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在新世纪的银幕书写

    李晶+李俊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段中华民族沉重的苦难记忆再一次引起世界的重视。南京大屠杀被西方媒体称为的“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这段最为深重中华民族苦难史在多种艺术形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电影艺术领域,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多以纪录片的形式加以现,而直接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相对较少,从 1987年到2007年一共有5部直接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故事片《屠城血证》(1987)、《黑太阳 1937》(1995)、《南京1937》(1995)、《五月八月》(2003)、《栖霞寺 1937》(2006)。但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2007年后,南京大屠杀题材再一次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相继拍出了《南京!南京!》(2009)和《拉贝日记》(2009)《金陵十三钗》(2011)这3部电影。由于新世纪电影拍摄技术技巧大幅提升和表现主题多元化,加上西方电影资金和人才的介入,这3部电影与之前5部在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呈现方式和叙事主题有很大区别。共同体现了在新世纪时期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历史在当下话语语境的重新解读。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通过电影的形式不仅仅是人们对惨痛的民族苦难史的缅怀,更是在新的话语语境下对民族历史的反思与再书写。本文以《南京!南京!》(2009)、《拉贝日记》和(2009)《金陵十三钗》(2011)这三部具有新世纪特色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作为分析对象。从构图、剪辑、摄像机位等角度,进一步通过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出现的日军屠城这个主题场景进行分析,并以此探究在新世纪电影拍摄技术技巧大幅提升和表现主题多元化背景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呈现方式和叙事主题。希冀能够总结探究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表现规律,为今后的同类型电影提供参考。

    一、 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城场景分析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属于严肃题材,除了有严谨的历史档案记录还有少数人幸存者仍健在,所以一直以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呈现出强烈的记实性和现实主义风格。但在新历史语境下,《南京!南京!》(2009)、《拉贝日记》(2009)和《金陵十三钗》(2011)这三部电影在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呈现出新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的银幕书写。就像新历史主义所标榜的名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所以,分析新时期这几部影片如何运用电影语言对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常出现的日军屠城场景呈现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荧幕书写中,最常见和最鲜明的就是日军屠城场景。一般的电影在表现这一主题时经常采用特写镜头,一种是对日军屠杀时残暴表情、民众被杀时无辜表情进行人物特写,运用对比的方式表现日军的残暴;另一种是对刺刀、子弹、机关枪、活埋的铁锹、泥土等物体的特写,这种非正面的特写镜头使影片减少了大屠杀时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更加含蓄的表现日军的凶残,同时有这种模糊的表现更能引起观众对战争的思考。有的电影也以这种手法为后面表现中国人顽强的生命的或熊熊的革命火种作了情节上了伏笔。电影《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和《金陵十三钗》中都也多次运用过这种表现手法,但这三部电影在这个主题的银幕呈现上又有新的创新。

    《南京!南京!》是以日本士兵角川为视点,在日本兵发现安全区后,影片采用全景镜头表现安全区里难民数量之多,又通过对小女孩的特写镜头,她看到无数双手举起投降后带着不解的神情也不明就里举起了手,以此表现民众无辜和迷茫。由此对应的是日本兵的镜头,有些晃动的镜头和快速的面部特写的剪辑,表现了日军在面对人数众多的平民时心中的震惊、害怕和紧张之感。在影片中出现的对天空鸣枪恐吓平民并不是常识中认为的炫耀武力,而是影片中日本兵为害怕的自己壮胆之举。在角川等士兵在某处巡视受到一群中年妇女的推搡阻拦时,角川对着一个告解室扫射,目的是阻止混乱,却没想到告解室门打开后鱼贯而出被打死的很多女子尸体,那些阻挡的妇女趴在她们身上痛哭。导演采用两组正反打镜头,突显角川的惊讶的神情和妇女的悲伤哭喊,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消解了以往的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目的和动机。《南京!南京!》用这种巧合屠杀的历史叙事颠覆了观众的历史认知,消解了日军在大屠杀事件中的刻板的凶残形象,从而提醒观众从更多元而不是以刻板的视角去评价南京大屠杀事件。

    《拉贝日记》电影对于日军大屠杀并没有正面的描绘,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来交代屠杀事件。第一种是在彩色影片中插入黑白的战争场景,影片讲述了纳粹党员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难民营保护南京平民的故事。影片中日军屠城的场景采用了历史上真实纪录片剪辑而成。黑白的色调和颗粒状不清晰的画面一方面巧妙的让影片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另一方面纪录片场景的加入使影片更加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影片的这种手法带有强烈的对比性的隐喻:黑白的屠城画面与拉贝救助中国人的彩色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象征着在日军入侵后的南京市黑暗的命运和在拉贝帮助下的南京有了希望的色彩。另一种表现手法是用拉贝的视点来表现日军屠城的残忍。拉贝的司机因为没有听懂日语留在车上,被送到日军的刑场。拉贝来解救司机时,电影采用拉贝的视点,透过门上的缝隙看到司机被杀的场景,画面多数被木板挡住只留下狭窄的一块长方形画框,狭小的空间和大部分黑色的栏杆对视线的阻挡,营造了恐怖和紧张的气氛。司机背对着摄像机,挣扎然后被砍头,然后接拉贝门外的中景镜头表现他着急却无奈的心情。在拉贝进入刑场时,同样也采用他的视点捕捉了日本军官杀人军事竞赛和无数等待被杀的中国俘虏。以及最后挑选拯救士兵时看到自己司机的头颅的镜头特写,突出的表现了南京大屠杀时日军的残暴。由于影片采用的是拉贝的视点,他即非施暴者,又非受害者,所以这样的手法使电影有了一种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和评价南京大屠杀事件。跳脱了以往站在受害者角度拍摄电影中出现刻意丑化扭曲日军形象和以受害者形象夸大表现受害场景的主观视角。

