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视角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途径研究

    国燕萍

    摘 要:众所周知,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想获利,无外乎两种途径,即要么增收,要么节支。因此,成本控制在企业节约支出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运用管理会计中关于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当前制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维度,提出成本控制的途径,以期为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3-010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创造,即其需要盈利。众所周知,企业获利,无外乎两种途径:要么增收,要么节支。因此,成本控制在企业节约支出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会计正是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因此,在管理会计视角下,研究制造企业加强产品成本控制的途径就十分必要。

    一、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组成简介

    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一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

    (一)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生产产品发生的能直接记入某种产品的各种耗费,包括直接计入的各种材料耗费、人工耗费和其他耗费。其特点是发生的成本只和一种产品相对应。例如,生产家具的企业,生产某种型号的办公桌,则为之耗费的木料、油漆、人工等费用都属于直接成本。

    (二)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企业生产车间共同为生产产品发生的,不能直接记入某种产品的各种间接成本,其特点是发生的成本和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产品相对应。例如,生产服装的企业,如果在生产某一类女装时都需要某种丝线,且出于管理效率或其他原因的考虑没有对此种丝线生产领用对应各个产品进行明细记录,则需要在一定时点(如月末)根据某种方法分配,耗用此种丝线的成本在没有分配之前为间接成本,分配之后由间接成本转为直接成本。

    二、管理会计视角下的成本分类

    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不仅仅关注历史既有的成本,更加关注成本的控制,特别是成本的构成、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其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一)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而单位成本保持不变的成本。这种成本的特点是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例如,生产家具的企业,如生产某种型号的办公桌,生产的办公桌越多,则为之耗费的木料、油漆、人工等费用就会越大,这些耗费的成本均属于变动成本。

    (二)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保持固定不变,而单位成本随业务量增加相对减少的成本,这种成本的特点是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例如,生产服装的企业所用的机器设备折旧、管理人员薪酬、厂房租金等总额相对不变,则生产的服装数量越多,单位成本就越少。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总额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种成本同时具有固定性和变动性两种不同性质。本文主要研究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故此从略。

    三、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主要思路

    要达到控制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是需要降低企业的单位成本总额。在管理会计视角下,可以分别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即在不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業的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

    四、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具体途径

    由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企业总成本影响方式不同,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结合制造企业业务特点,寻找控制产品单位总成本的有效途径。

    (一)控制单位变动成本

    1.控制直接材料成本。首先,控制取得成本。控制直接材料的取得成本,就是从成本控制的源头抓起。制造企业生产产品之前,需要取得原材料,最典型的就是外购。在购入原材料时,购入的时间、数量、价格、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都应进行合理的计划。所以,企业一方面应加大采购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使采购人员熟悉原材料市场配置,提高采购谈判能力,尽可能地采购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为后续生产成本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保管和领用材料的管理。采购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并不代表就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如果铺张浪费、损公肥私、营私舞弊等行为发生,则前面控制取得成本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因此,必须加强材料的保管和领用管理。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材料保管和领用制度,在仓库、生产车间等关键部门强化保管和领用的奖惩机制,达到此环节材料成本控制的目的。

    2.控制直接人工成本。第一,加强机械化作业,减少生产工人。生产工人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者,在产品成本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工费用也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人属于生产要素中的活劳动,相对于机器设备而言,不易管理,且比机器设备的生产效率低。因此,制造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允许的情况下,以适应销售为前提,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力实际,尽可能加大机械化作业。这样既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减少人工成本。第二,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效率。当然,机械化作业下不可能完全不需要生产工人,而且有些产品制造不能用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替代。此时,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效率就十分重要,制造企业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一是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工人的管理,奖惩分明;二是加强对生产工人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劳动素质;三是对生产工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实行人文关怀,让其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安心地工作。这样可以激发其内在潜能,在关键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控制单位固定成本

    1.加强对固定成本总额的控制。第一,控制取得成本。固定成本取得时的总额如果控制得低一些,则提高产品产量就会使单位固定成本减少。因此,制造企业应加强控制固定成本总额。比如管理人员薪酬,企业可以进行科学的部门整合,除去富裕人员,有效控制这部分固定成本总额。再比如,购买的机器设备,与购买原材料相似,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计划等等。第二,加强日常管理。在取得成本有效控制基础之上,制造企业还需加强与固定成本相关的日常管理。比如企业购置的机器设备,一次性投入的资金较大,此时则需对机器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有效管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控制取得成本的增加。

    2.加强业务技术流程管理,挖掘固定成本潜力,提高产量。固定资产虽然相对总额不变,但要充分发挥其功效,也是需要研究的。制造企业应研究不同固定成本的特点,寻找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比如对于机器设备,制造企业应选派有关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其生产性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再比如房屋租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房屋特点,合理安排使用面积,使其发挥更大效用等等。

    总之,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充分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原理,在上述两个主要方面加强管理,产品的单位成本总额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企业获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飞宇.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管理,2019,(2).

    [2] ?石龙.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财经界,2019,(1).

    [3] ?包静超.制造业成本控制中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9,(3).

    [4] ?邢秀丽.浅析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J].时代金融,2015,(10).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