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制高点
陈旻宁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及时的获取信息,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念。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有着自发性、匿名性、情绪性、碎片性的特点,就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着整个社会舆情的表现形式。因此,舆情突然的反转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关键词:新媒体 互联网 舆情 舆论反转
舆情反转指一些紧跟社会热点、关乎公众利益与矛盾、标注新闻热词的新闻事件,在后期新闻事实被揭露后的舆论,同在发展初期由于媒体报道不规范所形成的舆论呈现反转趋势。即网络群体的舆情表达游走于不同的舆论漩涡中,主流舆论或多数派意见数次向不同方向的倾斜,使得舆情表达最终发生逆反转。
2015年5月3日下午,一条成都“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的新闻出现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女子被暴打至脑震荡并骨折,身上多处淤青。当晚,出于对女司机“弱势”的怜悯,网络舆论一片哗然,一致声讨男司机。5月4日,随着警方介入,打人男子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视频里女司机曾多次突然变道,两小时内,视频点击量上升数十万。舆论转而指责女司机“活该”,更有甚者,有网友不仅人肉出被打女司机的违章信息,还搜出这位女司机的开房记录,以此来证明这位女士就应该受到惩罚。①5月5日,新浪网发起调查,82.3%的人认为,该事件是女司机的责任。女司机从最初的痛哭流涕,“不相信全国人民都指责自己”,到11日发布致歉信,事件才慢慢平息。②是什么导致这起事件的舆情反转呢?
一、网络传播中的理性缺失。按照麥克卢汉的观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与感官的延伸。网络时代,虽然人不断被媒介延伸,但其身体、思维和道德情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延伸,甚至出现萎缩和退化的现象。在成都女司机后续事件发酵中,有一个危险倾向必须引起警觉:肆无忌惮的“人肉搜索”,从身份证信息、车牌号、违章情况、婚恋情况,到开房记录,无一例外侵犯当事人女司机的隐私,搜集这些信息的人不管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某种商业目的,这种行为同样是在踩法律红线,同样是一种在网络空间里的“危险驾驶”。“公民记者时代”并不虚言,但这必须建立在公民的理性自觉与道德自律的基础之上。
二、群体极化。网民凭借人多势众,常常把某一事件推向极端,而且决不允许有不同意见的表达,起哄、夸张、炒作比比皆是,为了一个看似正当的目的而采取极端手段,最终演绎成为多数人的“暴政”。况且,我国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对现实缺乏理性、全面思考,往往情绪冲动,一点就燃,好走极端。所以,他们只会在一热点事件的表面轻易得出结论,一旦信息改变,网民的态度会立马随之转换,从而网络舆情开始逆转。5月3日发布的视频显然只是一个完整视频中的片段,并没有说明女司机被打的原因,若稍加质疑,必定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然而,翻开视频评论区,持怀疑态度、理性对待的网民屈指可数。于是,当完整视频披露出来后,舆论又偏向男司机,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网民们就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主意想法,接受轻率的信息,被吹的到处都是。
三、对新媒体意见领袖的强烈召唤。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网络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最让意见领袖大显身手的领域是网络舆论,在舆论的引发、引导、引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在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中,新媒体的舆论场里一片骂声,相反,传统媒体《新京报》从男女司机双方人手进行事故追因。在题为《女司机“随意变道”就该被打吗?》的评论中,《新京报》对双方的做法均予以批评,也指出“以恶制恶”是非法的,男女司机实际上都应各自承认相应的责任。“‘随意变道陋习是应该治理,但女司机随意变道的行为自有相关交通法规来管束,无论如何都不是付诸暴力的理由。”③社会知识分子失声也是网络舆情偏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抢发新闻造成把关工作不到位。看到同行先声夺人抢占新闻,不免会有媒体先入为主,不是掺杂着个人的情绪臆断就是去迎合民意。事件初期,多数媒体都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由第三方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上,“路怒”一词占据各大报业头条。后来,事件进一步发展,公众的注意力又转移在女司机身上。伴随着对本事件的跟踪报道,媒体议程设置也不合理: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逐渐平息后,媒体均把报道重点放在各地的女司机身上,无论是网络页面还是报纸版面,女司机触发的交通事故历历在目。趁着余温还未褪去,都想用相同题材的新闻吸引受众眼球,却没有想到这会给受众带来“远离女司机,女司机不会开车”的误导。
新媒体时代,信息繁多,观点纷纭,作为传播主体或受众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偏激不暴戾,对事件本身有理性的判断,对自己的网络舆论负责。同时我们期待有更多意见领袖的出现,避免舆论引导的偏差,让更多脱离事件本身、沉浸在狂欢里的网民清醒。良好的公共舆情氛围离不开一个正常舆论机制的引导与管理,必要的道德理性与法律限制可以让人们在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里尽情享受权利。新旧媒体的传播途径从没有优劣之分,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传播里的消息中,获取需要的;在风云变化的舆论传播中,保持清醒,在舆论的众生相里读懂意义,不要在喧嚣之后一地鸡毛。
注释:①《舆论反转典型案例》,新华网,http://www.tj.xinhuanet.com。
②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新闻前哨》,2015(10)。
③《女司机“随意变道”就该被打吗?》,《新京报》,2015-05-05。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及时的获取信息,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念。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有着自发性、匿名性、情绪性、碎片性的特点,就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着整个社会舆情的表现形式。因此,舆情突然的反转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关键词:新媒体 互联网 舆情 舆论反转
舆情反转指一些紧跟社会热点、关乎公众利益与矛盾、标注新闻热词的新闻事件,在后期新闻事实被揭露后的舆论,同在发展初期由于媒体报道不规范所形成的舆论呈现反转趋势。即网络群体的舆情表达游走于不同的舆论漩涡中,主流舆论或多数派意见数次向不同方向的倾斜,使得舆情表达最终发生逆反转。
2015年5月3日下午,一条成都“女司机遭男司机当街暴打”的新闻出现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女子被暴打至脑震荡并骨折,身上多处淤青。当晚,出于对女司机“弱势”的怜悯,网络舆论一片哗然,一致声讨男司机。5月4日,随着警方介入,打人男子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视频里女司机曾多次突然变道,两小时内,视频点击量上升数十万。舆论转而指责女司机“活该”,更有甚者,有网友不仅人肉出被打女司机的违章信息,还搜出这位女司机的开房记录,以此来证明这位女士就应该受到惩罚。①5月5日,新浪网发起调查,82.3%的人认为,该事件是女司机的责任。女司机从最初的痛哭流涕,“不相信全国人民都指责自己”,到11日发布致歉信,事件才慢慢平息。②是什么导致这起事件的舆情反转呢?
