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去哪了?

    徐敏

    随着集电话、电玩、电邮、电视、视频、社交、卫星定位诸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机的普及,除了睡觉8小时,其它16个小时几乎与它形影不离。“手机去哪了?”出门可以忘记带钥匙,但手机却绝对忘不了。

    有个段子很搞笑,但却很真实,说:斯诺登日前在俄罗斯声称,美国已窃取了数百亿中国人的短信内容。据说经FBI分析后发现报告给奥巴马——35%是节日祝福,25%是商业广告,30%是办理假证、贷款和复制手机卡监听小三的短信。

    “那过滤后的10%一定很有价值吧?”奥巴马问。

    情报局长沮丧地回答,“报告总统,剩下的都是黄段子。”

    “那微信呢?”奥巴马不死心。

    “35%是人生感悟,25%是吃货晒美食,30%是养生常识。”

    “剩下的10%呢?”奥巴马来了精神。

    “报告总统,都是让我必须转发的微信。”

    “那就快发给我呀,还愣着干嘛?”

    “报告总统,我一早就转发给你了。”

    奥巴马掏出手机一看,转身就走。情报局长追问他干嘛去?奥巴马兴奋地说,“我去转发给普京,如果他不转,让他全家死光光”。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基本进入到虚拟时代。到处可见人手一机,就像犯了毒瘾、酒瘾、赌瘾一样,公交车上集体发感慨,地铁车厢里埋头打飞机,甚至走路都在刷微信。每个人的真假面孔都被隐藏在了网络的背后,一声声“呵呵”涵盖了几多语义不详的答非所问。而现实生活却变得异常的冷漠和冷酷,跌倒的老妪没人敢扶,被抢的大嫂没人敢帮,遭遇调戏的少女没人敢管。所有人带着耳麦,抠着手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将各自藏匿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

    据一位刚当妈妈不久的朋友告诉我,几个月前她抱着半岁多的女儿乘公交,车辆为躲避行人来了个急拐弯,她应急反应地抓住了手机,却把孩子撇了出去,好在人多摔得不重。“你不知道事后我有多么内疚,和谁都没敢说,打那以后抱孩子时我绝不拿手机,就是来电话也不接。”

    许多夫妻间因为有了智能手机而变得陌生,过去至少还一起看看电视,现在电视机也成了摆设,各自捧着手机点点戳戳一晚上。不夸张地说,小夫妻之间发微信多于亲口交流。

    “老公,炉子上的水在吱吱叫呢。”床上的妻子微信说。

    “宝贝,你去关一下,我马上就要过关了。”沙发上的丈夫回复道。

    网络以快节奏著称,微信则以谁得到的回复快、点赞多来衡量人际关系和人脉旺衰。另一则微信段子令人胸闷,它真实概括了现在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某人上厕所忘记了带手纸,发微信求助朋友圈,10分钟里送来了数十个赞。

    如果是你,还笑得出来吗?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