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心理辅导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姚宏文
摘 要: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考试技巧的同时,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引导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走向健康、成功的人生。
关键词: 心理;健康;引导
0 引言
案例1:学生A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学习成绩位于班级前列,一模考试后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二模考试后,发现班级里原来成绩不如她的同学,都超过自己,自己的成绩不仅没有太大起色,反而还下降了一些。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从此变得意志消沉。不求上进,一回家就看电视,玩电脑至深夜,并萌发了放弃高考的消极念头。
案例2:学生B是一位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优秀,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努力勤奋,按理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不成问题,但进入高三后,感到压力倍增,焦虑不安,每到考试就感到恐慌,闹肚子,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连连失手,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成绩始终不能走出低谷。
上述案例,在迎考的高三学生中并不少见。有一项对高考学生的调查:近70%的考生不能正确认识高考,近58%的考生有考试焦虑,近55%的考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有人说高考的成功=平时学习知识的储备+优良的心理素质+考试的应试技巧。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而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调节重视不够,做得不好。学好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能将实力发挥出来更加重要。高考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短的说,高三总复习9个月;往长的说,高中3年,甚至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中,高考都占有很重的分量。对每一个在高考路上艰苦跋涉的学生而言,谁不想"一举成名天下知"?谁不渴望"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高考日益逼近,自己的前途,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希望等接踵而至,心理压力由此加大,并越来越沉重。因此对考生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自我放松及排除过度紧张或焦虑的科学方法指导,提高迎考心理素质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庭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作为一个高三班主任,在复习迎考的阶段,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希望能及早发现并甄别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沼泽地。本文就高三学生心理辅导谈谈自己的意见。
1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良好的积极心态是高考成功的基础。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收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拿走生活中的一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学生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备战高考,就会把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兴趣、追求和责任,树立起强烈的雄心或抱负,去想成功给人带来的快乐、幸福、满足,从而勤奋好学,顽强拼搏,自信坚强,永不放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根本问题是要学生从思想上端正对高考的认识,并调整心态。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迅猛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在竞争激烈中,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很难立足于社会。因此接受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自己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也应该提醒学生意识到:考取大学或名牌大学不是一个人成材的唯一途径。大学的学习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因此现在的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责任感及主动投身于学习的强烈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仅仅为了考大学才去学习。为此,我经常利用班会、辩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
2 引导学生合理定位,保持从容心境是获得成功的保证。
高三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升学的愿望,都想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往往会出现这几种情况:一是认识到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对自己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刻苦,勤奋努力,心气很高,喜欢和别人比较,平时事事追求完美,对自己提出能力范围以外的目标。而目标过高,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过重,导致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最终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绝望。一位高三学生写到:"我期待着让高考来检验十二年的成绩,期待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大学生活……但在我心中,却总有沉沉的压力和隐隐的不安,每当迎来又一个早晨,我总是对自己说,要努力,要相信自己。可是每当夜幕降临,面对着堆叠的练习,我不禁要问,我能行吗?高三难,高三苦。"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这类学生往往由于成绩不理想,当长期辛劳得不到回报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陷入极度悲观焦虑中,个别学生甚至会做出极端事情。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敢为自己拟定高一点的目标,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导致痛失成功的机会,使自己遗憾。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成功的概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目标期望的强度,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不利于学生达到目标。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作出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成绩水平,客观评价,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和学生共同商量讨论,依此提出适合学生的合理期望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从容的心境,获得成功。
3 当好"心理辅导员",教会学生把握情绪,学会自我调控是科学的方法
高三备考对每一个参加高考学生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经历,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高三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疏导,不但不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复习备考,发挥有效的水平。因此,老师要当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老师要细心捕捉他们情绪波动的信息,平时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从各种细节中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要尽快地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一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不是通过一、两次谈心就能完成,而是通过长时间老师与学生交往,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赖的,使他们能够"听其言,信其道"。要做到与学生共情,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对话不能居高临下,要平等的共同探讨,力求在探讨中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问题的辅导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教师要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要能够甄别、判断各种心理问题,学会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紧张的情绪,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情绪,学会把握情绪,自我调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愉悦的氛围是筑起健康的心理家园
良好的班集体,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会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相反,疏远集体、忽视集体,缺乏人际关系的沟通,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情绪低落,心理疲劳。因此在复习阶段,学生更要关心班集体活动,越是紧张越要放松。要帮助学生进行健康的人格和情感的训练,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心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围绕复习应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节日活动等,展示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有健康心理去迎接高考挑战。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伴不仅能温暖学生,慰济疲惫的心,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个性,筑起和谐愉悦的精神家园。
高三班主任工作的亲身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考试技巧的同时,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和健康平和的心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勤.谈谈告诉考生心理疲劳的表现、成因与对策《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