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书与儿童独立阅读力提升研究
【摘 要】 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为主的书与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读物。文章以“爱悦读·桥梁书——小豆包”系列为例,从桥梁书的概念、特点、性质及教学策略出发,详细阐释其独有的教育功能价值,介绍如何从多方面帮助儿童提升独立阅读力。
【关 键 词】桥梁书;儿童;阅读力
【作者单位】王蕾,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分级阅读与儿童文学教育研究”(16YJA751022)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8.010
一、桥梁书本体理论介绍
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为主的书与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读物,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实现从读图到读文字,从亲子阅读、教师伴读到独立阅读的顺利过渡,从而让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有所发展。桥梁书的概念源于欧美,英文是“Bridging Books”,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界引进后将其译为“桥梁书”。桥梁书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儿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这与桥梁书的自身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本课题组实验表明,汉语类的桥梁书核心特点如下:其一,文字长短适中,整本书的字数在1万字以内,单篇作品的字数在3000字左右;其二,桥梁书里的文字95%为课标规定的小学一、二年级常用汉字;其三,句式以陈述句、对话句、一般疑问句等简单句式为主;其四,文图比例为2∶1,每一张跨页包含两张小图或一张大图;其五,版式采用诗歌体排版,每行不超过15个汉字,以便于儿童阅读;其六,以类型化人物形象为主,人物关系简单,故事常采用起因、经过、高潮、圆满结局的传统故事模式进行叙述。桥梁书的核心阅读读者为6—9岁的儿童,即小学中低学段的儿童,其在思维发展上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在阅读时往往喜欢图画为主的读物,对文字较多的抽象内容比较抵触。这时,桥梁书的出现,以接近儿童生活经验的主题、幽默有趣的故事形式,帮助儿童喜欢阅读,让他们逐渐适应篇幅较长的文字书,从而带领儿童探索更大的阅读世界。文章重点讨论桥梁书对提升儿童独立阅读力的阅读价值,及如何实施桥梁书推广策略,并以桥梁书代表性作品“爱悦读·桥梁书——小豆包”系列为例予以阐释。
“爱悦读·桥梁书——小豆包”系列(以下简称“小豆包桥梁书”系列)系教育部社科研究课题成果之一,作为国内首套有理论支撑的桥梁书作品,这套书已成为原创桥梁书的代表性品牌读物,其理论研究、作品开发、同名课程推广、儿童舞台剧与教育游戏丰富了这一独一无二的桥梁书系列阅读教育产品线。同时,“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作为阅读教材已经进入全国百所小学课堂,为6—9岁的孩子搭建了一座从图画阅读走向文字阅读的桥梁。
二、桥梁书对儿童独立阅读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桥梁书作为儿童接触文字书阅读的初级形态,对儿童独立阅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升儿童阅读兴趣
儿童是阅读的主体,兴趣是阅读的基础,任何阅读活动的进行都应以儿童的兴趣为核心。特别是在童年时期,阅读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阅读并热爱阅读,旨在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1]。对处于从图画书阅读向纯文字书阅读转型的低龄儿童而言,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桥梁书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方面,主要通过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成长需要两条途径来实现。首先,桥梁书属于分级阅读中初级的文字书读物,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编写。6—9岁的儿童由于身体的快速成长、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对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他們更喜欢有关于身心变化和个性差异,充分描述外在世界、讲述朋友交往等类型的图书。“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的《小豆包一路奇遇记》,可以带领儿童探索奇妙的广阔世界,《小豆包的好朋友》则可以为儿童的同伴交往提供有益的范本。同时,桥梁书想要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必然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故事内容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小豆包桥梁书”系列在故事主题的选取上,充分考虑了这个阶段儿童初入校园对校园生活感到陌生,同伴交往将要面临各种状况等情况,让儿童通过阅读找到自己生活情境的真实感受,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2.帮助儿童获得阅读自信
