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和护士抢救能力的影响
刘善铭 卢清朗 蔡白连
【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和护士抢救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按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21例护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例,观察组1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抢救方式,观察组统一在我院经过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并接受严格岗前培训。观察两组护士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比较两组护士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例数。结果 观察组护士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达到良和优以上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案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明显和护士抢救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标准化抢救护理;心肌梗死;抢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症状十分急促,而且病情进展十分迅速。临床上为了帮助患者及时治疗和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大量的研究了解其病理特征[1]。大多数的心肌梗死都是因为抢救时间不及时,而耽误了患者的救治。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不仅是从时间方面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从患者症状的角度出发拟定了新的标准,其中就包括对护士病情能力的评估、急救配合水平、抢救时间等方面实行了标准化的严格考核培训。经过长期的标准化岗前培训,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和患者的抢救效果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2]。因此本研究采用标准化抢救流程来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和护士护理能力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随机抽取21名护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组,对照组10例,观察组11例。对照组:年龄在28~38岁,平均年龄(31.5±3.4)岁;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护师3人,护士7人。观察组:年龄在28~40岁,平均年龄(31.4±3.8)岁;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护师2人,护士9人。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方面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观察组:按照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科室提前给护士做好岗前培训,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详细地了解操作流程,记录好病人的每一个指标。开始通过病人的心律、恶心状态等症状初步进行判断患者为心肌梗死,然后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让患者卧床休息,做出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心电监护、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吸氧和做好电复律准备)。接着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其中包括(消除心律失常、治疗心律衰竭和静止痛等)。在患者相对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动态心电图、生命体征和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等)进行监测,其次尽可能给患者营造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探视。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护士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比较,考核人员对护士设计相关的临床模拟操作内容,其涉及的范围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临床操作,按照护士的综合反映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合格、合格、良和优),然后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评分。合格率=(合格+良+优)/总例数×100%(2)两组护士抢救时间、抢救成功例比较,考核人员记录护士从一开始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到完成整个操作时所耗费的时间为抢救时间和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时,在24小时以内达到稳定为抢救成功,然后计算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士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比较
观察组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士抢救时间、抢救成功例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案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国内对年轻护士进行急救护理培训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与简单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不能够充分发挥护士的真实水平[3],不能及时对病人做出合理的病情评估,导致延误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最佳治疗黄金时间,从而导致了医院和患者家属之间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通过执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解决各方面所碰到的障碍,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训练下,护士在护理能力的综合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4]。
3.1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抢救时间的影响
实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后,护士不会因为分工不明确而手忙脚乱,消耗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实施,在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时给药、相互配合、紧急处理方面等都能够及时作出合理的安排,分工明确,目的清楚,对抢救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時间。两组比较也显示,标准化抢救护理所需抢救时间小于对照组。
3.2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护士评估能力和急救配合水平影响
由于所有护理人员在工作之前都详细的了解了护理抢救流程的步骤,在技术方面掌握比较熟悉。其次,最重要的是增大了医护人员的信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心理素质的构建就显的十分重要。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一方面是考验医护工作者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是展现医护工作者强大的心理素质。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病情评估及急救配合能力达到良和优以上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3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术后疾病的复发是患者及其家属以致医生和护士都担心的问题,病情复发会很大程度的伤害到患者,而且二次发病的抢救成功率将远远小于首次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标准化抢救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效率和加强护士护理的临床应对能力,具有实际的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光辉.3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04):62.
[2] 赵立民,张萍萍.应用模拟技术进行急救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07(05):1158-1160.
[3] 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73-891.
[4] 邢小珍,邱 斌,谢 斌.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4):3.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