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改革与优化研究

    葛海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的逐渐增加,公立医院得以大规模的快速发展。但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水平却无法跟上其发展的步伐,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预算控制不到位、采购和日常管理缺乏、处置不妥当和信息沟通不畅。因此,需要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改革与优化,其重要方向是强化内控意识,完善信息系统,加强风险监督,优化业务流程,以期使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水平适应和促进医院的整体经营及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改革优化

    中图分类号:R197.3?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123-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的逐渐增加,公立医院的发展正在大步向前走,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但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水平却无法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公立医院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内部控制不到位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保障和首要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医院诊疗水平的直观反映,代表着医院规模和实力。甚至与医疗服务水平及医院行政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在医院整体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和战术性地位。

    公立医院为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质量和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在连年攀升。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大量的编制床位供不应求、医疗服务不到位、患者满意度不高、会计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财务收支不规范、职责权限不明确等各类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公立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进程,改革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全方位地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现状

    从调研的江苏公立医院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多级管理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是三级管理模式,即主管部门负责,分层次、分等级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第一等级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固定资产或设备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分别来自财务部门、设备部门和后勤部门;第二等级是由设备部门和后勤部门分类归口管理;第三等级是实际使用设备的科室作为设备管理负责人,并设置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员。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医院还同时在财务账目上设立与之相對应的三级管理模式,也即为财务部门制定固定资产一级账模式,并制定相关预算表;设备部门和后勤部门建立第二级明细账;相应设备实际使用科室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具体的相关职责(如下表所示)。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不合理。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经办和审批岗位存在职责相互交叉的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就无法准确地判断责任,也无法准确追究责任人员。企业设备采购的审批人员的流程关系也不太通畅合理,未能形成相互监督的岗位职权,无法保证资产配置使用是公平公正的。同时,部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职员都是兼岗负责,这就导致在精力上和时间上的投入较少,从而无法避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不足、控制乏力等情况的出现,最终出现固定资产内控的各种问题。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已经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流程,但是执行效果欠佳,原因之一就是医院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强,虽然知道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但是比较流于形式和纸面。大部分职工对流程是不熟悉的,甚至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都对制度中的相关流程也不熟悉。诚然,公立医院的重心主要放在治疗和科研上,但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基础,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给患者更好的诊疗体验,也是评价医院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开展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治疗和科研水平的,因此内部控制意识是导致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3.固定资产的预算控制不到位。从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通过预算的编制来约束和控制固定资产是非常有效的,目前部分医院仍然缺乏对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预算控制数据的编制,如固定资产采购费用、修理和维护费用、材料费等,通过将这些动态的固定资产控制费用来约束固定资产的管理。其次,若编制了这些固定资产的动态数据,还需要强有力的预算执行力,避免出现编制了预算,但是预算控制不力的情况。促进公立医院管理者将固定资产和医院的长远发展结合在一起,采用一个更加长远导向的战略眼光编制固定资产投资和动态管理费用。

    4.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日常管理缺乏。虽然很多公立医院制定了固定资产的采购制度,但采购制度的执行却略显不到位,仍然存在从片面的、孤立的角度看待数字型的指标和利益,在没有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就进行采购固定资产,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实用程度低、资金使用率低等情况的出现,甚至会出现固定资产采购回来就无法跟上市场的技术水平被迫淘汰,或者设备技术操作水平太高,技术人员缺乏培训,造成使用成本明显激增的情况。很多设备都存在事先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前提下就直接使用,不仅导致设备受损,还增加了维护费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本也较高,固定资产无论发生大的或小的问题,一般都是请外部维修人员到医院来维修,维修费用居高不下。部分通用性的固定资产,比如轮椅、推车、电脑等流动性太大,缺乏日常的流动记录管理,也常常会发生资产的丢失。

    5.固定资产处置不妥当。很多公立医院缺乏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具体而详细的处置程序,没有对固定资产设备出台判定设备损坏或达到报废的定量标准,什么时候该维修,什么时候该报废,常常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实际使用设备的科室人员主观地认定和判断,除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处理需要上报,其他小型仪器设备处理时,也经常出现随意丢弃、低价变卖的情况,最常见的就是轮椅、推车和电脑等流通率较高的设备。

    6.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不畅。部分公立医院没有建立一个通畅的固定资产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各科室只知道自己科室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对其他科室一概不知。这就导致某科室固定资产短缺,可能其他部门却有同样的设备闲置,这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断递增。同时,财务部门在披露医院财务状况时,也缺乏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的披露,使得固定资产信息的知晓范围仅仅为“局内人”,大部分员工和外界人员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固定资产的实用情况,从而缺乏外部监督,滋生更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违规行为。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改革与优化

    基于上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出现的各类问题,公立医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首先,强化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其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沟通平台;再次,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和审计监督;最后,改革和优化预算、采购和日常管理等业务流程。

    (一)强化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公立医院上到领导班子,下到普通职工,都应该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意识,认识到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及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充分介入固定资产的管理,亲身参与到与自己相关的固定资产的流程制定过程中,从而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体系,并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效率。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决不能仅限于涉及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崗位职工,还应联同多部门、多岗位,协同做好该项工作。领导人员和经办人员都要有主人翁意识,达成全面提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水平的共识,全面协作,积极主动,自觉维护和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规范性与效益性。

    (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沟通平台

    公立医院应该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角度切入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在医院系统中集成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子系统,并连接好其他子系统的数据和业务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应包含资产的采购、资产档案、资产变动、资产信息动态维护、资产处理等几个方面,并继续分为不同的细化执行流程,在业务流程中嵌入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设计到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相关人员都能及时地沟通和处理信息流。

    (三)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和审计监督

    公立医院大部分还没有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那么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流程体系就一定不够完善。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水平,医院最好能够成立风险管理的机构,将固定资产的内部风险控制的责任归口到该风险管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在全院范围内构建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

    另外,要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公立医院要采取多样化的审计方式,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动作,并根据结果提供相应审计意见,及时准确地将结果对外公开,并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同时,要监督整个整改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改革和优化预算、采购及日常管理等业务流程

    公立医院要建立一种约束性更强的固定资产预算、采购和日常管理业务流程,编制预算时必须将固定资产纳入编制范围,通过预算流程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还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分级管理,重新改革和优化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日常管理业务流程,使得经办人员和审批人员职权相分离,使得二次审核的实际作用能够正常发挥,价值越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和日常管理流程需要增加额外的可行性、合理性与临床适用性的评估及审批流程。

    结语

    目前阶段,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总体水平较低。随着内部控制浪潮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作为民生事业的重要责任主体,作为维护和保障百姓健康的责任主体,需要从战略和业务层面上,对目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彻底梳理和清查,找出问题及其成因所在。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局部性,甚至是进行整体性改革和优化。改革和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向是强化内控意识,完善信息系统,加强风险监督,优化业务流程,使得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水平适应和促进医院的整体经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一滨.Z医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8.

    [2]? 朱荣丽.X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8.

    [3]? 汤燕.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6,(12):256-257+262.

    [4]? 钟国龙.XJW人民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5]? 朱宇,尚高岭.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2):114-116.

    [6]? 田咏梅.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初探[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96-97.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