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别样传达:东北农村剧中的“黑土情结”

    吴金娜+朱旭辉

    

    中国电视剧诞生以来发展至今,无论从电视剧类型、叙事技巧,还是电视剧所蕴涵的文化风格与时代印记,都形成了一幅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图谱。因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电视剧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这也在荧屏刮起了一阵阵风格迥异的东西南北风。如我们熟悉的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山东电视剧,以徽州文化为代表的安徽电视剧,以上海文化为代表的上海电视剧,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云南、新疆、内蒙、西藏电视剧,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河北电视剧,以秦陇文化为代表的山西、陕西题材电视剧,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结合的东北农村剧等等,不同地域的电视剧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品格,黑龙江农村电视剧作为东北农村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荧屏上彰显了浓郁厚重的黑土文化之美。

    新世纪以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春风下,东北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东北黑土风情的优秀农村剧,成为荧屏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如《刘老根》系列、《乡村爱情》系列、《马大帅》系列、“田野三部曲(《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 “女人系列(《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女人进城》)”以及2014年播出的《大村官》系列等。每部电视剧中都艺术化再现了东北农村的地域风情,在艺术真实中将农村现实的生活状态以及农民的淳朴性格影像化展现出来,在视觉体验中给观众带来审美快感的同时实现了精神上的美感提升。同时,依托电视荧屏更好地向观众展现了东北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因为“地域文化是农村电视剧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所在,这种地域文化的渲染和张扬,使农村剧成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渗透、融合的载体和平台。”[1]

    一、 独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黑格尔曾说过:“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性使人离。”[2]这也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必然造成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甚至会形成大相径庭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观念。东北地处边陲地区,气候极其寒冷而且漫长,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人们形成了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一现象在黑龙江地域中更为明显。然而呈现在农村剧中,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特殊环境,人们找到了适应这种气候特点的生存方式,这就使得“火炕”“火盆”“方桌”“狗爬犁”等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农村剧中这些工具性符号也成为一种叙事元素来推动情节展开和故事发展,在意指层面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地域文化象征呈现在画面之上,旨在让更多的观众通过荧屏了解黑土地上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达到文化上的一种交流与融合。丹纳曾经指出:“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绝非偶然的巧合……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3]这里的“环境”实际指的就是地域环境及文化环境。毋庸置疑,电视剧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生活现实的影像化呈现,在画面呈现中往往带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进行影视化呈现,在东北农村电视剧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各个民族的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宗族观念、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等不断进行融合,最终形成了东北地区多元而复杂的文化特征,这一地域性文化特征无形中使东北人养成了豪爽、热情、好客的性格。不同的地域色彩,铸造了不同的民族特征,催生了不同的文化形态。电视剧作为文化模式的一种载体,对地域文化的展现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土地”下的农村剧同样借助电视剧这一传播平台把东北地区的人物形象特质与黑土文化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 典型化的喜剧形态

    电视剧是一门艺术,而艺术语言作为电视剧的重要表现元素,对电视剧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以展现地域文化为主的东北农村电视剧来说,使用方言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某一地域的民风和民俗,从而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生活化,给观众营造一种原汁原味的真实感。从电视剧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简单的“叔”“婶”“你家我大哥”“大妹子”等称呼,加上向上挑的发音特点,就很快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心里暖暖的,极具亲和力,无形中流露出东北人直爽、热情的性格。人物方言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增加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也有利于电视剧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相互融合。

    在“黑土地”农村剧中,大量使用方言,使得电视剧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凸显了黑土地上的地域风格及农村文化特色。在农村剧的方言中,以讽刺、幽默的特点为主。“幽默,是一种精神结构,是一种领悟和体验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眼光,一种特殊的观点,具有强大的理疗功能。幽默是对习俗、礼教、理性、语言、自卑乃至自我的一种解脱。”[4]在黑土地农村剧中,幽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贯穿在整部剧作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塑造着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从而使黑土地农村剧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本土化特征。同时,在剧作的叙事元素中,通过使用讽刺幽默的方言,也有助于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在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中,钱大宝、满一花、林大头作为剧中的典型人物,语言运用上,都具有较强的幽默性。在剧中有一场景主要展现钱大宝因为上水村村民中毒事件去找新乡长(自己高中同学)汇报工作,因着急赶时间,便搭了一辆拉煤车去镇上,带着浑身的煤渣走进乡长办公室,乡长看到这一情形,感觉钱大宝的态度过于不认真,再加上过去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此时两人发生了一些争执。

