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老孟”的口哨梦

郭昕
中国口哨协会于200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举办了全国高校巡演、首届中国口哨音乐节。2011年11月组团赴日本参加“日本口哨大赛”。中国口哨协会理事长 “口哨老孟”,本名孟维鸿,1958年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具有较为全面的艺术修养:他精琴棋、晓书画,通提琴、善钢琴,于二胡艺术方面更是达到了专业演奏水准。孟维鸿先生的口哨已有多年演奏历史,其吹奏技艺由之天纵,无师自通,具有音域宽广、音质优美、色彩圆润,表现细腻、底蕴深厚、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他的演奏,无论是气势磅礴的音乐大作还是轻曼活泼的小品短制,都能展现出于柔美间溢含浑厚,在纤细中显露奔放,意境清雅,逸韵萦绕的风格。多年来来,他吹奏了近千首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乐曲,坚持通过实践深入探索口哨丰富的艺术内涵与广阔的表现空间。
音乐时空: 据报导,口哨艺术在西方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口哨老孟:口哨艺术有着悠远的历史,指哨的相关记载始见于古印度和佛经。早在公元前2世纪,文明古国印度就已经出现口哨艺术的踪迹,该国喀尔康河地区的浮雕中,至今仍保留着吹口哨的女伶图像。据文字记载,印度梵文经本法规定,凡重要的祭祀,必须以吹口哨代替唱礼歌,这一制度甚至流传至今。
音乐时空: 史料记载,我国的口哨艺术已有3000年历史,是这样的吗?
口哨老孟: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口哨的记载。但是在中国古代口哨的称呼与现在的并不相同,古人称之为“啸艺”。这种技艺可以说在汉、魏、晋等很有名,比如说诸葛亮、曹植等都会吹奏。在古代,口哨被认为是一种音乐。比如说在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加入口哨的乐段。而且还有人针对口哨进行了一些书籍的编纂,在唐代,一位唐人孙广就对口哨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理论总结,进而撰写了《啸旨》。在中国,口哨的发展从古代的兴起到高潮都是在古代进行的。到现代,口哨音乐随着器乐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
音乐时空: 《诗经》中对口哨的记载有哪些呢?
口哨老孟:《诗经》中关于口哨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说《诗经·中谷有蓷》中的“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讲述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离开了家,吹着口哨,哀叹自己嫁给了负心郎。《诗经·江有汜》中“不我过,其啸也歌。”这是一个女子用吹口哨来表达心上人对自己不理不睬的失落心情。《诗经·白华》中“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叙述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废掉自己的皇后申后。申后想起周幽王,心中哀怨,吹起了啸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音乐时空: 口哨艺术在近代有何发展?
口哨老孟: 欧洲巴罗克时期,有口哨演奏的记载。到了19世纪,口哨艺术风行世界,无论绅士淑女,贵族平民都十分喜爱。1886年,阿利斯·肖女士在纽约首次公演口哨音乐在美国引起轰动。 1888年,她又与乔贝蒙合作灌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口哨音乐唱片,其演奏的曲目是《在威尼斯》。 1909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口哨艺术学校。到该世纪40年代,美国已经兴建了6所同类学校。其中洛杉矶学校招生年龄6-60岁,毕业到影、视、电台任配音,分高、中、低音和花腔、抒情等班级,内容包括鸟啼和吹奏法。并组织了由30位少女组成的“小鸟口哨艺术乐团”。1923年,阿格尼丝·伍德沃德小姐所撰《口哨艺术》在纽约出版。30年代美国弗雷德·洛厄利为贺拉斯·赫德乐队最叫座的演员,灌制了多张口哨音乐唱片。其中包括《印第安人爱的召唤》,这张唱片销售量高达百万张之多。1962年,日本的林谦三出版了《东亚乐器考》一书,其中四章便是“气乐器”——“哨与指笛”,指笛就是即指哨,文章谈到其性质作用、历史、发音部位方法以及在南亚和东亚历史上的情况。1974年春,各地民间自发汇集,成美国国际口哨艺术大赛。至1984年,已举办有几十个国家优秀选手参加的口哨艺术大赛31届。并建有国家口哨艺术博物馆。 1978年秋,开始国际口哨艺术大赛。1981年,洛杉矶口哨艺术学校毕业的南希·福兰成为唯一的女性总冠军。1985年秋,第八届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森城举行,51位世界各地艺术家参加,盛况喜人。2002年4月18—21日第29届在美国北州路易斯堡举行。
音乐时空: 有专门为口哨创作的音乐作品吗?
口哨老孟:1905年,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卜莱尔专门为口哨谱写了《口哨与小狗》。 1957年出,1958年获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奥斯卡金像奖的《桂河大桥》的主题曲就是口哨演奏的《波基上校进行曲》,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当然,这些只是简单的小品。随着口哨艺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能够演奏的作品已非常之多,甚至包括高难度的协奏曲。
音乐时空:吹奏口哨与口腔的生理结构是否相关?