6—9岁的儿童处于从图画为主的图书阅读向纯文字书阅读的转型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文字书的畏难情绪。儿童倾向于阅读以生动有趣、画面直观的图画为主的书,比如绘本、漫画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接触的文字书阅读中很容易受挫,生字词太难、情节太复杂、人物形象太多等。通过阅读桥梁书,儿童可以获得充满愉悦感的阅读体验,因为桥梁书有针对性的内容特点,使儿童很容易读懂图书,获得阅读自信。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故事所采用的字词95%都是该阶段儿童已认识的基础字与常用字,句式多为简单句式,人物形象较少,人物关系简单。这样的设计使儿童在进行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并由此产生“我能阅读”的自信。同时,这一系列读物在情节设置上均为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传统结构,叙事结构简单,可以帮助儿童在短时间内梳理故事思路。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一系列读物主要以小豆包、小饺子作为故事人物,儿童可以在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中熟悉故事的所有人物。因此,让儿童走向独立阅读的重要桥梁就是帮助他们建立阅读自信,让儿童有足够的信心自己完成阅读,才是他们真正实现独立阅读的开端。
3.引导儿童获得阅读方法
“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故事地图是解决儿童缺乏阅读方法的有效策略。简单来说,故事地图就是为故事设计一个地图,起点是故事起因,中间路线是发展经过,终点是故事结局,在角标上还标注着时间、地点、人物。儿童通过这样一张地图可以快速掌握叙述性故事的六要素,帮助儿童梳理故事线索,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结构,从而能够条理清晰地复述故事内容。这样的桥梁书设计可为儿童阅读提供无形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儿童在阅读有趣故事地图的同时习得故事的结构模式,掌握阅读文字故事书的一般规律。
4.扩展阅读交流途径
阅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单向信息导入的活动,特别是文字占有较大比重的图书,很容易让儿童陷入只有信息导入没有自我阅读信息输出的阅读活动中,从而使得他们失去阅读乐趣。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编者特别设计了“聊一聊”“写一写”“阅读游戏”等环节,为儿童在阅读文字书时提供双向交流途径,这是一般读物所不具有的功能。儿童在开始阅读前,可就本册感兴趣的话题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完成阅读后,可把自己读书的感受以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在“写一写”或者“阅读游戏”的模块上。同时,“小豆包桥梁书”系列配套阅读指导手册,也以多种形式为儿童提供交流机会。比如,儿童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把自己理解中的故事通过画画表达,进行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可以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阅读与思考,和伙伴讨论;也可以将有趣的故事情节编排成小节目,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阅读交流的有效实施,在满足儿童阅读后交流与表达愿望的同时,更能加深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其阅读兴趣,进而推动阅读的持续进行。
三、桥梁书阅读推广策略初探
无论是儿童读物的编辑、营销人员还是书店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加强专业阅读素养,积极投身于阅读推广事业中。那么,桥梁书作为特殊的儿童读物,有哪些阅读推广方式呢?下面我们将以完整的桥梁书阅读推广设计思路来具体阐释。
1.阅读推广准备阶段
第一,了解桥梁书理念。桥梁书是由欧美分级阅读体系衍生出的阅读理念,阅读指导者如果对桥梁书为何物尚不了解,那么要对桥梁书进行阅读指导就变得毫无可能。因此,桥梁书阅读指导的重要前提是桥梁书理念的普及。欧美作为分级阅读理念的发源地,多年前已经注意到阅读理念普及对阅读活动推广的重要作用,也已采取系列措施进行普及工作。比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工程性质的专门为婴幼儿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计划[2]。该计划的核心部分是由公共图书馆、教育部门等多家机构联手为婴幼儿家庭发放免费的阅读包。发放阅读包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父母了解阅读开展的具体理念和相关活动,让他们了解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哪里获得帮助。阅读指导者在进行桥梁书推广的准备工作时,需充分查阅文献,对桥梁书的概念、特点、性质等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按照桥梁书自有的特征来设计推广活动。
第二,精心挑选适合儿童的桥梁书。桥梁书自从被引进以来,已成为出版领域纷纷争抢的新“蛋糕”,国外各类桥梁书作品的引进,国内原创桥梁书的开发,使得桥梁书的出版鱼龙混杂。教育功能指向应是选择桥梁书的第一定律,也就是说,桥梁书的首要目的是必须有助于儿童提升独立阅读能力。优秀的桥梁书作品在以儿童本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基础上,要从内容与形式上,针对性地帮助儿童提升独立阅读力,从儿童熟悉的自然领域、生活领域和想象领域取材,再通过合适的图文比例,配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以较为基础的字词语法呈现内容,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桥梁读物。本课题组研发的母语桥梁书标准可作为阅读指导者遴选桥梁书的参照。
