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树立新的界碑
【摘 要】 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弱化与弱化的理论”现象是戏剧研究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以敏锐的学术观察、自觉的学术意识和专业的学术探索,全面总结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创获,全景呈现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进程,为中国现代戏剧的研究树立了新的界碑。
【关 键 词】《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理论;现代化
【作者单位】何客,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6.030
相較于20世纪中国小说、诗歌、散文研究在理论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汇编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戏剧理论文献研究在这方面近乎阙如。在中国文学研究深入开展和全面深化的今天,这无疑是个遗憾,而《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的出版,则弥补了这一遗憾。
一
两位编者长期处在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第一线,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弱化与弱化的理论”等现象有切身体会与悉心观察。董健认为,“戏剧理论在戏剧创作、戏剧运动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乏力,对丰富复杂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对已经出现的一些现象不能进行准确的、深刻的理论概括,更不能为实践指出路向”[1]。胡星亮则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话剧、戏曲及歌剧存在的问题,如较多注重话剧研究,较少关注戏曲及歌剧的研究;较多注重现代,较少关注当代;较多注重戏剧文学,较少关注戏剧舞台艺术等[2]。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资深学者,两位编者的上述分析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切中肯綮。敏锐的学术观察、持续的学术积累、自觉的学术意识使得他们在各自学术领域之外,共同转向《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的资料、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更为可贵的是,两位编者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诉求:“其建构主旨,是不断地总结和探讨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戏剧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其建构坐标,是把中国戏剧理论的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思考;其建构视野,既承接历史、熔铸传统,又面对世界、指向现代,既有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又具有人类意识和现代精神。”[3]如此开阔的文化视野、宏伟的研究架构和宏大的学术愿景,使得本书一开始就自成格局,令人期待。
二
面对层层累积的历史、纷繁芜杂的材料和歧义纷呈的解释,编者以现代化和现代性这个核心观念作为打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一把钥匙。
为了避免陷入无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讨论,编者删繁就简,侧重五个维度的考量。其一,以人学戏剧为核心的现代意识、启蒙理性、现实批判精神、真实性追求和戏剧艺术自觉的现代审美意识等戏剧现代化理论作为建构内容的总纲。其二,除侧重收录强调戏剧现代化的理论文献外,还收录了反对或抗拒戏剧现代化的理论文献。其三,关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戏剧现代化的不同理解及其在戏剧思潮、戏剧文体、戏剧形式、舞台演剧中的渗透和体现。其四,对每个时期重要的理论论争都特别重视。其五,收集范围尽可能开放,包括理论家的论著,剧作家、导演、演员的理论文章或谈创作的重要文献,官方的戏剧政策和文件,以及其他论述戏剧的重要文章等。这五个考量维度,使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的内部结构得以夯实。
为了逻辑的严谨,编者又做了特别说明:“尽管现代建构的阐释框架有本质主义的整合倾向,但是,它把握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尽管现代性阐释是西方理论,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是从自身现代化需要出发去建构的。”应当说,这些思考是非常有见地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所谓的“20世纪中国戏剧”包括话剧、戏曲和歌剧三种艺术形式。同时,本书首次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资料加以收辑,大量以往不易触碰的、罕见的材料得以进入研究视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剧种戏剧理论的互相借鉴、此消彼长,甚至共生共融的过程。
三
应当承认,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较少纯粹的关于戏剧本体、美学、形式的理论研究”[4],较多体现在戏剧运动、戏剧译介、戏剧论争、戏剧思潮之中。换言之,戏剧运动、戏剧译介、戏剧论争、戏剧思潮中的理论倾向和理论特征并不明显。有赖于两位编者披沙拣金、抽丝剥茧般的努力,许多材料才焕发出新的光芒,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才得以真实而全面地凸显。
本书的编排也颇具特色。编者将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按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97—1918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1918—1949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确立与发展时期;第三阶段 1949—1976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和迂回时期;第四阶段1976—2000年,是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时期。
