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李菁钰
【摘要】传统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是流行于旧怀庆府一带,即现在焦作附近的地方戏种,其表演粗犷奔放,唱腔慷慨激昂,深受豫西北及晋南一带群众的喜爱。怀梆根植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人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潜移默化为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文艺方式,观众在观看怀梆戏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就会渐渐从内而外地影响当地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取向。这种相同的心理活动就是怀梆作为文化认同的显现方式。
【关键词】怀梆;文化认同;功能;民俗;传播
传统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历史深厚悠久,从先秦产生萌芽到汉百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唐歌舞戏产生戏曲雏形,到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方得到繁荣与发展。怀梆,这一地方戏种发展于清朝,至今,在中原地区怀庆一带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沁阳地区的唐古戏“踏摇娘”。怀梆经由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一部分。怀梆戏的产生不仅丰富了中国戏曲表演的内容,也进一步证明了河南怀梆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乡的演出市场也日益萎缩。怀梆影响式微,日益濒危。2006年,已位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亟待研究及传承保护。
一、研究思路与路径
由于时代的变迁,怀梆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其文化功能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功能的转变与消失,这种局面令人担忧。但是其独特的唱腔、曲牌、板式与舞台美术,是历史大浪淘沙下的精华,值得后人保存与继承研究。我们可以将怀梆这一剧种作为切入点,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信仰、生活、文化环境等具体变化,进而对当今现代化进程下的文化变迁进行深刻反思与思考。
(一)研究思路
怀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种,其地域特色极为显著,但其传播扩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学者多对怀梆的音乐形态、源流考辨、生存现状、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相对于其他戏种如豫剧的理论研究数量还是较少。针对怀梆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作者从人类学、社会学中新的研究角度,以“文化认同”理论为分析方向,对怀梆的社会功能进行思考讨论,这是研究怀梆的学者群体没有涉足的新角度。
本文从怀梆的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两个方向来分析。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其社会功能,进而折射出当代人们对怀梆文化的态度以及发展现状。
(二)研究路径
当下怀梆艺术逐渐凋零,老艺人后继无人与对怀梆研究资料的稀少与残缺,无法单纯地使用理论知识的方法分析怀梆的社会功能以及戏曲背后的现实意义。所以,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辅助研究。
一是访谈法。在此次的访谈中,主要采访了沁阳怀梆剧团6人,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怀梆剧团4人、戏迷2人。主要以单人访谈和双人访谈为主,并利用笔录、录音笔的方式记录内容。
二是田野调查法。此次主要在沁阳市与沁阳市紫陵镇宋寨两个地方的怀梆剧团和村民家中进行实地探查,得到大量的访谈资料、录音、照片,也得到当地演员的演唱录像资料,并结合焦作沁阳市紫林镇宋寨村中的集会、庙会、宗教祭祀仪式、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怀梆戏,阐述戏曲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戏班与村落成員的集体意识,进而分析总结当代怀梆的发展现状。
二、村落民俗中的文化认同
作为怀川地区的特色地方戏种,怀梆,不仅根植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它也随着历史的积淀,在剧目内容题材与影响覆盖力度上越来越广。当怀梆慢慢成为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文艺方式时,其共同的文化心理活动即文化认同感逐渐扩大,潜移默化下,这种娱乐方式对人们的影响也会愈加深刻。
(一)村落民俗与文化信仰传播