口哨老孟:肯定有关系,发声原理基本一致,吹奏的方法和一些技法多种多样,要继续探索其可复制性。
音乐时空:口哨是怎么发声的?
口哨老孟:口哨是一种气鸣乐器,其共鸣腔体在口腔内部。用口直接向外吹气,依靠唇齿舌指辅助来发出声音。
音乐时空: 每个人都能通过训练吹响口哨吗?
口哨老孟:能够吹响口哨与生俱来,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通过训练可以使其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是目前摆在口哨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音乐时空:据资料显示,您吹奏口哨的技艺是无师自通,那么您是怎样与口哨结缘的呢?
口哨老孟:2007年,我偶然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介绍在北京召开口哨高峰论坛活动的报道文章,非常惊喜,甚至想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口哨爱好者,并且这么热情,太有意思了。后又从网络上了解到,居然有这么多的人为口哨而狂而忙,动静搞得如此之大,显然在这方面我是孤陋寡闻了。自己过去曾经感兴趣的东西,以为关心的人并不多,差不多快烂在肚子里的时候,通过网络看到了目前口哨的发展情况,看到众多爱好者为口哨普及所做的努力;通过网络听到目前最高水平的口哨演奏,使我很开眼,倍受鼓动!可以说又重新勾起我的兴致,憋不住也在网上发了几首作品,都是选自那盘磁带上的曲子,并还想在网上发发议论。
事实上,40多年前上初中时就自诩这方面有不错的天赋。那时正值文革,上课时和同学吹曲子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时什么曲子都吹,有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也有从老唱片里听了来的中外名曲,反正是什么都来,吹着玩儿。后来再长大一些,就听什么吹什么,跟着曲子走,如贝多芬第五、第六、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皮尔金特组曲等等。第一次听到专业的口哨音乐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是匈牙利口哨演奏家托马斯演奏的几首乐曲,印象有《查尔达什》、《匈牙利第二号狂想曲》、《天鹅湖》、《飞逝的雄鹰》等,首次听到时也是非常惊喜的感觉,并对口哨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口哨也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据说托马斯是当时世界口哨大赛的冠军。后来有了中央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录制的口哨磁带,再后来又听过一些……这么多年,对口哨的热爱也只停留在有想法没行动上。所以对于这次的发现让我感到惊喜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些日子我因养病闲赋在家,故有时间在网上多听、多看,多想,所以也就有了把过去的经历和今天所见所闻以及所想发在网上举动。
音乐时空: 您在5Sing网站上传了数百首自己吹奏的口哨作品,涉及中国传统戏曲、西方古典音乐、经典电影插曲和当代流行歌曲等各个门类,您是怎样令口哨具有如此丰富表现力的?
口哨老孟:从2007年至2013年,我自己用口哨吹了2000多首曲子,涉及了各种风格类型。主要目的还是想探索一下口哨的表现范围和适合的风格,探索口哨最适合演奏哪些作品。
音乐时空:根据您的研究,口哨适合演奏什么类型的音乐?
口哨老孟:我个人认为用口哨演奏弦乐作品最为适合,尽管口哨和管乐器都属于气鸣乐器,但是它的音色悦耳、悠扬,非常善于表现流畅、抒情和极富浪漫色彩的曲调,比如经典电影插曲《辛德勒名单》里小提琴拉奏的旋律。
音乐时空: 目前,口哨在我国的普及已经达到何种程度?
口哨老孟:从中国口哨协会成立以来,在国内外做了一系列的展示活动,包括组织全国口哨高校巡演;主办首届中国口哨艺术节;参与日本国际口哨大赛以及与广东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口哨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目前的社会认可度特别是在专业音乐圈内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相信通过努力口哨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现代音乐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音乐时空: 今年5月国内举办了首届“中国好哨音”,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场大赛?
口哨老孟:今年在广东大沥成功举办了“中国好哨音”首届中国口哨大赛,有很多亮点。首先,范围广,来自十几个省的选手都参加了比赛。第二,水平高,从大赛组织工作到选手的演奏水平不输给任何一场世界级的口哨比赛。第三年轻化,很多年轻选手技术好,音乐素质高,并且对口哨事业有热情。特别是本次大赛的冠军获得者康笑笛,无论演奏技术水平,还是对音乐的理解,在近年来的中国口哨圈内都是非常突出的。
音乐时空: 参赛选手的水平如何?是否达到了主办方的预期?
口哨老孟:对于目前国内外口哨的现状我个人的判断是这次大赛的艺术水准很高,完全达到且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
音乐时空:如何评判口哨音乐演奏的水平?
口哨老孟:主要是对参赛者的整体印象,对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吹奏的技巧、节奏、音准、作品完整性以及舞台表现力。
音乐时空: 口哨作为一门既古老又新潮的艺术,您认为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口哨老孟: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口哨培训机构,把大赛这种形式长期坚持下去,争取实现口哨人从业余到专业再到职业的转变。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