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内容,以编年的形式分为不同的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时期,分为改良戏曲、创造新剧、中西戏剧碰撞、新旧戏剧比较等理论思潮等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确立与发展时期,分为新旧戏剧论争、“爱美的”戏剧、国剧运动、戏剧与时代、戏剧大众化与民族化、戏剧现实主义、戏曲改良、创造新歌剧、历史剧讨论、建立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等理论思潮等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和迂回时期,分为戏曲改革、创建中国话剧演剧体系、“第四种剧本”论争、关于历史剧、新歌剧讨论等专题归纳;在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时期,分为“问题剧”讨论、“戏剧观”争鸣、话剧探索与变革、戏曲探索与变革、歌剧探索与变革、演剧探索与变革、关于小剧场戏剧、历史剧新探等理论思潮专题。上述四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相关专题的归类极见功力,基本涵盖了戏剧理论所涉及的所有议题,使得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建构过程和脉络得以清晰地呈现。
四
编者对20世纪中国戏剧多有“了解之同情”,对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发生和形成,编者以历史主义的眼光进行打量。
编者认为,20世纪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20世纪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就与政治、社会现实有着深切关联,其中又以戏剧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戏剧与社会的关系也是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二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始终在与世界(主要是西方)戏剧和戏剧理论既冲突碰撞又交流融会的关系之中发展。三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是在追求现代化变革意识和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认同意识中发展的,在面对积淀丰厚的古典文化传统时,不免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古今之争,以及戏剧激进主义与戏剧保守主义的冲突。正是这三个特征限制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所能达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因此,编者对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苛求。
综观全书,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本书专注于戏剧理论的探讨,但它实际上也是一部独特的20世纪中国戏剧文献史、理论史和批评史,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及文学史研究、建构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与美学体系、促进21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和繁荣,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树立了新的界碑。
|参考文献|
[1]董健等. 论中国戏剧理论的基本建设[J]. 戏剧艺术,1991.
[2]胡星亮.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几个问题[J]. 粤海风,2004(4).
[3]董健,胡星亮.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导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
[4]周宁.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导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关 键 词】《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理论;现代化
【作者单位】何客,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6.030
相較于20世纪中国小说、诗歌、散文研究在理论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汇编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戏剧理论文献研究在这方面近乎阙如。在中国文学研究深入开展和全面深化的今天,这无疑是个遗憾,而《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的出版,则弥补了这一遗憾。
一
两位编者长期处在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第一线,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弱化与弱化的理论”等现象有切身体会与悉心观察。董健认为,“戏剧理论在戏剧创作、戏剧运动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乏力,对丰富复杂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回答,对已经出现的一些现象不能进行准确的、深刻的理论概括,更不能为实践指出路向”[1]。胡星亮则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话剧、戏曲及歌剧存在的问题,如较多注重话剧研究,较少关注戏曲及歌剧的研究;较多注重现代,较少关注当代;较多注重戏剧文学,较少关注戏剧舞台艺术等[2]。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资深学者,两位编者的上述分析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切中肯綮。敏锐的学术观察、持续的学术积累、自觉的学术意识使得他们在各自学术领域之外,共同转向《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的资料、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更为可贵的是,两位编者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诉求:“其建构主旨,是不断地总结和探讨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戏剧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其建构坐标,是把中国戏剧理论的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思考;其建构视野,既承接历史、熔铸传统,又面对世界、指向现代,既有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又具有人类意识和现代精神。”[3]如此开阔的文化视野、宏伟的研究架构和宏大的学术愿景,使得本书一开始就自成格局,令人期待。
二
面对层层累积的历史、纷繁芜杂的材料和歧义纷呈的解释,编者以现代化和现代性这个核心观念作为打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一把钥匙。