    钱大宝因乡长(高中同学)说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满怀愤怒的争辩说:“对,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你说我是一个太普通的农民了,潜台词的意思是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从骨子里都瞧不起农民的人,能干好农村工作吗。对,你是来镀金的,两三年的事,在这轰轰烈烈干两件政绩工程,然后拍拍屁股,官升一级走人。”

    乡长说:“钱大宝,你还是跟二十年前一样,那么敢说敢做。”

    钱大宝紧接着说:“一个屯老二,再变能变到哪去,你也没变,还是那么金枝玉叶。”

    乡长解释说:“那倒不是,一个普通的、善良的女人。”

    钱大宝瞪大眼睛说;“我咋没看出来呢,你在我眼里,就是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

    从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喜剧艺术魅力,在喜剧艺术中,美的事物虽然有时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隐藏在丑的背后,但我们可以在观众的笑声中发现它。充分体会到黑土地上的方言中讽刺幽默的艺术魅力,同时配上演员滑稽可笑的动作表情,无形中增强了黑土农村剧的喜剧色彩。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来说,既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因为“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5]。这一典型化的喜剧形态,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鲜明,同时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

    三、 独特的民间艺术样式

    民间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为满足其生产、生活以及精神需求等方面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审美艺术形式。民间艺术既来自于民间,就意味着会具有民间艺术独特的传达方式。

    相对于其他题材电视剧来说,东北农村剧中的民间艺术样式更具有独特性。如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这两种典型的民间艺术是对东北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成为黑土地上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东北大秧歌在表演形式上风格独特,花样繁多,色彩鲜艳、明丽,人们扭在腰上,踩在脚上,舞在手上,美在心上,辽阔的黑土地赋予它既淳朴稳重,又豪放泼辣的灵性与风情。伴随着欢快俏皮、富有弹性的音乐鼓点,将黑土地上人民热情豪放、刚柔兼济的性格展现出来。而二人转自然真实、不造作的故事叙述和情感表达,与东北农民爽朗、直接、亲近自然、崇拜自然的性格息息相关。东北农民幽默、风趣通过二人转呈现出来,二人转的唱词简单易懂,曲调热情欢快,无拘无束的诙谐,直率人性的流露,最终总能使其收到乐而不疲、如醉如痴的艺术传达效果。在这类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大秧歌、二人转成为必不可少的剧作元素。剧中无论是企业开张还是搞庆祝活动,甚至是剧中人物心情的情感表达,都会以大秧歌、二人转作为表现形式。如在电视剧《欢乐农家》中,在第一集开篇就以东北大秧歌开场,场面欢快,村里的男女老少在锣鼓声中尽情地扭跳,镜头在展现村民喜气洋洋的场景时,又对“老万家秧歌队”进行了特写拍摄,有意强调了大秧歌在黑土地上的独特性。除此之外,剧中在“承包大喇叭”一集中,专门利用二人转传递农业信息、表扬好人好事,这一“接地气”的文艺形式得到村民认可,也起到了政策宣传上的传播效果。对东北大秧歌、二人转等民间艺术样式进行艺术加工并通过东北农村剧的视屏呈现得以传播,让更多的受众了解黑土地上独具的民间文化以及独特的民族气息。

    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农村剧,依靠独特的地域文化、别具的民族风情成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重要代表,作为重要的电视艺术样式,近年来逐渐在荧屏上崭露头角,也成为寒地黑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以黑土文化为标志的东北农村剧作为电视剧品牌中的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观众通过荧屏了解黑土地上的民俗之韵,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仲呈祥.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92.

    [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54.

    [3]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44.

    [4]杨恩寰.美学引论[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358.

    [5]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