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生产LQ—1型砌块机的研究
冯亚岭
摘 要:LQ-1型砌块机通过模芯的内振和模框的外振,这一独特的工作原理,生产出高质量的承重砌块,具有高性能和多用途。
关键词:承重砌块;砌块机;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墙体材料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用来代替耗能高和毁田占地严重的实心粘土砖"的墙体材料革新政策已广泛实行。针对这一新政,我们研发生产了LQ-1型砌块机。它的优质性赋予它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1 砌块代替粘土砖,大势所趋,其市场前景广阔。
(一)我们了解到国外承重砌块在美国已有百年历史,尤其是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证实,承重砌块具有优良抗震性能。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砌块占墙体材料的比例如下:德国39.8%,美国34%,日本33%,而我国截止于1993年底共1.5%,由此可见,我国的砌块市场潜力很大。
(二)国内工业民用建筑大量用地,传统的墙体材料(粘土砖)大量毁田烧砖,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大量占地堆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社会生存环境恶劣。土地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墙体材料问题又是土地问题中较大的一块。
鉴于此,国务院以国发【1992】66号批准了国家建材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从某种性质上说,以前是自发性和诱导性开展墙改工作,今后则是指令性和指导性进行。
(三)我国新时期的建筑市场,要求墙材机通过变换模具,既可生产古典、现代色彩不同材质的装饰砌块,又可生产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各有特色的路面砖,以适应建筑队墙材花色品种、高低档次的要求。
(四)砌块与粘土砖相比又有以下优点:
(1)强度高;隔热;隔音;保温性好
强度高:从生产到使用破碎率几乎等于零。
隔热:隔音保温性好,各种砌块支撑的复合墙体,其热阻值等于同样厚度实心粘土砖墙1.4~2.7倍。双层粉刷的小砌块墙体可以采取其他技术措施,即能满足《住宅隔声标准》。
(2)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泛,沙石、水泥可制成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火山灰、浮石等可制成各种砌块,且变废为宝,制品可免税率,与粘土砖相比,墙体建筑的综合成本也较低。
(3)施工周期短:一块标准规格砌块,相当于9.6块粘土砖,而砌块重量只相当于7块粘土砖。
(4)品种多:配用不同的砌块模具,可生产墙体、圈梁、花格墙、彩色地面砖等多种砌块。
(5)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建筑过程建筑垃圾少。
(6)与生产粘土砖相比投资低、占地少、养护简便、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由此可以说明,砌块代替粘土砖已成为大势所趋,且其市场潜力很大,亟待开发。
2 LQ-1砌块机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调查,国外砌块机,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减低砌块成本。但投资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大。在我国部分地区砌块应用市场尚未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强行引进,只能造成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甚至承受不了我国经济建设大起大落的波动冲击。
调查信息反馈显示,在我国固定式小砌块较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固定式砌块机生产的砌块制品尺寸准确,砌块质量不受场地限制。设备投资虽比移动式砌块机大,但成型周期较移动式短,可形成一定产值,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能较快的收回投资,较易为工矿企业、乡镇、个体砌块厂接受。并且移动式砌块机生产的砌块制品尺寸误差大,砌块铺浆面粗糙,毛刺多,表面质量较差,还由于移动式砌块机重量轻,脱模时易晃动,极易造成砌块产生裂纹和缺棱掉角,因此这种砌块机生产的砌块制品享誉不高,这就造成部分地区砌块销售不畅。
LQ-1型砌块机就是固定式小型砌块机,它是由石家庄立德技术研究所设计,其分体脱模原理,已于1996年2月申请专利,1997年4月30日国家专利局正式授予专利权。(专利号:ZL96-2-028843)
3 该机的主要特点
(1)能耗低。工作时最大功率负荷仅1.5kw,最小负荷0.75kw。
(2)模具采用组合结构,造型简洁,更换模具费用低,用户可订购也可自行开发制造。
(3)由于分体脱模,生产的砌块顶部无工艺沟槽,将不会出现应力集中问题。
(4)以重量法供料,保证所生产之砌块质地均匀。
(5)采用模芯,模头分体振动,砌块密实度高,且骨料密度均匀性比台振、模振要好。
(6)控制系统分为普通型与半自动型,前者操作维修都十分简便,一名普通工人培训10分钟即可独立操作。后者采用一台微电脑可实现除装卸托盘外的全部工序自动化。
下面将LQ-1型与济南引进的美国贝赛尔公司生产的KENT-1型砌块相比,在生产相同骨料,模枚颗重的砌块的前提下,参照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和简介可知LQ-1型砌块机性能 ,该机重1700kg,综合造价3万元,售价3.5万元,按年产500台计算,年可创产值1750万元,利润250万元。
综上所述,开发生产LQ-1型砌块机是现实可行的。我们已经生产许多,销售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费凌峰.砌块机生产设备原型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