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为电子灸与传统艾灸作用的比较测试报告
韩 钟 徐晓庆 肖定柏 吴小笛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摘 要 采用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对康为电子灸与艾条灸、药饼灸、WS301C频谱仪的致热作用模式,以及热幅范围、皮肤温度、热透深度进行了同步测试和比较。结果提示:康为电子灸存在特定的致热模式和较好的热透深度,并在传统艾条灸、药饼灸刺激方式上有所提高。
主题词 电灸器 针灸研究"热"是灸疗作用的主要特点,温热刺激腧穴表面的皮肤,热度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就构成了刺激量。人们一般认为单纯强热刺激就能获得较好疗效,于是设计了电子灸、电热灸、电风灸、频谱灸等治疗仪。以往研究表明,不同操作方式的灸法对皮温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并有其内在规律,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差异,对灸疗仪的研制至关重要。我们借助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对康为电子灸(下文简称康为灸)与艾条灸等进行了多项测试,看到了一些规律,提出一些分析意见,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对象康为灸是哈尔滨康为电针医械有限公司出品的KWJ-01型灸用仪器,光谱范围0.7~6μm,输出功率为23μA。艾条采用直径1.8cm,长20.5cm的扁鹊牌温灸纯艾条。药饼以丁桂散合附子等中药复方,共研细末,适量黄酒、蜜、麦芽糖等调和,压制成厚1cm、直径2.5cm、重7.45g的灸用药饼。频谱仪选用市售WS301c频谱仪。
1.2 测试条件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同研制,依靠计算机艾灸温热测试分析专用软件支持,连接艾灸测试仪与双导温度热敏头。测温范围设定30~75℃,最大时域0~20min。双踪模拟记录。
1.3 实验方法直接测试将测试物直接作用于热敏头,由计算机系统收集和记录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分为康为灸、艾条灸、隔药饼、频谱仪4组,相同时段内以两路检测,从30℃以上开始记录,20min观察结束。康为灸强度、脉冲速率由仪器自动默认设定,照射高度依据临床使用温感测试距离,即防护罩边缘热敏头8cm,中心光斑直径5.5cm,光线入射与水平面垂直。艾条灸操作以2根艾条合用,行雀啄灸法,低点距热敏头2cm,停滞2s,每分钟25次。隔药饼灸选用1号艾炷模,制成底径与高均为2.5cm、重1.5g艾炷。频谱仪热源距热敏头20cm。
皮下测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的背部和大腿肌肉层进行实验。将热敏头置于去毛后的皮下,或置于皮下1cm厚度的肌肉下,同时观察康为灸与艾灸从兔皮上热度透入情况。灸法操作方法和过程同直接测试。
1.4 观察指标主要测试观察以下4个方面:(1)致热模式:20min内各测试对象温度曲线升降势态;(2)热辐范围:水平面上同心圆从内至外温度辐射范围和变化规律;(3)皮下温度:10min内真皮层下温度曲线升降势态;(4)热透深度:皮下1cm深度温度升降势态。
2 结果2.1 温度曲线的基本特征康为灸10min内呈现升温状态,每分钟约升高1.4℃左右,升势平稳,10~20min内接近水平线,降幅在2~4℃。艾条灸在3min内上升较为明显,3~7min上升3℃左右,其后呈平台状,最高温度在40℃,平台期基本维持在37~39℃。药饼灸为抛物线状,升支较陡,峰段较平,降支较斜,5min内升高已达到18℃左右,热惯性每分钟降温3~5℃,降至40℃以下时速度减缓。频谱仪呈标升曲线,10min内可增高25℃以上,70℃左右延续形成升幅很小的平台。见图1A。
图1A基本模式B热透深度注:---康为灸---艾条灸频谱仪SS2.2 热辐范围康为灸照射时形成中心光斑区和边缘辐射区,中心区温度较高,周边降差随高度上升温度下降。高度与中心区、辐射区存在相关规律:当高度≥5cm时,中心斑直径=高度-2.5;辐射区=高度+9.5,辐射区温度比中心区低3~5℃。中心区温度变化见表1。
艾条灸点状热熨直径2.5~3cm,周边辐射温度不明显。药饼灸为点状刺激,周边辐射亦不明显。频谱仪不存在点热熨区,热源形成泛边缘片状加热。
2.3 皮下温度康为灸温度曲线与基本模式曲线相比无显著变化,只是整体下降了6~7℃(平均6.8℃)。艾条灸温度上升迟于康为灸,经5min后,温度上升至35℃,当升至39℃时不再上升形成平台,停灸后惯性下降。药饼灸8min(预热5min)后出现30℃温度记录,此时康为灸温升已达43℃左右。药饼灸升后不及基本曲线陡斜,降支较快。频谱仪皮下温度较基本曲线降低8~10℃。