怀梆主要流行于孟州、武陟、温县、修武、原阳、获嘉、沁阳、博爱、济源等地区。又因古怀庆府(今焦作一带)是山西、河南交界,怀梆与山西上党梆子相近,故怀梆一带群众喜闻乐见。它同时还流行于河北省的石家庄,即大名、顺德、广平府一带。当地的地理优势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怀川地区的群众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众多的河流交汇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形成了自明代就有名的“怀帮”,也让产于此的“四大怀药”等名扬海外。
在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超出人力、无法掌控的事物如湍急的河流、高峻的山峰、莫测的潭水感到恐惧与崇拜,于是就产生了诸如河神、水神、山神、土地神、财神等自然崇拜;同时包括对具有高品质的古人被百姓崇拜祭祀而逐渐成为“人神”的情况,如火神、送子奶奶、关帝爷、汤王爷等。其中火神祭祀在河南武陟、新乡一带至今尤为盛行,一般在每年的重大节日(如除夕)或重要的日子(每月初一、十五),都会邀请戏班到此唱上三天三夜,以示庆贺。每个村落的火神像皆有不同,不过人们对火神代表的含义理解是相同的,即具有正义的化身,能够惩恶扬善、消灾赐福。从2015年11月在河南沁阳市宋寨与非遗传承人赵玉清和村民的部分访谈记录中,可大致得出怀梆戏曲的演出时间基本与民俗活动相吻合。以沁阳市宋寨村为例:当地村民信奉火神并建火神庙,同时在其他“神仙”诞辰时也会唱戏庆祝。农历二月十五敬老君爷,曾邀请宋寨怀梆剧团参演两次以上;春节时分别于大年初一与初六在二仙庙演出。
由此可见,怀梆通过在大型节日庆典与民间敬奉神仙活动时进行演出,并在演出时间、地点和演出内容中宣扬与配合民间信仰的传播。从侧面展现当地百姓的文化取向,以唱怀梆为手段,以村落为中心,通过共同的信仰进一步产生愈加紧密的心理联系,这就是文化认同的表现方式之一。同时,“神灵”从某种层面上可以约束人的行为,提示人们分辨对错是非、正义与邪恶。所以,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过文化教育,怀梆剧目从客观上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品行。
(二)戏曲与地域文化的互动
1.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分为娱神与娱人两种方式。在怀梆早期发展阶段,当地百姓为了求神祈雨通过演唱当地民间故事的方式,逐渐形成“海神班”,又名“海神戏”。发展至清中叶,怀梆因曲调与内容贴合当地风土人情而慢慢受人追捧,怀梆也不再仅仅是作为祭祀功能的戏曲。受怀梆初始娱神功能的影响,其演出地点时常出现在庙会与重大节日场合中。从剧目上来看,其内容也不再单纯是神话传说,同时包含了皇室宫廷、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等类型,题材明显展示出由神到人的演变过程。
同时,怀梆戏班的演员也拥有双重身份,即农民和演员,因邀请的戏班多来自本村镇或邻近村镇,演员与观众间的关系十分亲昵与融洽。在访谈中得知演员在戏中演绎的角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对诠释和丰富角色内涵十分有帮助,也让观众对戏台角色有了更多认同感。在唱腔唱词中夹杂土话、地方话,并采用插科打诨的手段,更加强化了怀梆寓教于乐的效果。
戏曲演出多在田间地头进行,放松、调剂心情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社会功能之一。有时武打杂耍、技巧性的夸张表演就是博人一笑的一种手段。怀梆名丑于有才在《老换少》中扮演马葫芦,他往往唱一折,横身侧卧于桌上、面朝观众、四肢腾空、两腿半蜷向上,右手托帽衬、左手紧握包裹、银两略上举,以熟睡的姿态双目紧闭,张着打呼噜的大柿花嘴,头上不到三十厘米长的白色发辫,伴着“二八游场”的中速节奏,忽上忽下,一会儿朝天,一会儿下垂,在打击乐的配合下,又左右摇摆,让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1]。
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单一的娱乐消遣手段,常年的观看,使得观众对剧本、唱腔十分熟悉,因而在怀梆这种重复性演出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戏种的内容与观众的观感,进一步巩固了彼此的价值与目标认同,加深了村落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戏曲传播的形式、深化人们心中共同价值观的过程,皆是文化认同的表现。
2.教化功能
怀梆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三百本,是封建社会百姓在社会中以生产劳作、文化传说、英雄事迹等为主题的珍贵戏曲遗产。其内容来自民间,大多表现的是人民勤劳、朴实、勇敢、智慧的优良品格,也宣扬抵抗邪恶、支持正义、追求幸福美满生活和自由的理念。以反抗异族侵略、马革裹尸的杨家将的英雄史诗最为常见。如谱写杨继业与佘赛花爱情故事的《七星庙》、老将高琼以少胜多的《董家岭》等。从2015年11月7日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村采访村民得来的资料获知:怀梆戏尤其是取材于当地百姓生活的现代戏,其中关于纲常伦理、礼让谦卑等内容,受到观众的极大追捧,并引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由此可见,无论古时还是现代,无论是否接受过教育,观众从戏曲传播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大量的文化营养,用于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知道了从礼义廉耻上提醒、约束自己。这种在看戏中构建价值观的举动也在一定层面上成为文化认同的表现之一。人们该干什么,不应做什么,事情的对错等树立价值观的行为,让人们逐渐规范相同的道德准则与行为标准,也使人们对自己的地域村落、社会角色与个人责任产生认同感。怀梆,已然成为当地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体现着文化教育传播的功能。