2.阅读推广导入阶段
第一,指导儿童关注图书细节。对儿童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细节就是宝藏[3]。作为一本图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引言页、前后勒口、目录等都是图书传递信息的载体。细节关注的欠缺对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和有效阅读方法的培养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阅读指导者在指导儿童进行桥梁书阅读时,要培养他们关注图书细节,引导他们在细节中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封面是阅读者最先接触的内容,包含有许多重要信息,通過了解书名、作者名等基本信息,阅读者可判断图书的风格走向和大致内容,能够预先知道大概的故事内容。如《小豆包的好朋友》封面上画着奔跑的小豆包和小饺子,以及一条吐着舌头的大蛇,根据这些信息,阅读指导者可以让儿童获悉小豆包的好朋友就是小饺子,它们在某天遇见了可怕的大蛇。前勒口和后勒口一般是作者简介和相关图书推荐,阅读指导者可以让儿童在了解作者信息的同时扩展阅读途径,让他们发现更多优质的图书书目。“小豆包桥梁书”系列的后勒口上是本系列桥梁书的其他作品封面,儿童如果喜欢这本书,可以进行其他图书的阅读,从而直接获得阅读推荐。
图书其他部分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目录页可以让儿童快速了解一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快速掌握图书的主要内容信息;引言页会有一段关于本书的引子,故事的引子就是故事的开头,常常会透露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
第二,帮助儿童树立阅读目标。中低学段的儿童尚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无法为自己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扮演着纯粹阅读者的角色,即不带任何目的自由阅读。这种确立阅读目标的指导意识对阅读指导者来说并不陌生,一般为陈列式和提问式两种方法。陈列式就像科目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一样,将在阅读中应该达到哪几个目的罗列出来,给儿童以直观引导,让他们直接对照阅读目的展开阅读;提问式则是将这些目的设计为小的问题,让儿童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读书会中,阅读指导者主要采取提问式的目标确立法,通过设置问题纸条箱,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以问题纸条的形式放在纸条箱内,由儿童抽取,儿童再根据所抽取的问题带着指向性和目标性进行阅读。在帮助儿童明确阅读目标时,阅读指导者也可以充分发掘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确立个人阅读目标。阅读目标的确立对阅读活动起到重要的靶向作用,阅读指导者应依据儿童的不同阅读能力层级,予以直接引导或者自主式引导。
3.阅读推广核心阶段
第一,协助儿童厘清故事脉络。中低学段的儿童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各项阅读能力都发展缓慢。这一时期的儿童仍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对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很多儿童在阅读后,出现思维混乱、很多情节难以理解的状况。一般这个阶段的儿童很难厘清故事脉络,也很难进行有条理的故事复述,更难以认识到故事中情节的具体关联性。
对于以上问题,桥梁书是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比如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设置了“故事地图”环节,简而言之就是编者为故事画了地图,这是帮助儿童梳理故事发展脉络的有效途径。通过故事地图,儿童可以快速了解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在头脑中将故事情节合理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思维空间的抽象联系。通过这样的故事地图,阅读指导者可以快速地引导儿童把握并理解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这也是故事地图的作用。
第二,帮助儿童分析人物形象。在桥梁书阅读推广中,阅读指导者可以采取“人物角色网”的方式引导儿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儿童根据初步阅读体验,在众多人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为分析对象。然后,儿童可再次精读故事原文,找到与目标人物形象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对人物形象有大致把握。比如,儿童在《小豆包的好朋友——勇敢的一天》中选择了小豆包这一形象,可以根据故事中小豆包敢和大蛇说话、敢戏弄阿里巴巴等情节,推断出小豆包是个勇敢的人物,也可根据小饺子对小豆包的评价“你真勇敢”来支撑这一观点。最后,儿童会根据他们所感知的人物形象特点,依据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总结陈述。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儿童将逐渐形成对故事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掌握文学阅读方法。
