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韩淑鸿+孟宝奎+杨滨浩
山西省运城市位于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优势地带。2002年该市的平陆、万荣、临漪、丙城、盐湖五县(区)被农业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点县,闻喜、河津、永济被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基地县。苹果产业是山西省运城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园密度较大、品种结构不合理、常规管理技术落后等,都影响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调查分析运城苹果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义重大。
1运城市苹果生产现状
1.1自然条件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土高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112°04′,北纬34°35′~35°49′。东西最长约211 km,南北最宽约为127 km。全市总面积14 233 km2,其中平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0.6%;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6.6%。区内地形比较复杂,相对高差明显,最高峰为垣曲境内的舜王坪,海拔2 321.8 m;最低处为垣曲的古城,海拔245 m,比差达2 076.8 m。
运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约600 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冬春较少,占全年的20%左右;而夏秋季特别集中,约占全年的70%左右,7、8两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 350 h),海拔高(平均海拔500~800 m),温差大(昼夜温差达15 ℃以上),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佳苹果生产带。同样的品种、相同的管理条件,生产出的苹果在色泽和口感上都优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
1.2苹果生产情况
一是苹果面积比较大。到2011年底,苹果面积15.6万hm2,占全省苹果面积的41%,占全国苹果面积的8.3%。
二是苹果产量比较大。运城苹果年总产达到 32亿kg,苹果产量占全省苹果总产的64%,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8.03% 。
2运城市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果园密度过大
运城苹果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的,栽植密度多为667 m2栽110株。现在20年过去了,随着果树的生长,树体过于庞大,果园密闭严重,导致优质果率不高。近几年运城也在积极推广果园间伐,但由于果农认识不到间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到目前运城市所间伐的苹果园约1.3万hm2,还约有14万hm2苹果园需要间伐。果园间伐依然任务重、难度大。
2.2苹果品种结构难以优化
运城市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3︰16,早、中熟品种所占的面积比例小。如果大面积改接,人工、接穗将需要很多花费,还需3年才能进入盛果期。这期间靠种植苹果养家的果农难以维持生活,只有少数富裕户能进行高接换优,自然难以达到所期望的比例2︰5︰13。在运城市农村很多果农都把钱投入盖房、丧葬、嫁娶中,果业投资形成恶性循环。果业投入不足,导致品种改良、技术更新、设施改造难以实施。
2.3苹果果园常规管理技术落后
苹果树果园密度较大,果树间伐刚刚起步,生草覆盖刚刚试点,大水漫灌非常普遍,肥料大多依赖化学肥料,疏花一直靠人工作业。为节约成本大多农户采用塑料袋给苹果套袋,造成环境污染,让成熟的消费群体有避而远之的心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理,影响市场销售。促进着色转果操作繁琐,农户不愿投工,果色不匀。防虫治虫措施仍是以化学防治,农药污染与残留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发展对策
3.1降低果园密度,为树形“瘦身”
目前运城苹果种植密度一般都是667 m2栽110株树,大树形、高密度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如果品质量差、管理困难等。因此降低密度、改造树形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间伐、改造树形过程中做到尽量不减少产量,技术上隔株间伐,行间的株位置错开,留下的苹果树枝条要适量缓放;要处理好改造树形不影响树势,技术上要分批处理树干,千万不要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通过2~3年的树形改造,要达到果树树形矮化、枝条优化、果园通风透光、密度减少到每667 m2 55株左右。
3.2逐步优化品种结构