(三)戏曲传播对村落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村落是一种明显的地域文化组织,它以村落成员为基础,以村落族长为中心,有序地进行生产和活动。以村落为单位的地域组织,有相同的民俗制度、民间信仰、一定的宗族观念和共同的价值认同。
怀梆产生于豫西北、晋南一带,体现着当地百姓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怀川人赋予了怀梆灵魂,怀梆戏也唱出了当地人的心声与呼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怀梆粗野、狂放(特指表演艺术方面),但这一部分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其演出形式生活化,表演内容中包括实用主义的表现手段,从侧面上看这种独具地方风味的戏种,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观众的认可与追捧。怀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着当地人对怀梆的文化认同,也是怀梆产生多元社会功能的原因所在。
村落成员的集体意识产生于人们的共同集体生活劳作中,利于培养人们对共同生活的村落有认同感,能更好地热爱家乡、和睦邻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怀梆戏班是戏曲传播的载体,作为沟通村民之间的桥梁,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提供了交际场所与内容。笔者在访谈中还了解到,无论是剧团排练或演出总是有热心观众围观,有时是热心提出建议,有时也会作为小型聚会的存在。人們在谈论怀梆时,打破了血缘之间的疏离感,建立了相同地域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村落成员对风调雨顺生活的满足感。人们也在欣赏怀梆戏时,得到了身心的放松与快乐,提升了当地民间文化素养,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结语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拥有坐落于晋、豫、冀交界的优越地理优势。怀梆产生于民间,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人们在庙会、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宗族祭祀等民俗场合,进行怀梆表演,也会在田间地头、日常交际中唱怀梆,这是刻录在怀川人血脉中的情感,也是怀梆戏曲在时间积累传播下逐渐产生的文化认同感,是人们与村落之间的精神纽带。
然而在这个物质崇拜的时代,怀梆作为文化认同纽带的功能在逐渐减弱。但在村落中仍有许多专业或业余的怀梆剧团生存着,他们在排练、演出时还是会有许多戏迷观众捧场。可见怀梆的社会功能虽然有所减弱但却依旧存在,当地演唱的剧种仍旧可以迸发出活力,人们对该剧种的集体文化认同感没有变化,这绝不是其他娱乐形式可以替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玉清介绍说:沁阳怀梆剧团作为最大的怀梆专业剧团,它们在几十年中不断摸索也有所变化,从伴奏乐队添置新的乐器并扩大演奏规模到不偏离基本怀梆音域的基础上升高或降低调性,并改变唱腔、唱词习惯,剧团开始邀请来自郑州的省豫剧院专业编导,对怀梆专门定制剧本,到人流量大的地方如群众活动广场进行免费演出等,这些革新或多或少地受到老戏迷们的追捧。但是在某些方面的改动却不被戏迷们赞同,如语言上逐渐偏离当地方言,渐渐向“中州话”靠拢,偏离了怀梆戏的独特语言魅力,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一些片段与豫剧唱腔十分相近。
笔者认为,怀梆要发展,就要既保留其剧种特色,保留其精华,更要革故鼎新,要从“农民艺术”上超越,从封闭状态中突破。剧团内部改革、优化、升级,才是让该剧种发扬光大的前提与基础。以演员、伴奏为主的演职人员和舞台美术、编辑策划为辅的幕后人员,二者要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并相辅相成。随着演出剧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更要加强各个方向的专业化与团队合作。只有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才会追求怀梆每个方面的“精”与“细”,才能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以达到创新的效果,进而更好地保留怀梆的独特艺术风格。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下怀梆衰落的危机。怀梆对于外界的变革无法接受或接受缓慢,就会不断地被边缘化;戏剧改革的封闭性、地域性约束;戏剧观众年龄层的老龄化等。没有传播,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没有年轻观众就没有戏剧的未来[2]。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不是为了保护一件文物,而是要让其传承下去[3]。怀梆,只有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使这一古老的剧种真正得以传承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全仁.怀梆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张厚萍.豫剧受众年轻化策略[J].中国戏剧,2013(1).
[3]杨辉周.“遗产”戏剧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08(2).
