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新闻”时代全景新闻交互性传播研究

郗芙蓉?李娇
【摘 要】 “浸新闻”时代将全面来临,全景新闻是目前最能体现“浸新闻”特征的新闻模式。全景新闻在交互性传播中呈现的新特点,不但有利于受众更好地体验沉浸式新闻,还促使新闻传播行为回归给受众提供最真实报道的新闻原则,这对于完善和发展新闻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 键 词】浸新闻;全景新闻;交互性传播
【作者单位】郗芙蓉,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娇,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7.019
新闻业历来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早期的文字新闻到电视新闻再到网络新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新闻业创新和变革。随着VR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新闻业的普遍运用,“浸新闻”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一、“浸新闻”时代将全面来临
“浸新闻”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是指新闻生产者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新闻体验[1]。新闻生产的最高境界是给用户提供逼真的现场感。纸媒时代,这种现场感只能用文字体现,受众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来联想和体验,这是一种间接的现场感。电视产生后,受众可以通过视频画面更直观地感受现场,但这依然是一种间接的现场感。VR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逼真的场景,让受众借助VR设备体验身临新闻现场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沉浸式”新闻体验,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受众成为新闻的一部分,直接感受新闻现场,参与新闻事件。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浸新闻”是指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观看新闻的方式、角度,可以深入新闻现场直接感受新闻事件,在新闻事件的了解和认知上享有充分的主动权。
北京极图科技首席技术官迁华斐说:“媒体经过几次变革,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新媒体,再到现在的VR媒体,用户已逐渐习惯使用手机看新闻。VR媒体的主要优势就是通过手机和VR图形的结合,让大家体验一种沉浸式的新闻体验,这就是“浸新闻”时代说法的由来。”[1] 随着4G网络、智能手机、VR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浸新闻”必将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成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浸新闻”时代催化全景新闻的发展
“浸新闻”时代的核心价值,就是能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新闻体验。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视新闻乃至传统的网络新闻,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借助VR技术进行辅助浏览的全景新闻刚好能满足受众对沉浸式新闻体验的需求。
目前学术界对全景新闻尚未有明确的概念,只能从其使用的技术层面给予定义——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三网融合时代,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利用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技术,提供全视角影像,并体现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报道[2] 。全景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VR技术,提供新闻现场的3D场景,从而使受众获得沉浸式新闻体验。
比如,四川新闻网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特意制作了《汶川十年蝶变》的纪实新闻报道,回顾汶川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这篇新闻报道采用3D全景新闻模式制作,发布在四川新闻网旗下的四川在线频道。“为了更好地展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取得的巨大成就,四川在线创新性采用3D交互展示技术,從另一个维度切入,将汶川一些标志性地点十年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历程浓缩成交互式三维场景,用户只需用手机扫一扫《汶川十年蝶变》3D全景交互式产品,即可直观地感受灾区的发展变化。” [3]该全景新闻除了展示汶川震后十年的巨大变化,在交互设计上还别出心裁——全景新闻每一幅画面中的建筑,“用户都能够自由点击,然后观看该建筑的精彩图集、航拍视频、人物访谈视频等,立体地感受汶川这十年的涅槃。在场景结束后,用户还可点击全景VR,360度欣赏城镇新貌”[3]。
全景新闻的出现,使新闻生产摆脱了传统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内容的扁平化阅读时代,开始走向立体化触摸感知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感知从以视觉、听觉为主向以触觉为主转换。全景新闻将“策划性的三维动画与微博、微信、内嵌式手机浏览器嫁接”[3],受众可以轻松实现对新闻现场的触摸感知。通过这种方式,受众沉浸在新闻现场不再是想象,而成为现实。
全景新闻开创了受众阅读新闻模式的新纪元。它所提供的沉浸式新闻阅读体验,推动了“浸新闻”时代的来临,反过来,“浸新闻”时代的来临推动媒介生产和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全景新闻,两者相辅相成。
2018年初,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新闻媒体发展预测报告》指出,“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新的视觉化界面。从创新性新闻叙事的角度来看,增强现实技术形成的视觉化界面,将为用户带来极佳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体验”[4]。
可以看出,“浸新闻”时代的来临将成为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景新闻将成为“浸新闻”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主流形态。全景新闻除了借助VR技术打造“真实的现场感”,其在交互性传播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受众获得良好的沉浸式感受。
三、全景新闻交互性传播的特征及其发展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生产者提供新闻事实报道,受众接受和阅读新闻事实报道。受众对于新闻事实的反馈,以及与新闻生产者或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即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体现。纵观整个新闻传播史,“传播是从最开始的单向线性传播逐步向互动共享型传播发展的。在传播学史上,美国应用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最早提出反馈的因素。此后,传播学者开始考虑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互动”[5]。
