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简论

【摘 要】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是民国时期新疆地区发行时间最长、刊发新文学作品最多的文艺性副刊,其刊发的新文学作品总量远远超过同时期其他所有出版物的总和。它在催生和引领新疆启蒙文学和抗战文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新疆新文学的艺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 键 词】民国时期;《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新疆新文学
【作者单位】潘丽,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新疆项目“民国时期新疆汉语文学研究”(16XJJC751003);2018年度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935—1945《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研究”(XJNUBS1801)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8.017
1935年12月,随着《新疆日报》的诞生,其文艺副刊应运而生,之后漫长的14年里,《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在新疆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发展史上,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不但是新疆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的引领者和传播器,也是新疆新文学的催生者和最大的园地。《新疆日报》文艺副刊14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新疆新文学史。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在新疆新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可谓“一刊独尊”。它是民国时期新疆唯一一家日报文艺性副刊,连续发行14年。新疆报刊在民国时期几乎掌控在政府手中,官办报刊成为一大特色。杨金时期的《天山日报》,官方邸报色彩浓厚,新文学创作付之阙如。1935年,新疆报刊业迅猛发展,《反帝战线》等刊物应运而生。《新疆日报》亦由《天山日报》更名改版发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报刊业爆发时期,《新疆日报》是唯一一份日报,其他均为按月或按季刊行的刊物,这些按月或按季刊行的刊物大多刊行时间不长,其中刊行最久的《反帝战线》也不过发行了55期。唯独《新疆日报》及其文艺副刊,虽也属官办,但劫后余生,即使在1942年到1944年的政治动荡时期也从未间断。这样,伴随着《新疆日报》的发行,其第四版文艺副刊从1935年创刊至1949年,连续发行达14年之久,成为新疆唯一一份长期刊行的文艺性副刊。
《新疆日報》文艺副刊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它是新疆地区发行时间最为长久的副刊,还在于自刊行之日始,《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便作为新疆新文学的基本阵地而无可替代。早期,《天山日报》仅有应酬唱和的旧体诗偶见于报端;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疆报刊业的刊物中仅有《文艺月刊》一种文艺刊物,且仅维持了半年,其余刊物主要为综合类刊物,刊登过少量文学作品,但寿命不长,刊登量又少,与《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新疆日报》文艺副刊连续刊行14年,每周6期,几无停顿,14年间刊行期数在4000期以上,且始终以文学创作为宗旨。1942年10月1日,《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统计发现[1],九月份共计刊发文章137篇,除去《体育》《时事漫谈》等栏目的33篇,其余都是文学创作。以此推算,《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一年即可刊登千篇以上,体裁几乎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杂文、随笔、歌曲等各类文体。《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发行14年,保守估计其刊载的文学作品数量在万篇以上,数量之多,远超同时期其余所有报刊作品之总和,仅此一项即显示了《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在新疆新文学史上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的独特地位还在于新疆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几乎没有新文学书籍出版,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才出版了一些剧本的单行本。这样,通过报刊刊登文学作品便成为新疆新文学传播的主要路径,这也彰显了《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在新疆新文学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新疆地区仅有报刊一种媒介,文学作品刊载之后即销声匿迹,这一方面不利于新文学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使得新文学更加倚重报刊的文学园地。由此,《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成为新疆新文学传播媒介中最大的园地。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聚集了新疆现代文学史上涌现的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包括客居文化人士等,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创作队伍。