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教育教学探究
摘 要:现代教育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更要与实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在如今这个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设计类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与追捧。因此,艺术设计思维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除了学习美术基础理论和加强技能训练以外,更要融入艺术设计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将市场需求与教学联系起来。文章将深入探讨高职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思维的融合问题,以便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艺术设计;设计思维
传统的高职美术教育以美术概念、原理以及欣赏陶冶情操等为主,已经不适合现代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的品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创意设计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率先进行改革,将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高职美术教育需要迫切的改革,将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况且,我国一贯提倡素质教育,高职教育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德育、智育、美育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一、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
以及市场美术人才需求分析
(一)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除了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外,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高级技术学校都把培养重点放在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可谓是“技术至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课程内容陈旧过时、课程面窄小甚至直接照本宣科等问题。
美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之一,显然也存在上述问题。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术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数十年的停滞期与恢复期,目前进入了全面复兴的发展阶段,艺术院校不断增设美术专业点,美术学科专业不断细化,招生人数一直增长。美术教育的改革虽然一直在不断深化,但高职美术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令人心忧。
最显著的便是设计思维的缺乏,设计专业的教学比较落后,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纸上谈兵”,或者稍有涉猎而已,甚至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本不会开设设计美学、设计学等设计类课程,学生的设计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便导致相当多的高职美术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就业岗位时,面对艺术设计类工作束手无策、要从头学起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市场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众多用人单位对美术专业人才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将目光转向具备优秀的实用技能以及设计思维能力的人群。人才的设计能力是一个行业的重中之重,创新是一个行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对设计类的美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因此这类人才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调查统计,目前,高职美术教育就业前景较好的几个专业——室内装潢设计、广告策划、产品包装以及IT领域的美术设计等,几乎全部与设计挂钩,市场对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传统的高职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现代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必须改革,融入艺术设计的理念,紧密围绕市场的人才需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型美术人才。
二、美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种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美术”与“艺术”是紧密相联的,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急需艺术设计类人才,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艺术为基础,与设计思维紧密相连,由此可以看出美术与设计之间的内在天然联系。“美术”与“设计”二者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不存在脱离了“美术”的“设计”,也不存在脱离了“设计”、毫无创新可言的“美术”。
在高职的美术教育中,既要注重美术技术的培养,又不能放松审美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审美观的形成,艺术设计思维的引进与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审美本质的理解与把握。
三、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中如何融入艺术设计思维
(一)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注重高职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
美术教育实际上就是审美的教育,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技术层面”,也就是注重技法的传授,就高职院校的教育性质而言,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有“操作训练”的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具备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相当于一台操作机器,人云亦云而已,不能表达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思想情感,独特的设计思维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什么样的思想引领,我们就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因此,要在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中融入艺术设计思维,首先要从思想上解除“技术至上”的思想误区,摒弃错误的教学认知,不要只关注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达,关注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
在高职美术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的技巧与技法,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也正是目前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与产品。因为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独特的创意作品更显得珍贵,更受欢迎。
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艺术设计思维对学生的重要性,若说美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是学生的基本功,是其根基之所在,那么艺术设计思维则是学生前进方向之所在。
(二)确立正确的高职美术教育培养目标
高職美术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美术教育,前者培养的是应用形的实践复合型人才,偏向实际操作应用范畴,后者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更偏向理论范畴,因此确立正确的教育培养目标是高职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
高职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紧跟社会潮流的发展,抓住时代的脉搏。目前,设计型人才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因此高职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创作设计才能,既要有高素质,还要有高技能。现代高职美术教育要引入艺术设计思维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之余,还要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
任何美术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运用,独特的创造性是艺术作品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市场所需要的优秀设计类人才是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融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独一无二的创造性见解,最终产生优秀的创意和作品。
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立要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美术教育中的优秀部分,又要革新人才培养观念,以社会的需求为契机,将艺术设计思维列入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设计能力出众的优秀人才,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需求。
(三)形成多元的美术教学模式
当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主动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要想将艺术设计思维融入传统的高职美术教育之中,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就要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不要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需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不同思维特点,确立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与设计能力。
传统的高职美术教学模式大多是单一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这直接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学生的设计性思维就无从发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例如多运用课堂讨论、即兴表演等教学方式,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设计思维能力。
高职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开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多角度亲身体验大千世界的“美”,然后才能够创造“美”、升华“美”,从而逐渐将艺术设计的思维融入教学之中,开启学生的艺术设计之旅。
(四)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人类的审美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的,有句名言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说对于“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思维的前提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是设计的前提条件与基础。
对美的感知力是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职的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主動发掘身边的美好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感知,十分有利于艺术设计思维的培养,他们在感知的过程中学习和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创作成果,等于积累了间接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以后设计灵感迸发的源泉。艺术创作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学生在具体的感知、追求美的实践中,会打下良好的生活创作基础。
四、结语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是现在的市场所大量需求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美术教育需要认清现实,了解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设立契合市场发展的课程教学。
因此,告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急需融入艺术设计思维的教学,具体培养和开掘学生的艺术设计方面的思维,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将艺术设计思维慢慢渗透到教学之中,通过思维训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设计这一理念,为其以后的艺术设计发展空间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也为学生能够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忠正,祖秀霞.高职院校艺术类之美术基础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01):81-82.
[2]李伟.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06):132-134.
[3]王明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窥思[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2):12-16.
作者简介:
徐晓军,女。河南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