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机企业,企社共建快速提升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水平
琚东升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机合作社、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农机手所关注。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远不能满足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快速提升农机培训、维修水平和推进农机培训、维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各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合作社农机手文化偏低,应用能力差,维修力量不足。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具)科技含量比较高,部分农机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较低,机械维护常识、操作技能、维修技术等方面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机具功能和使用效率地发挥。
2.农机具的检测调修设备不全,机具配套不尽合理,机械的维修保养,拖拉机的技术状态不能及时恢复;农业机械的存放条件差,保养不到位,部分农机具长期搁置于露天之中,受日晒雨淋之苦锈蚀严重,使机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3.运行管理不规范。目前,大多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边发展、边规范,先发展、后规范的初级阶段。一些农机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无专业的农机管理维修人员,对农机配件储备、日常保养、维修管理重视不足;一些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一些合作社急功近利,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谋划长期发展的目标等等。
4.维修成本高,耽误生产。农机具整天跟土地打交道,受损率很高,所需更换的配件种类多、数量大。比如一台小麦收割机,从链条到割刀,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修理或者更换,其他类的农具也是如此。面对众多的农机具,配件供应的准确性、及时性成为合作社最伤脑筋的事,合作社不知该储备哪种配件,如何储备保管配件,“量少了不够用,量多了买不起,买的没有用,坏的又没买”,而且农机市场配件假冒伪劣多、又价格昂贵,往往造成维修成本高还耽误生产。
二、 常发农装公司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1.在全国各地有16个省级驻外配件中心库和省级服务中心,常年储备配件资金在1000万元左右,为各地常发用户、农机合作社提供配件、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持。
2.有专职培训讲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4人),1000 m2的实训场地,300 m2的理论培训室, 6台专用培训整机,20台套培训总成,20套专用培训工具、量具等,专门负责对用户、社会化服务站、经销商服务人员进行维修技能、使用维护保养技能培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常发维修服务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必须经过服务部严格的培训、考评,并进行技能等级评定,维修人员技能等级分为四级:初级技师、中(1)级技师、中(2)级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评内容以市场实际需求为依据,突出实践操作技能、故障排除能力,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知识,采取上机操作、实践拆装、集中考评、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设立专人统计农机产品使用信息、故障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以统计数据对市场维修服务、配件供应提供技术支持及指导性意见。例如常发农装连续8年统计的轮拖各系统质量问题分布比例如下表。
4.拥有310多名经过严格训练的专职服务人员和1200多名兼职服务人员负责全国各地的服务工作。
5.拥有20辆三包流动服务车,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迅捷的服务和配件供应。
6.拥有完善的常发售后服务体系,在全国各主要经销区域,拥有400多个专业服务网点,500多个县级配件服务网点,为服务提供可靠的保障。
7.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4008878228,采用社会化服务网站、经销商服务网站、公司本部派驻服务人员相结合、服务车快速机动突击的服务方式,农忙时增派服务力量,由客服中心统一调度指挥,接到客户信息后及时安排、及时向客户回复、及时到达服务现场。
三、 企社共建带来了企社双赢
1.农机合作社购买的农机数量大,入户农民多,厂家可以此为载体,进行农机具配件的供给、开展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农忙前的维护保养、农忙作业时的维修服务、农忙作业后的季后保养等服务工作,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维修资本,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常发公司已在农机大户集中的地方建立了综合型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户们在当地就可以买到合格正宗的零配件,并能够得到厂家维修、保养等方面“一条龙”式的服务,深受用户欢迎。
2.企社共建使得农机合作社在经营管理、维修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从以前的力不从心变为如今有了农机生产企业的鼎力支持,农机维修服务更加及时,而且质量有保障,农机合作社的底气更足了,心里更踏实了,无后顾之忧了。
3.农机企业为农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的措施包括:免费培训固定的专业维修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免费提供机具配套技术指导;免费提供农机具规划;优先建立特约维修服务点;实行优先售后服务、配件供应;对部分机械延长“三包”服务期;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及技术咨询服务;在农忙作业期间,为合作社提供农机、农业、气象、交通信息服务等。
4.通过“企社共建”,农机生产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生产企业更全面的维修培训和“三包”服务,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生产企业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 对策与建议
1.生产企业应成为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的带头人
