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对策分析

    赵坤 马国华 张颖姝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显著扩大。但由于我国缺乏核心技术,同时新兴领域发展存在难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制造成本加大等一系列原因,致使我国汽车工业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式,急需我们探讨解决,提出对策。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 贸易保护 海外本土化 反倾销调查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出口中,零部件出口已占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可见,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研究意义重大。

    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在近些年中呈现了较为稳定的态势,无大幅度升降。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为553.22亿美元,2013年出口额为598.21亿美元,2014年出口额为646.17亿美元,2015年出口金额为619亿美元,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645.73亿美元,2017年出口额为499.2亿美元,预计2020年我国零部件进出口贸易额将占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份额的10%。

    从产地分布上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集群特征,目前已经形成了东北、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中、西南等六大汽车零部件生产聚集地。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相继出台了如税收、审批、技术服务援助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墨西哥、英国、俄罗斯联邦、加拿大、泰国和印度,另外还有意大利市场。可见出口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且较为集中。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制造业以高端、智能、绿色、服务为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以提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帮助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寻找做强做大的解决方案,提高出口竞争力为目标进行研究,试图改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企業缺乏核心技术,在出口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我国自主研发的汽车品牌在国际上销量不理想,由此可预见,零部件销售出口形式更加不容乐观。《美国汽车新闻》发布 2017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仅 5 家企业上榜,占比仅为 5%,而日本、美国和德国上榜企业占比达 67%。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企业控制的市场份额甚至高达 90%。尽管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各项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汽车核心技术仍处于稚嫩时期。因此,尽快研发核心技术,占领国外市场是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第一要旨。

    (二)低端产能严重过剩,新能源产业内忧外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79.4 万辆和 77.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3.8%和 53.3%,产销量占比超全球 40%,保持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地位。然而,核心部件产业受内外因素影响发展不畅,内部方面,在动力电池领域我国低端产能严重过剩,据统计 2017 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已超过 200GWh(兆千瓦小时),实际市场需求只有 30GWh,而高端产品却供不应求,国内电池产值占全国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外部方面,欧美等国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纷纷通过建厂抢占我国市场,2017 年,大众、宝马、松下、通用、巴拉德、科德宝等 6 家知名零部件外企公开表示已经或将在华投资建厂,涉及隔膜、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装配等核心部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产业造成更大冲击。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两个问题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科研人才缺乏。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配件就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特点就是其造价高、使用寿命短、目前,我国关于动力电池的制造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控尚且不足,再加上缺乏相关专业团队导致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迟迟不能解决动力问题(即能源电池问题)。由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掌握的技术和领域还很多,因此我们急需大量科研人才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这样才能在人员问题上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人才问题,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快的度过当前的瓶颈期。

    (三)贸易保护高位增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重灾区

    近年来,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施行贸易保护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保护本国市场不被侵占。以2017年为例,一年中,国外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发起的双反措施案件达16件,外国发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相关技术贸易措施通报73条,因技术限制措施导致的退运金额同比增长100.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出口和国际化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必然出路。

    (四)销售难以全方位实现本土化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除了一般贸易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出口,海外本土化发展也很关键。要知道,任何出口型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本土化是当务之要,也是一切工作得以开展的根基。但是我国企业在实现产业本土化的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海外企业员工构成多元化,因此需要多种管理模式。员工多元化意味着有不同的国籍,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等等。比如,在欧美国家进行一些商业活动,那些喜欢直截了当,同时思维开放的管理者总能得到西方企业的好评,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相反,那些思维保守,谈话方式含蓄的中式传统就显得没那么受欢迎,这点相对于前者丧失了优势,另外在管理西方员工时,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摩擦。

    2.语言不同造成的沟通障碍难以解决。个人认为,语言虽说方便了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但是仅限于日常表达交流,很少有人能在深层次交流的时候还可以用出了母语之外的语言表达自如。因此,我认为在跨国公司里,员工很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都需要大量交流,语言不通很可能导致员工和员工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出现各种摩擦,矛盾,误解。而且最为致命的是,可能员工根本没有意识到交流中产生的矛盾问题会导致更大问题矛盾的出现。最终导致业务失败,甚至从长远意义上来看,会影响公司的前途。

