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

【摘 要】 当前,出版管理加强调控,产业价值重归“以文为本”,发展模式加快“升级换挡”,内容开发面临“降维打击”。出版业面临的使命更艰巨、形势更复杂、挑战更严峻,必须加快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关 键 词】高质量发展;精品出版;新时代
【作者单位】杨迎会,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6.006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伟大新时代的起航之年。进入新时代,出版业面临的使命更艰巨,形势更复杂,挑战更严峻,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主题,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满足大众美好生活的阅读需求;既要担负政治责任、文化使命,也要遵循经济规律,适应产业形势,把握技术趋势;既要坚持内容为王,坚守出版在内容上游的责任,也要面对融合转型的新力量、新变化;既要传承积累,也要创新创造,开启新征程新局面。应对这些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出版业必须加快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高质量的竞争与融合将会推动出版产业格局深入调整,塑造新时代精品出版新格局。
一、当前出版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1.出版管理加强调控
一是从严要求导向与质量管理工作。近几年,出版管理部门从选题审核、事前审读到成书检查等多个环节,加强出版导向管理。同时,不断加强质量监管,出版物质量专项行动每年都会通报、处理两批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从2017年开始,质量保障体系落实情况纳入检查范围,检查结果影响更加广泛,被通报的出版社将被取消参评国家大奖和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的资格。
二是书号管理全面收紧。有关部门将控制出版规模提上日程,加大对低质量出版、重复出版、合作出版的监管与打击力度,给原创能力弱、过度依赖合作和品种规模的出版社的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三是主题主线成为讲政治、讲社会效益的首要体现。在国家级大奖、重点出版规划、各类好书评选中,主题出版的分量加重,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衡量精品出版的首要指标、增强“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对出版企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政策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四是精品出版向高峰攻关。国家级大奖尤其是“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评选,获奖数量大幅减少、评审程序更加规范、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评比策划的精准性、选题的创新性、作者的权威性、内容艺术的精湛性,还对编校质量、发行量有严格要求。高峰出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时代课题,能否在高峰出版上有新作为成为衡量新时代出版社地位的重要标准。
2.产业价值重归“以文为本”
出版业在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过程中,出现了照搬经济发展模式的现象,对经济指标、规模速度的追逐,一度超过对文化特殊性的考量。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开始,这种局面被彻底扭转。实现经济性不是出版的根本目的、终极价值目标,市场化改革是为了更大程度释放文化性,解放文化生产力、创造力。出版的主要功能、主要价值、主要使命是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中宣部对出版单位考核的重点是内容建设能力、精品出版水平、文化贡献率、主业核心地位。为时代打造文化高峰,为国家锤炼文化重器,为人民提供优秀作品,是出版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核心坐标。
3.发展模式加快“升级换挡”
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新理念,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高质量发展新部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高原高峰问题,全国出版工作会提出的“三个第一位”,本质上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对以往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等发展理念的总结提升,是新时代的重要发展理念,是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4.内容开发面临“降维打击”
如今,对出版业最大的冲击和颠覆,并非来自渠道和载体,而是來自内容上游的裂变和商业模式的迭代。无论载体和渠道怎么变化,只要出版企业拥有内容主导权和话语权,拿得出最好最专业的内容,就永远有优势,而一旦内容话语权受到威胁,商业模式被淘汰,传统出版将难以守住最后的阵地。事实已经证明,新技术正在以“降维打击”的形式,颠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从电子书、数据库、内容平台,到各类公众号自媒体、IP开发、知识付费,从传统阅读到碎片化阅读,从纸质阅读到文图声像交互体验,技术的力量、商业模式的力量、融合的力量快速向内容上游渗透。面对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降维打击”,出版不再是内容服务、知识生产的唯一主流方式,好内容、好作者向新技术、新平台聚集,互联网企业。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具创新力、冲击力的新现象级商业模式,知识生产的革命性巨变正在到来。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出版业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的战略选择
1.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出版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重大举措,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四个伟大”,唱响“四个讴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关键要落实到出版物质量上,要靠精品力作的不断积累,要靠精品出版水平的不断提升。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人民提供美好阅读,引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要靠大量弘扬正气、增强底气、灌注生气、接住地气的高质量出版物。
2.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出版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
当前,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矛盾焦点在于供需错位,不充分、不平衡,在于低端供给、无效供给过多过滥,有质量的供给,尤其是高质量的供给严重不足,内容供给跟不上时代要求,跟不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阅读需求。质量是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供给体系改革,坚决淘汰粗制滥造、跟风出版、重复出版,不断提高内容供给质量,不断丰富多层次、多方面的优质内容,才能化解供需矛盾,在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完成供给侧改革的任务。
3.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打造精品力作、攀登出版高峰的必然要求
精品之精、力作之力关键在于质量,高原之高、高峰之高也在于质量。只有坚持用文化情怀砥砺品位格调,用思想艺术夯实内容价值,用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水平,从粗放式发展、跟风模仿式发展、高速度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提升精品出版水平,才能继承创新,立足时代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攀登更高高峰。
