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社会力量 构建大扶贫格局

    蓝捷

    习近平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放在心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确保贫困群众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这是贫困县干部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于都县属国定贫困县、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范围,是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县份。为了寻找扶贫攻坚的突破口,经过调查发现,于都县贫困群众中,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是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群众。特别是于都县还有436个自然村(居民点)8173户35621人居住在生存发展条件较为恶劣的偏远山区,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问题突出,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且不可持续。综合这些考虑,我们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理念,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推行在“三送”工作中强化扶贫攻坚,整合涉农资金,创新设置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模式,深入实施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进城进园”,成为了全省试点示范县,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办《专报》、省委办《工作情况交流》、省委农工部《三农要情》等权威刊物刊发,得到了中央、省市及相关部委的充分认可,强卫书记批示:对贫困山区采取搬迁移民的方式扶贫路子是对的,不仅要推广,而且要加大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得到各类扶贫项目(含土坯房改造)精准扶持以及干部、社会帮扶的贫困人口达8万人,当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人口达4.5万人。其中,移民搬迁“进城进园”方面,2015年春节前,上欧工业小区移民安置示范区已有510户2168人摇号分配到户,其中36户已搬迁入住;岭背镇中心镇区移民搬迁扶贫新型社区(一期500户)已建安置住宅200栋,已搬迁入住86户;罗坳大桥200户移民新村已建移民安置住宅129栋,已搬迁入住72户。

    2015年3月3日,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正式批复实施,于都打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先行区、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区”迎来了新机遇、新优势。当前,中央已经改变对贫困县的考核机制,要求“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释放出脱贫摘帽的强烈信号,迎来了精准扶贫新常态、新要求。结合于都实际,围绕新机遇、新常态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谈几点思考。

    一、精准扶贫的“力量来源”:全社会动起来

    贫困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一起来解决。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以大扶贫格局推进精准扶贫,就要紧紧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社会主扶”这四个关键。

    1.党委“主责”。贫困县抓扶贫,是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各级党委应将精准扶贫融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考量,树立扶真贫、真扶贫的政绩观,强化“不抓精准扶贫就是失职”的意识,担当起精准扶贫主体责任,真正加快脱贫摘帽步伐。尤其是,党委要把舵发展方向,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将主要精力投入扶贫攻坚。这些年来,于都将“贫困县”压力化为动力,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在县委的带领下,各级党委主动担起“脱贫摘帽”的主体责任,组织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设立大扶贫工作办公室,明确各县领导、县直单位、乡镇扶贫职责,层层传递责任压力,凝聚社会各界资源力量,横下一条心加快脱贫摘帽进程。

    2.政府“主抓”。政府是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的执行者,各级政府对落实扶贫政策、推进精准扶贫负有“主抓”责任。贫困县各级政府尤其要将抓好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主旋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新常态下,落实好精准扶贫“主抓”责任,关键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三个问题。对这三个关键问题,于都主要抓实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搞准“扶持谁”。比如,在推进移民搬迁扶贫的过程中,以居住点或自然村为单位,严格“硬杠杠”标准,精准界定了搬迁区域、识别了移民对象,做到“应识尽识”。再如,准确识别全县所有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群众3.76万户13.6万人,摸清了每户的“家底”,分析总结了因病、因学、缺技术等12种致贫原因,为精准扶贫打牢了基础。二是精准分责,搞清“谁扶持”。始终以“三送”工作为抓手,由县领导带领23个工作队、352个工作组、5156名“三送”干部,深入帮扶贫困户,将扶贫任务安排到具体单位、干部,实现了“点对点联系、手把手帮扶”,精准分解了扶贫责任。三是精准落实,搞好“怎么扶”。根据致贫原因分析,因人、因时、因地制定了搬迁移民扶贫、农村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文教卫生广电扶贫、社会保障扶贫、金融扶贫、干部结对帮扶等7个方面的帮扶措施,并设置了7个专项小组,根据各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精准选择、落实。尤其是,结合于都实际,大力发展油茶、光皮树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阿里巴巴村级淘宝点建设,培育新型合作经营主体,强化就业创业扶贫,每年分别帮助1.3万、300名贫困对象就业、创业,激活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活力。移民搬迁扶贫则在“深化”上作文章,规划建设移民安置社区二期,强化扶持政策落实,确保所有移民户实现“搬进来就脱贫了”。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由政府保障“兜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3.干部“主帮”。干部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滴灌的管道”。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好措施,最终要靠干部精准落实。经过这几年的“三送”工作,已经为精准扶贫编织了一张全覆盖、常态化的“管网”,关键在于用好、用活。比如,于都较早推行在“三送”中强化扶贫攻坚,出台实施《关于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中加强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各级干部深入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当前,于都正以“三送”为抓手和载体,依托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信息平台,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对象,将帮扶责任精准落实到各单位、分解到每个干部,立下“愚公志”、结交“穷亲戚”,长期联系、常态帮扶,定对象、定措施、定责任,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4.社会“主扶”。消除贫困、精准扶贫,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愿望,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应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高度统一起来,投身到扶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许多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纷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主扶力量更加凸显。于都在助学、救济、修路等方面鼓励和引导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开展了一系列捐建、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于都还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建立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扶贫需求信息与社会扶贫资源信息无缝对接。通过企业帮扶资金税前列支、向帮扶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倾斜以及帮扶情况作为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指标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一对一”帮扶助学、志愿服务、扶贫捐赠等活动,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吸纳贫困对象就业。同时,积极支持贫困对象之间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支持在外于都人返乡创业、回馈家乡,先富带后富,先脱贫带后脱贫,真正让全社会都“动”起来,举全县之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二、精准扶贫的“生机活力”:市场化运作好

