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
胡修玲
摘 要: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和经济增长速率加快的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趋势加强,企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提升。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成员,拥有更自主、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挑战。借款费用资本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和财物状况,其反映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抗风险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贯穿着企业借款的具体环节,是企业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学界以及实践领域的人士愈发的关注借款费用资本化这一重大命题。
关键词:借款费用 计算方法 分配标准 资本化
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企业如果负担借款,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遭受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风险,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挑战。企业是否能够稳健运行事关我国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也是社会和谐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企业迅猛发展的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业务量整体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企业为了拓展业务,往往会向其他经济主体或者社会个人举债,由借款费用会计处理不当引发的一系列企业破产案件,产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也在逐步增加。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愈来愈多的学者愈发的关注借款费用资本化这一命题,笔者从借款费用资本化内部着手,以期帮助企业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概述
企业在向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借款会产生借款成本、利息和其他相关成本,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本,是为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不是没有界限的,根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规则,借款费用资本化中的借款应作广义解释,包括一般借款和专门借款两个层面。对于一般借款而言,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予以资本化。第一,生产或购建了某项资产;第二,该项资产符合资本化的条件,该资产占用的是一般借款。如果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则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當期损益。借款费用资本化有一个期间,只有发生在这个期间的借款才能予以资本化,这个期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以判断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初始时点。第一,借款费用明确发生,资产支出已经发生。第二,生产或构建活动已经开始,且活动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使资产达到预定可销售或者可使用状态。当资产达到预定可销售或者可使用状态时,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时点确定,在这之后产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当中。
借款费用资本化后,主要是影响到该企业的成本、支出、利润、所得税以及资产等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决策层在进行企业运营和决策时的态度。一方面,以固定资产为例子,如果固定资产尚未竣工,发生在固定资产上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后,企业当前的财务费用会降低,财务费用的抵税作用也随之降低,企业的利润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利润表中当期财务费用降低,利润提升;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当期资产价值会有所增加;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出会增加,这是利润增加导致企业所得税支出增加的必然结果。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困境
(一)资本化计算方法的繁琐,借款费用分配不够合理
一方面,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不仅包括借款本金,而且还包括利息金额这一部分。货币的属性决定了,货币如果不加以特别化,则不能区分,很多公司在进行举债时,没有在银行开设专门的户头对借款资金进行管理,而是将借款资金与生产经营资金和其他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就加重了财务人员在计算尚未动用的借款因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时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当工程项目较为简单时,无论是处理一般借款还是专门借款,对其进行资本化都会相对简单和快捷。但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情形是,一个企业的某个工程项目是由多个子项目组合而成,无形中增加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难度。同时,根据最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畴逐渐扩大,所包含的内容更多。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面对多项借款费用时,财会人员进行资本化处理的难度增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有限性
借款费用资本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对于本企业的资产管理十分熟悉,能够灵活的进行资本化处理。很多企业的财会人员在缺乏工作经验和培训时,距离这一目标有较大差距,难以胜任借款费用资本化工作。同时,部分企业可能内部结构和资产管理较为混乱,甚至没有专门的部门对企业资产进行专门化管理,加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难度。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改善路径
(一)确定资本化金额,细化分配标准
一方面,现阶段,会计准则规定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计算方法与很多企业的会计实践操作流程不一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对借款利息进行资本化时容易出错,可操作性低。因此,财会人员有必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借款利息资本化的公式加以明确化和修正。同时,企业要合理区分一般与专门借款,确定借款资金的来源。企业要设置专门的银行账户对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进行相应的管理,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会计准则中主观性较强的规定,明确并细化涉及多项资产的借款费用的处理标准,使财会人员有章可循,方便财会人员能够更高效科学的确定资本化金额。同时,基于会计实务的复杂性,从节约人力成本,简化工作程序的角度出发,财会人员可以选择性的在对一般借款进行核算时,采用专门借款费用的核算流程;在对专门借款进行核算时,采用一般借款费用的核算流程。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内部监管
一方面,企业可以开展与财会院校的合作,通过培训或者讲座的方式来提升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水平。培训机制的构建能够为企业人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财会人员在解决具体难题时也会更为顺畅,会计核算工作也会更有成效。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内部监管水平,设立专门的岗位或者部门对资产进行管理,便于财会人员开展借款费用资本化工作。同时,财会人员要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作,防止资本化工作的盲目性,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完善之处。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和企业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的新形势,企业需要突破自身,破解以往发展中存在的难题,降低自己的风险,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借款费用资本化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其不仅能够规范企业的借款行为,而且能够使企业规避风险,在出现风险时保障自身能够平稳度过。加强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完善,是现阶段企业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笔者相信通过优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各个流程,统一制度建设,企业的发展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曾开瞳.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实践[J].财会学习,2018(07):86-87.
[2]余立新.谈借款费用资本化相关问题探讨[J].经贸实践,2017(02):93+95.
[3]钟德红.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若干实务问题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0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