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润腔特色

高幸
摘要:在中国传统器乐中,润腔是一种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装饰性的技术手段。王建中是一个著名的作曲家,是一个创作型的大师级人物,他的钢琴作品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出了中国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润腔特色,以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钢琴音乐 王建中 润腔特色
一、取材于民歌特征的旋法润腔特色
在民族作品中,由于吐字发生的位置和声调特征的不同,润腔也是不同的。如:我国云南民族的民歌,常常在上声字上夸张的使用下滑装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云南山歌具有粗狂、开放的特征。王建中在云南民歌基础上改编的钢琴作品《赶马调》旋律在高音位置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在1-2节间的运用了八度大跳,并且配合了歌唱家尖锐的音色,以快速级进的方式下行六度,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也具有鲜明的棱角,保留了原来民歌的特征。而在《山歌》中,他在完美保留民歌特征的基础上,为了表现出民歌中的那种很强的冲力,王建中巧妙地使用了音程大跳,同时,云南山歌的尾音具有上扬和强劲的冲力,而由于钢琴乐器的特殊性,很难完成这个难题,王建中在《山歌》中巧妙的运用了上行大跨度进,巧妙地运用了级进的连续五声音调,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而在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为了表现出陕北地区劳动人民欢迎革命队伍的热烈场面,王建中在62-62节中,大量融入了符点和二八拍节奏,使用了二度碰音特征的音型,并且采取了四度音程进行跳进。同样在《君民大生产》中,为了表现出君民热火朝天大生产的劳动情境,在64-65节中,王建中,大量融入了二八和两拍切分的节奏,在二度碰音特征音型的基础上,采取了六度、四度的音程进行跳进,充分地展示出民歌的特征。
二、在民歌唱腔的基础上,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装饰音润腔特色
王建中在民歌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传统音乐中的倚音、颤音、琶音等装饰音,并且融入了民歌中的即兴元素,增加了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一)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倚音
为了展示民歌演唱中的即兴润腔,传承加花这一民族特征,在钢琴改编中,王建中为了修饰旋律,运用了大量的单音倚音、八度倚音,以及双音倚音和复音倚音等等。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他为了将传统音乐旋律融入到钢琴作品中,采用了八度倚音,充分展现出了主题,烘托了鲜明的主题特征,并且实现了旋律和伴奏声部完美的结合。为了展示出陕北民歌鲜明的特色,他在一小节中,模仿了双手敲击腰鼓时产生的声音,使用了双音倚音。而在第二小节中,为了表现出传统音乐的特征,他通过走手音的方式,使用了复音倚音,模仿了古筝的琶音,和尾音中的补腔。而在《跟哥》中,为了表达一对心心相印恋人的爱慕之情,王建中将民歌的主题融入到了钢琴的形式中,通过运用下四度的倚音装饰了恋人间流露出的含蓄之情。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颤音
为了使钢琴作品具有更加生动有趣的活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会对长音进行修饰,运用颤音改变作品的协和状态。如:王建中特意运用颤音,对《陕北民歌四首》进行了修饰,为了展示出陕北地区人民的生活风貌,他特意装饰了陕北板胡演奏中的上下滑音、颤音等各种润腔。而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为了展示陕北各民族人们豪爽的性格,他使用了梆子腔中的四度双音,并且还完美地模仿了板胡的音色,使用了具有八度倚音的颤音,使乐曲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在《白鸟朝凤》中,为了展示出河南和鲁西南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他也多次使用了颤音,表现出咯额鸟儿欢快、灵活的特征,以及白鸟朝凤的热闹场面。
(三)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琶音
在王建中钢琴改编中,他把钢琴的特性完美的结合了民族的旋律,使用了具有五声性质的琶音来伴奏,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谱写出流动向上、清晰流畅的乐曲,王建中使用了琶音来模仿筝、琴等乐器中的“拂弦”。如钢琴曲《龙灯调》中,为了真实旋律的特征,他在开头的8个小节中,就有十处使用了琶音和弦。而钢琴曲《梅花三弄》中,为了模仿古琴的效果,他将短琶音和长琶音相结合,巧妙的在钢琴曲的创作中,融入了古琴韵味,同时,他使用了琶音的位置高达42处,强调了古琴的韵味。另外,王建中对不同装饰音进行了巧妙地取舍。如:在谱写钢琴曲《情景》中,为了展现出云南地区的历史感,王建中使用了16次八度双音倚音,同时,为了展示出民族厚重感,王建中使用了31次复音倚音,俄日为了表达出对云南神秘土地的向往,王建中使用了6次单音倚音。但是,王建中又懂得惜墨如金,作曲家常用的颤音、琶音等装饰音却没有在乐曲中出现,而是通过宽厚的力度,使用不同音区中的八度奏法,展现出了作品的宏大和厚重,选择了大量极具音响色彩的描写,对钢琴创造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三、再现了传统音乐的润腔特色
王建中为了符合民族传统审美需求,通过钢琴演奏创作出独特的音色,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完成中国传统音乐的润色,他使用了大量的钢琴音色,使钢琴作品具有了鲜明的中国传统音乐特色。同时,为了寻求因素,他对旋律进行了润腔,使用了很多二度碰音和五声旋律。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为了展现出陕北劳动人民质朴豪迈、苍凉无奈的思想感情,他通过节奏、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在引子的第2节中,使用了五声音调走句。并且在《白鸟朝凤》中,为了模仿白鸟朝凤的场面,他使用了小二度的交替碰撞的音色。而在《梅花三弄》中,为了使欣赏着感受到音质松弛、共鸣性强的空弦音,他采用了八度倚音来模仿古琴的音色,并且在走手音的音色运用上,采用了交替连贯弹奏和小曲等方式,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并且充满方向感。为了展现出乐曲音层宏大的效果,在《情境》中,他采用了八声音阶,和五声音调以及三行连谱的记谱方式。通过较强节奏和三连音的跳进,展现了云南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同时为了展现节日欢乐的场景,他运用了变形、不协和音以及节拍变换等现代钢琴技法。
四、结语
王建中在创作的过程中,巧妙的把传统民族音乐和现代钢琴创作结合了起来,总结了传统乐曲中能够的润腔特色,从而为推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钢芹.王建中钢琴作品民族性风格浅析[J].艺术研究,2013,(02).
[2]杨燕.浅谈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的创作特征及手法[J].文学界,2012,(10).
[3]李凌燕.王建中声乐套曲《李清照词五首》的创作特色探析[J].音乐创作,2013,(02).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