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
王田利
摘要:回顾了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历程及产业布局,分析了我国发展大樱桃的优势、大樱桃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和产业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发展大樱桃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历史前景大樱桃又称西洋樱桃或甜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不断繁衍扩展,目前全国种植总面积超过10万hm2,大樱桃年产量达60万t左右。大樱桃已成为我国水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樱桃的种植成为典型的高效产业之一,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1大樱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大樱桃引入我国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是引进试栽阶段。大樱桃原产欧美,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外国传教士、商人、船员引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烟台、大连等地开始试栽。
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解放以前,由于连年战乱,大樱桃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解放后,百废待兴,生产进入恢复期,政府在种植业方面,将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国民吃饭的问题,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战略目标,经济作物发展相对滞后,大樱桃由于栽培技术的不完善,各地少量地进行了引种试栽。
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效益型农业受到重视,人们多途径进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高效生产,以期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取最大的回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能。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大樱桃生产产值高,受到普遍关注,各地纷纷引种,呈现适宜区全面开花式发展,种植范围、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大樱桃产业的布局
由于大樱桃冬季休眠需7.2 ℃以下低温在900~1 400 h,我国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方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大樱桃以江北栽培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但品质远不如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总体上我国大樱桃在布局上呈现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分布态势,初步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产区,安徽、江西、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等多省市局部有所发展的产业布局。
3发展大樱桃的优势
大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专家称之为“维生素丸”,具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的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果品,特别是美容养颜效果显著,很受广大妇女的欢迎,销售势头强劲。
大樱桃是北方“春季第一果”,成熟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多年来销路不错,售价较高,有“贵族水果”之称。
长期以来,由于大樱桃不耐贮运,栽培范围十分狭窄,导致大樱桃扩展速度较慢,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之需。短缺就是商机,短缺造就了大樱桃的高价值,前几年棚栽大樱桃每1 kg售价曾一度达到600元,青海露地栽培的大樱桃667 m2产值曾超过10万元,售价及产值之高在水果中是少见的,即使近年来露地栽培的每1 kg售价也在14~16元之间,是其他果树没法比的。
4大樱桃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除不耐运输外,栽植成活率低也是影响大樱桃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农谚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栽植技术的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抽条、干枯现象发生普遍,成活率低是我国樱桃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大樱桃贮藏性较差,在成熟后常温下贮存1~2 d即软烂,管理不当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各地对大面积发展大樱桃持谨慎态度。
由于大樱桃成熟早,成花容易,价值高,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大樱桃生产成本较高,一个标准化的现代温室造价在8万~10万元,一个大棚造价在1万元左右,所产的果品必须要具有现代的冷库贮藏设施,现代的冷链运输或快捷的航空运输作保障,这样的高要求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决定了其只能在交通方便的干线或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城郊发展。
大樱桃由于产量少售价高,在我国是贵族水果,在销售上走的是高端路线,以酒楼、宾馆为主要销售场所,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广、深等城市是主销区,礼品果是其主要销售方式之一,这一销售特点,也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
5大樱桃产业发生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我国大樱桃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栽培范围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完善,现代化贮藏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限制大樱桃发展的因素逐渐解除,我国大樱桃栽培范围在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大樱桃生产的普及进程加快。
二是栽培技术日渐完善,建园质量提高。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大樱桃建园的难题逐渐解除,通过适宜砧木、品种的选择,优质苗木的应用,栽植时大坑足肥多水措施的实施,栽后育苗袋的套用,大大地提高了建园质量,初步实现了“樱桃好吃树好栽”的梦想。
三是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大樱桃管理中科技含量提高,物质投入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据报道,在先进产区,667 m2产量最高已达到了3 000 kg,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翻了一番多。
四是果品质量显著改善。随着绿色、无公害、有机栽培措施的普及,在大樱桃生产中大量应用了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危害,有效地降低了园内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果实中农药的残留量,果品的食用安全性提高。
五是现代贮运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大樱桃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果业发展方面,各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优势产业,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兴建了大批现代化的贮藏运输龙头企业,彻底改善了大樱桃的生产环境,有效地缩短了大樱桃从产地到餐桌的运转时间,减少了生产损失。