(作者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 谦
【摘要】传统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是流行于旧怀庆府一带,即现在焦作附近的地方戏种,其表演粗犷奔放,唱腔慷慨激昂,深受豫西北及晋南一带群众的喜爱。怀梆根植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人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潜移默化为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文艺方式,观众在观看怀梆戏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就会渐渐从内而外地影响当地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取向。这种相同的心理活动就是怀梆作为文化认同的显现方式。
【关键词】怀梆;文化认同;功能;民俗;传播
传统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历史深厚悠久,从先秦产生萌芽到汉百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唐歌舞戏产生戏曲雏形,到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方得到繁荣与发展。怀梆,这一地方戏种发展于清朝,至今,在中原地区怀庆一带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沁阳地区的唐古戏“踏摇娘”。怀梆经由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一部分。怀梆戏的产生不仅丰富了中国戏曲表演的内容,也进一步证明了河南怀梆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中国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乡的演出市场也日益萎缩。怀梆影响式微,日益濒危。2006年,已位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亟待研究及传承保护。
一、研究思路与路径
由于时代的变迁,怀梆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其文化功能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功能的转变与消失,这种局面令人担忧。但是其独特的唱腔、曲牌、板式与舞台美术,是历史大浪淘沙下的精华,值得后人保存与继承研究。我们可以将怀梆这一剧种作为切入点,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信仰、生活、文化环境等具体变化,进而对当今现代化进程下的文化变迁进行深刻反思与思考。
(一)研究思路
怀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种,其地域特色极为显著,但其传播扩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学者多对怀梆的音乐形态、源流考辨、生存现状、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相对于其他戏种如豫剧的理论研究数量还是较少。针对怀梆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作者从人类学、社会学中新的研究角度,以“文化认同”理论为分析方向,对怀梆的社会功能进行思考讨论,这是研究怀梆的学者群体没有涉足的新角度。
本文从怀梆的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两个方向来分析。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其社会功能,进而折射出当代人们对怀梆文化的态度以及发展现状。
(二)研究路径
当下怀梆艺术逐渐凋零,老艺人后继无人与对怀梆研究资料的稀少与残缺,无法单纯地使用理论知识的方法分析怀梆的社会功能以及戏曲背后的现实意义。所以,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辅助研究。
一是访谈法。在此次的访谈中,主要采访了沁阳怀梆剧团6人,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怀梆剧团4人、戏迷2人。主要以单人访谈和双人访谈为主,并利用笔录、录音笔的方式记录内容。
二是田野调查法。此次主要在沁阳市与沁阳市紫陵镇宋寨两个地方的怀梆剧团和村民家中进行实地探查,得到大量的访谈资料、录音、照片,也得到当地演员的演唱录像资料,并结合焦作沁阳市紫林镇宋寨村中的集会、庙会、宗教祭祀仪式、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怀梆戏,阐述戏曲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戏班与村落成員的集体意识,进而分析总结当代怀梆的发展现状。
二、村落民俗中的文化认同
作为怀川地区的特色地方戏种,怀梆,不仅根植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它也随着历史的积淀,在剧目内容题材与影响覆盖力度上越来越广。当怀梆慢慢成为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文艺方式时,其共同的文化心理活动即文化认同感逐渐扩大,潜移默化下,这种娱乐方式对人们的影响也会愈加深刻。
(一)村落民俗与文化信仰传播
