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冰雪文化对黑龙江水彩艺术传播的作用
中国的“冰雪文化”一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源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如今,黑龙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冰雪文化产业。随着全国各项冰雪文化活动的陆续开展,黑龙江的冰雪文化產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黑龙江特有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下,冰雪题材的水彩画成为画家们争相创作的主题。例如:黑龙江当代著名水彩画家赵龙的代表作品《北方系列》,多以雪景为题材,通过写实的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视觉真实、表现细腻、色彩分明的冰雪艺术风格。张翔得的代表作《风雪有情》,画出了冬天暴风雪中,两匹大马相依相偎、共同面对恶劣环境的感人场面。把具体的景物融入了情感,描绘得十分真实,增强了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艺术风格深受群众的喜爱,为群众所接受。可以说,这是在黑龙江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具有冰雪文化特色的水彩画。武英杨水彩画作品《中央大街雪景》描绘了中央大街雪后寒冷绚丽的景色,画家用挥洒自如的笔调,果断地把握了不断走动的人流及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景象。这些画家的水彩作品都立足于冰雪意境,在创作风格上恰当地把冰雪文化与水彩艺术进行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冰雪文化特色的“关东画派”,体现了黑龙江水彩艺术的生命力,使冰雪文化成为中国水彩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由袁振藻编著、2009年6月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彩画史(修订版)》一书,概括了从18世纪初至今,中国水彩画的传播期、发展期、革新期及飞跃期的各个阶段,全书共27万字,另配有彩色插图350幅,内容丰富,并在书后附有“中国著名水彩画名录”。编者详细地阐述了自明清以来,西方水彩画如何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艺术土壤里生根发芽,在汲取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以后,中国水彩画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创新,又逐步走向成熟、发展及飞跃的各个时期;介绍了100多位水彩画家的生平及其创作经验,展示了中国水彩画280余年的代表作品。该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著作,这部著作为研究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轨迹,丰富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艺术情趣,进一步推动中国水彩画的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极强的艺术鉴赏价值。
该书还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各地水彩画组织的建立和全国性水彩画的展览活动。分析了部分具有冰雪文化特色的水彩画作品,如:柳新生的《冬天》《冬之恋》、张青虎的《暖冬》等具有地域性的水彩画作品。作者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艺术积淀和对冰雪文化的了解,重点分析了梁栋的《寒林》《初雪》《林海雪原》《雪茫茫》等冰雪题材水彩画作品,对水彩技法的着色,先湿后干、先虚后实、由浅入深,以及雪地的处理技法、结晶等等,对冰雪场景进行了解读。这些冰雪题材的作品,技法自然,多用湿画法,在技法中都有重合分离的痕迹,在画面层次上加加减减,直到突出主题,一气呵成。这些画家的作品都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他们的共同性就是在水彩画中融入了冰雪文化,并不断挖掘冰雪文化特色,丰富水彩画中的冰雪文化内涵,他们既没有抛弃西洋水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风格深深根植于中国的艺术土壤之中,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以冰雪为题材的水彩画作品大量涌现,可以看出中国水彩画作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水彩画艺术在黑龙江的发展和传播。
近年来,黑龙江的水彩画家积极投入水彩画创作。因受地域性的影响比较大,如:山地、雪岭、峡谷、草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冰冻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使水彩画确立了写实风格,即通过真实的反映,表现现实存在的景物。同时,注重写意的表现形式,即深入挖掘寒地黑土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抒发感情,创造意境,发挥意象,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如果说在绘画技法上能把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版画的技法相互融合,能把深深的文化沉淀与民族情感交融在一起,那就是富有深刻感染力的水彩画了。黑龙江的水彩画作品大多数都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水彩艺术风格,富有轻松、流畅、清淡的理念,能够体现雄浑、厚重、博大、深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冰雪题材的水彩画作品给观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带来了震撼心灵的艺术感受。冰雪文化是受黑龙江坚韧、豪迈的性格感染而形成的。冰雪题材的水彩人物画和风景画,多取材于东北地区,表现关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反映北方民族内在的性格情感。这种艺术风格与其他地域不同,显得特别深沉、厚重。这种艺术风格需要画家们运用独特的技法,在作品创作上加入人物感情和文化内涵,反映出鲜明的冰雪文化特色。通过分析冰雪文化对黑龙江水彩艺术传播的影响,了解冰雪文化水彩艺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旨在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元化水彩艺术意识形态,从而提高黑龙江水彩艺术的整体水平。