目前,运城市苹果早、中、晚比例为1︰3︰16,根据市场需求早、中、晚比例应是2︰5︰13较合理。在苹果高接换优的过渡期,一是运城市政府苹果产业部门应制定出台经济补贴政策,补贴果农进行高接换优;二是加大宣传引导果农对苹果高接换优投工和投资;三是政府果业技术业务部门对果农要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确实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四是果业农资部门要为果农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物资;五是政府涉果部门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做好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报道,积极引导果商、果业、果品的市场销售和消费。
3.3改进果园常规管理技术
在运城市重点推广生草覆盖、 水肥一体化、疏花保果、苹果套袋、促进着色、适时采收、合理整形、综合防治等八大技术,全方位提升果园管理水平,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
生草草种可选用白三叶、扁茎黄芪、百脉根、毛叶苕子等。施肥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大力推广有机肥的施用,以加强花果管理,做好疏花保果工作,适时适法选套优质果袋,摘袋后采取摘叶转果等措施促进果实着色。
对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农抗120、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推广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矿物源农药,推广性诱剂、糖醋液等物理诱杀技术,抓住病虫最佳防治期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同时为提高喷药效果,减少农药残留,果园喷药采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杜绝喷枪进果园。
3.4加强果品采后管理
苹果采收后应注意做到:一是大力推广应用气调库贮果;二是采后苹果处理要安装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生产线,做好苹果商品化处理,为苹果进入高档市场创造条件;三是大力宣传,提高大多数果农的商品意识;四是培养果农的诚信意识,做好标准分级和包装,如选用保鲜袋贮存苹果,决不能有外观看上去很漂亮,里面掺夹很多不合规格果子的现象;五是严禁混装滚袋销售,让广大果商放心,逐步提高果农商品意识,严格按照客商收购的标准做好苹果采后的处理。
3.5转变政府职能,为果农搞好服务
加强对苹果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及其办公室,建立“市级领导抓龙头企业发展,县级领导抓基地建设,乡镇领导抓大户经营”的三级领导责任制,形成层层签定责任状,环环紧扣保发展的氛围,开创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支持果农建立协会和合作社,协调有关部门为符合政策的组织注册登记,通过支持协会和合作社,把果农、协会、合作社、科研院所、金融部门、龙头企业连成利益的共同体,保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获得合理利润。完善果协和合作社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多给果农提供一些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使运城市果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经纪人队伍由自发状态变成有组织、有制度、有成效的状态,使果业组织真正担负起内连农户外连市场的任务,及时引导果农生产和销售。
(收稿日期:20130910)第1期(总第157期)2014年1月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No.1Jan.1文章编号:1005345X(2014)01003302 中图分类号:S436.611.1+9文献标识码:B2013年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发生原因分析
张颜春1,王福毅1,刘文林2,李仁芳3
(1.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局,山东 平度 266700;2.平度市绿洲植保中心;3.平度福临家园)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我地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出乎意料地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者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颗粒无收,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弄清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并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气候异常,病菌数量大
多年实践证明,苹果套袋是防止病虫害侵染、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今年的异常天气造成了套袋之前的幼果期温度过高,降水过多,致使轮纹病菌大量发生而导致烂果。
1.1温度过高
