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阅读的特点与编辑思维的转变
【摘 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阅读和社交平台相结合产生了一种“以互动式读书为手段,以社交为目的”的阅读方式。文章从阅读目的、阅读场景和阅读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交阅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面对新的平台和技术形式,编辑如何实现思维转变与创新。
【关 键 词】移动互联网 ;社交阅读;纸质阅读;编辑思维
【作者单位】齐琦,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8.026
2006年,“全民閱读”理念首次被写入由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中。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中,“全民阅读”先后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阅读,这一极具个体化的活动,在政府的倡导下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全民阅读的倡导理念没变,但是阅读环境却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只有1.23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为1300万,仅占网民总量的1/10[1];而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网民总量的97.5%[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相关调查显示,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4亿[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在2018春节已突破10亿[4]。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生活、交往和消费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社交阅读正成为一种趋势,这种阅读方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探讨社交阅读的特点,以及编辑思维的转变和创新,可以为推进全民阅读、提高读者阅读体验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一、社交阅读的特点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类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如从窗户、窗帘到百叶窗,后者都是保留了前者本来的好处但又解决了新的问题,媒介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补救的过程[5]。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介正是在人类理性推动下不断进化,趋于完美[6]。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无须纠结于电子阅读是否会取代纸质阅读,而是要厘清电子阅读解决了纸质阅读的哪些问题,社交媒体的介入又在哪些方面让电子阅读呈现新的特点。
1.以社交为目的的互动式阅读
传统纸质阅读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在缺少相互沟通的环境中,阅读就是个人行为的全部内容。虽然线下阅读有很多的读书会,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读书会并不是一个常态的互动现象。读书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为严肃的、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行为,但是当阅读转移到社交平台上,平台的技术特点改变了人们对阅读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以互动式读书为手段,以社交为目的”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
与早期的网络社区相比,社交媒体是基于现实中的身份、关系和角色建立起来的网络,无论互动的手段是什么, 其最终目的在于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学者彭兰认为, 网友使用社交平台源于三个方面的心理需求——自我形象的建构、社会互动与社会资本的积累[7]。其中,互动是手段,形象建构是前提,社会资本的积累是结果。人们总是极力在平台中展现自己良好的一面,以塑造一个别人能够接受的、乐于接受的形象,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维持这一形象。所谓“自我形象的建构”就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管理不仅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中形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也是与他人互动的前提。
社交阅读是社交平台实现用户互动的方式之一:一方面,用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有助于建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图书,满足自身“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需求[8];另一方面,读书不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和其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共享图书信息、发表评论等方式,逐渐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由此可见,社交阅读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可大可小的阅读圈子,但是作为一种持续的阅读行为,关系的建立并不是最终目的,在关系网中进行群体性阅读,从而构建一种互动式的阅读场景才是社交阅读的最终指向。
2.以群体性阅读构建另类阅读场景
社交阅读互动不是一次两次的个体行为,个人社交平台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因此, 在社交媒体中,用户根据个体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的长期电子阅读行为,形成了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群体,这个群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打破现实生活中地位、角色和阶层的局限,形成一个新的阅读群体。
用户在社交媒体上阅读促使这个群体的产生,群体产生之后,个体的阅读场景呈现群体化的特征。这种群体化特征是个体在互动阅读过程中的结果,也让用户处在一个由兴趣、爱好或亲情、血缘组成的圈子中。个体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如何评价,是否转发等个体行为都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当个体不知道阅读什么内容时,群体中的成员可以推荐书单供其选择。这种行为犹如读者在图书馆中依靠电脑检索自己想要看的书一样,只不过这个检索过程被社交群体推荐行为所取代。
“微信读书”是腾讯在2015年8月上线的一款读书软件, 它依靠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提出“读书不再孤独” 的口号。朋友之间不仅可以通过平台互相推荐书单,了解好友的读书状态,还可以通过阅读时长获取虚拟货币来购买线下图书。“微信读书”推出的阅读排行榜功能,不仅解决了读者不知道读什么,以及缺少读书动力的问题,而且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一人读书” 的阅读方式。
传统的纸质阅读需要阅读者抽出一定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安静的空间里阅读。在这种情境下,阅读者获取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阅读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还是一种仪式化的存在。而社交阅读利用技术优势,将线下读书活动移到线上,打破了阅读的个人行为,这种“社交+阅读”的方式,延伸了阅读的意义,满足了人在阅读之外的需求。
3.以碎片化内容为中心的浅阅读
