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环境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刘梦

    【摘 要】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韵律特点,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今拟以 “北歌”中的东北秧歌、“南灯”中的云南花灯,以及处于南北分界线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以舞蹈形态学的人体动律分析为基础对比三者在动律特征上的差异性,结合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阐述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中历史、习俗、信仰、性格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动律特征;文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26-02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作为民俗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舞蹈,如其他民俗文化一样,与某一地域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民族,其民俗舞蹈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多样,从北至南包括东北秧歌、冀东地秧歌、井陉拉花、鼓子秧歌、胶州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豫南地灯、江苏花鼓、湖南地花鼓、云南花灯等等,历来有“北歌南灯”之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状分布,汉族民俗舞主要分布于第三阶梯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带。李雪梅先生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划分为“秧歌舞蹈、花鼓舞蹈、藏族舞蹈、西域舞蹈、蒙古族舞蹈、铜鼓舞蹈”六个舞蹈文化区。参照李雪梅先生的划分,可知汉族民俗舞分属五种文化类型的农耕文化型,六个文化区之秧歌、花鼓文化区。若以秦岭淮河一线将其南北分开,则北方代表性汉族民俗舞包括东北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陕北秧歌,南方代表性汉族民俗舞包括湖南地花鼓、云南花灯等,而恰巧处在南北分界线的汉族民俗舞则是安徽花鼓灯。

    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韵律特点,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今拟以“北歌”中的东北秧歌、“南灯”中的云南花灯,以及处于南北分界线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以舞蹈形态学的人体动律分析为基础对比三者在动律特征上的差异性,结合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阐述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中历史、习俗、信仰、性格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一、不同地域代表性汉族民俗舞的动律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动律特征

    东北秧歌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汉族民俗舞,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特征,是汉族民俗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秧歌。东北秧歌广泛流传的形式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这三种,都体现稳中带浪、艮俏相容的特征。总的来说东北秧歌的舞蹈动律特点在于一个“扭”字,所以东北秧歌也俗称“扭秧歌”。“扭”即扭腰,“扭”的核心在于腰,以腰为轴,“腰”作为动作的出发点和发力点,使舞者呈现在扭动中的曲线美。民间讲究“扭得活”、“扭的浪”、“扭的美”,首先就要“抓住腰部扭动的变化与全身之间的协调配合,使腰随着音乐和鼓点的节奏扭动自如,做到力度、幅度和谐统一。”[1]艺决强调“要安心浪,别连根晃”,说的就是舞蹈动态要有规则的“扭”而不是无规律的“晃”,即每一次律动突出腰的中心作用,运用腰部调节和控制身体,使上身挺拔灵活既不松垮乱晃又能自如扭摆,同时避免出胯而形成臀部扭摆。以腰部的扭动为动律核心,可将东北秧歌的动律发散为扭动中的“走”、扭动中的“跑”和扭动中的“跳”并配合数十种“绢花”及绢花技巧的手臂和手部动作。腰部的扭摆动律同时可向上延伸至肋骨,例如顿步的上身就是腰肋的上下扭动。此外东北秧歌在动律上对称,例如从腰部发力向上延伸摆动右臂时,则必出左脚;摆动左臂时则必出右脚,绝不出现顺拐。

    (二)安徽花鼓灯的动律特征

    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动律特征是“梗”,在“梗”的动律基础上形成舞步,并由此导致轻、溜、脆、稳的舞蹈风格。安徽花鼓灯“梗”的动律特征使舞者以腰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上身动作出现肩部有规律的左右交替,上下的中度摇晃以及腰以上部位略带画圆的前后摆动,下肢步伐随左右脚交替移动重心,着力点在前半脚掌,如风柳步、车水步、拔泥步、上山步等动作。总体来说花鼓灯舞蹈的基本动律可以概括为“身体右后侧、走动腰晃扭,脚下衬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

    (三)云南花灯的动律特征

    云南花灯的舞蹈动律特征的核心是“崴”,素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是指舞者无论作什么动作,身体都要保持着s型的左右摆动——将胯的动律延伸,使上身与腰胯形成规律的反方向的左右横摆。

    “‘崴步的特征是行走时屈膝出胯,脚型不绷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随脚自然摆动如微风拂柳。”[2]云南花灯崴步分为“小崴”、“正崴”、“反崴”和“揉踩步”、“吸跳颠步等等。小崴欢快流畅、正崴优雅清丽、反崴沉稳大方。小崴是花灯崴步的基础,腰胯的扭动要与膝关节的屈伸配合起来,与其他崴步相比,小崴的胯部扭动要大一些。云南花灯中伴随“崴”的动律有许多一顺边的步伐和动作,例如“正崴”、“揉踩步”等都是顺手顺脚,胯的摆动与下肢步伐、上肢舞动同时同方位。

