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绘画作品中的理性在创作中的运用

    刘伟

    摘 要:通过分析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与重要作用,从油画作品创作的角度阐述了理性对油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分别论述了油画创作中理性在绘画构思、绘画题材、绘画形式等方面的表现与应用,从而说明合理运用理性能够使绘画艺术作品更加有魅力。

    关键词:理性;达利绘画作品;艺术创作

    一、理性的艺术价值

    (一)理性的定义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艺术创作作品中的理性是艺术家通过现实事物和现象做出全面地了解、判断、分析、推理,从而做出主观地艺术处理和改变,表达艺术家一定的思想和感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艺术创作的对象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笔者认为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二)理性的艺术价值

    在绘画艺术创作的建构中,理性是艺术家对自然事物再创造和再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自然界万物给艺术创作者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灵感与启示,创作时如何理性运用大自然实现事物的原态,在其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和再创作,探索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思想和过程,便是我们探讨理性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的根本目的。从创作上看,绘画作品中的理性既以现实事物为依据,又以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为主导,使绘画艺术作品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在这其中做的最好的艺术家之一,就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以下简称达利)。

    达利强调自己艺术作品的非理性和潜意识性,从而否定艺术创作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把握。但是,笔者认为,达利的绘画艺术作品是一种表面上的无意识、非理性,从绘画技巧、组织形式、画面构成等方面来看,又都是一种理性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对其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研究,正如对梦的分析一样,是探寻他创作奥秘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达利的绘画艺术创作过程就是把幻想感受到的非理性内容经过理性的思索改装和构建重组,再以美的普遍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

    达利在创作艺术作品中利用理性思维,借助审慎的构思过程及精确的透视构图,理性地选择顺应时代要求并且能够为自己带来声誉和财富的历史与宗教神话题材、政治题材、人物肖像题材和人体绘画题材,理性选择双重意向,多维空间凝聚的构图表现方式,借助变形扭曲的线条和拆解转化手法以及对经典的理性选择再创作,甚至理性选择适合不同艺术作品的不同于现实事物的主观色彩等,使欣赏者进入现实和幻想的交织中,勾画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理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从古至今,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一直受到普遍的重视,其原因在于理性对于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深刻的理论意义,从而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寻求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和特征。那么,理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

    理性掌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一幅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思想和意图的理性掌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因为审美观念的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艺术创作中,关于理性的运用,东西方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西方油画的表现语言是以色彩为核心的,色彩是西方油画的重要造型手段。但不管艺术家怎样去看待和运用理性思维,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都是用理性来掌控表达自我的情感,他们借助理性思维运用属于自己的个性艺术语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及情感体验,达利的绘画艺术作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纵观艺术创作发展历史,不管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具象客观物体的表现、写实主义时期的印象派,还是巴洛克时期的充满奢靡之气的绘画艺术作品,抑或抽象派的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及表现主义时期的情感表达,等等,画家都是借助理性来掌控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借助理性思维掌控全局、最终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来表达内心思想感情和绘画意图的。

    三、理性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艺术家理性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来创作艺术作品的整体结构,同时为突出创作作品的某些特征或某些个性元素,根据画面来进行理性变形和夸张处理。艺术绘画作品的画面表现应该根据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观点和情感,理性地掌控分析进而融会贯通。

    (一)绘画构思中的理性体现

    一位艺术家的艺术观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艺术家对以往艺术观念与成就的看法、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情感生活、性格特征及其独特的人生际遇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以及艺术观念之中。一位艺术家的任何观念都有可能对创作产生影响,同时任何一种艺术追求也必将通过创作过程和作品得以体现。

    无论是自幼形成的性格特征使然,还是因循老师所教授的创作方法,又或者战争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又或者是超现实主义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他们追求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流露,他们相信梦比现实更加真实,而达利却认为梦中世界的奥秘和不可思议的内涵,并非偶然性技巧能够全面和深入地表现出来。他觉得这样消极被动的创作手法无法表现出他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容易把握到想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产生他想要的效果。他想要追求的,不是消极等待潜意识中的结果出现以及机械式地自动书写,而是更为积极、更具征服性的超现实表现层次。想要达到这样的创作要求,就要借助理智的力量,借助特殊的方法,经过长时间不断推敲才能“去伪存真”地掌握潜意识的奇幻世界。以笔者《最后的晚餐》这幅油画的创作过程为例:2015年的时候,笔者已经对环境污染的主题产生兴趣,一直在收集资料,构思这幅油画的构图,期间选择尝试过很多构圖,最终选用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构图法。经过一年的审慎构思和准备,2016年3月,终于开始了这幅油画的创作。但是,画面没有照抄原作的构图,而是根据笔者想要表现的画面主题将背景和餐桌上的事物主观处理成一样的分量,可以说是笔者理性选择和再创造的结果。画面上餐桌的动物和人物形象,它们的动态、表情、身体比例、表现方法、色彩搭配都是笔者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结果,在创作画面期间,动物的比例、色彩、位置等都被笔者反复修改过很多次以后才形成最终的画面。画面背景的大树和土地、河流的形态、色彩的确定,也是笔者经过理性地思考分析、反复推敲和实验后的结果,这正是体现了画家对理性作画的一种坚持。