4.阅读推广指导阶段
第一,搭建自由的阅读交流平台。从阅读心理来看,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会有与人交流和表达的愿望,愿望一旦达成,有可能促进其阅读理解,提高其阅读兴趣,达到推动阅读的目的[4]。特别是对小学低龄阶段的小读者而言,进行阅读交流尤为重要。桥梁书的又一特点就是为儿童提供多重阅读交流途径。“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为儿童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在阅读活动开始前的“聊一聊”模块,可以让儿童根据故事主题,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书本、作者、其他读者形成自由讨论。在阅读活动完成后的“写一写”模块,为儿童心中所感所想留有发挥之地。此外,图书配套的阅读指导方案中也设置了广泛的交流渠道。阅读指导者可在每次推广活动中设置“故事延伸”环节,比如,儿童在阅读完《吵架》这个故事后,可以和发生过矛盾的伙伴沟通交流,而在读完《馅儿怎么可能在外面》故事后,儿童可以畅谈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类似事物。
第二,開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游戏活动。传统的阅读指导活动主要以读书交流会、读后感展示、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开展,我们建议阅读活动能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在儿童更喜欢的游戏方式中融入阅读扩展活动。比如,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阅读活动中,阅读指导者设计了“手绘故事地图”环节,儿童可以自由创作地图,在绘画中厘清故事脉络;设计了“图书馆探秘”活动,这是对故事内容延伸的体验活动,让儿童去不同的图书馆发现更多有趣事物。儿童在阅读游戏中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从而逐步学会独立阅读。
桥梁书对儿童的阅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桥梁书阅读与推广可以为儿童搭建一座从图画为主的书走向纯文字书阅读、由成人伴读通往独立阅读的桥梁。出版人在认识到桥梁书价值的同时,可通过更多富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指导,使儿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享受独立阅读的成就感,从阅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儿童通过桥梁书阅读成长为一个富有自信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万国琴.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晔. 英美两国儿童分级阅读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情报, 2013(12).
[3]朱辰晖. 感悟细节享受绘本[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12).
[4]元盼盼. 谈课外阅读交流的有效途径[J]. 成才之路,2014(9).
【关 键 词】桥梁书;儿童;阅读力
【作者单位】王蕾,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分级阅读与儿童文学教育研究”(16YJA751022)成果论文。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8.010
一、桥梁书本体理论介绍
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为主的书与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读物,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实现从读图到读文字,从亲子阅读、教师伴读到独立阅读的顺利过渡,从而让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有所发展。桥梁书的概念源于欧美,英文是“Bridging Books”,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界引进后将其译为“桥梁书”。桥梁书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儿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这与桥梁书的自身特点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本课题组实验表明,汉语类的桥梁书核心特点如下:其一,文字长短适中,整本书的字数在1万字以内,单篇作品的字数在3000字左右;其二,桥梁书里的文字95%为课标规定的小学一、二年级常用汉字;其三,句式以陈述句、对话句、一般疑问句等简单句式为主;其四,文图比例为2∶1,每一张跨页包含两张小图或一张大图;其五,版式采用诗歌体排版,每行不超过15个汉字,以便于儿童阅读;其六,以类型化人物形象为主,人物关系简单,故事常采用起因、经过、高潮、圆满结局的传统故事模式进行叙述。桥梁书的核心阅读读者为6—9岁的儿童,即小学中低学段的儿童,其在思维发展上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在阅读时往往喜欢图画为主的读物,对文字较多的抽象内容比较抵触。这时,桥梁书的出现,以接近儿童生活经验的主题、幽默有趣的故事形式,帮助儿童喜欢阅读,让他们逐渐适应篇幅较长的文字书,从而带领儿童探索更大的阅读世界。文章重点讨论桥梁书对提升儿童独立阅读力的阅读价值,及如何实施桥梁书推广策略,并以桥梁书代表性作品“爱悦读·桥梁书——小豆包”系列为例予以阐释。