他们的代表作品或主要作品基本都刊载于《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比如茅盾在新疆居住期间的大部分创作,如《新疆文化发展的展望》《为〈新新疆进行曲〉的公演告亲爱的观众》等,悉数发表于《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新疆第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在阿尔泰山上》连载于1943年的《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冷血、怒涛、翰章等新疆知名诗人的作品大都发表于该刊物。即便是那些初尝试写作的各学校学生作者的稚嫩之作,也大多发表在《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由此,围绕《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初步形成的创作队伍构成了新疆新文学创作的主体。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发行岁月长达14年,引领了新疆新文化的发展,是新疆启蒙文学和抗战文学的领头人和集大成者。
“启”是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新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杨金时期缺失了这一过程,直到盛世才时期才开始“补课”。作为新疆的第一大刊,《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开设了《医药卫生》《教育界》《妇女问题讲座》等栏目,还刊载了大量具有启蒙思想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最引人注目的是教育普及和推广类题材的作品,比如有些作品表现青少年儿童对进入学校学习的渴求(《上学》《一个学徒的自述》等),有些作品书写各阶层人士助学的义举(《张三修桥》等),有些作品展现民众读书、读报的风气(《民教馆活跃了》《西公园阅书处》等)。而描写全疆开展“冬学运动”和活跃的“小先生”的作品(《母亲们上夜校吧!》《宣传》等),更是充分体现了文化教育在新疆启蒙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中不乏宣扬妇女解放、婚恋自主之作,比如描述女性摆脱家庭束缚,走出闺房和厨房,就业工作,自食其力的作品(《阿茹娜》《哈堤娜》等),描述女性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进入民众学校、识字班学习,获得精神食粮滋养的作品(《魏嫂上学了》《模范的老太太》等),以及通过描写新疆各族妇女的婚恋悲剧,批判不合理的买办婚姻,揭示新疆妇女解放还有一段曲折之路要走的作品(《王家嫂嫂》《无花果》等)。《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中宣扬现代医学、倡导卫生保健的作品也非常突出,比如宣扬医院设备先进、技术优良、服务完善,呼吁民众去治疗的作品(《在医院里》《一个产妇》等),讲述民众受蒙昧思想影响,未及时就诊导致悲剧发生的作品(《于家姑娘的死》《瑗娃子的死》等),以及号召民众加强锻炼、强身健体的作品(《盲肠炎》《篮球场上的一瞥》等)。
总体而言,以《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为主阵地的新疆启蒙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生的以建设“新新疆”为旗帜的新疆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文化与文学基础薄弱,创作者相对年轻甚至非常稚嫩,艺术修养较为有限,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即使与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水平相比,也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中启蒙文学作品数量之巨大、参与者之众多、题材之广泛、体裁之多样,对推动新疆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不可抹杀的积极意义。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是新疆抗战文学的主阵地和集大成者。虽地处西北边陲,远离中日战场的硝烟战火,但新疆与抗战紧密相连。《新疆日报》文艺副刊自创刊之初,便宣称要充当新疆抗战的“文化先锋”[2]。1939年2月7日,编者刊发专文指出,《新疆日报》文艺副刊肩负着“抗战建国,建设新新疆”的任务,应成为新疆民众“抗战建新”的“公共园地” [3]。中国共产党人主持《新疆日报》期间(1938—1942年),更是将《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打造成一个抗战的“文艺战线”,动员了最广大的民众力量支持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4]。报社的中共党员白大方、小黎、老呼等身兼编辑、作者二职,创作各种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李涛等人也成为主要作者,以诗歌、杂文等为“标枪”和“匕首”,为抗日救国呐喊助威,身体力行夯实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说,新疆抗战文学的“公共园地”就是以《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在《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的引领下,新疆抗战文学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开启了新疆现代文学最为辉煌的黄金时代。囿于篇幅,本文仅以诗歌、戏剧为例。
诗歌是新疆抗战文学中最为活跃的一种样式,不仅创作数量最多,参与创作人群也最为庞大和广泛。这些抗战诗歌或是描写日本侵略者带来的战争苦难(《一九三二年的今日》《从何说起》《夜火》等),或是赞颂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雪日》《驱逐那日本帝国主义》《洒我们的血吧》等),或是讴歌大后方新疆的各族民众为支援抗战募集寒衣、献金献计、加紧生产劳作的热情(《分给前线的弟兄》《送寒衣》《我们在后方》等),或是抒发因战争流落新疆的其他地区军民希冀赶走侵略者,为故乡复仇的热望(《失去了八年的家乡》《一个流浪人的控诉》等)。这些直抒胸臆、热情澎湃、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表现了新疆民众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谱写了一曲新疆各族民众的抗战史诗。
