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从属到主属:摄影的文化嬗变与价值重构

【摘 要】 当前,科技文化的变革带来摄影外在形态和文化内涵的整体嬗变,摄影的当代价值也需重新梳理与构建。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从美学到哲学、社会学,从艺术史到文化史,从线性演绎到多元融汇,摄影已从艺术的从属地位逐渐转变为文化的主属地位,并在当代社会中体现越来越重要的纪实性、社会性、文化性、审美性、媒介性、大众性等功用与价值。
【关 键 词】摄影;文化嬗变;价值重构
【作者单位】陈冲,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摄影文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16EF18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6.023
一、当前境遇
摄影是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有意义的发明之一,但是,摄影始终处于艺术的从属地位而饱受非议。经过长达百年的不懈努力与抗争,摄影终于获得了艺术的身份而进入艺术的殿堂,但这场“虚假的胜利”并未对摄影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摄影虽然获得了从绘画的仆人到与绘画分庭抗礼的地位,但依然从属于美术之下,在大多数人看来,摄影不过是庸俗而低级的艺术而已;更为悲哀的是,广大摄影人也忽略了摄影在当代具有巨大的媒介功能与文化外延;在摄影艺术化的导向下,人们混淆了摄影的艺术与媒介,习惯在媒介中求美,而又在艺术中求真,导致媒介之真遭蹂躏造假,而艺术之美又变得通俗浅薄。
在当前全民摄影的语境下,大众沉浸在摄影的嘉年华中,将其娱乐精神发挥到极致,摄影也因此被披上“低俗文化”的外衣,为学界和精英文化所不屑。在中国,摄影的基础设施不健全,至今没有一个合格的国家摄影博物馆和专业展馆;摄影的学科地位一直委身于美术之下,且毫无建树,学术领域至今没有一本被学界认可的摄影类期刊;摄影教育长期被当作实用工具教育,缺乏人文素养和文化创新。可见,摄影在文化体制中的地位仍然非常低,摄影的价值并未被各界真正认识与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当代语境下对摄影价值展开分析与梳理。
二、文化嬗变
如果说传统银盐摄影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还不够剧烈的话,那么21世纪以来,摄影在数字网络技术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文化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摄影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也由此产生历史性震荡。
1.从机械复制到数字复制
当前,新的科技运用正在不断改变传统摄影的原有特性,数码相机的发明与推广,带来了摄影拍摄技术的飞跃,数字软件的发展为摄影的后期制作揭开了新的篇章。摄影介质由银盐胶片向虚拟数字转变,摄影创作由客观 “照相”向主观“造像”转变,当代摄影已完全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在数字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摄影彻底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传播局限,由机械复制变为更为快捷的数字复制,由线性的纸媒传播向非线性多向度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发展。当代摄影与网络已密不可分,摄影活动由线下更多地转为线上,影像观看载体也由平面纸媒转向电脑手机的屏幕,摄影形式由单一的静态图片不断向具有全方位视听效果的影像扩展,并在多媒体、流媒体、浸媒体、融媒体、AR、VR等新媒体技术运用中不断凸显价值,呈现互动、共享、移动、社交的发展趋势。
2.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
摄影在“作为艺术”的不断抗争中虽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但这场胜利是以屈从于旧的艺术观念为代价的,虽胜犹败。正如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指出:“尽管摄影理论家奋斗了近百年,来与这种拜物教的,完全反技术的艺术概念抗争,却丝毫没有结果,原因是他们只在守旧艺术的法庭前为摄影家们辩护。”同时,本雅明又以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觉指出:“如果我们把看待摄影的方式从‘摄影作为艺术转换为 ‘艺术作为摄影,那么强调的重点将完全改变。”[1]这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摄影艺术主体地位由从属到主属发生根本转变的思考。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曾评价道:“绘画的写实任务被摄影接管,摄影解放了绘画。”[2]摄影的诞生导致以再现为能事的绘画艺术不得不让位和转向,由此开启了绘画走向表现和抽象的探索之路。不仅如此,摄影还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绘画的多种观看方式,从而打开了艺术的广阔空间。许多现当代艺术家通过摄影的观看方式寻求艺术的创作灵感,如杜尚坦言,《下楼梯的裸女》正是从连续摄影中得到了启发。在后现代艺术中,摄影与美术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二者不断越界、混合与综合,人们发现,摄影的视觉表现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艺术样式,而且还赋予其他样式以新的活力。德国艺术家里希特说:“照片是最完美的绘画,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直接用照片进行创作。”[3]因此,现在不是摄影屈从于传统艺术的问题,而是传统艺术如何适应新的文化转型的问题,从“摄影作为艺術”到“艺术作为摄影”的转向,已是当代艺术无法回避的现实。
