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叶志强
摘 要:事业单位工作运转过程当中的主要支柱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中重要的组成,其合理化的管理也对事业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资产的定期清查是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只有坚持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不断创新改革才能更好的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分析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当今社会,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额度基本都在百万、千万以上,管理局面也多呈“分工负责、集体决策、统一管理”等趋势。但也因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琐碎繁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范围也极其广泛,比如:采购、处理、使用、分拨、财务核算、物品管理、资产使用等等环节,导致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中“账面大物品少、重采购情经营、重投放轻处理”的局面普遍存在。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交错不清的部门分工职责、资产登记不清晰、没有专人负责统计、资产使用率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物资产与账务统计不符
实物资产与账目统计不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单位给职工购买的一些办公用品,比如打印机、电脑、办公桌椅等没有登记到固定资产账目中。其他事业单位或上级部门赠送或无偿拨付的一些固定资产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入固定资产核算。报废或损坏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的向相关统计管理部门进行报批,而是自行进行转让或者变卖等处理,导致实物与账目不符。
(二)账目核对不及时
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应该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相关固定资产的数目、定期进行库存的清点核对,对出现的数目差异或固定资产损坏的报批工作做到及时的交接,这是保障食物与账目一致的关键。但是一些单位不重视相关工作,没有制定定期核对账目的制度,或者该制度没有得到有利的执行,从而导致了实物与账目不符的现象出现。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思想认知低
在管理工作中,不乏一些单位的领导层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知不到位,即使知道固定资产是该单位业务正常运作的保障,但是片面的认为流动资产的灵活性更大,更注重流动资产的管理,或者认为固定资产的统计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自身的工作,同其他部门关系不大,因此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监督工作不到位
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与事业单位的紧迫性与责任感不够,工作过程中的松懈、没有专人专项负责都是监督不力的原因。没有专项的检查就不会及时的发现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存在的纰漏。
(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偏低
因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了部分事业单位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出现了闲置的情况,在该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的同时因为工作需要又再次进行购买,出现了重复购买固定资产的现象,这也使得财政支出压力加重的同时固定资产的利用使用率降低。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首先就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通过规范的流程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格式化、程序化,使操作管理更方便。其次需要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对相关的部门与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保障事情有人做。最后就是对固定资产的配置标注进行明确,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的执行相关配置规定,对损耗、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处理,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或分配时做到不超标、不超编。
(二)加强宣传培训与检查力度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对事前、事中工作的宣传培训与检查监督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一方面是对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登记、报备等事宜流程的规范化,对实施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第二方面就是需要上级部门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政策脱光落实到实处。
(三)定期盘点,管理程序化
固定資产的彻底清查盘点每年是至少需要有一次的,在清库盘点的过程中,由负责人组织协调制定盘点方案,盘查后各个部门汇总并派代表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数目核对,形成清查之后的盘点分析表,并由相关责任人确认签字。在盘点的过程中对损耗、保养、保管、维修等使用情况进行备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得出最后的盘点结果,要做到账目与实物相符,防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与不恰当的流失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伟鑫.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