“爱悦读·桥梁书——小豆包”系列(以下简称“小豆包桥梁书”系列)系教育部社科研究课题成果之一,作为国内首套有理论支撑的桥梁书作品,这套书已成为原创桥梁书的代表性品牌读物,其理论研究、作品开发、同名课程推广、儿童舞台剧与教育游戏丰富了这一独一无二的桥梁书系列阅读教育产品线。同时,“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作为阅读教材已经进入全国百所小学课堂,为6—9岁的孩子搭建了一座从图画阅读走向文字阅读的桥梁。
二、桥梁书对儿童独立阅读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桥梁书作为儿童接触文字书阅读的初级形态,对儿童独立阅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提升儿童阅读兴趣
儿童是阅读的主体,兴趣是阅读的基础,任何阅读活动的进行都应以儿童的兴趣为核心。特别是在童年时期,阅读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阅读并热爱阅读,旨在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1]。对处于从图画书阅读向纯文字书阅读转型的低龄儿童而言,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桥梁书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方面,主要通过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成长需要两条途径来实现。首先,桥梁书属于分级阅读中初级的文字书读物,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编写。6—9岁的儿童由于身体的快速成长、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对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他們更喜欢有关于身心变化和个性差异,充分描述外在世界、讲述朋友交往等类型的图书。“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的《小豆包一路奇遇记》,可以带领儿童探索奇妙的广阔世界,《小豆包的好朋友》则可以为儿童的同伴交往提供有益的范本。同时,桥梁书想要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必然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故事内容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小豆包桥梁书”系列在故事主题的选取上,充分考虑了这个阶段儿童初入校园对校园生活感到陌生,同伴交往将要面临各种状况等情况,让儿童通过阅读找到自己生活情境的真实感受,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2.帮助儿童获得阅读自信
6—9岁的儿童处于从图画为主的图书阅读向纯文字书阅读的转型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文字书的畏难情绪。儿童倾向于阅读以生动有趣、画面直观的图画为主的书,比如绘本、漫画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接触的文字书阅读中很容易受挫,生字词太难、情节太复杂、人物形象太多等。通过阅读桥梁书,儿童可以获得充满愉悦感的阅读体验,因为桥梁书有针对性的内容特点,使儿童很容易读懂图书,获得阅读自信。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故事所采用的字词95%都是该阶段儿童已认识的基础字与常用字,句式多为简单句式,人物形象较少,人物关系简单。这样的设计使儿童在进行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并由此产生“我能阅读”的自信。同时,这一系列读物在情节设置上均为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传统结构,叙事结构简单,可以帮助儿童在短时间内梳理故事思路。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一系列读物主要以小豆包、小饺子作为故事人物,儿童可以在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中熟悉故事的所有人物。因此,让儿童走向独立阅读的重要桥梁就是帮助他们建立阅读自信,让儿童有足够的信心自己完成阅读,才是他们真正实现独立阅读的开端。
3.引导儿童获得阅读方法
“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故事地图是解决儿童缺乏阅读方法的有效策略。简单来说,故事地图就是为故事设计一个地图,起点是故事起因,中间路线是发展经过,终点是故事结局,在角标上还标注着时间、地点、人物。儿童通过这样一张地图可以快速掌握叙述性故事的六要素,帮助儿童梳理故事线索,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结构,从而能够条理清晰地复述故事内容。这样的桥梁书设计可为儿童阅读提供无形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儿童在阅读有趣故事地图的同时习得故事的结构模式,掌握阅读文字故事书的一般规律。
4.扩展阅读交流途径
阅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单向信息导入的活动,特别是文字占有较大比重的图书,很容易让儿童陷入只有信息导入没有自我阅读信息输出的阅读活动中,从而使得他们失去阅读乐趣。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编者特别设计了“聊一聊”“写一写”“阅读游戏”等环节,为儿童在阅读文字书时提供双向交流途径,这是一般读物所不具有的功能。儿童在开始阅读前,可就本册感兴趣的话题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完成阅读后,可把自己读书的感受以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在“写一写”或者“阅读游戏”的模块上。同时,“小豆包桥梁书”系列配套阅读指导手册,也以多种形式为儿童提供交流机会。比如,儿童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把自己理解中的故事通过画画表达,进行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可以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阅读与思考,和伙伴讨论;也可以将有趣的故事情节编排成小节目,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阅读交流的有效实施,在满足儿童阅读后交流与表达愿望的同时,更能加深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其阅读兴趣,进而推动阅读的持续进行。