    (二)绘画题材中的理性运用

    纵观达利一生的绘画作品,历史和宗教绘画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这不仅是达利想要表达的艺术感受,也是达利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在政治和艺术场域顺利发展的结果。达利为了保全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始终用理性思维控制着自己的绘画题材,甚至在最为敏感的政治题材上理性地保持着艺术家少有的清晰立场。不得不说,达利所取得的世界级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达利的理性选择。

    笔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主观理性地选择了以能够激发自己情感和艺术创作灵感的身边的人物和环境为创作蓝本:如理性地选择以校园里几个玩耍的女孩为创作对象的《青春之歌》,以笔者在学校看到的小孩为创作对象的《不情愿的小孩》,以童年记忆里夏天家乡丰收的场景为创作对象的《大地丰收情》,以现在生活的校园的夜景为创作对象的《校园月夜》,以现在生活的校园的篮球场为创作对象的《校园篮球场》,以学校的窗户为创作对象的《窗外》,以笔者自己的父母为创作对象的《父亲母亲》,以笔者自己的妹妹为创作对象的《我的妹妹系列》《小妹婷婷》,以笔者和自己的妹妹为创作对象的《姐妹》,以正处在幼小童年的小表妹为创作对象的《童年系列》,以在火车上见到的乘坐火车的人为创作对象的《列车时代》,以笔者自己学校宿舍为创作对象的《门窗系列》《宿舍静物系列》,以笔者自己学校宿舍的学姐为创作对象的《宿舍两位学姐》,以自己为创作对象的《自画像系列》《我的脚》,以家乡的羊为创作对象的《羊系列》,也有以自己幻想为蓝本的《冥想系列》以及反映自己情感的爱情《生死系列》《吻别系列》等等。

    也有表达童年经历为蓝本的作品:如以表达烈日炎炎的夏天,笔者在池塘边戏水、玩耍,树林里爬树嬉戏的童年场景为蓝本的《童年·记忆》(如图),以笔者童年的孤独感受为创作蓝本的《温暖》,以笔者童年有过的一段幸福时光感受为创作蓝本的《幸福的一家》,以笔者在乡下奶奶家看到的亲戚们的插秧场景为蓝本《插秧》,以笔者童年与小伙伴们有过的开心时光为创作蓝本的《幸福的笑容》以笔者幼时在奶奶家见到的过年场景为创作蓝本的《过年系列》以及以童年的感受为创作蓝本的《自由》《飞翔》等。

    以笔者少年经历——失去心爱的宠物,朦胧的爱恋,少年的幻想、恐惧、困惑等为创作对象的《少年系列》,以及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为创作蓝本的《时间·回忆》。也有单纯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束缚》《逃离》《女人》《希望》《绝望》《死亡》《逃离》《惊恐》《血液》《爱吻》《强迫》《凝固的瞬间》《私奔》等,也有表达对国家和先烈敬意的《国家·记忆》《亮剑精神》,也有表达讽刺当前人类对环境污染的《最后的晚餐》等等。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都是经过笔者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以后做出的能够表达笔者真实感受的选择。

    (三)绘画形式的理性应用

    1.造型的拆解转化

    在达利的绘画作品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对前人经典构图的模仿继承和拆解转化。达利在拆解转化传统的过程中,常常把古典传统绘画艺术符号与客观现实并置,产生古代与现代交叠的时空交错混沌之感。达利意图解析、颠覆、拆解、转化经典,使已经僵化的经典符号得以重新被诠释、创新,产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义。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全球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中,笔者经过理性的分析判断后,借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构图,将受到环境污染的人类放置在画面中心,一轮明月高高挂在人类的头上,神灵在森林的上方注视着这场晚餐,画面以被污染的河流、土地和森林为背景。被环境污染的十二种动物,聚在一起吃着末日来临前的最后一顿晚餐:它们变异成或人头动物身、或人形动物头,有的已经奄奄一息,有的向罪魁祸首的人类发出怒吼,有的只顾着眼前的最后一餐,有的哀伤地看着眼前被毁灭的家园。人类本身也无法逃脱被污染的命运,白色的皮肤,不男不女的身体以及变形的五官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后果。在这颓废的一切之中,冥冥之中存在着万物的循环,万物都有因果循环,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在一切毁灭之中,焦黄灰黑的土地上有新的有生命的植物诞生,还有森林里面幼小精灵对生命的期盼,神明的俯视,这一切都暗示着新的轮回的开始。警示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最终可能会毁灭人类自己,但是宇宙是生生不息的,人类可能会毁灭,但是生命不会。

