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优质护理干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张青梅
【摘要】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急诊优质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急诊室护理,优质组患者给予急诊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和抢救效率,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在急救效果和抢救效率方面,相比于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明显更短(P<0.05),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更低(P<0.05);在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和急救效果,缩短患者卧床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优质护理干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2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生活方式也有明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逐渐增高[1]。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使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改善患者预后。以往临床上急诊护理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必须要做好优化和改进[2]。本文选择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急诊优质护理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2~75岁,平均(48.3±2.8)岁,优质组患者25例,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3~76岁,平均(48.7±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5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2)严重脏器馆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给予急诊室护理,给予常规院前急救,包含吸氧、止痛等,患者入院后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1.2.2 优质组
优质组患者给予急诊优质护理措施。选择技术娴熟、责任心强护理人员建立急症护理小组,接到电话后做好急救准备,包含急救药物、急救器械等,安排专门的分诊护士接诊,接诊中注意患者自我意识以及感受等评估,判断患者疾病危险程度。患者送入急诊室后,做好常规输液、生命体征监测等,建立静脉通路,由专门人员采血,监测患者心肌标志物和血常规等指标,并做好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记录。患者病情确诊后给予药物干预,气管插管,调节呼吸机。在治疗方案确定后,在安排介入治疗人员的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相应文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和抢救效率,包含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和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率,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和抢救效率情况
相比于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明显更短(P<0.05),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更低(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
常规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23.3±2.2)h、(3.9±0.3)d,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16.2±2.3)h、(2.4±0.5)d,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冠状动脉持续性或者急性缺氧情况下所造成的心肌坏死,会出现心律失常、胸痛、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危重,发展快,急性心力梗死的出现与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饮酒等有关,患者发病时可能会突然性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休息以及服用硝酸甘油疼痛未能得到缓解,同时存在有出汗、烦躁不安表现,少数患者无疼痛,还有患者疼痛仅出现在患者上腹部[3]。临床诊断可参考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标志物变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心脏破裂、附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救治过程中必须要对急救护理有足够重视度,提高急救护理针对性和规范性,确保护理质量,避免各个环节浪费时间,取得理想的抢救效果[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必须要争分夺秒,在护理方面要求严格,急诊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前浪费的时间有明显减少,赢取更多抢救时机。主要是因为急诊优质护理在护理人员技术和素质方面有严格要求,彼此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等工作有序开展,避免患者急诊前各个环节浪费时间和资源,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得到提升。另外,急诊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使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明显减少,表明急诊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和抢救,患者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必须要重视患者急诊前消耗时间的控制,急诊优质护理干预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这方面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时间的浪费。
本次研究表明,在急救效果和抢救效率方面,相比于常规组患者,優质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明显更短(P<0.05),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更低(P<0.05);在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常规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23.3±2.2)h、(3.9±0.3)d,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16.2±2.3)h、(2.4±0.5)d,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效率和急救效果,缩短患者卧床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佰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J].母婴世界,2018,(23):241.
[2] 申小换.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价值体会[J].健康前沿,2019,28(2):81.
[3] 王 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4):125-127,132.
[4] 杨 洋.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9,28(1):120.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