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研究与实践

徐璐璐



摘要:通过研究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森林公园(一二期)项目,比较一期和二期的规划建设成果,总结出在规划建设过程及后期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借此促进郊野公园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帮助市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绿化成果,为今后郊野公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建设;运营维护
1.北京市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北京市2007年正式启动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公园环”建设。至2011年底,共新建郊野公园52处。加上2006年前已建成的29处。现共有81处,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大兴区、昌平区六个区。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基本形成(图1)。
郊野公园虽然相继建成多处,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系统的构建体系以及管理策略指引,存在着缺乏特色、功能不全、定位不准、管理不善、养护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受到园林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和审视。
2.实例分析——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森林公园(一二期)
东小口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北侧,属于其自然轴线的延伸。一期、二期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启动建设。一期位于整个项目的中部,二期与一期南北两侧相邻,被分隔为南北两个部分。公园分期建成后,总面积达153.3 hm2,绿化成果显著,生态效益明显。最直接的惠民成果是为北苑家园和天通苑这两个大型社区以及明天第一城、顶秀青溪、佳运园等居住区居民提供了就近休闲、健身和踏青的好去处。
为深入了解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过程和建后维护情况。在日后的设计中能够扬长避短、规避风险、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特以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二期为例,对两期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提出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2.1规划建设比较
2.1.1功能分区
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主要功能区有主入口区、滨水活动区、林间场地运动区以及森林氧吧。园区东部紧邻居住区。主入口设于东边界中段。东部空地及微地形较多。水体多集中在此。因此。较适宜在东部设置活动空间。西部现状树木林龄较大。生长较密。只是设置了一些林中路保证通行功能。开园后的调查回访显示。除了散步、健身。市民还希望有一些用于集会或者科普教育的场地。
针对一期功能分区存在的不足,二期将予以补充。二期分为南北两区,分别位于一期的南北边。北区有主入口区、自然探知区、森林剧场、有氧健身区、林荫运动区、林中花园、森林氧吧七大分区;南区有滨水活动区、亲子乐园、安静休息区三大分区。公园在分区上,继续向东部集中。有氧健身区、林荫运动区、滨水活动区均是为了缓解一期人满为患的现象。自然探知区、森林剧场则是对一期功能的补充(图2~3)。
2.1.2植物景观
东小口公园根据功能分区对全园种植进行分区规划。
公园人口区:人口是公园的标志,应突出植物的色彩和体量。选用树形好、规格较大的常绿树如白皮松、油松、华山松、云杉等。及花期较长的花灌木。
绿化隔离区(与城市道路毗邻):宽30-50 m。既强调边界。又隔离了城市道路。景观上需有节奏、有韵律、有规律且一气呵成。一般以现状林为背景,中景可用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前景可用花灌木规则式种植。
体育运动区:人们会在此类区域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因此树木色彩不宜过于跳跃以免视觉不适。整体以绿色协调大基调即可。
健身区、儿童活动区:这里多为老人、妇女、儿童的活动区域,运动速度适中。色彩、层次均可以丰富一些。但避免在近活动空间的区域种植带刺、有毒、有害植物。
滨水区:水生、湿生植物集中种植区域。常水位以下可种植菖蒲Acorus calamus、水葱、千屈菜、黄菖蒲、荷花等;常水位至最高水位之间可种植马蔺、芦苇、红蓼等。通常最高水位距离地面还有一段斜坡,考虑到行洪需求。建议撒播一些地被种子,如黑心菊、苜蓿、二月兰等。除了留出戏水沙滩,其他的保证黄土不露天即可。建议为水生植物做简易的种植池。以防止其生长速度过快。蔓延整个水面。
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和二期基本按照以上种植设计原则及种植分区内容进行植物配置,但各具特色。
一期水体面积较大,水边种植了多种水生植物;二期的自然探知区集中展示了节水耐旱植物,具有科普教育意义。从改造力度上看。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新植乔木数量为13.4株/亩(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绿化投资占总投资的70.47%。绿化改造力度较大。东小口森林公园整体新植乔木平均12株/亩。绿化投资比例降低至58.13%。增加基础和服务设施投资比例。使公园趋于完善和合理。
2.1.3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1)基础设施
郊野公园在建设前仅是一片纯林,没有通行、服务功能。通过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原来的纯林变成公园。
公园一期路网密度为110m/hm2。广场铺装占一期公园面积的1.18%。通过开园后的使用情况和游客回访可以看出。公园活动空间人满为患、路网较稀,游人为了通行直接踩踏绿地。因此还需要对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大建设力度。
