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探析

    定艳秋

    摘 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人们对水的喜爱和亲近是与生俱来的。滨水空间对于一座城市和市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承载着城市生态、形象与人类活动的功能。而滨水空间设计得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亲水性设计。本文从亲水性的角度出发探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提供策略与方法参考。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较为特殊和宝贵的区域,它对于一座城市和市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体现在:第一,该区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水系与城市内陆之间的纽带。该区域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協调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对城市整体环境的优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调节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第二,它是体现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承载着提升城市形象的功能。该区域的建设能很好地体现城市的自然与人文风貌,美化城市环境。第三,它是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广大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尤其是滨水、亲水活动。该区域的建设还能丰富城市开放空间的类型,完善城市功能。而滨水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亲水性设计,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人们对于水的喜爱和亲近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滨水场所必须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才能使该区域的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发挥场所价值。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民对生活、休闲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滨水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对于亲水性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 常见问题

    1.1 滨水但不亲水

    滨水但不亲水是滨水空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有:第一,交通阻断。横向车行道的建设,阻断了滨水空间与水体之间的纵向交通连接,降低了亲水的可达性。第二,竖向高差处理不当。由于自然水体、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出于防洪的考虑,部分地区修建了大面积的垂直式硬质护岸,这种处理方式因阻断了水陆间的联系而大大降低了区域的亲水性。第三,视线阻断。亲水性也可通过视线的可及得以体现,但在部分滨水空间设计中,由于视线的阻断,如运用大量封闭式的护栏或挡墙,阻碍了游人观水的视线,从而大大降低了亲水的感受。

    1.2 亲水活动单一

    单一的活动类型往往是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部分城市的滨水空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只设有垂钓项目或缺乏变化的滨水步道,这样的滨水空间无疑是单调和乏味的,因不能满足大众对亲水活动的需求而缺乏活力和生气。

    1.3 缺乏特色

    缺乏特色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在滨水空间的设计中也有存在。由于缺乏对本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考察和研究,而只从形式上模仿其他地区的设计模式,这样只会让该区域的滨水空间丧失特色和根基,从而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

    1.4 生态环境问题

    市民的亲水活动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体质量的基础上的,一个污染严重、垃圾漂浮的水体环境是很难让人亲近的。而当今部分城市的滨水空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亲水性。

    2 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2.1 近水性策略

    尽可能拉近人与水之间的距离,从生理和心理上都使人感受到与水的亲近,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具体策略有:第一,提高可达性,增强滨水区域与水体的交通连接。第二,护岸设计。一方面,从护岸的形态看,直线型护岸由于过于平直,缺乏变化,容易导致滨水岸线较为单调和呆板,进而降低亲水活动的丰富性;折线和弧线型护岸可以形成较为丰富的岸线形态变化,能够更好地实现多样化亲水活动的需求;自然型护岸更加接近原始岸线形态,变化丰富,也是设计中常用的护岸形态之一。另一方面,护岸竖向高差的处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滨水空间的亲水程度。从处理方式看,垂直式硬质护岸防洪功能较强,但阻断了水陆间的交融与连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亲水性;退台式和阶梯式护岸能形成水陆间的过渡,同时形成亲水活动的空间和场地,又能兼顾防洪功能,值得推荐;自然原型护岸是在自然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水陆交融性好、过渡自然,但受洪水冲击和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对亲水设施和场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人工自然型护岸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是运用人工材料,如混凝土、石笼等对护岸基础进行加固,再进行自然式的形态处理和植被种植,既具有自然原型护岸的亲和力,又具有较强的抗洪能力,是自然式亲水环境设计中常用的手法。第三,增强视线通达性,尽量减少对观水视线的阻碍,做到视线通达是提高亲水性的又一重要手段。第四,引水上岸,把水引入滨水空间内部,进行景观塑造,做到内外呼应,也可以大大提升滨水空间的亲水性。第五,增强心理近水感受,设计时可以通过运用与水相关的元素,如水生生物元素、波浪形、船形元素、色彩元素等,增强游人心理上的近水感受。

