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探究

    陈浩

    [摘? 要] 情境的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以悬念材料为抓手,以鲜活的语言、故事和画面为依托,以具体问题的解决为契机,以具体活动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导入;数学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进入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常用策略. 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课堂意境的效益. 发挥好问题的情境效益,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还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提高教育教學质量[1].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的课堂导入中,如何才能发挥好问题情境的效益,激活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本文试图以教材内容为媒介,以具体实践探究为教学手段,以激活数学课堂为终极目标,在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方面做一些尝试和阐释.

    以悬念材料为抓手创设问题

    情境

    朱熹曰:“学贵有疑. ”设置“悬念”才能牢牢抓住学生一探究竟的心理,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这一方法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即为“巧妙设疑,创设情境”. 其一方面可以改变被动灌输式教学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兴趣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另一方面,其能营造轻松、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使思维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化[2].

    案例1?摇 讲解“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你们对自己未来的身高好奇吗?想不想预测一下未来自己的身高?顿时,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适时出示公式:当父亲的身高为x米,母亲的身高为y米时,男孩成年后的身高约为(x+y)×■米,女孩成年后的身高约为■米. 在教师巧妙创设的“悬念”中,学生由于好奇心,充分地激活了思维,并情绪高昂地解决了问题,很快,便将“求代数式的值”收入囊中.

    以鲜活的语言、故事和画面为

    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从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学的过程也是数学语言教学的过程. 在考试中,涉及与语言表述相关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无法清楚表达的问题,导致得分率低下. 因此,基于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视角,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学习素材的筛选、课程上的引入,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或精彩的画面为依托,引入课题,一方面贴合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案例2?摇 引入“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笔者运用了以下鲜活的语言: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大到宇宙、地球,小至分子、原子,它们时时刻刻都在运动. 运动中最基本的变化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跨入图形变换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究“平移和旋转”这一基本图形变化!

    教师信手拈来的一席话,可以博得学生甜蜜童年的回忆和无限的遐想,给予学生听觉上的别开生面和思维上的别有洞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进入课题.

    案例3?摇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通过故事“古印度国王奖励象棋发明家”来创设情境,以趣激思——通过问题“那你们认为每一格该放多少麦粒”来激发学生探究,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充分理解乘方的意义.

    数学相对沉闷,需要教师激趣点火,吊足学生胃口,这样自然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

    案例4?摇 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时,一个精彩的动画演示不失为好的导入方式. 可以利用动感画面设计一只饥饿的小猫、三条路和一条烤鱼,其中三条路中的一条是直线,另外两条为曲线. 当小猫直奔烤鱼的场景出现时,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也透彻了,且记忆深刻.

    以具体问题的解决为契机创设

    问题情境

    传统教学强调预设和把控课堂,而新的课程理念却注重解决和生成. 恰当地利用具体问题的解决这一契机,可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动力资源,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案例5?摇 教学“合并同类项”时,首先出示问题:小红、小芳和小明三人去食堂买早餐,小红打算买10个鸡蛋、5根油条和3个包子;小芳打算买5个鸡蛋、3根油条和2个包子;小明打算买7个鸡蛋、3根油条和2个包子. 食堂的鸡蛋、油条和包子分别设在三个不同的窗口,因处在早餐高峰期,窗口队伍都很长,现请你为他们出出主意: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买到所需要的餐点呢?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小红、小芳和小明合并三人的总数后再每人去购买一种早点.

    教师抓住契机,拾级而上:在式子3x2y-2xy+2x2y-6+5xy-10中,哪些为同类项,该如何合并?学生类比上面的例子,很快便理解和掌握了同类项的合并方法.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气氛十分浓烈,取得了课堂教学的成功.

    以具体活动为载体创设问题

    情境

    课堂教学中,可用活动精心打造问题情境. 如自制学具后演示,并一起实验和观察,充分展现心理暗示作用,诱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究、去解决问题.

    案例6?摇 教学“矩形”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动手剪出一张矩形纸片,并提出问题:淘气想利用一根细绳去检测这个纸片是否为矩形,你能帮帮他吗?这是一个有趣的经典问题. 学生通过理解思考、直观实验、记录判断、交流反馈,呈现了如下想法和结论: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时,这个四边形为矩形. 可见,学生经历比、拼、测等实践过程后获取了感性经验,并亲历了矩形的识别过程,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和魅力.

    案例7?摇 教学“概率帮你做估计”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了一个装有乒乓球的布袋,并抛出问题:“你有办法估计一下老师这个布袋内有多少个乒乓球吗?”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尝试摸一摸的方法,尝试后依然很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寻求解决方法. 学生经过讨论,呈现了以下方法:首先从口袋中取出10个乒乓球并进行标记,然后将它们全部放入袋中,搅匀,再摸一次球并计算标记球的比例,以此来估计袋中乒乓球的总数. 学生开始创设以操作情境为主线的活动,通过摸球、计算和体验来理解“概率的估计”,初步掌握基本方法. 学生初步生成体会后,教师拾级而上,问:“你们得出的结果差距大吗?有没有方法估计得更准确呢?”学生通过比较,想到可以通过多次操作求平均数的方法使结果更准确.

    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能让知识在实践、猜想和归纳中自然生成.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新授课的引入中,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在特定的“境”中产生好奇、困境、质疑、渴望,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让思维在拉长的“问题链”中浅入深出,让数学思维和内在思想逐步“落地”[3].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张荫南. 新概念:用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J]. 高等数学研究,2004(05):10.

    [2]曾小平,吕传汉,汪秉彝.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 数学教育学报,2006(4).

    [3]赵文彬. 浅谈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3(05).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