社交媒体的兴起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基于此,社交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非要找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甚至准备上一杯茶才可以打开一本书,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餐馆里等餐的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因此,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取的信息就不可能是长篇、专业、深奥的内容,而体现为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内容满足的不是阅读者心理上的仪式感,而是某种特定的需求,带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如娱乐、求知等。
碎片化内容往往表现出短平快的特点,而不是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但时效性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事件或内容。而传统纸质阅读追求的是信息的完整性,阅读者从中可以获取相关的所有信息。因此,在信息的专业性、完整性和深度上,传统纸质阅读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编辑思维的转变与创新
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的动力来自人类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推动下的社会与用户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基于新技术产生的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应用中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甚至思维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又促使人们产生新的社会需求,继而寻求新的媒介满足。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对阅读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下,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一新的需求,于是符合社交媒体特点的新阅读方式随之产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电子阅读转战社交平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社交阅读的特点,有效展开编辑活动成为新形势下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交活动的加入,使得阅读不再仅仅是内容编辑的过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进行推广、如何维系关系同样是编辑需要考量的问题。
1.加强与读者互动,建立以平台为中心的阅读圈
将社交思维引入社交阅读内容的编辑中来,是编辑思维转变的一个前提。传统电子阅读延续的仍然是纸质内容编辑的流程,所谓电子阅读只不过是将内容从纸质载体转移到电子阅读平台上而已,但社交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关系的建立。因此,编辑要利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功能建立与读者的联系,并通过沟通和交流巩固这种关系,形成稳固的关系网络。虽然很多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以实现纸质内容的网络化,但公众号开通之后往往只注重消息的推送而忽略与用户的沟通。编辑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微社区打造互动平台推出话题或者活动,建立读者微信群,定期进行新书推荐、开展话题讨论等, 以此来建立和巩固与读者的关系。
2.以电子浅阅读为切入口,带动纸质深阅读
浅阅读是移动互联网阅读的基本特点,也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特征。有学者提出了实现数字时代深阅读的路径[7],但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阅读终端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人们浏览信息和阅读受空间限制的问题,是为了适应社会快节奏生活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产物,短平快是其信息的最大特点。在这种情況下,想要实现深阅读不仅非常困难,也忽略了移动平台的优势。因此,编辑要打破领域的限制,积极寻求与纸质内容的合作,利用电子移动终端的优势,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纸质阅读的窗户,引领读者进入深阅读领域。如编辑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传播图书或者图书的摘要、简介、内容摘编,让读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内容,继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购买。
3.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打造“社交+阅读” 的新形式
以“微信读书”为例,这一平台的出现不仅重新定义了阅读,也是推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尝试,它类似线下的读书会,但又有所不同。线下读书会是一个典型的以书会友的活动,先有阅读,再有社交——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同一城市或者地区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走到一起成为朋友。但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线下读书会的影响力有限。而“微信读书”是先有社交,后有阅读,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读者不知道读什么和无法持之以恒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有可能会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实际上,阅读的核心应该是书,读才是目的,社交只是手段。这种情况下,编辑可以将“微信读书”强大的社交功能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开展同城或者是同社区的读书交友活动, 从而达到全民参与阅读的目的。
三、结语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使用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社交+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改变的不仅是阅读的形式和目的,还有人们的阅读思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读者会选择社交阅读这种形式,但调查显示,仍有一半以上的读者倾向于纸质阅读。因此,无论从发展现状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看,社交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挥社交平台优势,实现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才是编辑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https:// wenku.baidu.com/view/65a47fcf0b4e767f5bcfcec6.html.
[2]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http://www.sohu.com/a/220727056_353595.
[3]微博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 EB/OL].(2018-05-10) [2018-09-15].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5/10/ c_137168509.htm.
[4]微信用户破10亿大关 如何扩大变现能力成发展重点[EB/OL].(2018-03-05)[2018-09-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594068889554636270𝔴=spider&for;=pc.
[5][美]保罗·莱文森. 保罗·莱文森精粹[J].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1.
[6]陈功.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J]. 当代传播, 2012(2).
[7]彭兰.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5.
