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语汇美的表达方式
徐兵
【摘 要】舞蹈语汇是舞蹈艺术创作的基础,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实现舞蹈叙述的“词句”。只有语汇的合理运用,才能够借助于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达成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同时,舞蹈语汇的表现力,也是观众借助舞蹈而满足审美价值的关键。本文对舞蹈语汇进美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以观众审美视野为基础,分析和研究语汇美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舞蹈语汇;美;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30-02
舞蹈语汇是表达舞蹈主题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不同的语汇组合,能够展示舞蹈的主题。不同的舞种舞蹈语汇的风格特征有所差异,但在美的表达上具有相似之处。本文在分析舞蹈语汇和舞蹈语汇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于舞蹈语汇美的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
一、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是组成舞蹈的元素,是构成舞蹈语言材料的总称,它包含了一切具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组合、舞蹈构图、舞蹈场面和舞蹈环境等等。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舞蹈语汇是一种描述性的表现形式,主要呈现出舞蹈的叙述内容。事实上,该语汇更加贴近情感的抒发,所展现出的是舞蹈创编导对生命和生活理解的意义。纵观全球,每种舞蹈都有独特的语汇标识,由此也可以区分出舞蹈所展现感情的差异。例如,在《天鹅之死》中,并没有设置宏大的场景,以悲戚而令人低沉的环境,去表达“天鹅”之死的形象,仅是通过动作表达,包括碎步移动、手臂颤动等,便把“天鹅”弥留之际抗拒和畏惧死亡的情感展现出来。相比于宏篇巨幅的背景铺陈,只是舞蹈语言的灵活引用,便让观众感受到死亡的悲怆。再如,杨丽萍的《雀之灵》,这是一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民族舞作品。杨丽萍老师以手指、手臂、腰部、胯部完整的构建了孔雀的形象,给人以彷如真实的孔雀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之感。除了动作外,构成舞蹈语汇的因素中,音乐所带来的节奏,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在肢体语言难以展现出全部故事时,多以音乐衬托背景和诉说情感,进而构建完整的舞蹈审美体现。
二、舞蹈语汇风格特征分析
舞蹈语汇的特殊性,在于不同舞种所造成的风格差异。所以,在探究舞蹈语汇之时,必须要首先分清每种舞蹈的特色。近年来,舞蹈界开始将舞蹈进行更加科学的分类。本文便依据该结果,结合舞蹈语汇进行分析。
(一)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基本特征
民族舞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也是民族文化精髓所在。民间舞蹈是由地域特性自然构成,并非仅属于汉族人,同时也有一些多民族融合的舞蹈形式。然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和民间舞蹈语汇较为复杂。例如,仅汉族的舞蹈,便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有南至北各有风格特色,相异甚者,给人以完全不同舞种之感。如北方的秧歌、西北的腰鼓、东南的花鼓、南方的龙狮等。这些舞蹈形式的差异,构成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再如少数民族舞蹈,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维族、傣族、苗族、瑶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等,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形式,并依据本民族文化而形成了特殊的舞蹈语汇。简而言之,民族民间舞蹈,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各有各的风格特点,这是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特征。
(二)古典舞蹈语汇风格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舞具有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博大精深。其古典舞蹈语汇风格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腰为轴的内聚性特征。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在腰部,通过腰为轴带动其他部位上下运动,比如古典舞中的“横向动势”,其基本的原动力就是腰部平圆正是模向动势的原动力。二是人体动作强调“反胴”,也就是通过“反律”作用,使舞蹈语汇达到起伏跌宕,相反相成的逆向效果。三是利用道具、服饰延长人体动态的借物性形态特征。舞蹈中通过道具或者服饰的应用,达到借物抒情的效果。比如舞蹈《春雨》,运用手指和道具让观者犹如置身于“春雨”之中,达到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四是顺应自然模拟性特征。模拟自然或者鸟兽情态是舞蹈最基本的特点,但中国的古典舞蹈在模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的模拟舞蹈语汇。比如,典型“双飞燕”、“老鹰展翅”等。
三、舞蹈语汇美的表达
舞蹈语汇有很多表达的途径,但均是在舞台上进行。每种表达方法和内容,也会造成相异的结果。总体来看,舞蹈语汇体现审美价值的表达突破口,主要在于情感渲染和对抗美感之中。
(一)通过情愫感染力表达美