2.4 热透深度在大白兔腿部肌层1cm以下测试,以计算机描记的温度曲线,说明热透深度。图1B热透深度曲线所示,康为灸测得曲线升支压平,8min后成平台,降支低1~2℃,最高温度在41.2℃,20min内平均温度39.2℃,波形与基本曲线比较降低12.5±0.3℃,走势与艾条灸基本曲线相当接近。艾条灸肌层下曲线较平,最高温度在38.1℃,与基本曲线比降低2.4±0.2℃。药饼灸6.6min(预热5min)后出现30℃记录,上升缓慢,峰值高度45.1℃,较基本曲线降低14.7±0.3℃,降支走势较快。频谱仪2min后出现30℃记录,10min后温度在37.6±0.5℃形成平台。
3 小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研究人员曾对艾灸和红外治疗仪的皮温进行了一些测试,采用热电偶表式记录。由于测试过程、测试方法、记录手段等因素存在问题,测试结果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经过10年左右的摸索,仍然停留于现象分析,没有能够形成指导性意见[1]。我们试图通过现代灸法治疗仪与传统灸法的测试,揭示灸法温热刺激规律。康为灸在设计灸治过程的致热模式方面,考虑到了热源吸收和透射深度等问题[2],在动态脉冲发热方式下,热吸收后形成抬高的艾条灸致热曲线,但又较药饼灸平衡和稳定,点状温热刺激用传统灸法的作用方式,并达到相同的热刺激效果,又有利于避免灼伤。由此提示我们,研制灸法治疗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发热作用,还应考虑与传统艾灸致热模式的"兼容"。
康为灸的发热源形成了中心光斑和周围辐射的特点,也许有益于致热深度和幅边温度的提高,在肌层1cm以下形成的36~38℃的温度,是光压作用和光化学作用的有利条件,对皮肤免疫系统激发过程和改善皮层循环通透过程十分有利。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刺激并不利于治疗作用的发挥[3]。中心光斑致热和特定光谱波长的设定,结合了腧穴治疗作用与经络学说的经气理论,是新一代灸法仪显著标志,也将为灸法的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命题。
4 参考文献1 赵建新,等.近十年日本灸法实验研究进展.中国针灸,1999;19(8):5072 洪文学.关于灸疗效果要素的认识与实践.中国针灸,2000;20(5):2973 韩钟,等.隔物灸多因素综合作用测试分析.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264(收稿日期:20000618,成平发稿)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摘 要 采用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对康为电子灸与艾条灸、药饼灸、WS301C频谱仪的致热作用模式,以及热幅范围、皮肤温度、热透深度进行了同步测试和比较。结果提示:康为电子灸存在特定的致热模式和较好的热透深度,并在传统艾条灸、药饼灸刺激方式上有所提高。
主题词 电灸器 针灸研究"热"是灸疗作用的主要特点,温热刺激腧穴表面的皮肤,热度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就构成了刺激量。人们一般认为单纯强热刺激就能获得较好疗效,于是设计了电子灸、电热灸、电风灸、频谱灸等治疗仪。以往研究表明,不同操作方式的灸法对皮温的影响存在着较大差异,并有其内在规律,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差异,对灸疗仪的研制至关重要。我们借助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对康为电子灸(下文简称康为灸)与艾条灸等进行了多项测试,看到了一些规律,提出一些分析意见,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对象康为灸是哈尔滨康为电针医械有限公司出品的KWJ-01型灸用仪器,光谱范围0.7~6μm,输出功率为23μA。艾条采用直径1.8cm,长20.5cm的扁鹊牌温灸纯艾条。药饼以丁桂散合附子等中药复方,共研细末,适量黄酒、蜜、麦芽糖等调和,压制成厚1cm、直径2.5cm、重7.45g的灸用药饼。频谱仪选用市售WS301c频谱仪。
1.2 测试条件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同研制,依靠计算机艾灸温热测试分析专用软件支持,连接艾灸测试仪与双导温度热敏头。测温范围设定30~75℃,最大时域0~20min。双踪模拟记录。
1.3 实验方法直接测试将测试物直接作用于热敏头,由计算机系统收集和记录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分为康为灸、艾条灸、隔药饼、频谱仪4组,相同时段内以两路检测,从30℃以上开始记录,20min观察结束。康为灸强度、脉冲速率由仪器自动默认设定,照射高度依据临床使用温感测试距离,即防护罩边缘热敏头8cm,中心光斑直径5.5cm,光线入射与水平面垂直。艾条灸操作以2根艾条合用,行雀啄灸法,低点距热敏头2cm,停滞2s,每分钟25次。隔药饼灸选用1号艾炷模,制成底径与高均为2.5cm、重1.5g艾炷。频谱仪热源距热敏头20cm。