[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6YSE03)]
(李冰雪/硕士,绥化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由袁振藻编著、2009年6月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彩画史(修订版)》一书,概括了从18世纪初至今,中国水彩画的传播期、发展期、革新期及飞跃期的各个阶段,全书共27万字,另配有彩色插图350幅,内容丰富,并在书后附有“中国著名水彩画名录”。编者详细地阐述了自明清以来,西方水彩画如何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艺术土壤里生根发芽,在汲取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以后,中国水彩画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创新,又逐步走向成熟、发展及飞跃的各个时期;介绍了100多位水彩画家的生平及其创作经验,展示了中国水彩画280余年的代表作品。该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著作,这部著作为研究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轨迹,丰富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艺术情趣,进一步推动中国水彩画的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极强的艺术鉴赏价值。
该书还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各地水彩画组织的建立和全国性水彩画的展览活动。分析了部分具有冰雪文化特色的水彩画作品,如:柳新生的《冬天》《冬之恋》、张青虎的《暖冬》等具有地域性的水彩画作品。作者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艺术积淀和对冰雪文化的了解,重点分析了梁栋的《寒林》《初雪》《林海雪原》《雪茫茫》等冰雪题材水彩画作品,对水彩技法的着色,先湿后干、先虚后实、由浅入深,以及雪地的处理技法、结晶等等,对冰雪场景进行了解读。这些冰雪题材的作品,技法自然,多用湿画法,在技法中都有重合分离的痕迹,在画面层次上加加减减,直到突出主题,一气呵成。这些画家的作品都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他们的共同性就是在水彩画中融入了冰雪文化,并不断挖掘冰雪文化特色,丰富水彩画中的冰雪文化内涵,他们既没有抛弃西洋水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风格深深根植于中国的艺术土壤之中,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以冰雪为题材的水彩画作品大量涌现,可以看出中国水彩画作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水彩画艺术在黑龙江的发展和传播。
近年来,黑龙江的水彩画家积极投入水彩画创作。因受地域性的影响比较大,如:山地、雪岭、峡谷、草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冰冻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这些客观因素使水彩画确立了写实风格,即通过真实的反映,表现现实存在的景物。同时,注重写意的表现形式,即深入挖掘寒地黑土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抒发感情,创造意境,发挥意象,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如果说在绘画技法上能把水墨画、水彩画、油画、版画的技法相互融合,能把深深的文化沉淀与民族情感交融在一起,那就是富有深刻感染力的水彩画了。黑龙江的水彩画作品大多数都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水彩艺术风格,富有轻松、流畅、清淡的理念,能够体现雄浑、厚重、博大、深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冰雪题材的水彩画作品给观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带来了震撼心灵的艺术感受。冰雪文化是受黑龙江坚韧、豪迈的性格感染而形成的。冰雪题材的水彩人物画和风景画,多取材于东北地区,表现关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反映北方民族内在的性格情感。这种艺术风格与其他地域不同,显得特别深沉、厚重。这种艺术风格需要画家们运用独特的技法,在作品创作上加入人物感情和文化内涵,反映出鲜明的冰雪文化特色。通过分析冰雪文化对黑龙江水彩艺术传播的影响,了解冰雪文化水彩艺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旨在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元化水彩艺术意识形态,从而提高黑龙江水彩艺术的整体水平。
[基金项目: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6YSE03)]
(李冰雪/硕士,绥化学院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