情感渲染是舞蹈语汇的重要表达形式。在一般舞蹈语言的诠释上,所能够让观众获得的信息,除了动作所带来的肢体美外,更多是情愫的感染力。具体来看:首先,舞蹈在命名的时候,编导已经将情愫融入进去。例如上文所述的《天鹅之死》等。民族舞也有着类似的习惯,如《牧民的喜悦》借用主题直接表现出牧民喜悦的心情。舞蹈名称虽然不是舞蹈语汇的组成部分,但却是对舞蹈语汇的归纳和提炼,使观众可以更加直接的认识到舞蹈的具体内容。其次是形体上的表达,同时也是“美”的直接表达。不同类型的舞种,会有各异的形体表达方式。例如在表演蒙古舞时,男演员均会表现出挺拔舒展,脚步刚劲的特色;女演员则表现出坚忍的动作形态。最后是语汇融合的情愫渲染,也可以理解为在完整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在舞蹈中编导将音乐、肢体动作、灯光背景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再以故事主题渲染,通过生命式的节奏,放大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使之产生美的感受。
(二)通过对抗产生美
对抗性是舞蹈的一种基础语汇,主要体现出空间运动中,并产生与空间的对抗语言。即表现为常人无法做出的舞蹈动作。例如在芭蕾舞中,演员身体上下运动,与空间所形成的对抗;现代舞中所进行大量的空中动作等。空间对抗所形成的运动,在观众眼里属于突破性行为,由身体延展和力量所催动的行为构成。由于在违背一般运动原理下构成舞蹈,所以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同时,对抗美的产生通常基于演员的能力而实现。因此,构成对抗美的基础中,还包括演员所具备的个人魅力。
(三)通过人物情绪变化表现美
舞蹈表演的故事性,并不弱于文学创作。例如彝族舞蹈《阿惹妞》,阿惹妞的故事在其内容中不仅拥有完整的人物设计,同时也包含基于社会背景而描述的爱情故事结构,并创作出反差的情感效果。简单来理解,如果《阿惹妞》在故事设计上,采取男女主角以千辛万苦而得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方式,无疑会落入俗套理念之中。而编导另辟蹊径,创造出硬生拆散一对恋人的故事场景,令观众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以下具体分析这部作品,以此展现人物情绪变化来表现美。
《阿惹妞》的动作形式遵循了彝族舞蹈的传统。首先,舞蹈是以婚乐为背景,男演员进入到舞台中,以动作便显出情感上的挣扎,例如拍腿、摸头等。在男演员无计可施之时,女演员入场起舞,此时演员所表达的情绪发生转变。男女演员在情感上,均表现出“渴望”的状态,即形成了似乎想要接触,又因为某种因素的存在而不敢彼此触碰。通常在这种情绪下,会出现一方因压力而退出的局面。所以,男演员选择了,以逃避的舞蹈动作形式离开,但是,女演员以呼唤的声音和姿态,最终将其留住。
这部舞蹈作品采取了“现实——过去——现实”的故事叙述方式。舞蹈伊始创造了预示未来的画面,为故事掀起了第一个小高潮。随后,男女演员重新装扮,进入到舞台之中,此时已然陷入了回忆之中,男演员所表达的憨厚,女演员的羞涩,昭示着二人美好的过去。而此时在情感上,以渐进的方式,表现出些许爱情的美好。所动,动作均采用幅度较小,以及略带紧张的模式。再结合双人舞的造型和音乐,使观众融入到爱情的温暖之中。但是,婚乐声音再次响起,将彼此陷入回忆的人,再次拉回到现实。这是近乎残酷的表达方式,也正是有这样的剧烈情绪转变,将故事再次推入到高潮。
在故事的结尾,男女演员以肢体语言表达出悲愤和不舍,例如伸手呼唤等动作。然而,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高潮是感动的,却同时因为悲伤和离散感到揪心。在最后,男演员声嘶力竭的表达,高难度而大幅度的动作,将观众也来引入到这种主角的情绪之中,仿佛不再是同情故事中的男女,而是亲身体会到凄然的感觉。
(四)通过提炼原始语汇表现美
舞蹈是一种肢体表现形态的艺术,其动作大多来自于生活。从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中能够发现,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主要原因,便是真实的意识形态迸发。所以,无论是演绎,还是创作一部好的舞蹈作品,都需要切实的结合社会、生活、生命。舞蹈语汇美的表现之一就是能够通过提炼生活中的原始语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来表现舞蹈内容,使之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近年来舞蹈语汇的表达内容开始多元化,很多舞蹈都将现代因素融入其中,例如环保、经济等内容;再如基于社会背景,探讨人与人之全新的关系。而这些作品,均获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至少能够被观众广泛的接受。通过对于生活、社会中原始语汇的提炼,舞蹈美得到了体现。
五、结语
舞蹈语汇是舞蹈的重要组成元素,对舞蹈主题的表达,和提高舞蹈的审美性等具有重要作用。舞蹈语汇更加贴近情感的抒发,所展现出的是舞蹈创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理解的意义。中国舞蹈的舞蹈语汇具有“手眼身法步”特征,古典舞同时还具有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等特征。中国舞蹈语汇美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通过情愫感染力表达美、通过对抗产生美、通过人物情绪变化表现美、通过提炼原始语汇表现美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展现了舞蹈的主题思想,提升了观众对舞蹈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舞蹈语汇中的对抗美[J].黄河之声,2015(01).
[2]赖程程.论毛南族舞蹈语汇的美学特征及艺术精神[J].歌海,2010(06).
[3]陈碧娇.舞蹈动作与舞蹈构图的新变——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舞蹈语汇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4]关冠.珠联璧合的艺术美——浅析黄梅戏《惊天一兰》戏剧与舞蹈语汇的巧妙融合[J].戏剧文学,2015(09).
[5]崔晔.民族民间舞创作中舞蹈语汇的使用与衍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2).
作者简介:
徐 兵(1978-),男,汉族,四川夹江人,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藏羌舞蹈艺术研究所副教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舞蹈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