3.从美学层面到哲学、社会学层面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摄影的产生使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摄影的拟像、仿真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观看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法国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认为,后工业或后现代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我们所在的世界已经是一个拟像(Simulation)与仿真(Simulacra)的世界,拟像与仿真正成为社会经验的主要决定因素[4]。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也说,“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2],也就是说,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观察和认识事物,借以拓展对外界的认知。 影像就是世界,摄影将向我们展示一种新的观看哲学和一种新的观看社会学,这从根本上突破了长期占据人们头脑的“柏拉图洞穴”认识局限。由此可见,摄影的诞生和发展绝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的问题,它已经从纯粹的美学层面向哲学、社会学层面转变,传统哲学认识论已经过时,摄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这是摄影带给我们的历史性震荡。
4.从艺术史层面到文化史层面
如果把摄影的诞生单纯看作是艺术史事件,那么摄影的发明不过是艺术史的一个插曲。摄影的诞生绝不仅仅是艺术史的事件,而是重大的文化事件,这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摄影的基本视角以及如何理解摄影的意义与理论立场。贝尔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5]摄影使长期处于主导的印刷文化开始式微,一个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到了,图像取代文本,观看取代阅读,摄影的产生带来了人类文化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巨变,真正标志着人类文化生产进入机械复制的工业文明时代。如今,由摄影母体延伸出的电影、电视以及当代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它们将摄影的文化外延不断扩大,摄影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进入更为先进的数字复制后工业文明时代。这些巨大的变化,使摄影创造出与传统全然不同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这便是摄影带来的重大文化转折[6] 。
5.从线性演绎到多元融汇
摄影早期的发展基本上是单一的线性演绎,即始终绕不开艺术的层面,那么,从现在起,摄影正朝着全方位发散多元融汇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融合剂,摄影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存在无限可能,还快速地与当代科技文化不断融合,在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领域广泛运用并不断发展。如今,摄影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领域,它就像一个网络和一门合成术,一个把技术与文化串联起来的多媒体网络,一门综合人际与视觉关系的合成术。当代摄影不再是美不美,瞬间把握得准确与否的问题;也不再是“用光绘画”的技巧磨炼,和“离目标”远近的问题[7]。 如果再按照之前的经典理论来看当代摄影,就如同摄影还在绘画的老路上越走越窄。因此,把摄影纳入美术之下的学科分类仍然是有失偏颇的,这会导致摄影在文化认识和教育导向上产生偏误,从而使摄影广泛的人文价值和媒介价值受到限制与隐没。
三、价值重构
价值一词与需要相联系,摄影的价值就是摄影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它标志着摄影与人和社会的多重关系,反映了摄影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与效用。当代摄影不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也不仅局限于艺术审美层面,而是在人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广泛融合与渗透,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纪实性、社会性、文化性、审美性、媒介性、大众性等功用与价值。
1.纪实性
摄影的纪实性是摄影最本质的特征与自然属性,它所表现的客观再现和真实记录功能是区别于其他视觉媒介的主要标志,也是摄影最基本的本体价值。影像的产生很大部分与我们眼睛观看的客观事物是同步的, 影像艺术与对象之间存在再现的同时性, 就图像的生产速度来说,影像艺术在各类艺术中占据首位[8]。摄影在人与现实之间建立了一种更接近于真实的替代与指称关系,能给人以如在现场的感觉,这种视觉真实关系的确立是其他艺术与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摄影对事物精准的描述和阐释,不仅让我们的视野得以延伸和扩展,还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出巨大的媒介作用。摄影的这种实用性和物理性功能,从它一诞生便具有了较高的文献收录和史实证明价值,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视觉资料记录的便捷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人类开启了影像纪事的历史。
2.社会性
摄影的社会性价值是摄影在社会各个领域形成的一个客观价值体系,包括阶级、道德、思想、心理等方面的价值诉求,是摄影的核心价值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影像是人类认知的手段,是信息传播的文本,是社会记录的地图,是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摄影的社会性价值是建立在摄影纪实性价值基础之上的人文升华,是摄影千百年来被精心保存的主要原因。摄影的社会性价值使其成为关注社会、反映现实的有力工具,具有参与社会认识、思想教育、情感交流、人心教化、历史见证、批判导向、舆情建构的作用。摄影以其丰厚的人文画库,广阔的科学视野,有力的舆论宣传,使人类和社会的理性得以建立。