[8]闵大洪. 传统媒体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使用[J]. 南方传媒研究,2009(6).
【关 键 词】移动互联网 ;社交阅读;纸质阅读;编辑思维
【作者单位】齐琦,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8.026
2006年,“全民閱读”理念首次被写入由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中。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中,“全民阅读”先后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阅读,这一极具个体化的活动,在政府的倡导下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全民阅读的倡导理念没变,但是阅读环境却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只有1.23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为1300万,仅占网民总量的1/10[1];而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网民总量的97.5%[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相关调查显示,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4亿[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在2018春节已突破10亿[4]。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生活、交往和消费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社交阅读正成为一种趋势,这种阅读方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探讨社交阅读的特点,以及编辑思维的转变和创新,可以为推进全民阅读、提高读者阅读体验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一、社交阅读的特点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类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如从窗户、窗帘到百叶窗,后者都是保留了前者本来的好处但又解决了新的问题,媒介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补救的过程[5]。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介正是在人类理性推动下不断进化,趋于完美[6]。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无须纠结于电子阅读是否会取代纸质阅读,而是要厘清电子阅读解决了纸质阅读的哪些问题,社交媒体的介入又在哪些方面让电子阅读呈现新的特点。
1.以社交为目的的互动式阅读
传统纸质阅读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在缺少相互沟通的环境中,阅读就是个人行为的全部内容。虽然线下阅读有很多的读书会,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读书会并不是一个常态的互动现象。读书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为严肃的、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行为,但是当阅读转移到社交平台上,平台的技术特点改变了人们对阅读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以互动式读书为手段,以社交为目的”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
与早期的网络社区相比,社交媒体是基于现实中的身份、关系和角色建立起来的网络,无论互动的手段是什么, 其最终目的在于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学者彭兰认为, 网友使用社交平台源于三个方面的心理需求——自我形象的建构、社会互动与社会资本的积累[7]。其中,互动是手段,形象建构是前提,社会资本的积累是结果。人们总是极力在平台中展现自己良好的一面,以塑造一个别人能够接受的、乐于接受的形象,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维持这一形象。所谓“自我形象的建构”就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管理不仅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中形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也是与他人互动的前提。
社交阅读是社交平台实现用户互动的方式之一:一方面,用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有助于建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图书,满足自身“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需求[8];另一方面,读书不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和其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共享图书信息、发表评论等方式,逐渐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由此可见,社交阅读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可大可小的阅读圈子,但是作为一种持续的阅读行为,关系的建立并不是最终目的,在关系网中进行群体性阅读,从而构建一种互动式的阅读场景才是社交阅读的最终指向。
2.以群体性阅读构建另类阅读场景
社交阅读互动不是一次两次的个体行为,个人社交平台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因此, 在社交媒体中,用户根据个体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的长期电子阅读行为,形成了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群体,这个群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打破现实生活中地位、角色和阶层的局限,形成一个新的阅读群体。
用户在社交媒体上阅读促使这个群体的产生,群体产生之后,个体的阅读场景呈现群体化的特征。这种群体化特征是个体在互动阅读过程中的结果,也让用户处在一个由兴趣、爱好或亲情、血缘组成的圈子中。个体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如何评价,是否转发等个体行为都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当个体不知道阅读什么内容时,群体中的成员可以推荐书单供其选择。这种行为犹如读者在图书馆中依靠电脑检索自己想要看的书一样,只不过这个检索过程被社交群体推荐行为所取代。
“微信读书”是腾讯在2015年8月上线的一款读书软件, 它依靠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提出“读书不再孤独” 的口号。朋友之间不仅可以通过平台互相推荐书单,了解好友的读书状态,还可以通过阅读时长获取虚拟货币来购买线下图书。“微信读书”推出的阅读排行榜功能,不仅解决了读者不知道读什么,以及缺少读书动力的问题,而且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一人读书” 的阅读方式。
传统的纸质阅读需要阅读者抽出一定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安静的空间里阅读。在这种情境下,阅读者获取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阅读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还是一种仪式化的存在。而社交阅读利用技术优势,将线下读书活动移到线上,打破了阅读的个人行为,这种“社交+阅读”的方式,延伸了阅读的意义,满足了人在阅读之外的需求。
3.以碎片化内容为中心的浅阅读
社交媒体的兴起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基于此,社交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非要找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甚至准备上一杯茶才可以打开一本书,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餐馆里等餐的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因此,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取的信息就不可能是长篇、专业、深奥的内容,而体现为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内容满足的不是阅读者心理上的仪式感,而是某种特定的需求,带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如娱乐、求知等。
