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书法的结合

    嵇海燕

    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家源于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美学观点用来指导人们的审美。书法艺术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西方的社会发展及人文大环境与中国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那么西方的美学思想在我们书法的审美中能否有所体现呢?

    《西方美学史资料翻译(残稿)(上、下)》是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编著《西方美学史》之前所收集并加以翻译的西方美学的第一手外文资料。笔者根据其中记载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部分美学家的一些美学观点,从书法角度出发,分别从选帖、入帖、墨效、修为、评价等不同角度与书法进行了联系,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产生一些心得体会。

    一、选贴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艺批评家布瓦洛在论文艺的永恒价值中提到,人们现在已不再追问荷马、柏拉图是否伟大,这是一个没有争论的结论,因为两千多年来他们的伟大是人们一致承认的。如果从书法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思考初学者选帖的时候应该选什么样的帖,选的帖子不对会让我们事倍功半,甚至把我们带上邪路,那么就要选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洗涤的、一直受人们承认的书家的帖子。如二王父子之帖,欧颜柳赵之帖、苏黄米蔡之帖,等等。其实晋后的历代书家的书风都能从书圣王羲之的字中找到源头,他们都是把王字的某个方面的特点加以强化演变而来的,所以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和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及唐朝怀仁和尚集王字的《圣教序》应成为我们的首选。

    二、入贴

    达·芬奇提到对作品进行简化的人对知识和爱好都有害处,因为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愈强烈,要达到准确,就须对全体所有组成的各个部分有透彻地认识。大师的这种说法与书法也有一定的联系,初习者在临摹《圣教序》书法精品时,必须要把字的每一笔的粗细、长短、方向、俯仰、曲折都尽量做到位,并主动分析原因,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加重字的份量呢,是要撑起字的四角呢,还是为了字的平衡呢,或者是要表现字的轻盈或凝重呢……要把字写到位,并且记在大脑中加以多练,这样天长日久后创作时才能做到应用自如,并根据篇章加以合理地变化。所以平时练字,宁可少一点,准确一点,也不要大量地滥习,只重量而不要质。初学者要得到《圣教序》上的精华,只有不厌其烦、不知疲倦、敬帖静心地去付出劳动,别无他径。

    三、墨效

    希腊的库里什普认为健康的身体就是体内寒热湿燥的平衡,那么应用到书法上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浓墨、枯墨的应用。一幅字中要有浓墨,也要有枯墨,浓墨中夹着枯墨,形成对比,温润而又有质感,达到一种浓枯阴阳的平衡,才能显得好看。当代草圣林散之在无墨时求笔画,把对枯墨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作品中枯浓结合,我们学书法应该从中取法。

    四、修为

    歌德是德国美学思想家,他提出了技巧和缺乏审美的结合是艺术最可怕的敌人,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在掌握用笔方法后,还要不断去研究古今书法名作的风格特点,多看书画展,多背唐诗宋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多看书,多游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眼界,从而提升自己感观的审美趣味,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写作品时写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写出只剩下用笔方法的堆积而毫无韵味的俗字。

    再如,古罗马时期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始主普洛丁在论述美的本质和根源时,说假如有两块并列在一起的石头,一块还不成形,一块已经过艺术点染而变成集合各种美的人或神的雕像,两块石头哪块更美。可见,美不美不是本质是不是石头,而是艺术家所赋予它的那种理式,而这种理式早就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之中。如果应用到书法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书法作品的美不美,不但要看作品的点、线、面的笔墨基本语言组合之美,而且要透过笔墨去欣赏书法家的情怀。能够通过笔墨语言写出人的本质,写出人的境界和修为,这样的作品才能为上品。

    书法中人的修为决定了作品的最终成败,因为书法的本质就是写自己。下面对我国历史上三大行书一一加以分析,看看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些千古名作的: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正如文中所说,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好友们因修稧事而聚于山阴兰亭,流觞曲水,一觞一咏,心情无比愉悦,醉酒后而为大家所作序文,全篇文词精美,脍炙人口,自不必说。单看书法,字字神采飞扬,劲挺飘逸,欹侧不同,二十个 “之”字,无一雷同,全文一气呵成,阳刚和阴柔的中和,不激不厉,形成了妍美流丽、清逸而高雅的格调,可谓是晋代风韵的代表。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出了自我,写出了当时自己愉快的心境,写出了自己高雅的品味,写出了自己的道法自然,劲挺飘逸,满篇笔笔皆为活物,或如美人入水,或如竹叶飞过,或如大雁南飞,或如鱼翔浅底……