据平度气象局资料显示,2013年3、4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5.2 ℃、10.4 ℃,均低于30年(1981~2010年)同期平均气温(3、4份平均气温分别是5.6 ℃、12.4 ℃)。而5月份日平均气温19.1 ℃,高于30年同期平均气温(18.3 ℃)。尤其5月中下旬最高气温超25 ℃的有16 d,创历年同期最高。轮纹病菌在10~15 ℃即可生长繁殖,5月份19 ℃以上的气温,尤其5月中下旬长时间超过25 ℃的高温,更有利于其快速繁殖。同时,由于3、4月份较长时间的低温,迫使红富士苹果物候期相应推迟了10~12 d,致使今年5月中下旬成为幼果果毛脱落的盛发期。病菌的快速繁殖、大量存在明显增加了对果毛脱落后留下的孔洞的侵染机会。另外,此时的高温又加快了喷施药剂的蒸发速度,相应地降低了对病菌的杀伤力。由此可见,5月份的高温有利于病菌的大量繁殖侵染,是造成今年轮纹病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1.2降水过多
轮纹病菌的繁殖侵染除具有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相应的湿度。在我地,该病菌一般从3月末就开始活动,相对湿度只要达到75%就能繁殖侵染,每一次降雨后都是其发生高峰期。在春季,随着物候期的进展,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增多,因此病菌的繁殖速度也会更快、数量会更大,果实染病的机会更多。据平度气象局资料显示,2013年4月1日到6月23日(即从苹果萌芽前后到套袋结束前)共84 d中有12次降水过程,平均每7 d降水一次,也就是说出现了12次病菌发生高峰。另外,进入6月中下旬的3次降水(18.8 mm)同样诱发了大量病菌,此时,果实正处于皮孔开裂期,开裂时皮孔周围充斥了大量病菌。此时的管理(喷药、套袋)稍有不慎,病菌便可长驱直入。调查发现,凡是今年轮纹病发生重的果园均在这一阶段的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果实发育参差不齐,喷药防病遗漏病菌
受气候、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或同一园片内的果树其物候期进展程度也不一样,其萌芽、开花、坐果、果毛脱落、皮孔开裂、花芽分化及果实成熟等均有早晚先后之分。尤其在今年,由于物候期的推迟促使果毛脱落和皮孔开裂正好与高温高湿及病菌大量存在的时段相遇,二者发生的不整齐性则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同时,虽然每次喷药都能杀死当时的一些病菌,对果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当喷药间隔期超过药剂有效期而形成的无药时段或在药剂有效期限内的后半期、药效很低或几乎无杀菌能力时,某些遗漏的病菌正好乘虚快速繁殖。此时,果毛脱落、皮孔开裂仍在继续进行,二者留下的孔洞与缝口正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是病菌大量入侵的通道,再一次增加了轮纹病发生的几率。
3药剂使用不科学
3.1不喷花前药
调查发现,不少果农错误地认为,春天干旱少雨,不会有病菌繁殖侵染。因此,盲目地拉长喷药间隔期,减少喷药次数。虽然在萌芽前喷过高浓度的杀菌剂(5 °Be石硫合剂或80~100倍索利巴尔),但到开花前己近40 d,药剂对各种病菌己基本无效。更何况遇上这种开花前降水多、气温高、病菌数量大的情况,不用说不喷花前药会使病菌增多、幼果受害重,即使喷上药,其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3.2用药单一
受气候正常年份习惯做法的影响及经销商的过头宣传,不少人过多地迷信或过于重视内吸杀菌剂的使用。一是全年多次使用同物异名的内吸杀菌的药剂;二是在日常防病中,注重雨后内吸杀菌剂的使用,很少或不能在雨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更不用说这2种药剂的混用。这种单一的用药方法不仅容易增加病菌的抗药性,更重要的是在今年这种降水次数多的情况下,果实很难及时喷上药。即使见缝插针地喷上药,也会因频繁降水而冲刷掉药液降低药效,因而很难保证果实无菌入袋。
3.3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次数少、间隔时间长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地,红富士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必须不失时机地喷好3次药,果品质量才有保证。但今年由于物候期推迟及6月上中旬基本无有效降雨,再加上当地有些果品收获与销售的时间性强,因而不少果农减少了套袋前的喷药次数。调查发现,这期间不少园片只喷2次药,其间隔期达20多天,大大超出了药剂的有效期。这为前期已大量存在的病菌再一次创造了一个快速繁殖侵染的机会,提高了后期轮纹病发生率。
3.4喷药质量低
为赶时间、图进度,尽快给果实套袋,在露水未干的早晨和已有露水降临的傍晚,甚至雨后不久、叶片上尚有雨滳存在时仍在喷药。更有甚者,为图省力省事,将带有长柄、利于向冠内喷药的长杆喷雾器改为无杆喷枪。这种工具看起来使用灵活、喷射劲头足,但稍有枝叶遮挡,便会漏喷一片,尤其树冠内膛更易发生。这些不正确的喷药方法,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喷药效果,无意中为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病菌侵染几率。
4套袋时间过晚
调查发现,受多种原因影响,不少园片6月下旬还在进行苹果套袋,甚者持续到7月份。这一阶段,虽有效降雨不多,但气温高、病菌大量存在。而此时果面正处于皮孔开张和封闭不严的状态,对病菌的侵入毫无抵抗力。再加上选药不科学、喷药质量低、间隔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更会加重病菌的侵染程度。病菌一旦入果并且被套上袋后,袋子便形成了病菌的保护伞,以后喷药再多也无济于事。而袋内形成的高温、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必然会加速轮纹病的发生发展。
