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丽塔》的起点上评《水果硬糖》的逆向捕杀

    万丹

    美国心理悬疑片《水果硬糖》(2005)上映之后,引来了巨大的评论声浪。评论的焦点不仅仅集中在该片的小成本(仅100万美金)及快速出品的特征上,更关注于该片的14岁小女孩海莉用超出其年龄的智慧和胆识,制服了32岁成熟男人的另类主题。众多的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没有血腥和暴力的悬疑片,导演能够仅靠着演员的对白、表演及场景布置和拍摄技巧,就能诱发观众的紧张心理和一气呵成的观看欲望,似乎是当下电影业的一个小小奇迹。然而若是把评论的目光聚集于《水果硬糖》的故事核心上时,就会看美国“虐童”类主题电影的发展轨迹与三重意义。

    一、 “虐童”现象与《洛丽塔》的出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去,“虐待”(包括对成人和幼童的虐待)都是颇具刺激的话题,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由奴隶社会的“虐杀”“活人祭”和由战争引起的“虐俘”“人体祭”等现象,使“虐待”这种反人道的野蛮行径延续数千年,对人类造成一种积淀性的心理影响,并延展为一种畸形的观赏心态。时至今日,“虐待”类话题仍刺激着人类感官上的极限,产生一种扭曲的快感。现代社会的世俗娱乐与市场化倾向与一味追求快感的娱乐导向,使艺术美感越来越受到压缩与侵蚀,也形成了诱发另类题材的影片一再出现的原因,于是,“虐待”这种畸型心理就成了电影业的 “恐怖”“惊悚”的一个卖点。

    对于未成年人的虐待行为,就显得更加残暴、更加野蛮、更加触动人心。旅美学者沈睿在《防止虐童:美国的经验与困境》一文中指出:“美国有成千上百个组织帮助受虐的儿童,各个州各个地区政府都有一个组织叫‘儿童保护服务处专门做虐童事务调查,安排受虐待的孩子到养父母的家庭等事项……美国政府设定4月是‘全国防止儿童虐待月,5月是‘国家养育照顾月,以这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儿童利益和权益的保护。”[1]正是这种“大张旗鼓地宣传儿童利益和权益的”现状,却从侧面暴露出美国这个工业大国存在着不容置疑的“虐童”现象,官方媒体公布的关于这方面的数字,更刺激着公众对此类事件的敏感,这也是美国影片《洛丽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虐童疑云》《水果硬糖》等一系列与“虐童”案相关的影片产生的社会语境。

    美国后现代作家纳博科夫的聪明之处正是利用了美国人对“虐童”话题敏感的心态,创作了极有震撼力的长篇小说《洛丽塔》(1955)。因为这部小说涉及了“恋童”的敏感话题,所以该书出版前就屡遭退稿,出版后也被许多国家视为“脏书”而遭到禁止。但也正是因为“恋童”(恋童属于虐童的一种)这一话题对受众的刺激度高,所以自1962年,就有导演将《洛丽塔》搬上了银幕。影片中12岁的洛丽塔美丽、可爱、任性,又有着模仿熟女的放荡,对有着恋童癖的中年男性颇具吸引力。难怪这部影片一上演,就使公众对“洛丽塔”这一形象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很长时间里,美国人不敢给自己的女儿起名“洛丽塔”,也没有女孩敢像影片中的洛丽塔那样穿着打扮。尽管影片(专指1962版)中没有任何性感镜头,《洛丽塔》的导演尽量正面而严肃地表现这一敏感话题,而原作者纳博科夫也在各种场合公然表白,自己的文学创作只是虚假的文字游戏和极端个人意化的“艺术的欺骗”,不包含道德与政治目的,但正是纳博科夫一味追求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忘记了作者对于社会责任感,致使《洛丽塔》所产生的负面意义远大于正面价值,纳博科夫的作品也确实触及了美国的道德的底线。正如杨守森在评论20世纪文化思潮时指出的那样:“在许多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心目中,审美愉悦不再是文学艺术关注的价值目标,不再顾及读者的审美娱乐需求,而是力图通过作品,唤起读者的厌恶与痛苦,甚至悲观与绝望。而且将其视为艺术价值的正常嬗递。”[2]

    随后出现的《美国田园下的罪恶》(2007)一片有着极强的带入性,直接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真实虐童事件,揭露了与《洛丽塔》处于相同时代的血腥虐童行为,从而激起人们对虐童事件的更广泛的愤怒。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 因为电影这一文化产业对全球影响力极大,应当借助于这种强劲的传播能量,去传僠更多的正能量,以便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所以这部类话题本不应作为电影主题。但正是从电影媒体对公众影响角度来看,《洛丽塔》《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敢于把“虐童”题材展示在银幕上,客观上激发了公众对“虐童”行为的愤怒,推动着美国民众对儿童生存现状的关怀,所以《洛丽塔》成了美国“虐童”类影片发展中的第一重意义。

