图案类装饰。长沙窑首开了以诗文为装饰的先河。但是扒村窑相比之于长沙窑,主题更宽泛自由。一小块瓷片上少则一字,多则集数十、上百个文字于一体,为其他窑口所少见。如“鹤来松有节,云去石无衣,黃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可谓警世之言。
磁州窑的书法艺术曾被评价为“字体遒劲古拙,非今人所能为”。扒村窑受磁州窑书法影响,字体多潇洒流畅,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挥洒自如、淋漓酣畅的感觉。[2]
(二)花草类
1.散草纹
扒村窑的装饰纹饰中,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就是散草纹,散草纹的纹饰不止单一的一种,变化纹饰各种各样。多装饰在盘、碗等器皿外部。一般以两三条简单的线条将纹饰划分成两个部分,形象简洁,非常适合大批制作。还有一种变形散草纹,纹饰位于器皿的一上一下,用粗细不同的线条分隔开,中间填充各式变形的散草纹,线条流畅生动。散草纹是扒村窑独特的纹样,纹饰变化达到了和谐中又有变化的装饰效果。
2.牡丹纹
牡丹纹饰是中国历来喜欢展现的传统纹饰之一,亦被称为“富贵花”,寓意富贵美满。自唐代用于装饰于器物,扒村窑中的牡丹纹以洒脱质朴的笔法、大气雍容的造型表现出牡丹独特的品性,深受百姓的喜欢。工匠们会依据牡丹生长时期的各异造型,将花型完美地装饰在器物的不同部位,花叶相错、缠绕穿插、含苞盛放、相互映衬、和谐生动。
3.莲花纹
莲花是我国工艺品上的传统装饰题材,寓意高洁脱俗。莲花纹的兴起与佛教的盛行息息相关。佛教的佛花也就是莲花。而民间百姓也受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十分喜爱莲花,认为莲花是“纯洁”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如意。扒村窑中的莲花纹大都与童子、河鱼等纹饰结合在一起,也意味着百姓祈求“多子多福”“(莲)年有鱼”。在扒村窑白釉黑彩盆、白釉划花碗、白釉印花盘中都有莲花纹饰。
其他植物纹饰类还有菊花、茶花、蕉叶、卷草等。
(三)人物类
扒村窑白地黑花瓷器的人物画与磁州窑瓷器的人物画装饰有明显区别,显示出独特的表现特点。这些图案可分为作揖图、仕女图、童子图。这些人物形象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各具特色,从一个侧面代表了金中期以后扒村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的繁荣。[3]
1.作揖图
扒村窑器物中出现的人物图案,人物作揖图是最常见的,数量远远大于其他人物图案。白须飘飘的老者,束发戴巾的青年,衣袖盖手,前倾低头而背微拱,多身处在林间、村旁,背景简练。虽然每幅人物作揖图各自不同,但都直接传达了礼教文化的主题。因扒村窑所处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深受汉民族儒家传统重礼仪的文化积淀与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2.仕女图
随着唐代“画分三科”人物画的独立,仕女图就成为人物画主要的表现题材,从现有发现的标本来看,人物的形态都各不相同:如表现一位仕女的沉思,是微低头,仪态端庄,面容文静,仪态身姿则是通过简洁生动的笔法展现出来,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而有的画面则是表现了一位仙女脚踏祥云,肩上的飘带随风飘散,面形圆满,神情怡然自得。
3.童子图
童子纹饰也是民间百姓喜爱的传统纹饰之一,圆润顽皮的娃娃总能让人心生喜庆吉祥之感。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也是古代民间百姓的传统寄愿。作为主要的纹饰之一,扒村窑的童子图多绘于罐的外壁和盆底。与磁州窑的童子图相比,扒村窑的童子图形象题材不多,但是扒村窑工匠们特有的质朴生动的笔法,创造了更为亲和温暖的童子形象。童子多圆脸胖身,头顶一揪揪,神情顽皮可爱,虽然题材不是特别丰富,但是工匠们对孩童嬉戏场景的生动刻画,使画面更为喜气和富有童趣。
(四)动物类
1.龙纹
在扒村窑白地黑花瓷纹饰中,龙纹是个特殊的存在。众所周知,龙是中国古代的神兽,更是封建王朝中王权的象征。独一无二的地位表示着龙纹饰不会在民间百姓生活中出现。但是扒村窑出土的一件白底黑釉龙纹“正八”梅瓶上的龙纹形象不同于其他威严不可冒犯的龙纹,融合了平民的审美趣味,剔除了皇权威严的严肃,表现得更为亲和。扒村窑的龙纹饰独特的表现形态和装饰手法,为其他窑口少见。