六是销售的平民化是大势所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随着大樱桃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物质供给的丰富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樱桃的销售一定会走向大众化,只有实现销售的大众化,其发展才算步入正常化。
七是大樱桃加工研发步伐加快。在大樱桃罐头、果汁等简单加工的基础上,近年来大樱桃酒研发成功,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每瓶售价高达1 000元以上,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效地解决了鲜果贮运、销售的难题。
八是自花结实品种的成功引进,简化了管理程序,使大樱桃栽培朝着省力化方向发展。加拿大、美国应用杂交及辐射育种的方法,培育出了斯坦拉、斯塔克、艳红、拉宾斯、新星等一大批可自花结实的品种,这类品种管理省工,产量稳定,品质好,抗晚霜危害,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先后引入了这些品种,并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极大地简化了栽培程序。
九是矮化栽培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绝大多数大樱桃在栽后,幼龄期较长,需要经过4~5年的生产才进入结果期。幼龄期长,不但影响前期收益,更重要的是影响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我国果树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矮化栽培探索,初步取得结果。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吉塞拉砧木具有很好的矮化效应,以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表现最好,吉塞拉5号为矮化砧,嫁接在其上的樱桃是同期嫁接在其他砧木上樱桃树高的50%~70%,树高通常在3 m左右,嫁接在吉塞拉5号上的樱桃一般第2年即可结果。国内探索的用毛樱桃作基砧、FL-80李子作中间砧嫁接大樱桃,也具有明显的矮化效应。
6大樱桃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大樱桃发展实际,概括而言,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呈现“五升一降”态势,即种植范围、种植规模、产量、消费群体、整体产业效益呈上升之势,而单位面积收益呈下降局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大樱桃高效的凸显,全国各适栽区纷纷引种,使我国大樱桃由原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渗透,形成了环渤海湾产区、黄河故道、黄土高原低海拔产区、西南高地产区、新疆沙漠边缘产区几大板块,种植范围在逐渐的扩大。
由于大樱桃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加之大樱桃采收较早,成花容易,管理较苹果等果树简单,种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呈现种植规模不断扩展之势,全国兴建了一批“万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大樱桃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随着大樱桃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扩展,整体产能增加,总供给量增多,销售价格下滑,价格降到普通民众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促进了消费人群总量的上升,产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樱桃的消费由少数富裕人群向广大民众转变。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滑,单位面积产值开始下降,其生产优势在减弱,局部卖难现象有所发生,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生产效益回落明显。
7大樱桃产业发展注意事项
我国大樱桃产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展望未来,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应强化管理,以确保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地适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多了烂、少了断是农产品发展的基本规律,象前几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规模过大,导致产能过剩,多地出现大面积毁园现象,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财力、人力浪费。在大樱桃生产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毕竟大樱桃是时令水果。目前由于运输、贮藏措施的配套跟不上,不具备大量出口的条件,销售是以国内为主,国内销售由于售价高,消费群有限,超量发展,风险系数较大,因而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量发展,很有必要。发展大樱桃要适应其不耐贮运的特性,生产基地应紧贴市场,要优先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以便产品入市,减少损耗,要避免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大规模发展,防止给产业留下较大的隐患。
二是增加技物投入,提高产量。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能力大小有别,生产中大樱桃产量相差悬殊,高产典型667 m2产量在3 000 kg以上,而大面积平均产量较低。据统计,我国大樱桃平均667 m2产量在400 kg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大樱桃产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生产中应增加技术、物质的投入,强化低产园的改造,以利于产量提高。
三是逐步完善贮藏运输业,积极发展加工业,提高大樱桃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贮藏、运输、加工是大樱桃生产的后道工序,后道工序的完善,可有效地减少生产损耗,提高产业效益,因而应根据大樱桃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贮藏、运输、加工措施,切实减少生产损耗。
四是增加保护地栽培比例,促进产业效益提升。一般保护地栽培的单位面积产值是露地栽培产值的10倍左右,在生产中应尽量地增加保护地栽培的比例,以促进整体产业效益的提高。
五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化栽培。品种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抗性有别,生产中应选择生产能力高、抗性强的品种种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六是普及矮化栽培。在大樱桃栽培中,矮化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在保护地栽培中,矮化有利于控制树体的长势,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
七是强化树体控制效果,抑制营养生长,以利于成花结果。大樱桃是生长势较强的乔化果树,树体控制不当,主枝粗壮,徒长枝发生量大,无效营养消耗多,不利于坐果,生产中表现坐果率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因而控制树势是大樱桃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忽视不得。
八是强化防灾意识,减轻灾害危害。生产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生产威胁较大。大樱桃花期早,易发生冻害,裂果现象发生普遍,晚霜、冰雹、干旱、果实成熟期降雨常导致减产或绝收。生产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轻灾害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