山西省运城市位于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优势地带。2002年该市的平陆、万荣、临漪、丙城、盐湖五县(区)被农业部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重点县,闻喜、河津、永济被列为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基地县。苹果产业是山西省运城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园密度较大、品种结构不合理、常规管理技术落后等,都影响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调查分析运城苹果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意义重大。
1运城市苹果生产现状
1.1自然条件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土高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112°04′,北纬34°35′~35°49′。东西最长约211 km,南北最宽约为127 km。全市总面积14 233 km2,其中平原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0.6%;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6.6%。区内地形比较复杂,相对高差明显,最高峰为垣曲境内的舜王坪,海拔2 321.8 m;最低处为垣曲的古城,海拔245 m,比差达2 076.8 m。
运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约600 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冬春较少,占全年的20%左右;而夏秋季特别集中,约占全年的70%左右,7、8两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 350 h),海拔高(平均海拔500~800 m),温差大(昼夜温差达15 ℃以上),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佳苹果生产带。同样的品种、相同的管理条件,生产出的苹果在色泽和口感上都优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
1.2苹果生产情况
一是苹果面积比较大。到2011年底,苹果面积15.6万hm2,占全省苹果面积的41%,占全国苹果面积的8.3%。
二是苹果产量比较大。运城苹果年总产达到 32亿kg,苹果产量占全省苹果总产的64%,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8.03% 。
2运城市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果园密度过大
运城苹果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的,栽植密度多为667 m2栽110株。现在20年过去了,随着果树的生长,树体过于庞大,果园密闭严重,导致优质果率不高。近几年运城也在积极推广果园间伐,但由于果农认识不到间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到目前运城市所间伐的苹果园约1.3万hm2,还约有14万hm2苹果园需要间伐。果园间伐依然任务重、难度大。
2.2苹果品种结构难以优化
运城市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3︰16,早、中熟品种所占的面积比例小。如果大面积改接,人工、接穗将需要很多花费,还需3年才能进入盛果期。这期间靠种植苹果养家的果农难以维持生活,只有少数富裕户能进行高接换优,自然难以达到所期望的比例2︰5︰13。在运城市农村很多果农都把钱投入盖房、丧葬、嫁娶中,果业投资形成恶性循环。果业投入不足,导致品种改良、技术更新、设施改造难以实施。
2.3苹果果园常规管理技术落后
苹果树果园密度较大,果树间伐刚刚起步,生草覆盖刚刚试点,大水漫灌非常普遍,肥料大多依赖化学肥料,疏花一直靠人工作业。为节约成本大多农户采用塑料袋给苹果套袋,造成环境污染,让成熟的消费群体有避而远之的心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理,影响市场销售。促进着色转果操作繁琐,农户不愿投工,果色不匀。防虫治虫措施仍是以化学防治,农药污染与残留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发展对策
3.1降低果园密度,为树形“瘦身”
目前运城苹果种植密度一般都是667 m2栽110株树,大树形、高密度已经带来许多问题,如果品质量差、管理困难等。因此降低密度、改造树形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间伐、改造树形过程中做到尽量不减少产量,技术上隔株间伐,行间的株位置错开,留下的苹果树枝条要适量缓放;要处理好改造树形不影响树势,技术上要分批处理树干,千万不要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通过2~3年的树形改造,要达到果树树形矮化、枝条优化、果园通风透光、密度减少到每667 m2 55株左右。
3.2逐步优化品种结构