2.鱼草纹
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中就出现了鱼纹彩陶。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纹被赋予了各种吉祥的寓意,鱼纹在器物中出现的时间之早、数量之大,是其他纹饰所不能比较的。在民间,鱼纹的多种不同的纹饰变化所表示的不同寓意,都代表着百姓内心的意愿,如(莲)年有余、吉庆有余等,也象征着吉庆丰收、生殖繁衍。因民窑的特性,扒村窑的鱼纹乡土气息更为浓郁,虽然风格质朴,但是构图讲究,线条生动,将鱼纹与水草纹、花鸟纹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多绘于盆底,盆中装水,鱼纹更是动感十足,成功地将器物的实用性与生活的意趣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动物纹还包括喜鹊纹、鹤纹、鸳鸯戏水纹等。
(五)山水风景
扒村窑中的山水风景纹饰相比花鸟人物,要稀少很多,在艺术内涵、意蕴含义上也稍逊一些,但因宋元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作为器物的纹饰,还是受到了影响。在扒村窑瓷绘中多是作为人物的背景而简单交代几笔,少数作为主体装饰的,也多是点线造型勾出轮廓即可,或是用褐彩点染,代表面,却也意趣十足,生动雅致。以少胜多,远山、近树、云水,意境悠远。
四、扒村窑白地黑花瓷装饰的艺术风格
(一)技巧的写意
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的瓷土原料质量都不如南方,质地粗糙,胎色较深,但是智慧的工匠们取长补短,创造了许多代表性的装饰品种。如文章中论述的白地黑花瓷,就实现了瓷工艺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后期技法的创新,更是将书画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如没骨画法、泼釉、搅釉等技法。新技法使陶瓷绘画呈现出写意水墨的效果,扒村窑瓷绘体现的写意之美是民间工匠自由创造体现自我思想的一种产物,可能并不是精致、严谨,甚至带着一些粗糙、随意,但是这种粗是“粗放、粗犷豪爽、简约,不是粗陋、粗糙”“因为不过份修饰,也就不做作,显现其自然本色”[4]。
(二)藝术的交融
在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因为几代皇帝对书画的推崇,文学、绘画、书法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百姓对之接受程度愈发迅速,社会的艺术氛围浓厚。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作品都追求着形神兼备、意趣十足,而扒村窑的工匠们自然会吸收当时的主流风格,结合自身民间美术的特点,形成一套独有的风格。在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改朝换代的背景下,一些文人画家加入到民窑匠师之中,整体的绘画水平也随之提高。
宋元时期扒村窑的陶瓷装饰绘画和中国传统书画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关系,取其所长,去己所短。张道一先生在《美在民间》中讲道:“后来的论画者多鼓吹文人画的写意出神,甚至武断地说影响了民间。事实上,磁州窑类型的写意画风的装饰早就成熟了,只是民间工匠无法著书,任人雌黄而已。”[5]
参考文献:
[1]李少颖,徐华峰.中国扒村窑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王莹.扒村窑白底黑花瓷装饰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3]付瀛莹.试论金代扒村窑白底黑花瓷人物图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4]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5]张道一,廉晓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