4.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的根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是出版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出版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打破质量的短板,以质量打通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通道,以质量建立两个效益统一的机制,才能彻底解决两个效益不统一的矛盾,真正把两个效益统一落在实处、落在长效。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出版业繁荣发展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动管理变革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要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纽带,充分发挥管理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推进等功能,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要严格落实选题三级论证、责任编辑、三审三校等出版管理制度,重点建立上述出版管理制度在执行实施中的细则和机制,通过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检查、出版物质量专项检查强化监督力度。针对导向和编校质量把关,可以探索建立以三审三校、重大选题备案为基础,以版前审读为重点,以版前质检、成书专项检查、申报国家级大奖专项审读等审读方式为补充的审读机制,以立体式把关,牢牢守住政治导向关、内容格调关、文化品位关和出版规范关。要全面加强编印发各环节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印制质量管理、营销发行质量管理,提高全流程质量管理水平。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既要总结把握传统的好经验、好模式,也要学习新形势、新变化、新现象、新经验,推动知识更新升级、经验更新升级、管理更新升级。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化创意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流程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深化结构优化,推动质量变革
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和出版实践,持续调整优化出版结构,从顶层设计和板块建设的高度抓质量建设。要深入布局板块结构、产品线结构、产品结构,下功夫科学论证、明确主攻板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打造优势产品线和拳头产品。要从严把好选题质量关,建立适合不同专业出版社的选题论证机制,建立分层次、分类型的论证标准。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选题,要充分把握政策要求、国家级奖项和重点评审要求,明确目标和标准,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市场为主的选题,要善于研究市场大数据,准确把握同类题材、同等质量、相似作者图书的销售情况,提高市场竞争力。要严格淘汰低水平、低质量、低含量的产品和产品线,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每个出版社都要明确破除什么、淘汰什么,通过破除和淘汰,让数量给质量让出空间,让平庸给优秀让出空间,让无效给有效让出空间。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大选题管理、板块管理,扶优扶强,推动持续深根、重点打造、深度开发,建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品牌产品线、优势产品线与潜力产品线相结合的出版结构,不断提高单品质量和整体出版质量,优化内容供给体系,推动结构性变革。
3.加强原创策划,推动模式变革
以原创策划为重点,从依靠出版权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向内容的深度策划和创造性策划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中心,抓超前策划、重点策划、精准策划,大力讲好中国故事。要跟进专业领域的新突破新成果,抓住时代变革的新热点新趋势,引领阅读市场的新现象新潮流,抓全国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大题材、大研究、大成果,着力打磨、锤炼精品出版的深度、广度、高度和锐度。要坚持面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阅读需求,推动紧贴时代策划、聚焦深度策划、加大高端策划,从作者、主题、内容结构、语言风格、体例形式、章节编排等方面加强市场开发,提高策划水平;从书名、封面、广告语、开本、用纸、工艺等方面加强市场创意打磨,提高制作水准,着力打造在情感上打动人、在知识上丰富人、在价值上引导人、在心灵上启迪人、在精神上激励人的优秀出版物。要以原创策划推动作者资源库、内容资源库、重点项目库建设,打造品牌产品线、亮点产品线、潜力产品线,不断提升内容建设水平,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4.创新内容服务,推动动力变革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就是改变传统的路径依赖,转向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培育新动能,挖掘消费新需求。当前,出版业面临的重要变革在于内容服务,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的发展,使纸质阅读不再是内容变现的唯一途径,催生了更多新颖、时尚、受欢迎的内容服务模式和阅读方式,围绕内容的新服务激发了更广阔的内容阅读需求。以听书为主要形式的知识付费的火爆,彰显了内容服务的强劲势头和巨大空间。传统出版业必须面向新阅读时代升级动力结构,打破以纸质图书出版为主的传统内容服务纬度,不断拓展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教育服务等细分服务,以个性化、人性化、创意化服务,挖掘、满足并引导读者需求,打破內容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局面,把内容细分服务、附加值服务打造成改革创新的新动力。要把握数字融合的根本,从电子书到音频视频课程等商业模式的演进,本质在于利用新技术、搭乘社会新趋势,提高出版人对热点、对读者需求、对时代的反映速度;在于拓展内容附加值的服务空间;在于增强内容传递的及时性、精准性、体验性,推动内容从图书阅读向更广阔的服务延伸,不断拉近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要密切关注前沿,关注前沿趋势、前沿动态、前沿业态、前沿产品,认真研究内容领域涌现的新产品、新模式,抓住大数据、互联网、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探索数据要素与内容要素的有效融合,从新时代大趋势中寻找融合机遇,策划高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专业化水平、高附加值的融合项目。要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编辑在规划产品线、策划选题、编辑加工时,要考虑内容向电子书、有声书、在线运营、知识服务、影视互动延伸的可能性,把内容资源向富媒体转化,积极策划开发面向新技术、新渠道的融合产品和项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出版社的平台和技术,加快从专业出版向数字出版、智能出版、全媒体出版、全版权运营转型,探索打造全版权项目、全版权产业链,推动资源整合、产业聚合、平台融合。
5.健全双效考核,推动效率变革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创造,两个效益观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特殊性,体现了文化规律与市场规律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原则和方向。社会效益是前提,是文化价值、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集中体现,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两者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繁荣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不断完善、细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核指标,把规模控制、板块结构、重点图书、单品竞争力、编校质量、库存情况等质量指标充分融入考核指标,细化、强化社会效益考核。坚持双效结合,必须增强经济动力,挖掘潜力,在经济指标考核中要强化质量和效益指标,控制规模指标,破除泡沫思维,大力拓展政策红利、创新红利,想方设法通过高质量发展拓宽增长渠道和空间,从而建立健全以社会效益为首,以质量为导向,坚持双效统一的考核体系,开创出版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柳斌杰. 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出版业要怎么谋划新作为?[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02-01.
[2]周慧林. “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应常抓不懈[J]. 出版参考,2016(12).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