九是推行采摘栽培。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卖难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生产中应充分发挥大樱桃基地离城区近的优势,将基地建设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樱桃产区建设农家乐,吸引城区居民到基地搞旅游,体验务作樱桃的乐趣,推行果园采摘销售,以扩大销量,解决销售难题,增加收入。
摘要:回顾了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历程及产业布局,分析了我国发展大樱桃的优势、大樱桃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和产业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发展大樱桃产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历史前景大樱桃又称西洋樱桃或甜樱桃,原产西亚及欧洲东南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不断繁衍扩展,目前全国种植总面积超过10万hm2,大樱桃年产量达60万t左右。大樱桃已成为我国水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樱桃的种植成为典型的高效产业之一,在我国方兴未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1大樱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大樱桃引入我国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一是引进试栽阶段。大樱桃原产欧美,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外国传教士、商人、船员引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烟台、大连等地开始试栽。
二是缓慢发展阶段。解放以前,由于连年战乱,大樱桃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解放后,百废待兴,生产进入恢复期,政府在种植业方面,将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国民吃饭的问题,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战略目标,经济作物发展相对滞后,大樱桃由于栽培技术的不完善,各地少量地进行了引种试栽。
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效益型农业受到重视,人们多途径进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高效生产,以期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收取最大的回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能。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由于大樱桃生产产值高,受到普遍关注,各地纷纷引种,呈现适宜区全面开花式发展,种植范围、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大樱桃产业的布局
由于大樱桃冬季休眠需7.2 ℃以下低温在900~1 400 h,我国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方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大樱桃以江北栽培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发展,但品质远不如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总体上我国大樱桃在布局上呈现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分布态势,初步形成了山东、辽宁、陕西三大产区,安徽、江西、河北、甘肃、新疆、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青海等多省市局部有所发展的产业布局。
3发展大樱桃的优势
大樱桃富含营养,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专家称之为“维生素丸”,具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的作用,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保健果品,特别是美容养颜效果显著,很受广大妇女的欢迎,销售势头强劲。
大樱桃是北方“春季第一果”,成熟早,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多年来销路不错,售价较高,有“贵族水果”之称。
长期以来,由于大樱桃不耐贮运,栽培范围十分狭窄,导致大樱桃扩展速度较慢,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之需。短缺就是商机,短缺造就了大樱桃的高价值,前几年棚栽大樱桃每1 kg售价曾一度达到600元,青海露地栽培的大樱桃667 m2产值曾超过10万元,售价及产值之高在水果中是少见的,即使近年来露地栽培的每1 kg售价也在14~16元之间,是其他果树没法比的。
4大樱桃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除不耐运输外,栽植成活率低也是影响大樱桃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农谚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栽植技术的不完善、苗木质量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新栽樱桃抽条、干枯现象发生普遍,成活率低是我国樱桃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大樱桃贮藏性较差,在成熟后常温下贮存1~2 d即软烂,管理不当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各地对大面积发展大樱桃持谨慎态度。
由于大樱桃成熟早,成花容易,价值高,是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大樱桃生产成本较高,一个标准化的现代温室造价在8万~10万元,一个大棚造价在1万元左右,所产的果品必须要具有现代的冷库贮藏设施,现代的冷链运输或快捷的航空运输作保障,这样的高要求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决定了其只能在交通方便的干线或离消费市场较近的城郊发展。
大樱桃由于产量少售价高,在我国是贵族水果,在销售上走的是高端路线,以酒楼、宾馆为主要销售场所,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广、深等城市是主销区,礼品果是其主要销售方式之一,这一销售特点,也限制了大樱桃的扩展。
5大樱桃产业发生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我国大樱桃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栽培范围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完善,现代化贮藏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限制大樱桃发展的因素逐渐解除,我国大樱桃栽培范围在不断拓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大樱桃生产的普及进程加快。
二是栽培技术日渐完善,建园质量提高。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大樱桃建园的难题逐渐解除,通过适宜砧木、品种的选择,优质苗木的应用,栽植时大坑足肥多水措施的实施,栽后育苗袋的套用,大大地提高了建园质量,初步实现了“樱桃好吃树好栽”的梦想。
三是产量逐步提高。随着大樱桃管理中科技含量提高,物质投入的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据报道,在先进产区,667 m2产量最高已达到了3 000 kg,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翻了一番多。
四是果品质量显著改善。随着绿色、无公害、有机栽培措施的普及,在大樱桃生产中大量应用了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危害,有效地降低了园内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果实中农药的残留量,果品的食用安全性提高。
五是现代贮运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大樱桃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果业发展方面,各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优势产业,其中一个主要标志是兴建了大批现代化的贮藏运输龙头企业,彻底改善了大樱桃的生产环境,有效地缩短了大樱桃从产地到餐桌的运转时间,减少了生产损失。