    第二行书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颜真卿为人正直,是唐朝的爱国将领,为江山社稷做出了很大贡献。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有三十几人丧命于叛军之手,这让他伤心至极。再当他闻知侄儿季明竟然被叛军凶残地肢解,想到季明人品优秀,从文习武,本该有美好的前程,结果却如此悲惨地死于国难,这让颜真卿更是悲痛不已。他心头凝聚着莫大的仇恨和悲愤,在自家的书房中,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下了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篇《祭侄稿》。从书法的角度来讲,可看出颜真卿在写作时五内俱焚,肝肠寸断,没有作任何思考与讲究,只是打开了自己感情的闸门,任由彻骨的悲痛一泻千里,全文涂涂改改,丝毫没有做作之感,完全表露出颜真卿当时悲愤的心境。所以说,真正的书法上品是写出了作者的灵魂。

    再看第三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大才子,诗词本是文人雅士用来表情达意的,而他的诗词却遭小人诬蔑,被认为在诽谤朝廷,故而苏轼因诗词被皇帝冷落,获罪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与屈辱,后因太皇太后说情,才改判死罪,被贬为黄州地方军团副使。因为苏轼当时的处境,以往的朋友都不再理他,原来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孤独痛苦的他认清了世态的炎凉。遭受重创的苏轼在与当地平民的接触中体会着民间的疾苦,默默地改变着自己。在苏轼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连续下了两个月的冷雨,统治者不问灾情,平民破灶无炊,悲苦不堪。清明之际,当苏轼看到人们祭祖,再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祖坟远在千里之外,不由得悲从中来,伤感至极。种种原因,苏轼在心情极度伤感的情况下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成就了书法史上又一千古绝唱。作品中诗人悲愤的心情化作了酣畅淋漓的笔调,字的大小变化,对比明显,体现着诗人心情的起伏。通篇浓墨的运用,点画厚重加其中一些长笔画出现,似乎又是滂沱大雨的体现。此帖一气呵成,随意生发,不加任何推敲修饰、增字补字的现象,更是体现他悲苦心境无拘无束的自由发泄。

    上面所分析的三大行书,作者无一不是在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在一种很特别的情境下写出了自我,无论从内容还是笔墨,无一不表现作者的修为和情怀,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生命,具有了活的灵魂。由此可见,我们学书法的人必须要多读书,加强自己的修养,脱离俗气,在掌握上品中的基本笔墨语言后,要写出自己的情,写出自己的爱,才能成为自己,形成自己的书风。

    五、评价

    赫拉克利特提到相异天成是最美的和谐,这是辩证法中对立统一重要性的体现,意味着结合到一起的东西,不可单一雷同,否则形成不了最美的感觉,用到书法上来就是书法笔画上要有长短、方向、粗细、俯仰、曲折的变化,一个字笔笔不同,整幅中一个字的周围要笔笔不同,同时字要有浓淡、大小、收放和摆动的不同,让整幅作品在线条的组织下产生点、线、面等各种矛盾而又和諧的效果。蒲柏,英国18世纪新古典主义代表诗人,于美在整体中提到最感动人心的艺术不是局部的精工,既然叫作美,就不单在眼睛与嘴唇,而在全体协调和匀称。也就是说,在书法作品中制造种种矛盾也是相对的,绝不能各唱各调,各显各姿,强调个别字的好看而不顾整体效果,而应该要强调整体的连贯、协调,各种矛盾在对立中统一,在统一中对立,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任何一个单独和婉的单音所产生的快感都不及整首乐曲所产生的快感重要,音阶应有高有低,产生跌宕,同时也婉转动听方才美妙。

    综上所述,笔者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将书法的选帖、入帖、墨效、修为、评价等与一些西方美学家的部分美学观点进行了联系之后认为虽然东西方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西方的部分美学思想与中国的书法艺术还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资料翻译(残稿)(上、下)[M].中华书局,2013.

    [2]肖于波,曹庆新.中国书法艺术鉴赏[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3]蔡慧蘋.中国书法·行草鉴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