三、桥梁书阅读推广策略初探
无论是儿童读物的编辑、营销人员还是书店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加强专业阅读素养,积极投身于阅读推广事业中。那么,桥梁书作为特殊的儿童读物,有哪些阅读推广方式呢?下面我们将以完整的桥梁书阅读推广设计思路来具体阐释。
1.阅读推广准备阶段
第一,了解桥梁书理念。桥梁书是由欧美分级阅读体系衍生出的阅读理念,阅读指导者如果对桥梁书为何物尚不了解,那么要对桥梁书进行阅读指导就变得毫无可能。因此,桥梁书阅读指导的重要前提是桥梁书理念的普及。欧美作为分级阅读理念的发源地,多年前已经注意到阅读理念普及对阅读活动推广的重要作用,也已采取系列措施进行普及工作。比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工程性质的专门为婴幼儿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计划[2]。该计划的核心部分是由公共图书馆、教育部门等多家机构联手为婴幼儿家庭发放免费的阅读包。发放阅读包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父母了解阅读开展的具体理念和相关活动,让他们了解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哪里获得帮助。阅读指导者在进行桥梁书推广的准备工作时,需充分查阅文献,对桥梁书的概念、特点、性质等进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按照桥梁书自有的特征来设计推广活动。
第二,精心挑选适合儿童的桥梁书。桥梁书自从被引进以来,已成为出版领域纷纷争抢的新“蛋糕”,国外各类桥梁书作品的引进,国内原创桥梁书的开发,使得桥梁书的出版鱼龙混杂。教育功能指向应是选择桥梁书的第一定律,也就是说,桥梁书的首要目的是必须有助于儿童提升独立阅读能力。优秀的桥梁书作品在以儿童本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基础上,要从内容与形式上,针对性地帮助儿童提升独立阅读力,从儿童熟悉的自然领域、生活领域和想象领域取材,再通过合适的图文比例,配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以较为基础的字词语法呈现内容,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的桥梁读物。本课题组研发的母语桥梁书标准可作为阅读指导者遴选桥梁书的参照。
2.阅读推广导入阶段
第一,指导儿童关注图书细节。对儿童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细节就是宝藏[3]。作为一本图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引言页、前后勒口、目录等都是图书传递信息的载体。细节关注的欠缺对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和有效阅读方法的培养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阅读指导者在指导儿童进行桥梁书阅读时,要培养他们关注图书细节,引导他们在细节中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封面是阅读者最先接触的内容,包含有许多重要信息,通過了解书名、作者名等基本信息,阅读者可判断图书的风格走向和大致内容,能够预先知道大概的故事内容。如《小豆包的好朋友》封面上画着奔跑的小豆包和小饺子,以及一条吐着舌头的大蛇,根据这些信息,阅读指导者可以让儿童获悉小豆包的好朋友就是小饺子,它们在某天遇见了可怕的大蛇。前勒口和后勒口一般是作者简介和相关图书推荐,阅读指导者可以让儿童在了解作者信息的同时扩展阅读途径,让他们发现更多优质的图书书目。“小豆包桥梁书”系列的后勒口上是本系列桥梁书的其他作品封面,儿童如果喜欢这本书,可以进行其他图书的阅读,从而直接获得阅读推荐。
图书其他部分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目录页可以让儿童快速了解一本书所讲述的故事,快速掌握图书的主要内容信息;引言页会有一段关于本书的引子,故事的引子就是故事的开头,常常会透露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
第二,帮助儿童树立阅读目标。中低学段的儿童尚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无法为自己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扮演着纯粹阅读者的角色,即不带任何目的自由阅读。这种确立阅读目标的指导意识对阅读指导者来说并不陌生,一般为陈列式和提问式两种方法。陈列式就像科目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一样,将在阅读中应该达到哪几个目的罗列出来,给儿童以直观引导,让他们直接对照阅读目的展开阅读;提问式则是将这些目的设计为小的问题,让儿童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读书会中,阅读指导者主要采取提问式的目标确立法,通过设置问题纸条箱,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以问题纸条的形式放在纸条箱内,由儿童抽取,儿童再根据所抽取的问题带着指向性和目标性进行阅读。在帮助儿童明确阅读目标时,阅读指导者也可以充分发掘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确立个人阅读目标。阅读目标的确立对阅读活动起到重要的靶向作用,阅读指导者应依据儿童的不同阅读能力层级,予以直接引导或者自主式引导。