    (四)三者动律特征的不同点

    通过对上述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动律特征的归纳分析,可以窥见汉族民俗舞在动律上存在着一些南北差异。“北歌”的代表东北秧歌重“扭”而“南灯”的代表云南花灯重“崴”;“扭”的动力根源在腰背重心稍高,而“崴”的动力根源在腹胯中心偏低;而位于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的安徽花鼓灯动律上居于高重心的扭和低重心的崴之间而形成“梗”的动律特征。此外,东北秧歌动律极讲究对称、协调,无一顺边的动律特点;而云南花灯动律则衍伸出许多一顺边的动作、步伐。

    二、文化生态环境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一)文化生态环境对东北秧歌动律特征的影响

    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曾于公元692-926年间由靺鞨族建立渤海国,文献记载渤海国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号曰“踏锤”,于岁末、岁初举行,其间男女老少欢聚一处、列队行进、载歌载舞[3]。“这种较为原始的集体舞蹈,后来为女真族和满族所继承,是近代东北大秧歌的雏形”[4],“从宁古塔《鞑子秧歌》之风韵及其民族文化渊源看,抑或与渤海靺鞨之‘踏锤有关”[5]。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Maurice Merleau- Ponty曾说过:“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人体是保存、延续、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任何一个舞蹈形体运动都彰显着民族特异性,浸润着民族意识。因为在其舞蹈形态中,其形体运动的部位与方式、高频显要动作、动作力度、节奏、呼吸、步伐、技巧等方面都会具有特异性的痕迹。”[6]民俗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其动律内核必然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孕育、生长、发展于东北这片黑土地的东北秧歌,其动律内核必然保存、继承、延续其先祖的舞蹈形态的特异性,即其以腰部为主的运动部位和腰部上下、左右、前后或划八字圆的扭动方式。此外,东北地区人民拥有勇敢、热情、爽朗、火辣、幽默、豁达的性格特征,以腰部为轴心的扭动,动律幅度随情绪的变化夸张加大,正是东北人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文化生态环境对安徽花鼓灯动律特征的影响

    早期历史上安徽花鼓灯中的“兰花”由男性扮演,但脚下必须穿上“寸子”展现封建社会女子“三寸金莲”的步态,“寸子”只有三寸长,因而男子只能脚趾和前脚掌穿上,脚后跟完全悬空离地,这必然将身体的重心压在前脚掌,对影响花鼓灯脚下着力点在前半脚掌“梗”的动律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安徽花鼓灯播布区作为南北文化的交融荟萃地带,这一地域的风俗、信仰、礼仪是对鲁、吴、楚、越等诸国文化因子的兼容并包。人民性格既有北方的刚劲朴实,又有南方的含蓄温婉。舞蹈动律上即受到北方舞蹈高重心,腰为轴的影响,刚劲、古朴、热情、豪迈;又有南方舞蹈低重心、摆胯、屈膝的影响,灵巧、秀丽。因此我们常说安徽花鼓灯是“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具有吴歌楚舞的风韵”。“安徽花鼓灯‘梗的动律特征使舞者以腰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上身动作出现肩部有规律的左右交替,上下的中度摇晃以及腰以上部位略带画圆的前后摆动,下肢步伐随左右脚交替移动重心”从而形成了一种内向外的拉力和由外向内的拉力之间的对峙和胶着状态。可以说正是在这种南北文化交织、碰撞的地带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种对峙、胶着的力量形成了安徽花鼓灯“梗”的动律特征。

    (三)文化生态环境对云南花灯动律特征的影响

    云南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当地居民的性格也是内秀、含蓄、温和、知足常乐,因而形成小巧、柔美、清新的“崴”的动律特征,区别于热情火爆的东北秧歌的“扭”和活泼俏皮的安徽花鼓灯的“梗”。此外,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舞蹈与汉族民俗舞蹈互相吸收和发展,云南花灯的动律特征也受到傣族、彝族、苗族舞蹈低重心、摆胯等动律特征的影响。

    六、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东北秧歌的“扭”、安徽花鼓灯的“梗”、还是云南花灯的“崴”,其动律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的动律特征不仅仅受到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水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生产方式等等方面,在后续的研究中再加以阐述。

    参考文献:

    [1]赵鑫.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2]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96.

    [3]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9.

    [4]孙秀仁,干志耿.渤海的历史与文化[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50.

    [5]李松华.黑龙江满族舞蹈研究[J].舞蹈艺术,1996.

    [6]史红.舞蹈生态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J].文艺研究,2006(0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SW15092)。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