    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云烟极其虚幻,但是,云烟也异常美丽。达利在传统艺术符号与当代意象之间玩弄的拆解转化的魔幻手法,笔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借助达利的拆解转化手法获益良多,但是究其实质也就是一种真实而理性的表达方式,表达艺术创作者的真实感受罢了。

    2.線条的变形扭曲

    在达利的绘画作品中,扎实的造型和高超的写实技法将线条的变形运用到了极致。达利在自己的绘画作品画面上,所诠释的是理性思维支配下的“变形、荒诞、梦幻的美”这一抽象时空概念。达利认为艺术家的审美观点和对艺术美的理解可以超越客观物象,用理想美的原则来代替客观事物,只要能清楚地表达艺术家的艺术观点,任何表达方式和手段都是可以借用的,不管是无意识的梦境还是有意识的理性构图,都只是达利表现自己绘画理念的一种方式而已。笔者借助线条的变形扭曲创作出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艺术作品,如《人体系列》的六幅人体油画作品,画面的人体被笔者主观理性地变形扭曲,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感受。再如《宿舍后两位学姐》中两位学姐的形体和床上的枕头、被子以及椅子都经过笔者的理性分析和掌控之后进行适度地变形扭曲,达到笔者想要的画面效果和艺术氛围。

    3.主观改变的色彩

    达利认为绘画应该是能够表达自己艺术观点、能体现个人特色的艺术,由主观的色彩和理性的构图所构成的梦境世界。达利将主观色彩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运用得淋漓尽致,追求一种永恒的神秘荒诞之美。笔者运用主观色彩理性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幅幅有别于客观事物色彩的创作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以《自画像系列》为例,分别以红、黄、蓝、绿色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情感,虽然色彩极其强烈,但是画面却给人以窒息之感。当时创作者的感受极其压抑痛苦,故而也将这种情感表现在画面之中作为宣泄。再以《我的妹妹系列》《吻别系列》《生死系列》为例,为了达到《生死系列》想要的效果,笔者经过理性分析思考把背景和色彩均降到最低,多以黑红为色调,突出生死瞬间的痛苦感受,将创作者的深刻感受跃然画面之上。《我的妹妹系列》中,经过理性地分析和判断之后,选择用反自然色彩的红、橙、黄、绿、蓝、紫为六幅画面的主色调,反映画面人物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姿势,映射了六种不同的画面氛围和情感。《吻别系列》中的画面主要部分大都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主题,吻别是热烈而悲伤的,通过不同画面的主观理性色彩的处理,打造出一幅幅不同氛围的吻别场面。

    四、结语

    理性思维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理性思维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但是,理性不等于没有感性或者失去感性因素,而是通过理性结合感性把事物的本质更好地体现出来。如何充分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内涵,使画面效果与艺术家的创作思想相契合,这就需要艺术家借助理性的整体掌控和分析,把握好作品画面的尺度,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另外,随着近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开始普遍重视个人情感意念的完美表达,而表达艺术家个人思想情感的掌控载体就是理性思维,因此理性掌控在艺术创作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作用也日益凸显,其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也日趋多元。

    然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坚持一种创作方法的同时,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形式上的面貌又会遇到艺术风格创作上的瓶颈。当今,艺术家极力寻求着专利性的艺术图式和绘画语言来代表自我,既表达艺术理念,又表现自我艺术面貌,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多元的名义下表现出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就像当下在方力钧作品背后是许多的画面变成了撇嘴傻笑的光头,张晓刚作品背后是许多虚虚乎乎的效果一样,艺术符号的重复和延续是一味地追求强有力的形式,树立千篇一律的自我图式来迎合他人的口味,还是真正在艺术上打开了自由之门,这就得艺术家自己去借助理性思维进行深刻反思了。

    总之,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方法运用,达利绘画作品中的理性运用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多现代性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达利[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蒋勋.魔幻·达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柳淳风.达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