    二、《虐童疑云》出现的社会学价值

    《虐童疑云》上映的时间是2008年,但它讲述的故事背景却是1964年。1964是肯尼迪遇刺身亡的第二年,正如《美国最年青的总统 真实的肯尼迪》一书所言:“实际上,罗伯特·肯尼迪是把自由主义和进步政见的几股松散的绳子拧在一起,而在他死后不久,他们又进一步散开了。”随着肯尼迪时代的嘎然而止,那种让美国民众普遍都感到“自身的年轻与美好的一种国家情绪”也随之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美国民众普遍陷入信仰迷失与缺乏信任感的之中。[3]表现这个时代的生活的《虐童疑云》中出现了一场狂风来袭的场面,喻示这是一个充满思潮风暴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于是,白人的天主教学校里出现了唯一的黑人男孩,他能够与白人少年和平相处,就代表着一种道德观念上的突破 。《虐童疑云》的导演约翰·帕特里克·斯坦利很智慧地没有把该片的重点放在“虐”字上,而是放在了“疑”字上,他用铁腕校长阿洛依修斯修女对巧舌如簧的神父的怀疑与论辩,使影片带上了浓郁的悬疑色彩,而不是让影片充满了“义愤填膺”的社会谴责。在努力追求影片的艺术品味的氛围中,导演暗暗地营造着他的情感取向:阿洛依修斯修女是一位虔诚的修女,她为在校的孩子们认真负责,并对一位老年痴呆嬷嬷细心呵护,这一切细节都会使观众在主观上已认定了修女在道德上的正义。而在她的对手布伦丹·弗林的神父的身上,导演也让神父为人和善可亲,每次布道所阐述的哲理都能够深入人心,他热心接受并推动新事物,有着高度的同情心和做人的责任感。但同时,为人和善的神父似乎又有着种种道德疑点:如影片中出现了神父走到兰登面前时,兰登表示出愤慨厌恶,身子后仰避开他,用警惕的目光看着神父走远的细节, 这似乎是在向观众暗示着什么。当导演把这个两个性格完全不同、却又都有着共同的道德高度的人物放在一起供观众评判时,观众的情感倾向一直处在动摇不定之中,只能在迷宫般的观景感受中摸索游走,而这一点,正是该片的高明之处。导演用貌似“色情”的片名吸引眼球,又用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排斥庸俗与刺激,摒弃平庸化的世俗观赏态度,让观众能够正视影片的结构、意象、细节设计等艺术的本质,正视影片颇具正义感的话题。

    但是,将《虐童疑云》放在同一主题的不同时间链条上去观察时,就会看出更深一层的社会学价值:虽然导演并没有在影片里解决两位剑拔弩张的主人公谁是谁非的问题,但却可以从中透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种社会氛围,这就是社会上已对“虐童案”有了更密切的关注,甚至到了一种谨慎的程度。如影片中的教会学校规定教师与学生不能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说明当时的民众对虐童现象非常敏感。这与后来美国媒体公布出来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男校旧址被挖出55具遗骸”的真实事件相对照[4],《虐童疑云》中所表现的学校“虐童”事件也并非空穴来风,此类问题确实有深入剖析的必要。这时,美国“虐童”类影片已发展到第二重意义,已从《洛丽塔》时代的单纯激发民众的反感与愤怒,上升到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儿童的权利。

    三、《水果硬糖》的逆向捕杀

    当下流行的存在主义学说,特别重视内省体验和直觉的作用,把人的意识和思维看作是人主观的内心直觉,认为内心体验和直觉决定着现实世界的本质和意义。当某人处于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内心体验中时,这种情绪就会转化为一种“变态”行为。这种理论并不是在为“虐童”行为进行辩护,而是从心理学上说明“虐童”行为存在的基础和它在现实中的危害。为了保护儿童免受虐待,仅仅凭一时的义愤、一时的关注显然不够,只有把义愤和关注转化为理性的力量,才能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可操作化。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儿童保护法的进一步普及和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美国社会早已从单纯的运用法律来保护儿童,转向了对儿童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使之能及时地避免伤害,这就使“虐童”类主题的影片进入到第三重意义:《水果硬糖》(2005)的出现。

    “水果硬糖”是美国网络俚语,大多代指未成年少女,意思是说她们甜美但又未成熟。《水果硬糖》中32岁事业有成的摄影师杰夫通过网聊认识的14岁少女海莉,就是一枚典型的“水果硬糖”。据说,影片《水果硬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则日本案例,一群日本少女出于对成年男人“恋童”的憎恨,她们结帮对这种“恋童”男人进行报复。《水果硬糖》导演希金斯被这个有趣的案例所吸引,设计出了这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进行的逆向捕杀的影片。影片里如同一只小狐狸般的14岁少女海莉,对虐童者杰夫进行了一系列高智商的冷暴力,致使聪明而冷酷的32岁的杰夫在小女孩手下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最终被迫自缢,使影片中在哥特式的阴郁之中,又有一种隐隐的复仇快乐。现实中,那些貌似完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官方的组织并不能全面地起到保护未成年的作用,一些恶贯满盈的罪犯有的逍遥法外,有的虽然被捕却无法定罪,法律的苍白无奈使一些受害者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如《水果硬糖》中失踪的少女唐娜,不仅受到虐童者的虐杀,而且还有杰夫在一旁拍照取乐。从影片中杰夫仍然在网络上引诱未成年女孩来看,杰夫的残酷行径显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这时,成熟而智慧的少女自己动手惩治恶人,就成了这个群体发出的呐喊与对苍白法律的控诉。因此《水果硬糖》并不是一部表现“惩罚”的电影,影片更侧重于表现惩罚行为的实施者,导演设计了一张海莉站在捕兽夹子的中间充当诱饵的海报,说明这是一场电影版的“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逆向捕杀行动,年仅14岁的海莉用超级的智慧设计了这场捕杀,给自己失踪的好友唐娜复仇,这正是美国未成年人在心理上成熟强大的标志,他们正在掌握着保护自己的主动权,也表明了美国“虐童”类影片主题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参考文献:

    [1]沈睿.防止虐童:美国的经验与困境[EB/OL].(2012-05-05)[2015-11-15]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2/05/05/197342.html.

    [2]杨守森.二十世纪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反思[J].文艺研究,1996(5):31-33.

    [3]林雨相.真实的肯尼迪[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424.

    [4]观察者网.美国百年虐童史男校挖出55具骸骨[EB/OL].(2015-01-04)[2015-11-15]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5_01_14_306242.shtml.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