    《金陵十三钗》同《拉贝日记》在表现日军屠城上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二者同样都是以外国人的客观视点来表现这一主题,《金陵十三钗》采用的是美国人约翰·米勒的视点,但与《拉贝日记》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钗》同时也穿插了中国女学生书娟的视角点。从影片开始,画面以灰色调为主,在弥漫的大雾人物轮廓逐渐显现,同时加上带画外音“炸了20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军队攻破了”使观众如同亲历现场一般增加的影片的真实感。影片采用慢动作的手法拍摄书娟等女学生奔跑的场景,晃动的镜头和喘息声以及灰色调的画面,增加了电影的紧张气氛,为后面表现日军的凶残提前做了铺垫。电影采用书娟和约翰两种视点,使影片从不同角度对日军屠城这一事件进行描绘,使影片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二、 新世纪对大屠杀的新表现形式

    (一)人物刻画的平民化、圆形化趋势

    在以往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几乎都会出现带有“高大全”性质的英雄形象和符号性的凶残日军形象。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少了一些守卫南京的“高大全”式的民族英雄的政治的符号,更多刻画的是大屠杀中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既包括了受害民众也有日本人的形象再塑造。例如《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中将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物——妓女作为影片的主体来表现,而且对妓女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其英勇就义的行为大加褒奖和歌颂。南京大屠杀的叙事主体已经不再是那些所谓的抗日英雄,也不是“高大全”式的民族楷模,影片开始关注一些在大屠杀实践中在具有生命力但身处社会边缘的普通生命个体。

    在此前的电影中,一般创作者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为突显大屠杀事件的悲壮往往将日本侵略者符号化和脸谱化。在《小说面面观》中福斯特指出:“扁形人物又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型而被创造出来的。”[1]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日军形象一般被贴上凶狠、残暴的标签,但在新世纪的影片则呈现出日军形象圆形化趋势,在塑造日军方面更多的加入了对人性和对战争的思考。例如《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士兵角川因为无力阻止大屠杀、无力挽救更多无辜平民而谢罪自杀。《金陵十三钗》长谷川大佐塑造为受高等教育,懂音乐有教养的日本军官,并作出善待对教堂女学生的举动。这样圆形的日军形象消解了以前符号化的日军形象,以另一种角度挖掘这类人物人性的一面,使观众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战场表现快节奏剪辑和多元化趋势

    在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屠城场景通常手法也比较简单,往往是固定好摄影机位置,然后用特写的镜头纪录日军开枪的画面,接着再切换到无辜民众惨死的表现,通常就是喷火的枪口以及一些烟火,最后通过尸横遍野的全景镜头和日本人胜利高呼的镜头对比,一场小型屠杀场面就表现出来了。

    影片《金陵十三钗》由美国团队制作,所以受好莱坞战争片强调逼真性、震撼性影响,抛弃了以往写意性的屠杀场面,注重屠城场景的逼真再现,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性。为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影片投资近6亿,不论是画面呈现和音乐编配都有极强的视听震撼。

    为了吸引观众和抓在观众眼球《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电影节奏很快,镜头比较多,多采用正反打的镜头剪辑,生动形象地表现日军屠城和平民受害,一反以前南京大屠杀电影中的采用全景镜头表现尸横遍野的场景和教科书展示式的剪辑受害者被残害的镜头。这三部电影的视点也有新突破,抛弃了以前常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点,采用了日本人角川、德国人卡贝、美国人约翰和书娟结合的视点。这样不仅使影片更容易表现人物情感和对屠杀的反省,也从使电影从不同维度、不同文化角度表现对大屠杀的思考。

    三、 探索中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趋势

    《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这三部电影在表现南京大屠杀题材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在电影表现上进行了探索,但影片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金陵十三钗》在美国票房惨淡,《南京!南京!》中中日对立不再鲜明,但是在日本人们依然拒绝接受,在中国也是反对呼声为多。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出现了在规模特效技术上偏向好莱坞趋势,但由于欠缺投资额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电影中的动作设计上,多数模仿香港电影枪战方式,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却破坏了真正战争中的实感。对比表现屠杀犹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耕细作和创新。

    面对这样的现实,未来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再创作:一方面是深入挖掘史料,另一方面是选取大屠杀事件中表现中国民族性格和普世价值的地方加以展现和深化。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由此可见,史料是电影创作的一个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的宝藏。电影剧本和情节的设计需要再次回到史料中细致研究,会挖掘出很多值得电影表现的史料。在历史上的南京经过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其中不论是平民的逃亡、军人的战斗还是西方人道主义救助,这些事件综合起来所蕴藏的战斗力、智慧和情感都十分具有艺术表现价值。而且很多细节在现在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还没有涉及到,所以而真正回归到历史中去深挖细节是这类电影创新之路之一。

    南京大屠杀事件距现在已有些许年代,让大屠杀这类电影能够引起当下观众的喜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影片要包含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透过历史能够与当下人群找到精神契合。同时还要注重挖掘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普世价值,更能帮助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走向世界,启发人们反思战争和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5.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