    3.东道主国的政策,法规的限制以及市场容量,发展潜力。在很多国际虽然政策鼓励本土化,但同样也会对本土化实施限制手段,如对外资企业经营领域行业的限制,劳动法对外资企业聘用本国员工的特殊性要求等等。另外,东道主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是否足够大,因为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本土化的成本和利润空间。

    三、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研发是主流

    1.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核心技术,能够尽早充分的被我国利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预测所所长王革说:“为什么这些年,论文上去了,专利上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却没有上去?”他认为在产业层面中国以引进为主,消化吸收不足;在评价体系中,创新在经济中的贡献导向不足。因此,我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明确主攻方面:消化吸收。而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只有核心技术掌握了,核心竞争力上去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汽车零部件才能在海外市场安营扎寨,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与国际上的零部件制造商竞争,从竞争中得到进步發展。

    2.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要想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中尽量更多地使用我们国产的设备机器,虽然前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生产进度,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产设备的问题更早更充分的暴露出来,进而才能进一步得到解决,只有问题解决了,设备才能升级进步,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才能谈到发挥我国的优势。同时我国的科研人才也能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实践,经过这些实践我国的科技人才会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对某些领域的深层次认知。最终应用到我国的核心技术进步升级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解决科技投资融资难的问题,以市场拉动科技创新的投入

    (二)提高贸易保护意识,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1.从企业来讲,首先应该自觉抵制低价出口行为,不能一味想占领国外市场而不计后果。应该转变营销战略,从之前的“以低价取胜”到现在的“以高质量取胜”。尽早跳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这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壁垒的关键所在。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应该充分吸取经验,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其如何应该反倾销调查,在遵循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我国具体现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各大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应该抱团取暖,联合一致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众所周知,同行企业之间有着巨大的利益争夺,如果出口商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那么就会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最后受益的还是国外的企业。

    2.从政府方面而言,应该着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主要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能,务必做到人尽其才,把握技术和信息上的优势,尽力使我国的制造思想与国际先进领先思潮保持一致。政府应对本国出口企业实施积极的监管措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对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企业的奖励力度,对那些消极应诉的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警告、甚至取消其生产许可证等措施,一切的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企业走向积极应诉维权之路。

    3.对于与我国零部件行业有产业结构竞争关系的国家,需要采取政治和经济外交的手段解决当下的或可能存在的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教导进口商和下游产业力量,对他国对我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施加压力,积极应对。

    (三)解决企业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要解决低端产能过剩,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 作用,深刻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作出战略性调整。其实出现低端产能过剩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型企业的老板缺乏远瞻性目光,在市场上随大流生产,人云亦云,造成这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供过于求,最终造成利润越来越低。政府应该从基层去教导小型企业如何生产,生产哪一类的产品,总的来说就是教会他们把控市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避免大家都生产一类产品,从根本上避免产能过剩的情况。其次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整合压缩一批产业过剩的企业。

    (四)加强对人的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人才队伍方面,首先要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制定完善的科技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用好现有的,培养自己的,引进急需的,留住关键的”原则。同时深入挖掘,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最重要的就是高度重视创新型教育。以人为本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己任,如何界定目标市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在,我们应该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将市场区别化。

    (五)实施海外本土化发展战略

    实现企业海外本土化发展,企业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产品的本土化,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原材料的采购都是产品本土化的环节,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在我国就推出了颇具我国特色的“芙蓉蔬菜汤”和“红豆派”。其次企业要深入了解东道主国家的法律政策、经济政策,结合我国跨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同时随时观察东道主国家市场容量,如果容量已满,应考虑产品转型或者选择下一个战略发展国家作为下一个市场。再就是,我们应该大力培养海外本土员工,让本土员工参与公司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尤达之.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之痛有几多 [N] 现代物流报,20170628(B001)

    [2] 宋韬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必须克服的五重障碍 [N] 中国国门时报,20180226(B004)

    [3] 李勤昌,金晴,FDI对中国零部件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72-77

    [4] 李立雪,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嵌入国际采购链[J] 现代商贸工业,2017.05:39-40

    作者简介:赵坤,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级本科生;

    马国华 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贸易便利化及高端制造业出口问题

    张颖姝,吉林通钢集团财务部,研究方向:钢铁产业出口及融资。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