企业加大投入,国家扶持,企社共同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大中型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中心,生产企业应成为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的带头人。由于农机维修业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收费标准低,建设大中型农机维修中心成本回收期长,因此建立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中心刻不容缓。除企业投资外,国家公共财政应予以支持,并在各项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各级政府财政也要在农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维修服务中心建设,为大中型农机具特别是高、新农机具修理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解决维修网点修不好、修不了的难题,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率,促进新农村建设。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机合作社、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农机手所关注。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远不能满足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快速提升农机培训、维修水平和推进农机培训、维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各地农业机械化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合作社农机手文化偏低,应用能力差,维修力量不足。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具)科技含量比较高,部分农机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较低,机械维护常识、操作技能、维修技术等方面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机具功能和使用效率地发挥。
2.农机具的检测调修设备不全,机具配套不尽合理,机械的维修保养,拖拉机的技术状态不能及时恢复;农业机械的存放条件差,保养不到位,部分农机具长期搁置于露天之中,受日晒雨淋之苦锈蚀严重,使机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3.运行管理不规范。目前,大多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边发展、边规范,先发展、后规范的初级阶段。一些农机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低,无专业的农机管理维修人员,对农机配件储备、日常保养、维修管理重视不足;一些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一些合作社急功近利,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谋划长期发展的目标等等。
4.维修成本高,耽误生产。农机具整天跟土地打交道,受损率很高,所需更换的配件种类多、数量大。比如一台小麦收割机,从链条到割刀,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修理或者更换,其他类的农具也是如此。面对众多的农机具,配件供应的准确性、及时性成为合作社最伤脑筋的事,合作社不知该储备哪种配件,如何储备保管配件,“量少了不够用,量多了买不起,买的没有用,坏的又没买”,而且农机市场配件假冒伪劣多、又价格昂贵,往往造成维修成本高还耽误生产。
二、 常发农装公司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1.在全国各地有16个省级驻外配件中心库和省级服务中心,常年储备配件资金在1000万元左右,为各地常发用户、农机合作社提供配件、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持。
2.有专职培训讲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4人),1000 m2的实训场地,300 m2的理论培训室, 6台专用培训整机,20台套培训总成,20套专用培训工具、量具等,专门负责对用户、社会化服务站、经销商服务人员进行维修技能、使用维护保养技能培训。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常发维修服务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必须经过服务部严格的培训、考评,并进行技能等级评定,维修人员技能等级分为四级:初级技师、中(1)级技师、中(2)级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评内容以市场实际需求为依据,突出实践操作技能、故障排除能力,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知识,采取上机操作、实践拆装、集中考评、互动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设立专人统计农机产品使用信息、故障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以统计数据对市场维修服务、配件供应提供技术支持及指导性意见。例如常发农装连续8年统计的轮拖各系统质量问题分布比例如下表。
4.拥有310多名经过严格训练的专职服务人员和1200多名兼职服务人员负责全国各地的服务工作。
5.拥有20辆三包流动服务车,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迅捷的服务和配件供应。
6.拥有完善的常发售后服务体系,在全国各主要经销区域,拥有400多个专业服务网点,500多个县级配件服务网点,为服务提供可靠的保障。
7.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4008878228,采用社会化服务网站、经销商服务网站、公司本部派驻服务人员相结合、服务车快速机动突击的服务方式,农忙时增派服务力量,由客服中心统一调度指挥,接到客户信息后及时安排、及时向客户回复、及时到达服务现场。
三、 企社共建带来了企社双赢
1.农机合作社购买的农机数量大,入户农民多,厂家可以此为载体,进行农机具配件的供给、开展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农忙前的维护保养、农忙作业时的维修服务、农忙作业后的季后保养等服务工作,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维修资本,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常发公司已在农机大户集中的地方建立了综合型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户们在当地就可以买到合格正宗的零配件,并能够得到厂家维修、保养等方面“一条龙”式的服务,深受用户欢迎。
2.企社共建使得农机合作社在经营管理、维修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从以前的力不从心变为如今有了农机生产企业的鼎力支持,农机维修服务更加及时,而且质量有保障,农机合作社的底气更足了,心里更踏实了,无后顾之忧了。
3.农机企业为农机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的措施包括:免费培训固定的专业维修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免费提供机具配套技术指导;免费提供农机具规划;优先建立特约维修服务点;实行优先售后服务、配件供应;对部分机械延长“三包”服务期;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及技术咨询服务;在农忙作业期间,为合作社提供农机、农业、气象、交通信息服务等。