六是销售的平民化是大势所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随着大樱桃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物质供给的丰富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樱桃的销售一定会走向大众化,只有实现销售的大众化,其发展才算步入正常化。
七是大樱桃加工研发步伐加快。在大樱桃罐头、果汁等简单加工的基础上,近年来大樱桃酒研发成功,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每瓶售价高达1 000元以上,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效地解决了鲜果贮运、销售的难题。
八是自花结实品种的成功引进,简化了管理程序,使大樱桃栽培朝着省力化方向发展。加拿大、美国应用杂交及辐射育种的方法,培育出了斯坦拉、斯塔克、艳红、拉宾斯、新星等一大批可自花结实的品种,这类品种管理省工,产量稳定,品质好,抗晚霜危害,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先后引入了这些品种,并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极大地简化了栽培程序。
九是矮化栽培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绝大多数大樱桃在栽后,幼龄期较长,需要经过4~5年的生产才进入结果期。幼龄期长,不但影响前期收益,更重要的是影响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我国果树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矮化栽培探索,初步取得结果。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吉塞拉砧木具有很好的矮化效应,以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表现最好,吉塞拉5号为矮化砧,嫁接在其上的樱桃是同期嫁接在其他砧木上樱桃树高的50%~70%,树高通常在3 m左右,嫁接在吉塞拉5号上的樱桃一般第2年即可结果。国内探索的用毛樱桃作基砧、FL-80李子作中间砧嫁接大樱桃,也具有明显的矮化效应。
6大樱桃发展前景
根据我国大樱桃发展实际,概括而言,我国大樱桃产业发展呈现“五升一降”态势,即种植范围、种植规模、产量、消费群体、整体产业效益呈上升之势,而单位面积收益呈下降局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大樱桃高效的凸显,全国各适栽区纷纷引种,使我国大樱桃由原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渗透,形成了环渤海湾产区、黄河故道、黄土高原低海拔产区、西南高地产区、新疆沙漠边缘产区几大板块,种植范围在逐渐的扩大。
由于大樱桃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加之大樱桃采收较早,成花容易,管理较苹果等果树简单,种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呈现种植规模不断扩展之势,全国兴建了一批“万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大樱桃规模化发展态势明显。随着大樱桃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的扩展,整体产能增加,总供给量增多,销售价格下滑,价格降到普通民众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促进了消费人群总量的上升,产销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樱桃的消费由少数富裕人群向广大民众转变。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下滑,单位面积产值开始下降,其生产优势在减弱,局部卖难现象有所发生,销售价格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生产效益回落明显。
7大樱桃产业发展注意事项
我国大樱桃产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产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展望未来,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应强化管理,以确保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地适栽,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多了烂、少了断是农产品发展的基本规律,象前几年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规模过大,导致产能过剩,多地出现大面积毁园现象,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财力、人力浪费。在大樱桃生产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毕竟大樱桃是时令水果。目前由于运输、贮藏措施的配套跟不上,不具备大量出口的条件,销售是以国内为主,国内销售由于售价高,消费群有限,超量发展,风险系数较大,因而控制发展规模,坚持适量发展,很有必要。发展大樱桃要适应其不耐贮运的特性,生产基地应紧贴市场,要优先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以便产品入市,减少损耗,要避免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大规模发展,防止给产业留下较大的隐患。
二是增加技物投入,提高产量。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投资能力大小有别,生产中大樱桃产量相差悬殊,高产典型667 m2产量在3 000 kg以上,而大面积平均产量较低。据统计,我国大樱桃平均667 m2产量在400 kg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大樱桃产量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生产中应增加技术、物质的投入,强化低产园的改造,以利于产量提高。
三是逐步完善贮藏运输业,积极发展加工业,提高大樱桃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贮藏、运输、加工是大樱桃生产的后道工序,后道工序的完善,可有效地减少生产损耗,提高产业效益,因而应根据大樱桃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贮藏、运输、加工措施,切实减少生产损耗。
四是增加保护地栽培比例,促进产业效益提升。一般保护地栽培的单位面积产值是露地栽培产值的10倍左右,在生产中应尽量地增加保护地栽培的比例,以促进整体产业效益的提高。
五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实行良种化栽培。品种不同,生产能力各异,抗性有别,生产中应选择生产能力高、抗性强的品种种植,为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六是普及矮化栽培。在大樱桃栽培中,矮化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在保护地栽培中,矮化有利于控制树体的长势,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
七是强化树体控制效果,抑制营养生长,以利于成花结果。大樱桃是生长势较强的乔化果树,树体控制不当,主枝粗壮,徒长枝发生量大,无效营养消耗多,不利于坐果,生产中表现坐果率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因而控制树势是大樱桃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之一,忽视不得。
八是强化防灾意识,减轻灾害危害。生产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生产威胁较大。大樱桃花期早,易发生冻害,裂果现象发生普遍,晚霜、冰雹、干旱、果实成熟期降雨常导致减产或绝收。生产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减轻灾害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
九是推行采摘栽培。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卖难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生产中应充分发挥大樱桃基地离城区近的优势,将基地建设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樱桃产区建设农家乐,吸引城区居民到基地搞旅游,体验务作樱桃的乐趣,推行果园采摘销售,以扩大销量,解决销售难题,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