一、网络传播中的理性缺失。按照麥克卢汉的观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与感官的延伸。网络时代,虽然人不断被媒介延伸,但其身体、思维和道德情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延伸,甚至出现萎缩和退化的现象。在成都女司机后续事件发酵中,有一个危险倾向必须引起警觉:肆无忌惮的“人肉搜索”,从身份证信息、车牌号、违章情况、婚恋情况,到开房记录,无一例外侵犯当事人女司机的隐私,搜集这些信息的人不管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某种商业目的,这种行为同样是在踩法律红线,同样是一种在网络空间里的“危险驾驶”。“公民记者时代”并不虚言,但这必须建立在公民的理性自觉与道德自律的基础之上。
二、群体极化。网民凭借人多势众,常常把某一事件推向极端,而且决不允许有不同意见的表达,起哄、夸张、炒作比比皆是,为了一个看似正当的目的而采取极端手段,最终演绎成为多数人的“暴政”。况且,我国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对现实缺乏理性、全面思考,往往情绪冲动,一点就燃,好走极端。所以,他们只会在一热点事件的表面轻易得出结论,一旦信息改变,网民的态度会立马随之转换,从而网络舆情开始逆转。5月3日发布的视频显然只是一个完整视频中的片段,并没有说明女司机被打的原因,若稍加质疑,必定不会轻易发表意见。然而,翻开视频评论区,持怀疑态度、理性对待的网民屈指可数。于是,当完整视频披露出来后,舆论又偏向男司机,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网民们就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主意想法,接受轻率的信息,被吹的到处都是。
三、对新媒体意见领袖的强烈召唤。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网络传播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最让意见领袖大显身手的领域是网络舆论,在舆论的引发、引导、引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在成都女司机被打案中,新媒体的舆论场里一片骂声,相反,传统媒体《新京报》从男女司机双方人手进行事故追因。在题为《女司机“随意变道”就该被打吗?》的评论中,《新京报》对双方的做法均予以批评,也指出“以恶制恶”是非法的,男女司机实际上都应各自承认相应的责任。“‘随意变道陋习是应该治理,但女司机随意变道的行为自有相关交通法规来管束,无论如何都不是付诸暴力的理由。”③社会知识分子失声也是网络舆情偏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抢发新闻造成把关工作不到位。看到同行先声夺人抢占新闻,不免会有媒体先入为主,不是掺杂着个人的情绪臆断就是去迎合民意。事件初期,多数媒体都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由第三方行车记录仪记录的视频上,“路怒”一词占据各大报业头条。后来,事件进一步发展,公众的注意力又转移在女司机身上。伴随着对本事件的跟踪报道,媒体议程设置也不合理: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逐渐平息后,媒体均把报道重点放在各地的女司机身上,无论是网络页面还是报纸版面,女司机触发的交通事故历历在目。趁着余温还未褪去,都想用相同题材的新闻吸引受众眼球,却没有想到这会给受众带来“远离女司机,女司机不会开车”的误导。
新媒体时代,信息繁多,观点纷纭,作为传播主体或受众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偏激不暴戾,对事件本身有理性的判断,对自己的网络舆论负责。同时我们期待有更多意见领袖的出现,避免舆论引导的偏差,让更多脱离事件本身、沉浸在狂欢里的网民清醒。良好的公共舆情氛围离不开一个正常舆论机制的引导与管理,必要的道德理性与法律限制可以让人们在相对自由的言论空间里尽情享受权利。新旧媒体的传播途径从没有优劣之分,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传播里的消息中,获取需要的;在风云变化的舆论传播中,保持清醒,在舆论的众生相里读懂意义,不要在喧嚣之后一地鸡毛。
注释:①《舆论反转典型案例》,新华网,http://www.tj.xinhuanet.com。
②崔逾瑜,匡志达:《“舆论反转”背后的反思》,《新闻前哨》,2015(10)。
③《女司机“随意变道”就该被打吗?》,《新京报》,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