    2.2 多样性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休闲娱乐活动的类型和丰富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体现在市民对亲水活动的需求上。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向全体市民开放的,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因此在亲水性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大众的需求,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亲水活动场所和设施。

    2.3 地域性策略

    只有遵循地域特征的设计才是具有根基和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也必须建立在当地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状况、人文特征等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发扬和突出地域特征,才能引起市民的共鸣、体现城市特色,从而使滨水空间具有独特的场所精神,增强凝聚力。

    2.4 生态性策略

    第一,生态优先策略,在进行亲水性规划和设计时,必须以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以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进行设计。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大面积的挖填、砍伐等都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注意对水源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另外,环保设施的设置也很重要,如设置与游人数量、场地规模相匹配的垃圾桶,能大量减少环境污染。第二,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设计时应发挥其生态功能,如利用其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打通空间廊道,将滨水空间的小气候引入城市内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应通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将水域生态系统与城市内部生态系统相连接,保证城市生态格局的完整性。

    2.5 安全性策略

    安全性是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切设计都必须在保证游人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应保证安全的尺度,如护栏的高度、水的深度都必须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设计;其次,可通过划定一定的安全区域开展亲水活动,提高安全性;最后,应根据人体生理和心理尺度进行设计,为游人提供安全的活动方式和舒适的空间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人們在亲水活动时的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增强对亲水活动的参与性。

    3 设计手法

    亲水性设计的根本是满足人们对各种亲水活动的需求。因此,具体的设计手法可针对人们在亲水活动中的活动类型进行考虑。

    3.1 观赏型

    观赏型主要是通过视觉感受来达到亲水的目的。在设计时首先必须做到有景可观,所以,设计时对于水景的塑造非常重要。按照水景的形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静态水景能给人以安静、稳定之感,同时,通过水面的镜面效果可增强环境的空间感。动态水景又可细分为流动型、跌水型和喷水型几种类型。动态水景可使空间更加活跃、生动,如各类喷泉、瀑布、涌泉等都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按照水景的组成要素,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多要素两种类型。单一要素是指由“水”这一元素独立成景,多要素是指水与其他元素组合成景,如植物、石、雕塑等与水组合都能塑造出不同的景致。在塑造美好景致的同时,还要考虑观景的视线,设计时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远、中、近不同距离的观景带和观景平台,并保证视线的通透,使游人能全方位、多视点观看水景。

    3.2 交通型

    交通型可分为车行和人行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可分可合,可根据设计需要具体考虑。路线设置应清晰、便利,既能有效组织交通,起到引导、游览的作用,又能合理有效地分隔空间。设计师还可通过道路与水的不同关系,为游人提供不同的亲水体验,如滨水步道、水上栈道、跨水桥、水下通廊等都是常用的手法。另外,设计时还应考虑道路的材质、色彩等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合理选择道路的尺度,注意道路周边环境的美化以及道路节点的设置等,增强亲水活动时的愉悦感。

    3.3 互动型

    互动型是人类与水关系最为密切,也是大众非常喜爱的亲水活动类型。滨水空间中的各类互动型亲水项目,如水上运动、娱乐项目、智能化的互动水景装置等都是最具吸引力和人气的活动项目。人们通过对各种亲水活动的参与与互动,更加亲密地与水接触,感受水的各种特性,如温度、触感等,获得更加真实和愉悦的亲水体验,这些都能拉近人与水之间的距离。设计师通过设计互动型的亲水活动,可大大增强滨水空间的参与性与活力,且这种活动类型多样、形式丰富,设计时的灵活性非常大,可根据场地特征、参与者的特征等进行规划和设计。

    滨水空间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其中亲水性设计非常关键,设计师需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合理布局、系统规划,才能提出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城市滨水空间的资源价值和空间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4(3):49-52.

    [2] 丛磊,徐峰.现代滨水场所建设的关键——亲水规划设计[J].现代园林,2007(06):26-29.

    [3] 谷康.城市滨水公园滨水性初探[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739.

    [4] 袁剑锋.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J].大宗文艺,2014(04):80-81.

    [5] 刘岳坤.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11-116.

    [6] 韦新宇,帅民曦.地方性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广西玉林市百里景观长廊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6,32(b09):10-16.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