3.文化性
摄影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影像记录的历史。摄影把文化从“可听”(语言口传文化),“可读”(文字印刷文化)发展为“可视”(图像视觉文化),这不仅是文化的进步,也是文明的进步[9]。 “一图解百字,一图胜千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些都说明了摄影图像比语言文字在文化交流中更直观、更优越。同时,摄影不仅具有文字所难以表述的形象感、现场感,图像的多义性也同样具有类似于文字想象力的优势,并能突破语言文字等因族群差别带来的限制,成为当代视觉信息阅读的新文本。信息的视觉化,改写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关涉到整个文化生产方式的改变。摄影已成为现当代文化呈现的主要载体,成为人类拓展视野、认知世界、追问真相的重要方式。
4.审美性
摄影的审美性本是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只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受到某些排斥和误读。时至今日,摄影具有审美性已是不争的事实。摄影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美娱乐价值,二是审美教育价值。一方面,摄影通过形象、光线、色彩、材料、技法、形式傳递艺术语言之美,使观众获得美的熏陶和艺术鉴赏,从而达到精神愉悦、陶冶性灵、娱乐身心的目的。另一方面,观众从摄影作品中可以获得美的体验,使心灵受到触动而产生强烈的情感趋同,摄影起到教育启迪、道德教化的作用。
5.媒介性
摄影是具有当代性的视觉媒介之一,这突出表现在它的文化当代性、艺术当代性和媒介应用性三个方面。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身处以视觉文化为主体的“读图时代”,影像已成为当代非语言文字信息交流的新方式。摄影的纪实性和复制性成为关注当代社会问题便捷而有力的工具,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纷纷寄生于影像以寻求突破,在后现代和当代艺术中,摄影已成为各种艺术相互接近的最大赢家和受益者[10]。摄影经过数字革命的华丽蜕变,以其自身的属性优势成为当代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应用媒介,摄影不仅在传统媒体中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快速渗透和融入新媒体的环境之中,将它的媒介触角延伸至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并在当代文化与消费之间充当着牢固的纽带。
6.大众性
摄影的大众化既是自身媒介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如今,摄影以亲民的方式使艺术走下圣坛,让大众将对艺术的膜拜转换为自我娱乐,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摄影对人类精神生活将产生比其他精英艺术更有益也更有效的文明促进作用。从“他娱 ”回归“自娱”,从精英回归大众,从垄断回归开放,摄影的大众化正彰显出文化的民主、平等与共享[11],这是摄影重要的大众性意义,它对大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同时,摄影的易懂性和教化性也降低了大众接受教育的门槛,成为大众文化修养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
四、结语
摄影的发明带我们步入一个崭新的影像时代。如今,影像由视觉到心灵,深深植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感知世界,建构生存经验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摄影的纪实性、社会性、文化性、审美性、媒介性、大众性决定了它参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摄影的影响力、辐射力日益强大,在文化视觉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摄影正彰显出巨大的社会功用,为大众开拓广阔的文化视野。随着摄影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摄影的外延和内涵也将更为广阔与丰富。
|参考文献|
[1]羅刚,顾铮. 视觉文化读本[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
[2][美]苏珊·桑塔格. 论摄影[M]. 艾红卫,毛建雄,译.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10.
[3]顾铮. 当代摄影文化地图[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153.
[4][法] 鲍德里亚. 象征交换与死亡[M]. 车槿山,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72-74.
[5][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译.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9:156.
[6]宋一苇,徐朝信. 摄影艺术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28.
[7]陈建中. 指尖上的摄影[M].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30.
[8]殷双喜. 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J]. 美术研究,2017(12).
[9]顾建华. 摄影鉴赏与实践[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2.
[10]顾铮. 世界摄影史[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6:125.
[11]张绍先. 摄影艺术的学术解读[M].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206.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