目前,运城市苹果早、中、晚比例为1︰3︰16,根据市场需求早、中、晚比例应是2︰5︰13较合理。在苹果高接换优的过渡期,一是运城市政府苹果产业部门应制定出台经济补贴政策,补贴果农进行高接换优;二是加大宣传引导果农对苹果高接换优投工和投资;三是政府果业技术业务部门对果农要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确实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四是果业农资部门要为果农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物资;五是政府涉果部门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做好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报道,积极引导果商、果业、果品的市场销售和消费。
3.3改进果园常规管理技术
在运城市重点推广生草覆盖、 水肥一体化、疏花保果、苹果套袋、促进着色、适时采收、合理整形、综合防治等八大技术,全方位提升果园管理水平,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
生草草种可选用白三叶、扁茎黄芪、百脉根、毛叶苕子等。施肥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大力推广有机肥的施用,以加强花果管理,做好疏花保果工作,适时适法选套优质果袋,摘袋后采取摘叶转果等措施促进果实着色。
对病虫害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农抗120、灭幼脲3号、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推广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矿物源农药,推广性诱剂、糖醋液等物理诱杀技术,抓住病虫最佳防治期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同时为提高喷药效果,减少农药残留,果园喷药采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杜绝喷枪进果园。
3.4加强果品采后管理
苹果采收后应注意做到:一是大力推广应用气调库贮果;二是采后苹果处理要安装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生产线,做好苹果商品化处理,为苹果进入高档市场创造条件;三是大力宣传,提高大多数果农的商品意识;四是培养果农的诚信意识,做好标准分级和包装,如选用保鲜袋贮存苹果,决不能有外观看上去很漂亮,里面掺夹很多不合规格果子的现象;五是严禁混装滚袋销售,让广大果商放心,逐步提高果农商品意识,严格按照客商收购的标准做好苹果采后的处理。
3.5转变政府职能,为果农搞好服务
加强对苹果产业化经营的领导,健全市、县、乡三级领导及其办公室,建立“市级领导抓龙头企业发展,县级领导抓基地建设,乡镇领导抓大户经营”的三级领导责任制,形成层层签定责任状,环环紧扣保发展的氛围,开创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支持果农建立协会和合作社,协调有关部门为符合政策的组织注册登记,通过支持协会和合作社,把果农、协会、合作社、科研院所、金融部门、龙头企业连成利益的共同体,保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获得合理利润。完善果协和合作社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多给果农提供一些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使运城市果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经纪人队伍由自发状态变成有组织、有制度、有成效的状态,使果业组织真正担负起内连农户外连市场的任务,及时引导果农生产和销售。
(收稿日期:20130910)第1期(总第157期)2014年1月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No.1Jan.1文章编号:1005345X(2014)01003302 中图分类号:S436.611.1+9文献标识码:B2013年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发生原因分析
张颜春1,王福毅1,刘文林2,李仁芳3
(1.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局,山东 平度 266700;2.平度市绿洲植保中心;3.平度福临家园)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我地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出乎意料地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者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颗粒无收,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弄清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并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气候异常,病菌数量大
多年实践证明,苹果套袋是防止病虫害侵染、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今年的异常天气造成了套袋之前的幼果期温度过高,降水过多,致使轮纹病菌大量发生而导致烂果。
1.1温度过高