3.阅读推广核心阶段
第一,协助儿童厘清故事脉络。中低学段的儿童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各项阅读能力都发展缓慢。这一时期的儿童仍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对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很多儿童在阅读后,出现思维混乱、很多情节难以理解的状况。一般这个阶段的儿童很难厘清故事脉络,也很难进行有条理的故事复述,更难以认识到故事中情节的具体关联性。
对于以上问题,桥梁书是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比如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中设置了“故事地图”环节,简而言之就是编者为故事画了地图,这是帮助儿童梳理故事发展脉络的有效途径。通过故事地图,儿童可以快速了解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在头脑中将故事情节合理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思维空间的抽象联系。通过这样的故事地图,阅读指导者可以快速地引导儿童把握并理解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这也是故事地图的作用。
第二,帮助儿童分析人物形象。在桥梁书阅读推广中,阅读指导者可以采取“人物角色网”的方式引导儿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儿童根据初步阅读体验,在众多人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为分析对象。然后,儿童可再次精读故事原文,找到与目标人物形象相关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对人物形象有大致把握。比如,儿童在《小豆包的好朋友——勇敢的一天》中选择了小豆包这一形象,可以根据故事中小豆包敢和大蛇说话、敢戏弄阿里巴巴等情节,推断出小豆包是个勇敢的人物,也可根据小饺子对小豆包的评价“你真勇敢”来支撑这一观点。最后,儿童会根据他们所感知的人物形象特点,依据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总结陈述。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儿童将逐渐形成对故事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掌握文学阅读方法。
4.阅读推广指导阶段
第一,搭建自由的阅读交流平台。从阅读心理来看,读者读完某一文本时会有与人交流和表达的愿望,愿望一旦达成,有可能促进其阅读理解,提高其阅读兴趣,达到推动阅读的目的[4]。特别是对小学低龄阶段的小读者而言,进行阅读交流尤为重要。桥梁书的又一特点就是为儿童提供多重阅读交流途径。“小豆包桥梁书”系列为儿童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在阅读活动开始前的“聊一聊”模块,可以让儿童根据故事主题,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书本、作者、其他读者形成自由讨论。在阅读活动完成后的“写一写”模块,为儿童心中所感所想留有发挥之地。此外,图书配套的阅读指导方案中也设置了广泛的交流渠道。阅读指导者可在每次推广活动中设置“故事延伸”环节,比如,儿童在阅读完《吵架》这个故事后,可以和发生过矛盾的伙伴沟通交流,而在读完《馅儿怎么可能在外面》故事后,儿童可以畅谈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类似事物。
第二,開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游戏活动。传统的阅读指导活动主要以读书交流会、读后感展示、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开展,我们建议阅读活动能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在儿童更喜欢的游戏方式中融入阅读扩展活动。比如,在“小豆包桥梁书”系列阅读活动中,阅读指导者设计了“手绘故事地图”环节,儿童可以自由创作地图,在绘画中厘清故事脉络;设计了“图书馆探秘”活动,这是对故事内容延伸的体验活动,让儿童去不同的图书馆发现更多有趣事物。儿童在阅读游戏中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从而逐步学会独立阅读。
桥梁书对儿童的阅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桥梁书阅读与推广可以为儿童搭建一座从图画为主的书走向纯文字书阅读、由成人伴读通往独立阅读的桥梁。出版人在认识到桥梁书价值的同时,可通过更多富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指导,使儿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享受独立阅读的成就感,从阅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儿童通过桥梁书阅读成长为一个富有自信的阅读者。
参考文献
[1]万国琴.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晔. 英美两国儿童分级阅读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情报, 2013(12).
[3]朱辰晖. 感悟细节享受绘本[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12).
[4]元盼盼. 谈课外阅读交流的有效途径[J]. 成才之路,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