皮下测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的背部和大腿肌肉层进行实验。将热敏头置于去毛后的皮下,或置于皮下1cm厚度的肌肉下,同时观察康为灸与艾灸从兔皮上热度透入情况。灸法操作方法和过程同直接测试。
1.4 观察指标主要测试观察以下4个方面:(1)致热模式:20min内各测试对象温度曲线升降势态;(2)热辐范围:水平面上同心圆从内至外温度辐射范围和变化规律;(3)皮下温度:10min内真皮层下温度曲线升降势态;(4)热透深度:皮下1cm深度温度升降势态。
2 结果2.1 温度曲线的基本特征康为灸10min内呈现升温状态,每分钟约升高1.4℃左右,升势平稳,10~20min内接近水平线,降幅在2~4℃。艾条灸在3min内上升较为明显,3~7min上升3℃左右,其后呈平台状,最高温度在40℃,平台期基本维持在37~39℃。药饼灸为抛物线状,升支较陡,峰段较平,降支较斜,5min内升高已达到18℃左右,热惯性每分钟降温3~5℃,降至40℃以下时速度减缓。频谱仪呈标升曲线,10min内可增高25℃以上,70℃左右延续形成升幅很小的平台。见图1A。
图1A基本模式B热透深度注:---康为灸---艾条灸频谱仪SS2.2 热辐范围康为灸照射时形成中心光斑区和边缘辐射区,中心区温度较高,周边降差随高度上升温度下降。高度与中心区、辐射区存在相关规律:当高度≥5cm时,中心斑直径=高度-2.5;辐射区=高度+9.5,辐射区温度比中心区低3~5℃。中心区温度变化见表1。
艾条灸点状热熨直径2.5~3cm,周边辐射温度不明显。药饼灸为点状刺激,周边辐射亦不明显。频谱仪不存在点热熨区,热源形成泛边缘片状加热。
2.3 皮下温度康为灸温度曲线与基本模式曲线相比无显著变化,只是整体下降了6~7℃(平均6.8℃)。艾条灸温度上升迟于康为灸,经5min后,温度上升至35℃,当升至39℃时不再上升形成平台,停灸后惯性下降。药饼灸8min(预热5min)后出现30℃温度记录,此时康为灸温升已达43℃左右。药饼灸升后不及基本曲线陡斜,降支较快。频谱仪皮下温度较基本曲线降低8~10℃。
2.4 热透深度在大白兔腿部肌层1cm以下测试,以计算机描记的温度曲线,说明热透深度。图1B热透深度曲线所示,康为灸测得曲线升支压平,8min后成平台,降支低1~2℃,最高温度在41.2℃,20min内平均温度39.2℃,波形与基本曲线比较降低12.5±0.3℃,走势与艾条灸基本曲线相当接近。艾条灸肌层下曲线较平,最高温度在38.1℃,与基本曲线比降低2.4±0.2℃。药饼灸6.6min(预热5min)后出现30℃记录,上升缓慢,峰值高度45.1℃,较基本曲线降低14.7±0.3℃,降支走势较快。频谱仪2min后出现30℃记录,10min后温度在37.6±0.5℃形成平台。
3 小结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研究人员曾对艾灸和红外治疗仪的皮温进行了一些测试,采用热电偶表式记录。由于测试过程、测试方法、记录手段等因素存在问题,测试结果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经过10年左右的摸索,仍然停留于现象分析,没有能够形成指导性意见[1]。我们试图通过现代灸法治疗仪与传统灸法的测试,揭示灸法温热刺激规律。康为灸在设计灸治过程的致热模式方面,考虑到了热源吸收和透射深度等问题[2],在动态脉冲发热方式下,热吸收后形成抬高的艾条灸致热曲线,但又较药饼灸平衡和稳定,点状温热刺激用传统灸法的作用方式,并达到相同的热刺激效果,又有利于避免灼伤。由此提示我们,研制灸法治疗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发热作用,还应考虑与传统艾灸致热模式的"兼容"。
康为灸的发热源形成了中心光斑和周围辐射的特点,也许有益于致热深度和幅边温度的提高,在肌层1cm以下形成的36~38℃的温度,是光压作用和光化学作用的有利条件,对皮肤免疫系统激发过程和改善皮层循环通透过程十分有利。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刺激并不利于治疗作用的发挥[3]。中心光斑致热和特定光谱波长的设定,结合了腧穴治疗作用与经络学说的经气理论,是新一代灸法仪显著标志,也将为灸法的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命题。
4 参考文献1 赵建新,等.近十年日本灸法实验研究进展.中国针灸,1999;19(8):5072 洪文学.关于灸疗效果要素的认识与实践.中国针灸,2000;20(5):2973 韩钟,等.隔物灸多因素综合作用测试分析.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264(收稿日期:20000618,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