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张勇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与针刺治疗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所收治的8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将29例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中药组;29例采用穴位针刺治疗的患者作为针刺组;3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1

    中风是中医学中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该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昏厥、眼口歪斜、半身不遂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随着中医学的研究进展,现阶段中医治疗中风患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本次研究了8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分析了补阳还五汤与穴位针刺治疗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中药组29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在42~76岁;平均年龄(53.64±10.58)岁;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在44~75岁;平均年龄(52.59±9.61)岁;联合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在41~77岁;平均年龄(55.31±8.26)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中药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药方为:黄芪30 g;当归尾15 g;红花15 g;赤芍10 g;川芎10 g;桃仁10 g;地龙10 g;疲倦乏力者加入党参15 g;四肢麻木伴疼痛者加入鸡血藤15 g;四肢拘挛难以屈伸者全蝎6 g;气滞血瘀者加入三七3 g;取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针刺组:面部穴位选择:人中、下关、人迎、廉泉、地仓、颊车、风池;上肢穴位选择:极泉、手三里、手五里、曲池、合谷、八邪、外关、后溪;下肢穴位选择:环跳、伏兔、髀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八风。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5次/周,持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

    联合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方式与中药组和针刺组一致。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3级以下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以下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x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中药组与针刺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与针刺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 论

    中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中风恢复期则主要是指患者发病后的2周至半年期间,属于中风患者恢复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多以气虚血瘀为主。中医学认为虚极为中风之本,瘀阻脑窍为中风之标,治疗需要以补气為主,辅以活血通络补阳。本次主要采用了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之功效;当归尾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川芎具有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的作用[2];诸药合用,能够共奏活血化瘀、行气开郁之功效;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分别采用中药、穴位针刺以及中药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与针刺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采用中药与穴位针刺治疗,联合两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嵇远洋.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55例[J].陕西中医,2017,13(6):26-27.

    [2] 金 煜.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2(01):119-120+124.

    本文编辑:吴 卫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