在传统新闻时代,受众和新闻生产者之间缺少实质上的交互行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线性传播,受众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新闻生产者具备新闻信息发布的绝对权威性。网络媒介出现后,这种新闻信息的单向传播被打破,受众不但可以阅读新闻信息,对新闻发表评论,还可以转发信息。受众和媒介、受众和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由此可见,网络新闻的交互性远远高于传统新闻的交互性。
全景新闻依托网络、智能手机和VR设备生产和传播,全景新闻的交互性在保留网络新闻交互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景新闻采取开放式的新闻生产模式,受众可以直接参与新闻生产
全景新闻开放式的新闻生产模式激发了受众的主动性,受众可以直接参与新闻的生产,即媒介提供信息,受众整合和重组信息,实现完全自主化的新闻阅读。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新闻还是网络新闻,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生产的新闻内容,主动权仅在于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全景新闻提供的交互模式,可以让受众选择看什么、看多少、如何看。也就是说,受众从新闻生产的源头开始,就可以和媒介交互。
比如,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新华网发布了全景看阅兵的新闻。该新闻由动画、实景图片、文字说明三部分组成,受众可以在动画组成的阅兵图上自由拖拽行军方阵,点击方阵就可以看到关于方阵的详细文字介绍,点击现场图集就可以观看现场高清大图。全景模式让受众观看阅兵新闻的方式实现了完全自主。
全景新闻模式下,媒介将新闻现场以最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受众自己决定看什么、如何看、看多少。这种全新的直接参与新闻生产的交互特性,是其他新闻形态所不具备的。
2.全景新闻增加了受众和新闻事件之间的交互广度和交互深度
全景新闻借助VR设备营造现场感,除了可以让受众直接参与新闻生产,还可以让受众在模拟的新闻现场以自己的视角去感知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氛围,这种方式扩大了受众和新闻媒介的交互范围。
传统新闻时代,受众和媒介的交互只能集中在媒介提供的新闻内容上,交互体验局限于对新闻内容的评论和分享,交互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限制。在全景新闻提供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中,受众除了可以交流新闻内容,还可以对新闻现场的人物、场景乃至现场的氛围进行评论和分享。比如在对纽约举行的百万人大游行的报道中,Vice采取了全景新闻模式进行报道,“受众可以借助VR设备跟随记者步伐穿行在游行人群中,近距离感受人们的愤怒情绪,这激发了受众对游行人群愤怒源头的求知欲”[6]。
受众和新闻报道之间的交互已经从媒介生产的新闻内容延伸到媒介提供的新闻现场。受众在沉浸式全景新闻里所感受到的新闻事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这样一来,受众和媒介、受众和受众在评论、分享新闻事件时,交互的深度和广度自然相应地增加。
3.全景新闻可实现受众之间的实时交互,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模式,提升交互效率
在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只能发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两个人同时看了一篇新闻报道,看完之后对新闻内容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这是受众和受众之间的交互行为。网络媒体出现之后,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比如一篇网络新闻同时有成千上万个受众阅读,这些受众可以通过在新闻报道评论栏留言的方式互动。但是,这些留言有先后之分,受众无法像面对面那样实时互动。
在全景新闻中,VR设备可以实现实时交互,即不同空间的受众可以利用VR设备,“在阅读新闻或者参与场景体验时,借助头显和其他用户即时进行感受或体验上的交流”。比如在BBC的科技节目Click中,受众可以在观看新闻节目的过程中,通过互动模式和其他观众实时交流,就如同面对面交流一样。
目前,随着VR技术的进步,媒体已经可以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实现一起聊天、一起看片,甚至能实现精确到表情、动作和眼神的互动”[7]。在这一技术手段支持下,受众在閱读全景新闻时的实时交互将越来越频繁,这大大提升了受众之间的交互效率。未来,受众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将会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交互行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评论,语言、表情、眼神都可以成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方式。
全景新闻的交互性传播特征,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交互传播特征的基础上,结合VR技术的特点发展而来的,是二者优点的完美交融。在此基础上,全景新闻形成了自身在交互传播过程中的特征。
四、结语
新闻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致力于向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现场和新闻事实。传统媒体时代,客观性和真实性始终是新闻从业人员秉承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编辑和记者的文字如何客观,都无法将新闻现场直接呈现给受众,受众从新闻报道中了解的信息是经过编辑和记者整理和加工的。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了解和认知,始终受到编辑和记者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制约。随着科技的发展,VR技术支持下的全景新闻,可以提供360°全景视角,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沉浸在客观的新闻现场,感受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实际上是新闻理论中给受众提供真实新闻现场原则的回归。凭借技术手段,媒介终于可以给不能到达现场的受众提供最客观、真实的新闻现场,受众可以直观感受新闻现场并参与新闻的生产。所以,“浸新闻”能够给受众提供最接近于新闻事实的新闻报道。
全景新闻所采取的新型交互性传播模式,不但拓展了受众和媒介、受众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增强了受众对新闻事实认知和感受的能力。这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必将促进新的科学技术在新闻行业中的运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周晓鹏. 浸新闻——媒体如何玩转360°全景新闻[J]. 中国记者,2016(10).
[2]贺岭,谢雨. VR技术在全景化新闻中的运用与发展[J]. 出版广角,2018(6).
[3]郭佳莹. 3D全景交互式体验 换个“维度”看汶川十年蝶变[EL/OL]. ( 2018-05-11)[2018-08-06]. http://www.sohu.com/a/231302189_100144887.
[4]张建中. 面向未来:2018年新闻媒体发展趋势[J]. 青年记者,2018(2).
[5]房廷廷. 移动新闻客户端交互性传播研究——以澎湃新闻客户端、知乎日报客户端为例[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6]颜昳华. Vice用沉浸式VR报道纽约百万人大游行[EL/OL]. (2015-01-26)[2018-08-06] . https://yivian. com/news/4888. html.
[7]刘恩彤. VR头显市场前景可期 如何才能挖掘行业新蓝海?[EL/OL]. ( 2018-07-06)[2018-08-06]. http://w
ww.sohu.com/a/239714195_35615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