据平度气象局资料显示,2013年3、4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5.2 ℃、10.4 ℃,均低于30年(1981~2010年)同期平均气温(3、4份平均气温分别是5.6 ℃、12.4 ℃)。而5月份日平均气温19.1 ℃,高于30年同期平均气温(18.3 ℃)。尤其5月中下旬最高气温超25 ℃的有16 d,创历年同期最高。轮纹病菌在10~15 ℃即可生长繁殖,5月份19 ℃以上的气温,尤其5月中下旬长时间超过25 ℃的高温,更有利于其快速繁殖。同时,由于3、4月份较长时间的低温,迫使红富士苹果物候期相应推迟了10~12 d,致使今年5月中下旬成为幼果果毛脱落的盛发期。病菌的快速繁殖、大量存在明显增加了对果毛脱落后留下的孔洞的侵染机会。另外,此时的高温又加快了喷施药剂的蒸发速度,相应地降低了对病菌的杀伤力。由此可见,5月份的高温有利于病菌的大量繁殖侵染,是造成今年轮纹病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1.2降水过多
轮纹病菌的繁殖侵染除具有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相应的湿度。在我地,该病菌一般从3月末就开始活动,相对湿度只要达到75%就能繁殖侵染,每一次降雨后都是其发生高峰期。在春季,随着物候期的进展,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增多,因此病菌的繁殖速度也会更快、数量会更大,果实染病的机会更多。据平度气象局资料显示,2013年4月1日到6月23日(即从苹果萌芽前后到套袋结束前)共84 d中有12次降水过程,平均每7 d降水一次,也就是说出现了12次病菌发生高峰。另外,进入6月中下旬的3次降水(18.8 mm)同样诱发了大量病菌,此时,果实正处于皮孔开裂期,开裂时皮孔周围充斥了大量病菌。此时的管理(喷药、套袋)稍有不慎,病菌便可长驱直入。调查发现,凡是今年轮纹病发生重的果园均在这一阶段的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果实发育参差不齐,喷药防病遗漏病菌
受气候、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地区或同一园片内的果树其物候期进展程度也不一样,其萌芽、开花、坐果、果毛脱落、皮孔开裂、花芽分化及果实成熟等均有早晚先后之分。尤其在今年,由于物候期的推迟促使果毛脱落和皮孔开裂正好与高温高湿及病菌大量存在的时段相遇,二者发生的不整齐性则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同时,虽然每次喷药都能杀死当时的一些病菌,对果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当喷药间隔期超过药剂有效期而形成的无药时段或在药剂有效期限内的后半期、药效很低或几乎无杀菌能力时,某些遗漏的病菌正好乘虚快速繁殖。此时,果毛脱落、皮孔开裂仍在继续进行,二者留下的孔洞与缝口正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1)1是病菌大量入侵的通道,再一次增加了轮纹病发生的几率。
3药剂使用不科学
3.1不喷花前药
调查发现,不少果农错误地认为,春天干旱少雨,不会有病菌繁殖侵染。因此,盲目地拉长喷药间隔期,减少喷药次数。虽然在萌芽前喷过高浓度的杀菌剂(5 °Be石硫合剂或80~100倍索利巴尔),但到开花前己近40 d,药剂对各种病菌己基本无效。更何况遇上这种开花前降水多、气温高、病菌数量大的情况,不用说不喷花前药会使病菌增多、幼果受害重,即使喷上药,其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3.2用药单一
受气候正常年份习惯做法的影响及经销商的过头宣传,不少人过多地迷信或过于重视内吸杀菌剂的使用。一是全年多次使用同物异名的内吸杀菌的药剂;二是在日常防病中,注重雨后内吸杀菌剂的使用,很少或不能在雨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更不用说这2种药剂的混用。这种单一的用药方法不仅容易增加病菌的抗药性,更重要的是在今年这种降水次数多的情况下,果实很难及时喷上药。即使见缝插针地喷上药,也会因频繁降水而冲刷掉药液降低药效,因而很难保证果实无菌入袋。
3.3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次数少、间隔时间长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地,红富士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必须不失时机地喷好3次药,果品质量才有保证。但今年由于物候期推迟及6月上中旬基本无有效降雨,再加上当地有些果品收获与销售的时间性强,因而不少果农减少了套袋前的喷药次数。调查发现,这期间不少园片只喷2次药,其间隔期达20多天,大大超出了药剂的有效期。这为前期已大量存在的病菌再一次创造了一个快速繁殖侵染的机会,提高了后期轮纹病发生率。
3.4喷药质量低
为赶时间、图进度,尽快给果实套袋,在露水未干的早晨和已有露水降临的傍晚,甚至雨后不久、叶片上尚有雨滳存在时仍在喷药。更有甚者,为图省力省事,将带有长柄、利于向冠内喷药的长杆喷雾器改为无杆喷枪。这种工具看起来使用灵活、喷射劲头足,但稍有枝叶遮挡,便会漏喷一片,尤其树冠内膛更易发生。这些不正确的喷药方法,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喷药效果,无意中为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病菌侵染几率。
4套袋时间过晚
调查发现,受多种原因影响,不少园片6月下旬还在进行苹果套袋,甚者持续到7月份。这一阶段,虽有效降雨不多,但气温高、病菌大量存在。而此时果面正处于皮孔开张和封闭不严的状态,对病菌的侵入毫无抵抗力。再加上选药不科学、喷药质量低、间隔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更会加重病菌的侵染程度。病菌一旦入果并且被套上袋后,袋子便形成了病菌的保护伞,以后喷药再多也无济于事。而袋内形成的高温、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必然会加速轮纹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