“抗战的炮火给我们轰出了一个戏剧的黄金时代。”[5]虽然新疆新戏剧的萌芽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但新疆抗战戏剧与新疆现代戏剧同时兴起,并在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发展。《新疆日报》文艺副刊是新疆抗戰戏剧的重要平台,其及时预告、详细报道戏剧演出和戏剧比赛情况,介绍、普及戏剧理论知识,探讨新疆抗战戏剧存在的问题等。这一时期,虽然在创作上始终受“剧本荒”的限制,并处于严峻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但仍然涌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本土戏剧作品。据笔者统计,1938年至1945年公开发表的抗战剧目共有22部,《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刊载了14部。这些剧作或描述敌占区民众经过斗争洗礼,走上主动抗敌救国的道路(《热血儿女》《爱之花》等),或讲述新疆民众加紧建设的同时也不忘抗战,巩固国防大后方(《万众一心》《晚了》等)。形式上既有“旧瓶装新酒”的旧剧改编(《新马寡妇开店》《农村青年》等),也有将人物对话与曲调、歌曲、民谣等巧妙融合的创新之作(《朝野》《三民主义的新新疆》等),为中国现代戏剧事业做出了贡献。

作为新疆新文化的引领者,《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做出了重要的文学贡献,催生了大量独具历史特质的新文学作品,促进了新疆新文学的进步。
从《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刊载的诸多戏剧作品可以看出新疆新文学成长的轨迹。衡量这种进步的尺度之一便是从独幕剧到多幕剧的发展再到本土化元素的加强。新疆戏剧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独幕剧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以曹禺作品为代表的多幕剧。翻阅刊载在《新疆日报》文艺副刊的作品可以看出,1943年以前多为独幕剧,之后剧的容量明显增加,多为三幕剧或四幕剧。初期《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只是偶有转载,如《东北之家》等,1939年以后陆续刊载了《农村青年》《营田镇》《晚了》《朝野》等独幕剧和小曲、歌剧。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刊登了《天堂之路》《伊帕尔汗》《边疆恋》《天山之歌》等优秀的多幕剧,这些剧题材更为广泛,情节更加曲折,人物设置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舞台形象。
题材与人物性格的多样化体现了新疆戏剧所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四幕剧《天堂之路》中的维吾尔铁路工程师阿里穆,少年时期随父亲迁居上海,之后留学海外。海外留学归来后,他以建设新疆铁路为终身奋斗目标。《天堂之路》第四幕以急需的防疫药品因交通落后不能及时输入,导致阿里穆的弟弟病死,反映了修建铁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故事性。《天山之歌》沿袭了张紫葛的一贯风格,让华丽优美的抒情文字与浪漫的爱情故事交相辉映,讲述了几个青年复杂的爱情纠葛,丁斯敏为了成全他心爱的哈萨克姑娘的爱情,毅然跟随她来到新疆,帮助她找到她的哈萨克恋人。之后丁斯敏把自己这份感情转化为对新疆的热爱,发誓要一辈子扎根新疆,让戈壁变成绿洲。
创作后期,戏剧的本土元素得到进一步凸显。无论人物的塑造还是场景的选择,作家都充分运用了本土元素。《天山之歌》塑造了哈萨克姑娘陆痕及其男友的形象,故事场景从第一幕的重庆转换到新疆,《天堂之路》塑造了以阿里穆为核心的一群少数民族青年的形象,《边疆恋》虽然描写的是一群汉族青年的情感纠葛,但故事发生地设置在新疆,且返回上海还是留在新疆也是贯穿戏剧的冲突之一。作者在创作上述情节与人物时,在布景道具、风物习俗和服饰语言等方面都融入了新疆元素,从而使新疆元素成为后期戏剧创作的显著特点,这昭示了新疆戏剧本土化的巨大进步。
《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初期刊载的小说多为短篇,少数如《亡国泪》《苦海》等中长篇皆为转载,直到1938年才出现中篇。1943年初,新疆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新疆现实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在阿尔泰山上》横空出世,连载逾半年,震动文坛。当然,《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大量的短篇小说作品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如《渭干河畔》《无花果》《哈玛力汗!他们回来了!》等,生动全面地再现了新疆各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与精神风貌。
诗歌是《新疆日报》文艺副刊中最为活跃的一种样式。不仅创作数量最多,参与创作人群也最为庞大和广泛,冷血、怒涛、戴彭荫、飘风、老铁、雉堞、翰章等均是较为活跃的知名诗人。从体裁来看,基本是自由诗“一统天下”。这是因为自由诗无拘无束的表达方式可以使诗人浓烈的情感得到毫无保留的宣泄和释放,且大多数创作者均为业余写作者,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中小学学生,对于这些写作者来说,自由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总的来说,《新疆日报》文艺副刊刊登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表达方式热烈、直白、坦率,诗人对内心汹涌的激情毫不克制。
参考文献
[1]易叶. 小统计[N]. 新疆日报,1942-10-01.
[2]李文丁. 谈谈以民族为形式、以反帝为内容之民族文化[N]. 新疆日报,1935-12-03.
[3]关于本刊改编的几句话[N]. 新疆日报,1939-02-07.
[4]我们的“文艺战线”[N]. 新疆日报,1938-12-07.
[5]任钧. 台下散谈[J]. 戏剧岗位,1939(1).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