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鼓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涂婷婷

    乡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

    据中国报告大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

    一、铜鼓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铜鼓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突出优势,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乡村旅游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区位,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铜鼓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距离长沙130公里、南昌170公里、武汉300公里,且境内昌长高速、大广高速穿境而过,至周边大中城市车程均在3小时之内。

    2.良好的生态植被,宜人的环境气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比全省森林覆盖率高24.3个百分点;铜鼓年均气温16.2 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全年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号称植物界“活化石”的红豆杉在铜鼓分布广泛,野生红豆杉总计约80余万株,被评为全省首个“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

    3.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民风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铜鼓县是客家人聚集地,客家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70%以上,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曾吸引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拍摄专题片,客家面子菜、蒸菜、果子茶等系列美食被美食专家所推崇;民间艺术棋坪客家狮、客家山歌等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连续举办三届的西向“六月六晒红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乡村旅游势头良好,有待于引导

    新世纪之初,步入整体小康的城市居民到乡下休闲度假渐成时尚,一些农户就根据自己条件,开发出了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如对应城市休闲需求的卢家山庄,对应风景观光游客食宿的仙姑坛度假山庄等。因为市场有需求,农家乐一产生就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他们大多以接待一天两天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棋牌娱乐为主的短线经营。几年之间,铜鼓县乡村旅游已成稳步发展趋势。虽然收入不多,也使世世代代以务农为本农民尝到了甜头,把一个个农家乐办了起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一经出现,相关部门和各乡镇都给予了它足够关爱和照顾。在大力宣扬鼓励的同时,还给予了用地、用电、用水、税费等各方面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扶持,因势利导,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据统计,该县现有农家乐49家,接待能力已达上万人。其中仙姑坛度假山庄和卢家山庄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天接待游客200多人。

    (三) 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1.认识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旅游只是风景名胜区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再就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忽视有效地保持“乡村本质”,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不少农家乐就是一个“乡村麻将会所”。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全区广大农村道路差,还不具备可进入性;大部分乡村没有建成集中供水体系,未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厕所的冲水、洗浴条件没有改善,接待游客的硬件设施、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因为没有一个规划作指导,各地的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费,也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

    4.产品初级,特色不够鲜明。由于缺乏市场理念、产品定位不准、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大部分农家乐的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不少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二、铜鼓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与定位

    如前所述,铜鼓完全有条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强区。该县乡村旅游总的定位是建成“南昌、长沙、武汉和宜春‘3+1城市”的后花园,这个总的定位又可分为四个重要的基地:即建成对大都市最具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纳凉避暑重地、户外运动场地。

    1.观光农业基地。依托现有的生态有机蔬菜园、有机茶园、果园、花卉苗木园、高山牧场、水产养殖场等一系列农牧水产业为载体,不断扩大各片区种养殖规模,提高档次,增强观赏性与参与性。逐步形成大棚时鲜蔬菜、生态水产养殖等一系列极富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知名的品牌项目,使之成为铜鼓县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

    2.休闲度假胜地。建设一批休闲山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对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对象消费群体的规模不同、档次不等的休闲度假场所。其中重点是环境的建设、特色的出新和服务的提升,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起居环境,安全卫生、细致入微、热情周到的生活与出行服务。使之不仅能留住游客,还要能吸引回头客,甚至能成为他们定期或长期休闲度假的场所,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3.纳凉避暑重地。要利用夏季最高气温比火炉武汉、长沙、南昌低十多度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仙姑坛、茶山等一系列高海拔山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特色,建设纳凉避暑重地,打响铜鼓“小庐山”避暑品牌。鼓励各乡镇、村和乡村旅游点开发各具特色的消夏纳凉项目,如修建森林木屋、湖边草房、岩洞居室、竹林小院、溪边吊脚楼、林间别墅等纳凉度夏的场所;配套开发一些适合夏季的体育健身与游乐项目,如湖库垂钓、游泳、深潭跳水、溪流戏水、林间游戏等;还可为一些人士提供诸如网上办公、交易、科研、艺术创作的条件,为残疾和康复病人提供疗养、康复治疗的条件,使他们都能较长时期地住下来,轻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4.户外运动场地。依托该县地形特征和特色,打造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场所。既可举办如国际国内的山地越野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军事体育五项赛、攀岩比赛等正规的体育赛事;也可为广大的“车友”、“骑友”、“驴友”等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驴行”活动,他们就特别钟情于像八大寨等一些空气新鲜人迹罕至的地方,铜鼓此类地方很多,可以设计若干条或长或短、或难或易的线路,沿途群众为他们提供食宿、生活物资补给,向导护送等服务,这也是高山偏远地方开展乡村旅游的一条路子。

    三、铜鼓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坚持三项原则,突出四项特色,采取五项策略。

    (一)坚持三项原则

    1.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旅游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要遵循保护性的开发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必须要保护好乡村的水、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和农耕民俗等乡村文化资源。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

    2.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标志标牌的设置等,都要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

    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注意投入、产出的测算和经营管理,也要注意社会效益,要考虑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要考察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又要考察基础设施改善、民间文化的发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社会指标,做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二)突出四项特色

    1.乡土性。乡村旅游重点要突出“乡村”二字,游客来乡村旅游,最希望感受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时应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建筑方面,不必模仿建设徽派建筑、木楼竹楼,铜鼓客家土楼就独具特色;吃方面,不必去大鱼大肉,艾米果、蕨菜、小竹笋等山间野菜,腊肉、番薯片等农民自制美食就别具风味;娱乐方面,不必刻意安排各种娱乐节目,动手包包圆、摘菜采果,动手参与劳动才是最大的快乐。

    2.民俗性。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到一个地方旅游,风土人情是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之一。铜鼓客家人居多,客家人有喜气热闹婚俗、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年俗、节日习俗以及体现客家人敬祖睦宗精神的祭祖习俗、反映客家人勤劳致富的艺术形式,应充分利用这些客家民俗,打造独具铜鼓特色的客家民俗项目。

    3.参与性。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每个要素都体现出旅游的参与性,乡村旅游更是因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才受到游客喜爱的。如卢家山庄开辟的石磨豆腐,做艾米果,做包圆等活动,参与性强,所以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4.多样性。要大力倡导“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避免千村一面,每个乡村旅游示范点要各具特色,主题突出。如仙姑坛度假村突出的是高山风景;茶山突出的是古树群落;卢家山庄突出的是农事体验;那么带溪西村就要突出自然风光;西向就要突出传统民俗。每个乡村旅游点必须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延长游客在铜鼓的逗留时间,留住游客。

    (三)采取五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以谋划。要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全县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要对这些地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计划安排,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对旅游景点和接待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对旅游风貌的设计加以规范。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政府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移民资金、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政策性资金,用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各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给乡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再次,要大力招商引资,以一些大项目吸引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铜鼓乡村旅游发展应当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如成都的“五朵金花”一样的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以交通便捷、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农家美食、知青年代、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5、注重旅游管理,完善服务配套。一是配套。进入一个景点景区,首先要有好的进入性,也就是要有一条好的路。还要有好的生活设施,满足现代人生活基本需求的水、电、网络要一应俱全,各类标识标牌也是不可或缺的;二是人才。人才是软实力,一个旅游项目从管理到服务都要有专业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一定非是专业院校的高级人才,但必须是懂行的人。乡村旅游景点负责人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多去外面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三是服务。服务是第三产业的生命,乡村旅游同样不能忽视了服务,同样要提供大型景区式的服务,其中应包括细致的讲解、安全的保障、娱乐的参与等。

    ■责任编辑:上官涛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