怀梆主要流行于孟州、武陟、温县、修武、原阳、获嘉、沁阳、博爱、济源等地区。又因古怀庆府(今焦作一带)是山西、河南交界,怀梆与山西上党梆子相近,故怀梆一带群众喜闻乐见。它同时还流行于河北省的石家庄,即大名、顺德、广平府一带。当地的地理优势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怀川地区的群众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众多的河流交汇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形成了自明代就有名的“怀帮”,也让产于此的“四大怀药”等名扬海外。
在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超出人力、无法掌控的事物如湍急的河流、高峻的山峰、莫测的潭水感到恐惧与崇拜,于是就产生了诸如河神、水神、山神、土地神、财神等自然崇拜;同时包括对具有高品质的古人被百姓崇拜祭祀而逐渐成为“人神”的情况,如火神、送子奶奶、关帝爷、汤王爷等。其中火神祭祀在河南武陟、新乡一带至今尤为盛行,一般在每年的重大节日(如除夕)或重要的日子(每月初一、十五),都会邀请戏班到此唱上三天三夜,以示庆贺。每个村落的火神像皆有不同,不过人们对火神代表的含义理解是相同的,即具有正义的化身,能够惩恶扬善、消灾赐福。从2015年11月在河南沁阳市宋寨与非遗传承人赵玉清和村民的部分访谈记录中,可大致得出怀梆戏曲的演出时间基本与民俗活动相吻合。以沁阳市宋寨村为例:当地村民信奉火神并建火神庙,同时在其他“神仙”诞辰时也会唱戏庆祝。农历二月十五敬老君爷,曾邀请宋寨怀梆剧团参演两次以上;春节时分别于大年初一与初六在二仙庙演出。
由此可见,怀梆通过在大型节日庆典与民间敬奉神仙活动时进行演出,并在演出时间、地点和演出内容中宣扬与配合民间信仰的传播。从侧面展现当地百姓的文化取向,以唱怀梆为手段,以村落为中心,通过共同的信仰进一步产生愈加紧密的心理联系,这就是文化认同的表现方式之一。同时,“神灵”从某种层面上可以约束人的行为,提示人们分辨对错是非、正义与邪恶。所以,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过文化教育,怀梆剧目从客观上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品行。
(二)戏曲与地域文化的互动
1.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分为娱神与娱人两种方式。在怀梆早期发展阶段,当地百姓为了求神祈雨通过演唱当地民间故事的方式,逐渐形成“海神班”,又名“海神戏”。发展至清中叶,怀梆因曲调与内容贴合当地风土人情而慢慢受人追捧,怀梆也不再仅仅是作为祭祀功能的戏曲。受怀梆初始娱神功能的影响,其演出地点时常出现在庙会与重大节日场合中。从剧目上来看,其内容也不再单纯是神话传说,同时包含了皇室宫廷、历史故事、日常生活等类型,题材明显展示出由神到人的演变过程。
同时,怀梆戏班的演员也拥有双重身份,即农民和演员,因邀请的戏班多来自本村镇或邻近村镇,演员与观众间的关系十分亲昵与融洽。在访谈中得知演员在戏中演绎的角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对诠释和丰富角色内涵十分有帮助,也让观众对戏台角色有了更多认同感。在唱腔唱词中夹杂土话、地方话,并采用插科打诨的手段,更加强化了怀梆寓教于乐的效果。
戏曲演出多在田间地头进行,放松、调剂心情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社会功能之一。有时武打杂耍、技巧性的夸张表演就是博人一笑的一种手段。怀梆名丑于有才在《老换少》中扮演马葫芦,他往往唱一折,横身侧卧于桌上、面朝观众、四肢腾空、两腿半蜷向上,右手托帽衬、左手紧握包裹、银两略上举,以熟睡的姿态双目紧闭,张着打呼噜的大柿花嘴,头上不到三十厘米长的白色发辫,伴着“二八游场”的中速节奏,忽上忽下,一会儿朝天,一会儿下垂,在打击乐的配合下,又左右摇摆,让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赞不绝口[1]。
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单一的娱乐消遣手段,常年的观看,使得观众对剧本、唱腔十分熟悉,因而在怀梆这种重复性演出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戏种的内容与观众的观感,进一步巩固了彼此的价值与目标认同,加深了村落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戏曲传播的形式、深化人们心中共同价值观的过程,皆是文化认同的表现。
2.教化功能
怀梆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三百本,是封建社会百姓在社会中以生产劳作、文化传说、英雄事迹等为主题的珍贵戏曲遗产。其内容来自民间,大多表现的是人民勤劳、朴实、勇敢、智慧的优良品格,也宣扬抵抗邪恶、支持正义、追求幸福美满生活和自由的理念。以反抗异族侵略、马革裹尸的杨家将的英雄史诗最为常见。如谱写杨继业与佘赛花爱情故事的《七星庙》、老将高琼以少胜多的《董家岭》等。从2015年11月7日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村采访村民得来的资料获知:怀梆戏尤其是取材于当地百姓生活的现代戏,其中关于纲常伦理、礼让谦卑等内容,受到观众的极大追捧,并引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由此可见,无论古时还是现代,无论是否接受过教育,观众从戏曲传播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大量的文化营养,用于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知道了从礼义廉耻上提醒、约束自己。这种在看戏中构建价值观的举动也在一定层面上成为文化认同的表现之一。人们该干什么,不应做什么,事情的对错等树立价值观的行为,让人们逐渐规范相同的道德准则与行为标准,也使人们对自己的地域村落、社会角色与个人责任产生认同感。怀梆,已然成为当地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体现着文化教育传播的功能。