碎片化内容往往表现出短平快的特点,而不是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但时效性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事件或内容。而传统纸质阅读追求的是信息的完整性,阅读者从中可以获取相关的所有信息。因此,在信息的专业性、完整性和深度上,传统纸质阅读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编辑思维的转变与创新
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的动力来自人类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理性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推动下的社会与用户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基于新技术产生的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应用中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甚至思维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又促使人们产生新的社会需求,继而寻求新的媒介满足。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对阅读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下,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一新的需求,于是符合社交媒体特点的新阅读方式随之产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电子阅读转战社交平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社交阅读的特点,有效展开编辑活动成为新形势下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交活动的加入,使得阅读不再仅仅是内容编辑的过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进行推广、如何维系关系同样是编辑需要考量的问题。
1.加强与读者互动,建立以平台为中心的阅读圈
将社交思维引入社交阅读内容的编辑中来,是编辑思维转变的一个前提。传统电子阅读延续的仍然是纸质内容编辑的流程,所谓电子阅读只不过是将内容从纸质载体转移到电子阅读平台上而已,但社交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关系的建立。因此,编辑要利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功能建立与读者的联系,并通过沟通和交流巩固这种关系,形成稳固的关系网络。虽然很多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以实现纸质内容的网络化,但公众号开通之后往往只注重消息的推送而忽略与用户的沟通。编辑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微社区打造互动平台推出话题或者活动,建立读者微信群,定期进行新书推荐、开展话题讨论等, 以此来建立和巩固与读者的关系。
2.以电子浅阅读为切入口,带动纸质深阅读
浅阅读是移动互联网阅读的基本特点,也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特征。有学者提出了实现数字时代深阅读的路径[7],但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阅读终端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人们浏览信息和阅读受空间限制的问题,是为了适应社会快节奏生活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产物,短平快是其信息的最大特点。在这种情況下,想要实现深阅读不仅非常困难,也忽略了移动平台的优势。因此,编辑要打破领域的限制,积极寻求与纸质内容的合作,利用电子移动终端的优势,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纸质阅读的窗户,引领读者进入深阅读领域。如编辑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传播图书或者图书的摘要、简介、内容摘编,让读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内容,继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购买。
3.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打造“社交+阅读” 的新形式
以“微信读书”为例,这一平台的出现不仅重新定义了阅读,也是推进全民阅读的有效尝试,它类似线下的读书会,但又有所不同。线下读书会是一个典型的以书会友的活动,先有阅读,再有社交——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同一城市或者地区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走到一起成为朋友。但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线下读书会的影响力有限。而“微信读书”是先有社交,后有阅读,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读者不知道读什么和无法持之以恒的问题。但这种方式有可能会造成本末倒置的情况。实际上,阅读的核心应该是书,读才是目的,社交只是手段。这种情况下,编辑可以将“微信读书”强大的社交功能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功能,开展同城或者是同社区的读书交友活动, 从而达到全民参与阅读的目的。
三、结语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使用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社交+阅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改变的不仅是阅读的形式和目的,还有人们的阅读思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读者会选择社交阅读这种形式,但调查显示,仍有一半以上的读者倾向于纸质阅读。因此,无论从发展现状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看,社交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之间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挥社交平台优势,实现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才是编辑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https:// wenku.baidu.com/view/65a47fcf0b4e767f5bcfcec6.html.
[2]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http://www.sohu.com/a/220727056_353595.
[3]微博月活跃用户突破4亿[ EB/OL].(2018-05-10) [2018-09-15].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5/10/ c_137168509.htm.
[4]微信用户破10亿大关 如何扩大变现能力成发展重点[EB/OL].(2018-03-05)[2018-09-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594068889554636270𝔴=spider&for;=pc.
[5][美]保罗·莱文森. 保罗·莱文森精粹[J].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1.
[6]陈功.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J]. 当代传播, 2012(2).
[7]彭兰. 数字媒体传播概论(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5.
[8]闵大洪. 传统媒体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使用[J]. 南方传媒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