    市场化运作是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利好手段。充分利用各个市场主体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精准扶贫生机活力的进发,这是科学扶贫、创新扶贫的必然要求。

    1.强化财政“撬动”。社会资本蕴含着巨大力量,关键在于政府的引导、市场化的运作。扎实用好现有财政资金,利用银行、金融等“杠杆”,可以撬动放大资金使用率,解决资金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如,于都县财政安排1.3亿元上交赣州市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重点为扶贫对象生产经营、吸纳贫困对象的重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大力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小额信贷等措施;整合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权、林权等,进行抵押、担保、贷款,盘活了农村不动产,扶贫资金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立了产业扶贫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于都县产业扶贫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防范了资金使用风险。尤其是,为解决移民搬迁扶贫安置资金问题,我们算好“经济账”,综合利用购房款、扶贫专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整合资金2.3亿元。同时,将安置区的店面、车库、柴间进行出售,实现了财政“撬动”效益最大化,让项目自求平衡、可复制、可推广。

    2.善用改革“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改革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应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吸引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活力。于都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探索。比如,推进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农村土地、林地流转,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仅2014年,全县新增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6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家庭电商”,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快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将贫困地区的涉农资金统筹谋划、合理布局,集中精准发力,防止“条块分割”、“撒胡椒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水、电、路、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突出开放“带动”。深化对外开放,这是苏区振兴的重要途径,精准扶贫同样如此。通过对外开放合作,借势借力,利用好外部资金、技术、经验,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在大开放的格局中提速增效。这些年,于都坚持在开放中抓扶贫,以扶贫倒逼深化开放合作,依托苏区振兴、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瑞兴于先行先试三大“国字号”政策机遇,着力构建大开放格局,为精准扶贫汇聚起了强大的政策流、资金流、项目流。比如,紧抓对口支援,强化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利于扶贫的政策、资金、项目,向对口支援单位争取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于都粮油产业园、于都县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政策项目,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强了扶贫后劲。再如,紧紧扭住促进产业升级、群众脱贫致富,引进了赢家服饰、以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绿中源公司等企业发展油茶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同时,注重政策导向,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多、支持扶贫工作的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鼓励外商投资兴业,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带动”效益。

    三、精准扶贫的“叠加效益”:多赢局面要形成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脱贫摘帽”。同时,将精准扶贫融入到振兴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可以极大驱动“四化”同步发展,形成多赢局面,最大限度地释放精准扶贫“溢出效益”。

    1.推动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各项措施的实施,可以吸引市场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向农村集聚,助推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增强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比如,于都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依托于都油茶、株木果油等产业优势,抢抓国家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政策机遇,高位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以区域联动、产业辐射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全力争取于都列入全国木本油料重点县,打造国家级木本油料之乡,真正实现扶贫开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赢”。再如,适应群众对“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的追求,以农村电商试点为重要契机,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既能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也能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电商创业者,还可以促进拉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推动新型城镇化。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引导贫困人口向城镇流动,推动农民市民化,可以加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于都综合运用就业创业扶贫、技能扶贫、教育扶贫,吸引人口到圩镇、县城就业、创业、上学,既可以集聚城镇人口、凝聚城镇人气、做旺消费市场,也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比如,实施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实现人口县城(工业园)、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科学统一规划、协同有序推进,圩镇扩大规模、县城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完善,推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新型城镇化水平。

    3.推动新型工业化。通过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扶贫,既可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多重利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比如,于都采取移民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技能扶贫等措施,将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向中心村、中心镇、工业园区、中心城区集中,并通过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开展“订单式”培训,为企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产业工人,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再如,积极扶持贫困对象就业创业,鼓励有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有丰富经验的贫困群众开农村淘宝店、个体经营店,创办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产业升级的“毛细血管”。此外,于都还有针对性地引进光伏、新能源、新兴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最大限度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同时,也为于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4.推动信息化和生态化。通过以贫困村为单位,统筹推进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贫困户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快了信息化和生态化进程。比如,于都通过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广播“村村响”、有线电视“户户通”等方式,提高了信息通达水平,促进了信息化。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人居环境和现代化公共服务都得到提升,不管是搬迁移民群众,还是就地脱贫群众,都可以享受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享受信息化和生态化带来的红利,让生活快捷舒适,让群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记得住乡愁”。

    责任编辑:邵猷芬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