4.通过“企社共建”,农机生产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生产企业更全面的维修培训和“三包”服务,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生产企业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 对策与建议
1.生产企业应成为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的带头人
企业加大投入,国家扶持,企社共同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大中型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中心,生产企业应成为农机社会化培训、维修服务的带头人。由于农机维修业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收费标准低,建设大中型农机维修中心成本回收期长,因此建立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型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中心刻不容缓。除企业投资外,国家公共财政应予以支持,并在各项优惠政策上给予倾斜,各级政府财政也要在农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维修服务中心建设,为大中型农机具特别是高、新农机具修理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解决维修网点修不好、修不了的难题,提高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率,促进新农村建设。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
2.加强规范管理
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农机维修专业技术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投入生产,对农机维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只有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业务素质和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为此,要重点规范维修行业从业标准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等级,搞好农机维修网点资格认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纳入公益性培训范畴,由国家实施培训补贴,逐步更新维修知识,聘请农机维修权威和专家讲课,边学边操作,切实提高农机维修及操作人员维护、保养、修理等实用技术水平。
4.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维修技能定级结果须与维修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及岗位晋升挂钩
将维修服务人员技能鉴定结果与维修人员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等紧密相连,作为维修服务人员晋级及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是提高维修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技能越高,年薪标准越高,常发高级技师年薪达8万余元。
(2)注重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培训,调动维修服务人员学习兴趣
对比其他教学培训方式,服务人员更喜欢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和原理呈现给服务人员,让服务人员在案例中寻找知识。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的空谈,避免了抽象,使整个知识既形象化又具体化,更重要的是容易理解,在教知识的同时还传授了学知识的方法,从而可以培养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没有案例分析的课堂会很沉寂,课堂气氛不好,服务人员没有兴趣,而案例教学就可以调动服务人员的兴趣,充分挖掘服务人员的学习潜力,学到知识,学会了学习,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3)创新培训激励方式,加强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组织,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积极性
“听课大帮哄,考试一起抄,最后啥也没学到”是一些培训班的常见情况,培训班学习最忌课堂沉闷、服务人员无兴趣、无积极性。企业要创新培训过程中的激励方式,充分用好每个服务人员都有的上进心、不服输精神、团队精神,每日组织服务人员间学习比赛互动,对获奖服务人员口头表扬,颁发有意义的奖品,对未获奖服务人员进行鼓励,充分调动服务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可有效提高服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训
服务人员更喜欢接受动手实践学习,更喜欢上午理论,下午实践的培训方式安排。培训中如能对照实物讲解工作原理、构造、安装方法、主要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比较直观,更好理解,更有影响,更易懂,服务人员回去后更容易在实践中操作。要以实际农机应用、农业生产和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好培训教具及实践教员,让服务人员多做实践学习,多动手,多做比赛,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有兴趣参与实践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保证培训质量,而不是学以为考。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老师素质
鼓励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市场服务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逐步使培训教师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胜任培训工作所需的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交流,不固步自封,学习各地先进培训经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
(6)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增加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培训的发展后劲。同时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
(7)加强行业间企业培训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培训水平
农机行业内各企业在培训方面都有自已的优势,企业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行业朋友,企业不应闭门办学,要互相沟通、互相观摩学习、共同提升农机行业服务人员培训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国农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