为了避免陷入无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讨论,编者删繁就简,侧重五个维度的考量。其一,以人学戏剧为核心的现代意识、启蒙理性、现实批判精神、真实性追求和戏剧艺术自觉的现代审美意识等戏剧现代化理论作为建构内容的总纲。其二,除侧重收录强调戏剧现代化的理论文献外,还收录了反对或抗拒戏剧现代化的理论文献。其三,关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戏剧现代化的不同理解及其在戏剧思潮、戏剧文体、戏剧形式、舞台演剧中的渗透和体现。其四,对每个时期重要的理论论争都特别重视。其五,收集范围尽可能开放,包括理论家的论著,剧作家、导演、演员的理论文章或谈创作的重要文献,官方的戏剧政策和文件,以及其他论述戏剧的重要文章等。这五个考量维度,使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的内部结构得以夯实。
为了逻辑的严谨,编者又做了特别说明:“尽管现代建构的阐释框架有本质主义的整合倾向,但是,它把握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尽管现代性阐释是西方理论,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是从自身现代化需要出发去建构的。”应当说,这些思考是非常有见地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所谓的“20世纪中国戏剧”包括话剧、戏曲和歌剧三种艺术形式。同时,本书首次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资料加以收辑,大量以往不易触碰的、罕见的材料得以进入研究视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剧种戏剧理论的互相借鉴、此消彼长,甚至共生共融的过程。
三
应当承认,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较少纯粹的关于戏剧本体、美学、形式的理论研究”[4],较多体现在戏剧运动、戏剧译介、戏剧论争、戏剧思潮之中。换言之,戏剧运动、戏剧译介、戏剧论争、戏剧思潮中的理论倾向和理论特征并不明显。有赖于两位编者披沙拣金、抽丝剥茧般的努力,许多材料才焕发出新的光芒,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才得以真实而全面地凸显。
本书的编排也颇具特色。编者将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按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97—1918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1918—1949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确立与发展时期;第三阶段 1949—1976年,是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和迂回时期;第四阶段1976—2000年,是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时期。
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内容,以编年的形式分为不同的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时期,分为改良戏曲、创造新剧、中西戏剧碰撞、新旧戏剧比较等理论思潮等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确立与发展时期,分为新旧戏剧论争、“爱美的”戏剧、国剧运动、戏剧与时代、戏剧大众化与民族化、戏剧现实主义、戏曲改良、创造新歌剧、历史剧讨论、建立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等理论思潮等专题;在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和迂回时期,分为戏曲改革、创建中国话剧演剧体系、“第四种剧本”论争、关于历史剧、新歌剧讨论等专题归纳;在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时期,分为“问题剧”讨论、“戏剧观”争鸣、话剧探索与变革、戏曲探索与变革、歌剧探索与变革、演剧探索与变革、关于小剧场戏剧、历史剧新探等理论思潮专题。上述四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相关专题的归类极见功力,基本涵盖了戏剧理论所涉及的所有议题,使得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建构过程和脉络得以清晰地呈现。
四
编者对20世纪中国戏剧多有“了解之同情”,对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发生和形成,编者以历史主义的眼光进行打量。
编者认为,20世纪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20世纪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化就与政治、社会现实有着深切关联,其中又以戏剧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戏剧与社会的关系也是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二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始终在与世界(主要是西方)戏剧和戏剧理论既冲突碰撞又交流融会的关系之中发展。三是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化是在追求现代化变革意识和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认同意识中发展的,在面对积淀丰厚的古典文化传统时,不免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古今之争,以及戏剧激进主义与戏剧保守主义的冲突。正是这三个特征限制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所能达到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因此,编者对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苛求。
综观全书,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本书专注于戏剧理论的探讨,但它实际上也是一部独特的20世纪中国戏剧文献史、理论史和批评史,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及文学史研究、建构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与美学体系、促进21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和繁荣,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树立了新的界碑。
|参考文献|
[1]董健等. 论中国戏剧理论的基本建设[J]. 戏剧艺术,1991.
[2]胡星亮.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几个问题[J]. 粤海风,2004(4).
[3]董健,胡星亮.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导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
[4]周宁.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导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