(三)戏曲传播对村落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村落是一种明显的地域文化组织,它以村落成员为基础,以村落族长为中心,有序地进行生产和活动。以村落为单位的地域组织,有相同的民俗制度、民间信仰、一定的宗族观念和共同的价值认同。
怀梆产生于豫西北、晋南一带,体现着当地百姓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怀川人赋予了怀梆灵魂,怀梆戏也唱出了当地人的心声与呼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怀梆粗野、狂放(特指表演艺术方面),但这一部分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其演出形式生活化,表演内容中包括实用主义的表现手段,从侧面上看这种独具地方风味的戏种,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观众的认可与追捧。怀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着当地人对怀梆的文化认同,也是怀梆产生多元社会功能的原因所在。
村落成员的集体意识产生于人们的共同集体生活劳作中,利于培养人们对共同生活的村落有认同感,能更好地热爱家乡、和睦邻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怀梆戏班是戏曲传播的载体,作为沟通村民之间的桥梁,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提供了交际场所与内容。笔者在访谈中还了解到,无论是剧团排练或演出总是有热心观众围观,有时是热心提出建议,有时也会作为小型聚会的存在。人們在谈论怀梆时,打破了血缘之间的疏离感,建立了相同地域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村落成员对风调雨顺生活的满足感。人们也在欣赏怀梆戏时,得到了身心的放松与快乐,提升了当地民间文化素养,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结语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拥有坐落于晋、豫、冀交界的优越地理优势。怀梆产生于民间,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人们在庙会、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宗族祭祀等民俗场合,进行怀梆表演,也会在田间地头、日常交际中唱怀梆,这是刻录在怀川人血脉中的情感,也是怀梆戏曲在时间积累传播下逐渐产生的文化认同感,是人们与村落之间的精神纽带。
然而在这个物质崇拜的时代,怀梆作为文化认同纽带的功能在逐渐减弱。但在村落中仍有许多专业或业余的怀梆剧团生存着,他们在排练、演出时还是会有许多戏迷观众捧场。可见怀梆的社会功能虽然有所减弱但却依旧存在,当地演唱的剧种仍旧可以迸发出活力,人们对该剧种的集体文化认同感没有变化,这绝不是其他娱乐形式可以替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玉清介绍说:沁阳怀梆剧团作为最大的怀梆专业剧团,它们在几十年中不断摸索也有所变化,从伴奏乐队添置新的乐器并扩大演奏规模到不偏离基本怀梆音域的基础上升高或降低调性,并改变唱腔、唱词习惯,剧团开始邀请来自郑州的省豫剧院专业编导,对怀梆专门定制剧本,到人流量大的地方如群众活动广场进行免费演出等,这些革新或多或少地受到老戏迷们的追捧。但是在某些方面的改动却不被戏迷们赞同,如语言上逐渐偏离当地方言,渐渐向“中州话”靠拢,偏离了怀梆戏的独特语言魅力,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一些片段与豫剧唱腔十分相近。
笔者认为,怀梆要发展,就要既保留其剧种特色,保留其精华,更要革故鼎新,要从“农民艺术”上超越,从封闭状态中突破。剧团内部改革、优化、升级,才是让该剧种发扬光大的前提与基础。以演员、伴奏为主的演职人员和舞台美术、编辑策划为辅的幕后人员,二者要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并相辅相成。随着演出剧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更要加强各个方向的专业化与团队合作。只有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才会追求怀梆每个方面的“精”与“细”,才能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以达到创新的效果,进而更好地保留怀梆的独特艺术风格。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下怀梆衰落的危机。怀梆对于外界的变革无法接受或接受缓慢,就会不断地被边缘化;戏剧改革的封闭性、地域性约束;戏剧观众年龄层的老龄化等。没有传播,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没有年轻观众就没有戏剧的未来[2]。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不是为了保护一件文物,而是要让其传承下去[3]。怀梆,只有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使这一古老的剧种真正得以传承和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全仁.怀梆艺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张厚萍.豫剧受众年轻化策略[J].中国戏剧,2013(1).
[3]杨辉周.“遗产”戏剧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08(2).
(作者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