公园二期通过增加基础建设。将东小口森林公园全园路网密度提高到127 m/hm2。广场铺装比例提高到2.07%。经踏查,二期开园后的路网密度和广场铺装比例较为适宜。基本满足市民使用(图4)。
公园灌溉均采用快速取水阀浇灌的方式,具有便捷、易施工、一次性投入低等优点。
公园一期的照明主要为太阳能灯。设置在主园路一侧。环保且易于安装。但具有日常管护难、投资大等问题。因此,公园二期照明改为以庭院灯为主、太阳能灯为辅的方式。
2)服务设施
最先建设的公园一期的服务设施比较简洁,设置的健身、体育、儿童游乐等设施及坐凳、标识牌等便捷设施,能基本满足游人需求,但形式较为单一。辨识度不高。在二期建设中。更加注重服务设施的种类、用材及特色。服务设施已成为公园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线。
2.2建成后效果比较
从建后效果来看,新植树木在建后约5~7年便可呈现较为成熟的景观。与原有林搭配适宜、相得益彰。
铺装材质的选用逐年丰富与考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规则单调的透水砖、石材,而更加倾向于石屑虚铺、石板嵌草等自然形式。
坐凳、平台、亭廊等休息设施的形式、材质逐年呈现宜人化、多样化的趋势,如从过去单个坐凳到现在的流线型坐墙,从普通的休息木平台到适宜人观景休憩且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木坐台。
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建成后效果如图5~6,二期建后效果如图7~10。
3.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
3.1规划建设
3.1.1植物种植
为控制城市无限扩张及城乡结合部非法占地等问题。东小口森林公园在建设之前就已进行了生态林建设。但多以速生树为主,如速生山杨Populus davidiana、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最大的问题是寿命短、衰老快。这些成片的树林为郊野公园提供了良好而成熟的建设基础。不可破坏。在郊野公园的植物改造过程中。多择重点量力而行,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种种植方式虽然能够极大地保护绿化成果,但改造力度尚浅。因为植物品种虽明显增多。但数量上与现状大量的速生树种比例仍旧失衡。林相结构依然不合理、不平衡。
因此,可根据现状速生林的生物特性。建议主管部门进行专业指导分析。分期分批分区对现状速生林进行适当更新。并新植其他乡土树种。增加生态稳定性。从而使总体树木种类、数量达到相对平衡。
3.1.2基础设施
郊野公园路网密度规定为200 m/hm2。但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东小口森林公园实际未达到该指标。实地踏查后,发现一级园路长度基本合适,能形成循环;二三级园路密度明显不够,造成活动空间之间通行不够快捷方便。公园中。只有一级园路可上车(消防车)。其他均为人行路。但实际上,二级园路也需要通行园务管理用车,如打药车等。然而其通行荷载按人行荷载设计,在长期通行管理车后,会出现翻砖、凹陷、断裂等损坏现象。
因此。应将园路的分级再增加到第四级。宽0.6-0.8 m,可为汀步形式;而某些三级园路可用四级园路代替。这样。既增加了次级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又节约了园路面积。建议二级园路的荷载设计应提高至车型路标准。5-8 t即可。以免通行园务管理车辆时遭到破坏。
给水方面建议分片区采用不同的取水方式。比如新植苗木区域,可采用浇灌+喷灌的模式,新植乔灌木可用浇灌模式。新植地被可用喷灌模式。个别沙化较严重的区域可采用滴灌方式;而原有林区域。新建地下供水管线比较困难,存在毁坏树木根系的可能。可以使用浇灌方式。
照明方面建议进行照明分级。对于主入口及重要景观节点加大庭院灯密度。增加部分二级园路的沿线庭院灯数量,特别是活动空间分布较密的区域;而部分次级活动空间周边可以降低照明度。以草坪灯替代。考虑到后期管护。不建议大量设置昂贵的太阳能灯。
3.1.3服务设施
在服务设施中,存在小卖部及卫生间闲置的现象,多数未能开放给游人使用。公园内部标识系统不够完善,标识不够清晰、数量不足。不方便市民了解各空间的分布情况。垃圾箱、坐凳等的分布数量、密度也有待提高。
卫生间、小卖部设计形式建议多以木屋形式,风格自然、淳朴,符合郊野公园形象。且易管理、易改造。
3.2后期维护
郊野公园开园后,不少市民反映存在杂草丛生、垃圾遍布、卫生间及照明设施损坏、垃圾桶及坐凳丢失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辛苦建设的绿化成果。主要原因在于公园养护投资低。根据北京市发改委于200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中规定的“绿隔地区中公园绿地的养护费用提高到每平方米4元”,属于城市园林绿化的3级养护标准。据了解,郊野公园满足基本养护需要的成本为9-10元/平方米。而现状养护普遍不达标。仅能支撑保证绿地存活的浇水、除虫、除草、修剪萌蘖枝等基本养护支出。其他如维护和修缮管理用房、卫生间、照明、坐凳、垃圾桶、标识牌、避雨亭等基础设施则实难完成。因此,有的郊野公园索性关闭厕所及小卖部。而庭院灯灯具、坐凳及垃圾桶丢失则屡有发生。
因此。应尽快制定《北京市郊野公园养护管理标准》。明确养护主体。提高养护投资。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公园分区、分级进行养护。主入口、一级园路两侧、主要活动空间和服务管理用房及其周边环境采用一级养护标准;公园次入口、二级园路两侧、次级活动空间及周边采用二级养护标准;其他区域。则采用三级养护标准。这样可以合理分配养护经费,有的放矢。建议将养护权下放给具有专业资质的专业单位,规范化的养护技术、专业化的养护人员能有效提高养护效率。
4.总结
郊野公园对于中国目前来说。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事物,其建设发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园林人有义务继续完善其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受限于笔者的工作年限和个人认知,本文的观点、方法及实践过程可能存在缺陷和不足。仅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为首都绿化建设献上绵薄之力。同时希望借助此文。促进郊野公园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帮助人们享受更多更好的绿化成果,为今后郊野公园建设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